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天破亿,口碑吵上天,筹备7年的《深海》输了?| 金城

金城 金城漫与画 2023-06-09


大年初一初二,咱们总共为大家准备了800个封面,未曾想大家如此爱不释手,再一次迅速领取完毕,未曾领到的读者朋友纷纷来询问自己还有没有机会。


既然是过年,当然要满足大家的愿望!


这回我们再次准备了500份红包封面,希望从一份红包封面开始,所有喜爱与支持极简少女的朋友们兔年可以开开心心,所得皆所愿!



那么进入今天的话题,不知道大家在春节期间,有没有和家人一起参与什么娱乐活动呢?


K歌、打牌、看电影等好像都是热门选择。


这几日,热搜上对各春节档电影的讨论度可谓火热,我也对其中几部有所耳闻。



恰好昨天我也与家人一同去影院,观看了一部近来颇受争议的动画电影。


它就是《深海》


值此电影破亿、接近两亿的机会,正好与大家一同交流。


注:文章需要,可能会涉及适量剧透。




《深海》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首先,它肯定是一部有些可惜的作品。



可惜在哪儿呢?在排片上。


根据这两天的情况看,《深海》的票房与排片量几乎都处于垫底位置。



撇开剧情先不谈,它具有开创性的粒子水墨技术及整体视效,基本是获得了观众一致好评的。


导演田晓鹏曾说,如果想体验更好的视听效果,推荐去IMAX厅观影。


然而正常情况下,哪怕是知名院线品牌,每天也只是在较冷门时段给《深海》排上2场左右,更别肖想拥有IMAX厅的影院能为《深海》排上几场次。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深海》依然能在上映第二天收获1亿有余的票房,这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至少它是部值得一“看”的作品。



尤记得去年夏天,赵霁执导的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在国内上映。其中身材完美,容貌帅气的杨戬收获一票观众芳心,不少粉丝直言为了杨戬的颜值,也要跑一趟影院。


而《深海》中运用的由中国传统“水墨”,与先进的三维技术进行结合,耗时两年而成的“粒子水墨技术”在视觉上也毫不逊色,甚至可称作中国动画史的一座里程碑。



在动画中,独属于中国水墨中,那墨色的浓淡干湿、线条的曲直方圆、皴法的繁密虚实、晕染的轻重缓急、敷色的冷暖取向,都带给观众以极佳的视觉体验。


其后加以现代化技术,使粒子水墨的画面呈现介于水墨、油画之间,颗粒感低、层次丰富。



一个动态镜头由20亿粒子构成,水墨的飘逸感由粒子“自给自足”。


足可见传统文化与动画技术碰撞后之精粹。


不过《深海》虽然有着堪比世间奇观的画面视效,可同时,它也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严格来讲,《深海》是一部无法客观界定好坏的作品,它的答案其实见仁见智。


“深海是心海,藏着每个人的心结和寄托。”


“既会让我们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也会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现在普遍存在的说法是,《深海》的剧情有两条线:


一条是发生在现实中的,一条是发生在深海(意识)里的。


“现实线”主要围绕着小女孩参宿,与其原生家庭,和一个与参宿仅有一面之缘的男人南河之间,在故事的现实中发展的故事。



“深海线”,则主要在参宿、南河与一只像海带一样的黢黑海精灵这三个角色(生物)之间展开,发生在参宿的意识里。


不难猜到,这两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息息相关。


那这和评价两极化有什么关联呢?



假如,我们将“现实世界线”看成一种“理性活动”,将“深海世界线”看成一种“感性活动”。


它们的区别在于,理性的活动强调的是逻辑依据;而感性的活动强调的是情绪。


我想,这就是《深海》评论两极化的本质所在。




《深海》这部作品,无疑是“挑剔”观众的。



因为电影112分钟里,近80%的时间和剧情,都是以非线性、意识流、情绪化的叙事手法来表现,而这种方式显然并不是对任何类型的观众都友好。


通俗点说,《深海》的讲故事方式不是广为市场接受的那种方式。



尽管现在的观众对《深海》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至少有一件事是一致的。


——那就是绝大多数观众在电影前80分钟内,几乎是如坐针毡。


这种观感主要集中于“深海世界线”这个部分里,不仅电影的节奏时快时慢,情节或信息有时太碎、有时又太满。



最重要的是,整体剧情发展看起来就像个想一出是一出的产物。


比如站在喜欢抠细节、盘逻辑的观众的角度看。


一开始“深海世界线”里的南河,包括中后期前往大海深处“深海之眼”的南河一行人,都是为了去抓一只海精灵,然后用它做出深海大饭店的招牌疙瘩汤。



因为南河身上当时背负了一大笔债务,他需要饭店赚钱,这样才能偿还债务。而在此期间,南河是相当抗拒参宿和自己一块儿的,因为参宿会耽误他做生意。


但是后来,视金钱如至宝而十分嫌弃参宿的他,却牺牲自己,给予了参宿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这时,更习惯于理性思考的观众恐怕会疑惑:人物的动机呢?行为逻辑呢?冷静和智慧呢?


此时再联系一下前文:南河的目标是还清债务后去环游世界,可如果命都没了,还谈什么未来呢?



“深海之眼”随时可以进入,为什么偏偏这一次就非要上赶着送命呢?


这分明怎么看怎么无理。



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节事实上都发生在“深海世界线”里,但这个世界在现实中并不客观存在,而是依附于参宿内心的世界。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里的所有生物、非生物,都只是现实世界在参宿内心的投射。


因而它不太能简单地以正常的逻辑去审视。



比如南河后来一次又一次地拯救参宿,这种转变看似没头没脑的,其实只是因为现实中发生的一切,在参宿的梦里,跟着她的情绪和感受的变化一起,变换了模样。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的研究中,曾对梦的来源有过阐释,其中一个就是“一种最近发生的在精神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所以,与其说深海世界里的“它们”是有自主意识、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不如说“它们”更像是随参宿内心波动的一个个象征符号



在深海这个被感性主宰的世界里,每一处存在都是隐喻,它们都象征着参宿心底一些抽象的情感。


这些情感是非常私人化的,在电影建造的世界中,只属于参宿。


比如丧气鬼,其实是想要拥抱和保护参宿,却又使参宿恐惧的那件妈妈留下来的红卫衣。



相应的,在电影外观看的我们,从这些象征中感知到的任何情绪,也都是极其私人的,独属于自己的。


同样以丧气鬼为例,有人看到的却是那些在自己低落自轻时,笼罩在头顶,驱不散也无法摆脱的情绪阴霾。



“梦以一种奇特的唯心论看待世界,而且往往以其对世界本质的深刻理解而增强了所见的影响。”


所以,《深海》的故事是挑人的,《深海》赋予每一个观众的情绪价值也是私人的,甚至同行的好友之间也可能不相雷同。



不过,挑人就意味着有门槛;私人则意味着绝对的主观。


《深海》这两个特质,任意一个都能成为观众讨厌一部作品的理由。


所以说白了,这大概就是导演田晓鹏的一次剑走偏锋,一次孤注豪赌。




《深海》在这场豪赌中是否成为了真正的赢家,我想这答案只有田晓鹏自己心里知道了。


实际上,《深海》在一些方面任性得不像一个商业动画电影。



比如它挑观众,比如它采用非线性复线叙事,比如它不老实讲故事偏要去讲什么意识流……


手法的确在国产动画中属于令人耳目一新的,但它的成绩,却也与制作团队的一众“任性”行为分不开。



比起迎合一些什么,《深海》承载得更多的是制作团队的野心。


所以不论观众最终认为难看还是好看,它都不是一部完全合格的商业动画电影。



而回到最初的问题:《深海》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大概也还是觉得可惜更多。


中国动画电影在画面和技术上,毋庸置疑,已然达到了一流的水平,创作者们在表达上也颇具想法与创意,但编剧能力也依然欠缺。



《深海》中,不论是碍于篇幅,还是有意设计,仍有一些重要设定的由来没在故事里交代清楚,需要依靠片尾梦与现实的反转来补充,又或是电影之外,通过微博和幕后制作花絮来释义。


诚然,这不失为一种电影画里画外互动的妙趣,却也不可否认这也是作品本身的瑕疵。



而伏脉千里的铺垫也同样。


前80分钟从深海世界开始埋下的草蛇灰线,在最后半小时几乎收束完整,但填上的,其实只是深海世界的故事链,而非《深海》这个大故事背景的。



哪些画面是现实?哪些画面仍是参宿的臆想?


不断闪出又闪回的场景,其实没有明确给观众以答案,需要二刷三刷才能对应起来,所以观众才会有情节虚实不明、节奏混乱之感。


而之所以整体没有出现大乱子,就是胜在编剧和导演、剧本和画面的配合足够默契,颇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思。



可以理解创作者们整个故事,想要传递给观众以心灵疗愈的力量,但这与剧情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精彩纷呈并不冲突。


很明显,如何讲透讲顺一个故事,还能让更多的人接受与喜欢,能力俨然需要打磨。



有一点是创作者需要面对的,那就是只有在能力尚难企及时,才需要适当放弃某一面的完美,转而去成全另一面的波澜壮阔。


可我也认同《深海》中南河说过的一句话:


“……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充满了刺儿,但是人生不就是一场冒险吗?”



对啊,人生本就是一场冒险,偶尔也要出出格。


临到阵前,就要敢于直面,敢于改变,敢于向前。


这不比墨守陈规令人骄傲多了?



    这部吵翻了天的国产动画电影,
 “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