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封面人物|马少华:深圳能给青年人带来希望和机遇

青春深圳 2023-11-29


他叫马少华,今年36岁,来深已五年了,作为广大“深漂”中的一员,他被深圳创新、包容的土壤所吸引,也默默用自己的力量为这座城市注入新动能。在荣获2021年“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后,他表示新青年是最有创造力、最有活力的,是推动一座城市向前走的最大动力,希望深圳能提供给青年人更多更好的机会,持续吸引青年人来深发展。


来到深圳的第五年,马少华直言:“我会一直在深圳待下去。”


2017年马少华回国就职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他用数年时间研究开发,将筛药周期从一个月缩短至一周内,帮助癌症病人更高效找到合适疗法;曾主持广东省杰青(2020年)、深圳市优青(2020年)等项目。


“新青年的发展需要城市文化的支持,而深圳这个青年发展型城市能够给青年人带来希望和机遇。”马少华说。




“在同一个地方就能完成学术研究和技术落地两件事,没有比深圳更合适的地方。”2017年,在结束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后,马少华选择回国并就职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精准医学和再生医学为研究方向。


“我个人把学术研究分为几种:一种是两到三年内能够快速转化应用的研究,一种是五到十年短期之内具有应用潜力的研究,还有一种是长期的基础研究,需要花费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而我比较喜欢第二种,所以当时选择深圳看中的正是产学研这条路线的结合模式。”马少华说。


今年3月,马少华团队的“高通量肿瘤类器官药物评价与个体化诊疗平台”项目在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特别展荣获金奖。针对恶性肿瘤精准用药这项亟待解决的重大临床难题,他发明了高通量、自动化、智能化类器官——个体敏感药物筛选技术,将筛药周期从长达一个月缩短至一周以内,通量提高10倍以上,并研制了类器官工程化原创装备。



马少华介绍:“简单来说,我们的方法是利用癌症病人活检取出的肿瘤样本,通过技术手段建造出病人肿瘤的生物模型,这个微缩模型可进行批量复制,用于测试不同疗法的效果。一方面能够减少病人因更换疗法带来的身体负担,另一方面能够缩短筛药周期,在短时间内为病人快速找到适合的疗法。”


而针对干细胞移植留存率低这个严重影响且损伤器官修复能力的临床难题,他发明了高通量干细胞——微球负载和3D打印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无触式干细胞原位3D打印移植,大幅提高干细胞移植留存率和损伤器官修复率,并研制了干细胞打印原创装备。以上装备已进入转化应用和产业化阶段。


“目前,我们的项目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都有学术合作。”马少华坦言,目前的项目进度是比较符合预期的,将其做到成熟的商业产品可能还需要几年,但在深圳,“只要你的技术做好,从学术研究到转化落地的道路是畅通的”。



之所以选择深圳这座城市,除了看好这里的创新环境之外,还有两个因素是马少华比较看重的:一个是舒适的南方天气,还有一个是深圳的包容和亲切感。


“来了就是深圳人,我在这里的真实感受确实如此。深圳是一个青年友好型城市,其人口构成及环境对于成长期、创业期的新青年来说是最适合的。”马少华深有体会,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周围人的观念以及合作方式,对他而言都是和谐一致的。



对于深圳青年,马少华最大的印象就是“拼”。在他看来,新青年发展特别需要城市文化的支持,“因为青年成长得特别快,可塑性特别强,学习能力、学习动机也大,但是如果不给他提供支持的平台以及发展机会的话,他很容易受挫。”


在这方面,深圳的大环境是能够给年轻人带来希望和机会的。“在深圳,学术竞争是激烈的,但只要你努力拼搏,证明自己具备发展和创新的潜力,你就能拿到相对应适当的支持。”马少华说。


而对于城市而言,青年的创新创造力无疑是推动一座城市往前走的最大动力。马少华认为,青年阶段可能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工作经历,但是要说创造力和一线战斗力,青年人是最强的。


因此,在他看来,持续吸引青年人来深发展,为城市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是推动未来城市发展最需要持续关注的方面。



END
编辑:王超逸核校:小花来源:南方+


▼关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