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熟之果读《希波的奥古斯丁》(1)

2014-02-11 读书会客服 橡树文字工作室


第一部分 354-385年(2014.01.18)


这是2014年读书会大班首次聚会,恰巧开读一本橡树新书《希波的奥古斯丁》,领读者是人见人爱的@孙欣慰(椰子哥),25位果子出席,大家度过了热热闹闹的一个下午。


总体印象:

《希波的奥古斯丁》并非普通传记,虽然作者按奥古斯丁的生平将本书划分为五个部分,并在每部分前列出了大事年表,但这些年表并非此书主线。很多传记会以时间为轴,记叙传主出生、童年、青少年等历程,但《希波的奥古斯丁》的广度远不止于此。

奥古斯丁的年代于我们而言是陌生的,北非亦是一块遥远的大陆,他所归属的公教更非我们此前阅读中熟悉的“新教”,因此读起来颇费周折,细心的弟兄姐妹查阅了众多参考资料和时代背景,才能体会第一部分前几章的内容。此前,我也乐观地预估此书一周可读毕,现在可不敢奢望,还是跟着读书会的节奏慢读为妙。

读了许多故事性的传记,也读过不少神学历史中的名人生平,《希波的奥古斯丁》带来了崭新的传记阅读体验,促使我们多多查阅资料,了解世界历史中的奥古斯丁。

会后众多果子反应此书甚难,似有放弃之意。

但这不正是读书会存在之意义?

在一个美好的团契中,大家相伴阅读那‘不太可口’的书品,一起体尝艰涩后的甘甜 =)


客服心得:

结合《忏悔录》 读此书,会更有助益。


讨论小结:

  1. 我们为何要读“天主教”人物的传记?

此书特意避免使用天主教,而使用“公教”这个词,意指大公教会,也是使徒信经中提及的“圣而公之教会”。简单划分“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从而选择所读之书并非良策,果子们可以多多了解历史,涉猎群书,构建更完整的阅读体系。

2. 作者从何视角记叙奥古斯丁?

从目前的阅读内容查看,此书更多记叙的是历史中的奥古斯丁,而非神学历史中的圣奥古斯丁。

3. 莫妮卡是怎样的母亲?

这本书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令我们更多了解奥古斯丁的母亲莫妮卡。她不仅仅是世人描绘的伟大母亲,也有一般妇女常有的性情。莫妮卡和奥古斯丁间的张力不容忽视,而她的掌控欲也传给了奥古斯丁。莫妮卡的信仰受到那个世代的影响,也有偏差之处,尤其是对洗礼的态度。果子们花了很多时间来勾勒一个更为立体的莫妮卡,而非一厢情愿地冠之以伟大母亲之称号。

PS:此处朱朱教给大家一个新词:厢愿

4. 父母间的张力

父母间张力也给奥古斯丁不小的影响。莫妮卡一直教导奥古斯丁肉身的父亲并非父亲,天父才是真父亲,这种教导是否完全正确,果子们也有讨论。

5. 如何评判奥古斯丁?

果子们应该结合当时代的信仰状况和道德水平观看奥古斯丁的一生,而非用今世之道德标准评判他,尤其是他的同居事件。

PS:大家对同居事件都很感兴趣 ,此处讨论热烈。

6. 奥古斯丁出生年代的背景及数次大公会议

当时的信仰也混杂了非洲的当地宗教观,洗礼观念也不健全,比如莫妮卡认为洗礼之后就不能犯罪,坚持临死前一次洗干净,这些观念对信徒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影响。

这些背景及那个时代所开的大公会议值得课后补习。

7. 奥古斯丁的希腊文

奥古斯丁一生不懂希腊文,对其日后的解经工作有负面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有多深还值得探究。希望在日后的读书过程中更多探讨。因为果子们也不懂圣经原文,这个话题引起了多方讨论。

8. 摩尼教和二元论

客服此处走神,请诸位果子们补充。

依稀记得大家认为摩尼教虽然不在了,但其教义和二元论仍在今世活跃,还得细细分辨。


by 读书会客服


2014.01.22


(《希波的奥古斯丁》一书入选橡树书屋淘宝店2月8-14日的“有情元宵”双节礼包(68折),欢迎光临橡树书屋购买)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橡树文字工作室”

方法1:点击右上角的按纽,选择“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

方法2:在“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共账号”中搜索“oaktreepublishi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