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木读书月 | 第十五期清图“我是读书人”活动成功举办

部分参与者合影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2024年4月18日14:00至17:00,清华大学图书馆第十五期“我是读书人”读书经验分享会在校图书馆音乐讲堂如期举办。本期活动邀请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在读博士生周一凡作题为《观道:在艺术史与文献学中探求》的分享报告。分享会由读者服务部主任王平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袁欣、资源建设部老师刘春美、人文学院老师刘娟出席本次活动。来自人文学院、美术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等单位的师生近30人参加活动。本期分享会活动效果非常好,因为现场互动热烈,原定2个半小时的活动延长到3个小时。







分 享 会 内 容 概 要


第一部分,主讲人结合自身读书经历,分享多年来在经典阅读方面的宝贵经验。主讲人首先介绍本人阅读过的和正在阅读的经典文献,然后介绍在读书期间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情况,特别谈到对清华大学图书馆收录的稀见图书、外文图书、大型艺术类丛书的利用,如文科图书馆《中国法帖全集》、美术图书馆《宋画全集》等对自己研究的启发与帮助。周一凡认为,阅读经典文献可以很好地训练文史基本功。在阅读中,需要选择名家注本以及权威的出版社。边读书边做札记的习惯、以及读书札记的电子化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果。


第二部分,主讲人介绍看展和实地考察的经验与收获。看展前,应提前了解展览信息,做好相关的资料准备工作;看展时,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文物的原貌;看展后,还需及时分类保存图片资料,以便日后研究时查阅。


第三部分,主讲人阐述艺术史与文献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书法作品可以为文献学提供校勘的佐证与辑佚的材料,文献学则为书法研究提供可靠的文本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启发。


第四部分,主讲人以艺术史与文献学的展望为主题,对研究当中常用的人文、艺术类数据库进行分享与推介。主讲人的报告非常精彩,时长1个多小时,结合个人阅读及科研经历讲述了在艺术史和文献学中探求的过程,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




对谈环节

从左至右依次为: 

王平、周一凡、陈白羽、商赛博



主讲人与现场读者交流互动


袁欣老师发言


刘春美老师发言


刘娟老师发言


主讲人分享环节之后,是现场读者与主讲嘉宾互动环节。本期活动的交流环节,特别邀请美术学院访问学者陈白羽老师、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生商赛博同学与主讲人一同以对谈形式与在场读者进行互动。参加本次活动的读者大部分都有人文与艺术学科的专业背景,因此讨论的内容专业且深入,如绘画中的书法元素,文献学与艺术史在研究方法上的异同,观看艺术品的不同方式,以及艺术欣赏与实证研究的相互关系等。袁欣老师对于读者对美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独特性与专业性的肯定表示感谢,同时介绍美术图书馆近期推出的艺术类数据库以及书法方面丰富的馆藏纸本资源。刘春美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品读艺术作品时的独到见解,认为理性认识与感性体悟在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中缺一不可。刘娟老师则从观展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看展过程中的趣事,并希望读者们在毕业之后可以重温与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美好故事,同时对图书馆及图书馆馆员对于师生学习科研的贡献表示感谢。参加本次活动的读者表示,通过本期主讲人的阅读经验分享,发现读书并非简单的阅读浏览,更要在形成丰富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读懂读透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而对于艺术史与文献学的研究,书本之外的知识积累同样非常重要。




王平老师总结发言


主持人王平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非常高兴以举办“我是读书人”读书经验分享会的形式,共庆读书人的共同节日。特别感谢周一凡同学给大家带来例证丰富、见解独到的经验分享报告,也感谢现场观众热情参加读书经验分享会活动,并与主讲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听到与会师生在发言中用生动的事例描述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对读者的帮助以及对图书馆表示的感谢,作为图书馆馆员,深感自豪,同时更坚定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决心。广大清华师生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希望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到图书馆建设当中,与图书馆员工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图书馆!





文字 | 崔程 王平 周一凡

图片 | 崔程 谢佳琪 何凯文

排版 | 崔程 王平

编辑 | 张岚

审核 | 蒋耘中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图书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