查看原文
其他

“大年三十”要没了?算错日子可是要被杀头的

Arvin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4-02-05



地球是一个奇迹
文化|中国
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

根据农历显示,2024年的除夕是近5年最后一个“大年三十”,从2025年到2029年,连续五年的除夕都在“大年二十九”。图为中国历书。| Wikipedia

你知道算错日子也会遭致杀身之祸吗?‍‍
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三体》中描述外星生命“三体人”生活在气候非常严酷,四季毫无规律可言的社会——上一秒是酷暑,下一秒就变成严寒。‍‍‍‍‍‍‍‍‍‍‍‍‍‍‍‍‍
为了生存,三体的全部科学家需要探索太阳运行规律,那些没能精准预测下一次太阳何时升起的科学家全部被统治者杀掉。
小说固然夸张,但现实中历法在任何文明中都至关重要。而中国历史上,还真有因判断错太阳而惹上杀身之祸的人。

电视剧《三体》中想象的三体世界。| 豆瓣

因漏报日食而遭极刑

现代科学证明,所谓“日食”是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三者处于同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而形成的影子。
但对于先民而言,这是一种天文异象,代表着不祥。《尚书·胤征》记载了公元前1948年因日食而发生的一起命案。
这是夏朝第四位君王仲康在位之时,国势开始逐渐好转,这年秋天原本高悬在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地把太阳吞吃掉。
当时,夏朝已经形成一套“救日”仪式,每当发生日食时,监视天象的天文官羲和要在第一时间预测并上报,随后君王要马上焚香祈祷。‍‍
但这次日食发生前却没收到羲和传来的消息,羲和被发现时喝得烂醉如泥。因为误报了日食,他最终被拖出去斩首示众。
自夏朝起,中国人开始重视天象,后世又根据天象制订了计算时间方法,也就是“历法”

日食示意图。| Wikipedia

但历法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明朝甚至规定“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从事历法研究的官员终身不得从事他职,而且需要子孙接替世袭,否则就有杀头之祸。

我们今天使用的“农历”,就是古代少数人冒着杀头的风险,仰望星空总结出的规律。


日、月、年的诞生

根据月亮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制定的历法叫阴历,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制定的历法叫阳历。

我国传统农历是两者的结合,称为“阴阳合历”。

古代先民观察发现太阳东升西落,于是将这个周期定为“日”,那总共有多少“日”呢?

他们观察到夜晚东方天空有一颗明亮、孤独的星星,它运行的周期基本与寒暑变化的周期相近,大概是360多日。‍‍‍

于是古人将这颗星命名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这颗星运行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古人通过观察大火星,用阳历确定了“年”。

一年该划几份呢?人们从月亮的圆缺中找到了答案。

月亮每二十九天半圆缺一次,规律性极好,且容易辨识,月亮每阴晴圆缺12次,约是354天,所以一年还可有十二个月亮月。古人通过观察月亮,用阴历确定了“月”。

心宿二,天蝎座 α 星,位于天蝎座中心,中国古代称它为大火。| Wikipedia

自此,中国人自己的时间观开始形成。

这套现在看来很不成熟的历法,在远古已是极高的科学成就,且这套历法制度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中国特有时间制度的基础——阴阳合历



不断修正的历法
天体运转会有细微误差,历法也并非一成不变。‍‍‍‍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春秋末年的《四分历》,它的岁实(一年)有365.25日,与现代精确测定的数值相差10.8分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差个十分钟,日积月累133年就差了整整一天。
孔子时代距今2570年左右,如果依然按照《四分历》,我们的时间比实际的一年慢了19天——以为到了夏至,实际上已经过了小暑
明朝崇祯帝统治时期,钦天监沿用元朝历法,在多次测算日食中失误,遭到皇帝问责。时任礼部侍郎的徐光启主张用西法改历,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
究竟哪种历法好,在历史上甚至出现了论战。
崇祯十年(1637年)十二月,钦天监、西局、东局皆奏报预测日食时刻,然而临近日食复圆之时,采用传统历法的东局临时更改日食时刻,这种行为被上奏崇祯,而他们又企图私自改写西局奏报时刻。
自此崇祯明白传统历法的缺陷,惩办了负责人,解散了东局,西洋历法暂胜。

那么,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从何而来呢?



世界通用历法
现行公元纪年属于“阳历”纪年法。
有人曾似是而非地称之为“西历”。这种历法并非产生于西方,而是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古埃及人把1年定为365天,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1年的起点。

当然这种历法也有误差存在,在经过罗马帝国的修改之后,逐渐在西方世界成为主流。公元7世纪时,英国史学家、神学家比德以耶稣的生年作为公元元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因为这是国际上通用的纪年,统一且方便。
不过,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中国传统的农历仍然沿用于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
当时有报纸评论说:“阳历势力范围统一了各机关的案头日历。然而阴历尽管人们没有大字通书,却被牢牢地记着。这阴阳两家各自划定势力范围,分疆而治,这才是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Arvin
编辑:Arvin
版式设计:海螺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点赞和“在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年三十”要没了?算错日子可是要被杀头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