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震惊!医生被网曝是杀手,结局令人意想不到...这种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掌上医讯 掌上医讯 2024-05-25

导语

丈夫去世妻子为赔偿辱骂医生“庸医”、“杀手”!法院判了!

3月17日,有媒体爆出,丈夫去世妻子为赔偿网上辱骂医生,迎来了法院判决,判处造谣者王某公开道歉不少于20日。



事情经过:江苏泰州市某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赵某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关于他的不实言论,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赵某报警后,民警很快找到了发布视频的王某。

原来,赵医生是王某丈夫看诊时的主治医生,王某认为是赵医生治疗不及时,导致其丈夫因慢肺阻死亡,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丈夫死亡与赵医生工作中失误有关的前提下便发布了大量不实言论:
“泰州医院呼吸科的赵某是庸医,为了自己的小利不管病人死活滥用高价药,什么医者仁心,简直是个杀手!”、“请问医院领导是不是背景硬”、“我不怕有后台的医生”、“就是这医生害死我老公的!”....



王某目标明确,她想要通过舆论给医院和赵医生施压,达到获取赔偿和损失的目的。


王某仗着自己拥有1000+的粉丝,将上述言论发布在网络上,经过了3000-4000次转发后,赵医生已经被一传十十传百给传成了一个“庸医”、“杀手”的形象。而直至被同事和家人询问,他才惊觉自己遭受了网曝。
随后赵医生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判令王某在网络平台公开发布致歉声明且不少于20日。


在网络上,言论自由无疑是一把不平等的“双刃剑”,其中对准造谣者的一端这代价却太过轻微!几千次的转发,几千次的辱骂,几千几万人的浏览,只换来公开道歉这么简单的处罚,所以,真正伤害的是谁呢?看到这则新闻时,我们既为医生能提起诉讼的行为而点赞,又为法院能还医生清白而欣慰,但又为造谣者只被处罚道歉而无奈,真可谓是患者造谣一张嘴,医生辟谣跑断腿!太过现实!
无独有偶医生拒绝患者插队,被写小作文污蔑、网曝
2022年,某医学博主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分享了一个医生被小作文网曝的事,被小作文的医生,是医学博主的同事,脾胃病科的李主任。
一个名为“正德黑心诊所”的网友发文称李主任是垃圾,给男的看病很快,给女的看病就借口把脉,摸女患者的手,仗着自己是专家,就让患者在门外等着!诊室内医生不急不慢地看诊,诊室外等待的患者也不着急,有说有笑,该网友着急了,就进去诊室问医生能不能先帮他看病,结果医生直接来一句,让他去急诊。

博主称,这帖子一看就是捏造事实,恶意污蔑毁谤,因为李主任平时为人正派,不可能为了摸女患者的手搭脉,况且在帮患者搭脉,又是怎么分心去摸女患者的手呢?
根据造谣者在网络上发出来的挂号单上的编号,医生们查出当事人的身份。医院系统显示,该造谣者姓刘,单位是金华广播电视大学。
这位刘女士预约的时间是早上10:30-11:00的号,她早上九点左右到门诊就诊时,已经挂到了42号。而李医生正在帮第十号患者看病,该女生前面还排了31个患者。而且,该医院为了维护看诊秩序,都是根据电脑排号系统叫的号,根本不可能出错。
就在大家都排队等候时,刘女士却声称肚子不舒服,在门诊外大喊大叫,要医生帮她先看。李主任走出诊室帮她大概地看了一下,觉得不是危急重症,就要求她和大家一起排队等候,如果患者很着急,可以去急诊看病。
也正是这样,刘女士和陪她到医院看病的男生一脸不开心地离开了李主任的诊室。没过多久,网络上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帖子。
随后李医生报警,在派出所的传唤下,造谣者立马转变自己的态度,没了诋毁污蔑时的“神气”,随后李医生要求男子写下道歉信,发布到网络,澄清事实真相!

截至道歉信被发出时,诋毁医生的小作文阅读量已高达7000+。
这些年,医生被写小作文已经不是秘密,只要稍微不合患者的意,治疗没达患者预期,一篇小作文就会送给当事医生,捏造事实,在网络上伪装成受害者或弱势群体的方式进行哭诉。最后医院为了息事宁人,都会选择私了,能够支持当事医生报警处理的很少。

相信很多医生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也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网曝威胁,如:某某医生,如果你今天不帮我安排住院,我就发抖音“宣传”你;某某医生的病如果还好不了,我就去论坛里“曝光”你……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相信大部分医务人员都只是表面上不慌,其实内心却无比挣扎,甚至怀疑自己治病救人究竟是为了什么。
说到底,还是对医护的保障力度太低,医院的处理不够有力,社会关注度不够等等因素,让医生们一再退让,甚至迫于威胁惶惶不可终日。
医者仁心,不等于一味退让忍耐医生被诽谤,这家医院处理方式太给力了!
2020年10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一名女子恶意投诉医生,并在网上发帖,扭曲事实称:再也不敢去金华市中医医院看病了。该帖发出后,随即获得了几万的点击量,在医院和医生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


所幸,金华市中医医院没有因为造谣者的片面之言就对该医生进行处分,相反他们一直在力挺自己的员工并陪同报警。该院为此事,先后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6条微博,并在其中明确了医院的态度,认为:对于这种非法盗取他人信息,骚扰和威胁当事医生,甚至在网络上随意捏造事实、污蔑医生的恶劣行为,不值得原谅。违法犯罪的人,必须受到相应处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后公安部门针对此次闹剧,对涉事女子出具了治安行政决定的处罚书。因该女子后来积极醒悟,在论坛上发帖道歉、澄清,并且也当面向医生及医院道歉,故取得了医方原谅,不再追究该女子在论坛发帖造谣的责任。

请务必拿起法律武器
让造谣医护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近年来,起诉患者的情况虽然不常见,但也有不少医生,选择勇敢地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名誉权。
2015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事件,是中国首例医生状告患者的名誉权侵权案件。患者孟某因家中跌落致伤到医院就诊,原告王某是患者的主治医生。最终,双方达成谅解,王某撤回了诉讼。
2015年1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梅斌医生起诉患者家属金某侵犯其名誉权,要求金某停止侵害并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损害费5000元。这个案例显示了医生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名誉权的决心。
这些案例表明,医生在面对名誉权被侵犯时,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事件也提醒公众,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解决争议,切勿通过不实言论或网络曝光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同时,这些案例也反映了在处理医患纠纷时法律的重要性。
在赵医生被网曝的这次事件中,王某声称要为其老公讨回公道!并表示自己有法律做导航!一定要让医院给其丈夫告慰,然而更讽刺的是,这种任意在互联网上造谣医生和发布不实言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这一条款明确了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誉权,即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中所获得的关于其品德、声望、才能和信用等方面的评价。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侮辱和诽谤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损害他人的名誉权。如果发生侵权行为,受害人有权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泰州市医药高新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团队法官陈俊涛表示,王某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视频及言论中使用了“庸医”、“杀手”等明显带有这类侮辱性、贬损性的言辞,并且明确指向了赵医生,她主观上具有对赵医生名誉进行毁损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侵犯赵医生名誉权的行为,且因为这个信息网络传播的便利、广泛、便捷等特点,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社会公众对赵医生的公正评价,导致他的社会评价降低。因视频已被删除,法院结合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形、视频的影响范围和传播方式,判令王某在网络平台公开发布致歉声明且不少于20日。
近年来,随着中央网信办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如《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如今,网络上已经刮起了“清风”,国家重视良好的就医环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就算没有法律约束,医患关系也能其乐融融,一片清明之象。

最后大掌想说,医患关系在所有关系中是非常微妙的存在,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患者能脱离危险被抢救成功,然而,并非所有的拼尽全力都能随心意,就如同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被治愈一样,生命的逝去他们比谁都无奈、心痛、烦闷,然而,医生什么都没有做错的情况下,家属的这类言论就像是尖刺一样,扎的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心,这是最令人可悲的地方。

请不要将自己的言论化为利剑,去无故伤害这群兢兢业业的医生,多点宽容和理解,让他们更有勇气救死扶伤。
作为医护,你有没有遇到被患者网曝或威胁?如果你遇到了网曝和威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解决呢?欢迎在评论区内留言。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