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育琨:华为向内,联想向外

2017-08-28 王育琨 王育琨频道


华为向内,联想向外

联想坚持“贸工技”一直向西方外求,却深陷红海沼泽地,全球化处在生存危险中。

华为一直向内求,坚持走科技创新,以客户为中心,在全球整合资源造华为妙有,贯彻一针刺破天的整体战略,已经处于世界通讯行业领先地位,而且以其在全球独一无二的管道技术,支持全球建设共建、共有、共赢的全联接世界。深度进入无人区领航世界。

任正非在科学大会上表态,华为将主动担当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引领行业走出迷航。

2016年巴塞罗那交流时,任正非说:“乌克兰有很好的数学家,华为要去乌克兰建立研究所”。


我在旁边不由得提醒:“现在乌克兰炮火连天,很不稳定呀。”


任正非一字一句地说:“乌克兰人民需要发展经济,需要走出现在的困境。那里的人民需要安心工作挣钱养家,数学家等科研人员需要大公司发挥转瞬即逝的才华!”


这就是企业家与普通人的区别。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安全。而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首先想到的是那片土地上人民的痛苦,他可以把这个苦痛当成自己的苦痛,他们不愿意自己痛,于是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去克服这些痛,于是他们就成了最具同理心和担当的企业家。诚可谓: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商业只是载体,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同理心和慈悲心。这是一切的源头。

附注:误操作把读者喜爱点击量近2万的文章给删掉了。重新发布,同时也修订了若干错误。对不起,请原谅。


王育琨


两个走向,发人深思


2015年财报显示,华为净利润398亿元,联想亏损8.32亿元。华为向东,联想向西,代表了中国企业的两个走向。很值得深思。


联想背靠中国科学院,周光照院长一直给站台,还有中国当时顶尖的科学家倪光南等加盟,国家队的阵势分外强大。公司成立之初,联想集团有了“贸工技”和“技工贸”的路线之争。最后,以柳传志为代表的“贸工技”路线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以倪光南代表的“技工贸”路线全线溃败。倪光南被迫离开了联想。


凭借“贸工技”起家,2000年来到了拐点。没有自己叫得响的核心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一片迷惘。这时,联想集团找到了并购这根稻草。2004年,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了IBM认为是负累的个人电脑部门,后来又以29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后来,又以23亿美元收购IBMX86服务器等等。大肆并购,并没有建筑起核心竞争力。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美誉度品牌,铩羽而归在情理之中。


在联想“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尘埃落定之时,1987年华为艰难起步。2万元起步的个体户,开始只能做贸易,连拖把都卖,赚得第一桶金。1989年华为开始把赚的钱都投入搞研发。国内国营实力公司不敢挑战通讯行业的国际巨头,而一穷二白的华为,却一开始就定位:华为是全球化企业,要在全球整合资源,给客户创造价值。华为有一种无以言状的信念:三分天下有其一!


开始搞贸易赚钱,一有点钱任正非就砸到研发上,一时半会儿见不到利益。开始起步的几个股东不干了。有钱不分只搞研发,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到钱呀?


任正非很爽朗,以100多倍的现金把他们的股份买下来。公司全成了他自己的。他就可着劲搞研发。个体户银行贷款无门,任正非找学过经济的父亲任摩逊请教。老爹建议:“民国年间,大东家投资不经营,聘请掌柜的来经营。掌柜的不出钱可以分4-6成利润。” 


于是,1990年任正非又开始把股权分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来拥有公司来搞研发。现在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当年却很不一般。中国科技公司的旗舰联想都去“贸工技”了。而华为却能坚守技术创新。


华为不是关起门来搞自主创新,而是从全球的视野,整合全球的科技资源,在全球建立几十个研发中心。


2016年巴塞罗那交流时,任正非说:“乌克兰有很好的数学家,华为要去乌克兰建立研究所”。


我在旁边不由得提醒:“现在乌克兰炮火连天,很不稳定呀。”


任正非一字一句地说:“乌克兰人民需要发展经济,需要走出现在的困境。那里的人民需要我们去。”


这就是企业家与普通人的区别。我这样的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安全。而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首先想到的是那片土地上人民的痛苦,他可以把这个苦痛当成自己的苦痛,他们不愿意自己痛,于是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去克服这些痛,于是他们就成了最具同理心和担当的企业家。


任正非在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中认为华为之所以走到今天,以下几点很重要:


“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真诚和专注。


“华为28年一直向西方学习,每年几亿美元顾问费,志在打通全流程”——削足适履,先固化僵化,后调整,改变自己。这是很大的魄力。


“华为文化要总结的话就是傻,不把钱看成中心。中心是理想”——理想是中心,钱不是中心。不为钱活,不为自己活,为给世界用户送利益活!


“引领世界后,我们倡导建立世界大秩序,建立一个开放、共赢的架构,有利于世界成千上万家企业一同建设信息社会”——共建、共有、共享、共赢一个全联接的世界。


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任正非向两院院士与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汇报了华为的现状。任正非说:


“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于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境地;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一个勇于担当的精灵,句句实话诉说着心声,却振聋发聩唤醒昏睡中的人们,给陷入迷航的世界一个方向和信心!


华为的口号是“先学会管理世界,再学会管理公司”。这句话很丰富。我理解这是在说——顺势而为:华为团队可以与全世界各地文化大势融为一体,华为会明了世界科技进步大势,明了各国人民的人性和需求的大势,会激发出华为团队自性圆融的大势,担当起落在领先者身上的社会责任,开放、聚集、包容、不拘一格,顺势而为,走出迷航。


华为经验核心就是凭借对客户的真诚,对最终客户有宗教般的虔诚,把对客户的诚信做到了极致。28年只做一件事,凭借这样一股傻劲,终于拿出了不同凡响一针刺破天的产品,终于在管道领域领先世界。


领先世界的华为,没有停歇,迅速跳出从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巢穴,而是可以从客户的眼睛看世界,从生态链的眼睛看世界,从大自然最节俭、最经济的资源组织方式的真看世界,从万事万物的真来看世界,于是又提出开放、共建、共有、共赢、共享一个全联接的世界的总体战略。




华为凭借真诚、喜悦、慈悲抓住时间能源


任正非听了父亲的话,在华为实行“工者有其股”的政策。父亲让任正非看到了在创业者之外,还有着众多力量决定者一个公司的前途。华为的崛起,是凭借“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的核心价值观,抓住了通讯领域的时间能源。华为未来的发展,同样看华为是否可以抓住全联接世界的时间能源!共建,共有,共赢,这又是抓住了当下时间能源的按钮。


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崛起,是因为美洲大陆远离战争,抓住了时间能源。邓小平改革开放抓住了时间能源,是因为邓小平接地气,他可以从人民生死存亡的挣扎中,体悟到必须打破禁锢,让人自己寻找活下去的出路。中国企业可以在未来世界占有一片领地,关键是看是否可以抓住时间能源!


任正非在《要快乐地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中指出:


“世界上凡是具有奋斗精神的民族,都生生不息,富足和快乐。世界上凡是具有奋斗精神的企业,都基业常青,受人尊敬。中华民族是这样的民族,华为和一大批中国的优秀企业是这样的企业。这样的民族和企业没有理由不赢得自己应得的地位,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华为传递着抓住时间能源的秘诀:真诚,喜悦,慈悲。


无论环境多么不如意和恶劣,你必须真诚!惟有真诚全心全意地投入每一个当下,才可以充分展现出你的天性。客户就是你的爹,客户就是你的娘。真诚对待当下每一秒,真诚对待当下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一个人全部的自尊。


无论环境多么不如意和恶劣,你必须喜悦!当你有了更高境界的巨大喜悦,你就跳出了惯常思维的牢笼,你就可以俯瞰过去那些纠结和苦逼,你就有了新动力!


无论环境多么不如意和恶劣,你必须慈悲!慈悲是对世界的一种宽容,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是对所有新发生的接纳,是与万物一体的共振。


真诚,喜悦,慈悲。这是有觉性生命的三个境界。当你有了觉性,你就一定会顺势而为,抓住时间能源!


科技大会上总共只有1998个字的发言稿,任正非却用了很大的部分在谈孩子们的基础教育——“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他认为世界走出世纪迷航,重点在于基础教育。任正非所思所想,都是20、30年后奋战在科技一线的主力军,也就是今天的00后、10后孩子们。这份视野、慈悲和担当,无疑是时代的强音!


联想与华为,都想抓住自己的时间能源,可是方法不同,结果迥异。联想寄希望于市场交易,想通过无人能及的运作方式,取得市场份额,从而执掌市场牛耳;华为则寄希望于奋斗者可以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借助与众不同的好产品一针刺破天,在纷纭复杂的智能时代,华为则进一步要共建、共有、共享、共赢一个全联接的世界而走在世界的前列。




联想一门心思向西向外求,最终却出不了家门(国外业务全线亏损);华为一门心思向东向内求,结果不仅受到世界的欢迎,还能卓有建树提出共建、共有、共享、共赢的全联接世界。


七个善一体方可以持续抓住时间能源


每个当下都是一个能量具足的挠场(torsion field)。挠场,又称自旋场(spin field)或扭场(axion field)是物体自旋所扭曲时空结构所产生的场。挠场的能量具有时间性。一念一升起,就有了局限,万缘具足的能量就可能会消失。任正非好像深知物理真空和挠场原理。华为28年只对着通讯领域客户需求这一个城墙口冲锋,就是坚守厚实土地的律动。他会把所有的体系、流程、方法比喻成“锄头”,他会把做企业比喻成种庄稼。“爹还那个爹,娘还是那个娘”。


像圣经上的参孙只有匍匐在大地上的时候,才会力大无穷。一旦离开土地,就是常人一个。这里面的隐喻很值得体味。其实,想飞上天去接能量的提法,都是虚幻的妄想。专注于人法地,不受小我妄想的影响,方有可能走向正道。




老子曾经以“上善若水”,解析了一定要做对人类、对生态有利的事情,才可以抓住时间能源七个层面的集合:



居善地——站在最有利的地点,一步步积累,厚积薄发;


心善渊——一定要送利乐给大地上的人民和世界;


予善天——随顺天地国家运转大势;


言善信——信守承诺,对利乐他人社会信心不二;


政善治——善用合适方式管理,无为而无不为;


事善能——技术上突破,有金刚钻就能揽瓷器活;


动善时——抓住机会窗,扑上去,撕裂它,全力突破



有些人和公司,抓不住这七个善,短期内撞大运也能成功。联想集团撞大运或许只抓住了一头一尾:“居善地、动善时”,跟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势,跟上了国际化的潮流,无奈缺乏“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这五个善,只能成为一时的风景,而无法持续经营。


联想与众多当下处于困难的企业所缺乏的五个善,正是合道的厚德。厚德载物,七个善一体,才有可持续经营。


华为抓住了几个善呢?这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从2016年新订立的“共建全联接世界总体战略与今天的态势看,可能是抓住了“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七个善。当然,一切都在变化中,每一个当下挠场都有着无穷多的可能性。在每一个当下把握这七个善,可不是一件轻松活。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在大机会时代,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华为不会成为大数据的奴隶,更不会成为眼前利益的奴隶,会在一定的混沌灰度段中,沉浸在产品开发的确定性工作中,在一个个微小的突破中,打磨出一针刺破天的产品,引领行业走出迷航,追赶时代的脚步。


爱因斯坦晚年对最壮美景象的神望——宇宙统一场论,终于有了接地气的时间能源,中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终于可以借助宇宙互联网呈现出来了。祝福有更多华为这样的企业,摆脱以钱为中心的思想,脚踏实地,勇于把 54 29723 54 16187 0 0 5572 0 0:00:05 0:00:02 0:00:03 5572七个善为一体,真正为人类做出点中国人的贡献!


本文选自《地头力》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