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剧评|《中国探月》:梦踏星辰 揽月九天

司达 CCTV纪录 2024-04-26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聚焦中国探月工程二十年历程的纪录片《中国探月》正在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播出。



探月工程这么复杂的事情,能不能在几分钟之内讲清楚?答案是肯定的,纪录片《中国探月》做到了。


举重若轻

模块化知识讲解



在结构设计上,本片以12个关键词建立起叙述单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视觉章节体例。这12个故事,串联起人类探月的历史探索、科学原理、技术创新和成就价值的多个层面。


在知识传递上,本片选择了与中国探月工程发展与成就紧密相关的关键词,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展开细致解读。


这种看似简单却蕴含巧思的“小连接”,化解了重大题材和宏大叙事通常无法避免的沉重感。



在探月知识的介绍上,本片借助简约灵动的线稿动画,直观明晰地勾勒出每个故事涉及的关键性航天知识点,如拉格朗日点、月球对人类径向信号的屏蔽、返回器穿越大气层的抛物线减速等,即便是“小白”观众,也能轻松理解。


此外,该片还采用了“类比教学法”来帮助观众理解探月概念。


比如,用链球运动的特征类比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运转关系,



用相机的高速快门类比登月时的16波束激光成像技术,



用俄罗斯方块游戏类比登月探测器的精准下降位置控制。



这些“接地气”的联想方式,增强了纪录片本有的强科普属性。


影像奇观

宇宙的视觉探奇



在对探月工程实践的呈现上,本片借助3D动画、中国顶尖科学家采访、历史资料镜头、航天仪器监控镜头、现场主持人讲解、大屏幕的信息补充等,构建出图、文、话并茂的多重阐述空间,向观众生动直观地展现出航天工学的技术之力。



如月壤样本回收时轨道器和上升器的无控模式对接、高强度月壤钻探采集钻头,以及大型设备的科学之美,如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运载能力均在世界现役运载火箭中名列前茅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等。




本片也勾勒出世界探月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历史节点。在很短的时长中浓缩进如此之多的信息量,让本片体现出诚意满满的“干货”气质。


虽然人类对地球之外空间的兴趣,持续了四个多世纪。但直到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才开启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尽管中国起步较晚,但本片却通过历史性对比,展现出中国在航天领域一次次让世界惊艳的创新成果:


如能在3秒钟之内完成空中悬停自主避障探测器、至今没人突破的7米分辨率高清全月图、“跳跃式再入返回”回收技术等。


该片让我们自豪地看到,尽管迄今为止人类共发射132个月球探测器,但成功率仅约为50%。而在中国进入太空的30年期间,卫星发射领域却保持着超过90%的成功率。


举杯邀月

科学的浪漫诗意



在中国航天科学家的眼中,探月不仅是严谨的数据测算和工艺制造,同时也充满浪漫与诗意。


中国科学家们,把中华民族的航天梦,都根植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自信之中。


从载人飞船“神舟”、中国空间站“天宫”、探月工程“嫦娥”、月球车“玉兔”……这些名字中便可窥见一二。


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启发了科学家幻想的灵感,建设起通讯中继卫星——“鹊桥”。这个“第三人”,最终解决了地球和月背之间如何建立通讯的关键问题。



这些“宇宙级”的浪漫,铭刻着中国人最深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


合作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片展现出中国在航天领域面向全球开放,实现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


随着该片英文版即将亮相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纪录频道,中国也将借纪录片开诚布公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航天计划。

当前,“嫦娥四号”收到了包括瑞典空间物理所在内等十多个国家提交的搭载需求,这体现了中国航天的世界情怀。


在中国未来的航天构想中,“嫦娥七号”将和“嫦娥八号”一起,搭配着陆器、月球车等设备,组成月球南极科研站的基本型,这是一个国际参与的大科学工程。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航天人,将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评论员 司达



更多精彩央视剧评点击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珺

责 编丨唐   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