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人性的24个经典叩问


听听地下9万米发出的声音,可以借此冥想,也可以借此感受大地的力量。
曾光·中疾控首席专家,曾去武汉确定疫情的6专家之一
“就是一天出现60万感染的,也才只有1/2300,并且症状还很轻,还有必要整得民不聊生,整出好多病来吗?”科学家这一问,真给力!
科学观很重要。没有必要绑架意识形态,更没有必要绑架体制。人民安定幸福是总目标。其它都是手段。这里没有面子的作用空间!面子是给狗吃的!
虽然这是2021年的访谈,那时候认识就这么清醒了,为啥现在又糊涂了?人性呀人性!

真话一句话顶一万句!

郭平不再担任华为轮值董事长,担任了华为轮值首席执行官,孟晚舟上位轮值董事长;这样年轻的轮值组合,跟郭平骑单车一样,充满了活力 !年轻的组合,更擅长于长期计划。别看美国现在没完没了的制裁,一时压抑了华为,10年后再看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华为。
新华为领导团队,是否可以把一切灾难都作为砥砺人性光华的磨刀石?是否也会把灾难当成土壤,让土壤开出灿烂的花?一如任正非,至暗时刻用痛苦创造大美绝。
“敬天爱人”,就是从“敬”出发,敬天地,敬人人,敬万物,敬员工的无穷潜能,敬客户的无穷智慧。
战疫情心态:“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对人性的24个经典叩问


01
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的根源。
-卡伦·霍妮-

02
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他自以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东西,
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
-弗洛姆-

03
理解自身的阴暗,
是对付他人阴暗一面的最好方法。
-荣格-

04
大多数人并不真的想要自由,
因为自由包含责任,而大多数人害怕责任。
-弗洛伊德-

05
一方面希望统治一切人,
另一方面又希望被一切人爱;
一方面顺从他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
一方面疏远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他们的爱。
正是这种完全不能解决的冲突控制着我们的生活。
-卡伦·霍尼-

06
对于只有一把锤子的人来说,
他遇见的每样东西看起来都像一颗钉子。
-马斯洛-

07
在我们的文化中,
主要有四种方式可供人们用来保护自己,以避免基本焦虑的影响,
它们是:爱、顺从、权力和退缩。
-卡伦·霍尼-

08
人可以防御他人的攻击,
但对他人的赞美却无能为力。
-弗洛伊德-

09
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黑格尔-

10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阿德勒-

11
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无法与他人交流最要紧的感受。
-荣格-

12
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
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绝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
-卡伦·霍妮-

13
人类从历史里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没有学到任何教训。
-黑格尔-

14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它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黑格尔-

15
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
-黑格尔-

16
人的内心,既求生,也求死。我们既追逐光明,也追逐黑暗。
我们既渴望爱,有时候却又近乎自毁地浪掷手中的爱。
人的心中好像一直有一片荒芜的夜地,留给那个幽暗又寂寞的自我。
-弗洛伊德-

17
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
-弗洛姆-

18
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
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
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
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尼采-

19
世界很单纯,人生也一样。不是世界复杂, 而是你把世界变复杂了。
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 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
-阿德勒-

20
爱与成熟度无关。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
-弗洛姆-

21
真正的“叛逆”不是沉溺于孩子气的挑战,而是某种对自我尊严和精神的捍卫。它是一个人学会尊重自己以及他人说“不”的权利,它不会带来关系纠葛或是自我的负罪感,相反,你从中能够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罗洛·梅-

22
服从他人比支配自己要容易,容易得多。
-欧文·亚隆-

23
压抑敌意,意味着“伪装”一切正常,
从而导致在本应当进入战斗的时候,或者至少是在我们想要投入战斗时,避免进入战斗。
-卡伦·霍尼-

24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黑格尔-
25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性本善,性本恶这些都是抽象的理论,永远不会有结果。世界上没有超越社会,超越阶级,永恒,普遍的人性。鼓吹抽象人性的,要么是天真无知,要么别有用心。
-马克思-


小编摘录
2022.4.4




人性经不起考验,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瞰他人


源 | 闻道不分朝夕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尼尔斯·吕贝里·芬森先生,晚年时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看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有点担心他在枯燥的研究中能否坚持下去,助理乔治于是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


然而,芬森却拒绝了乔治的建议。他说: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哈里出身于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一方面要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


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干年后,已成为丹麦知名医学家的哈里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


哈里解释道:“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不可谓不深刻。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得更多的,却往往是另一种思路导致的悲剧。


一对年轻夫妻感情很好,但妻子仍不放心丈夫的忠诚度,于是让自己的闺蜜出马,考验丈夫是否花心。在一个中秋月圆之夜,妻子“出差”在外,闺蜜“偶遇”丈夫,于是闺蜜与丈夫双双中招,睡到了同一张床上。


最终结局不难想象。闺蜜翻脸,夫妻离异。


一个做房地产的老板,感激于一个部下的忠诚,打算奖励他一套房子。老板让该部下在公司自己开发的一个小区里任选一套。结果部下选了一个120平方米的大套。这让老板很不爽,他原以为部下会自觉地选择一个80平方米的小套,“没想到他这么贪”。


老板于是违背自己的承诺,送给那位部下一个80平方的小套。而部下则心怀不满,最终的结局是,老板失去了一个好员工。


给一个嗜吃者端出美味,让一个美女对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频送秋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毕竟,“食色,性也。”人类正常的生理欲望,是不能拿来“考验”一个正常人的。


同理,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监督的官员,让他有皇帝般一呼百应的权力,却奢望他不会贪钱好色,那是痴人说梦。哪怕他有炸碉堡的勇气,有抗火烧的坚强,也无法抵御权力带来的金钱与美色的诱惑。




千万年来的经验教训表明:人类有无法磨灭的“天使”本性,也有着与生俱来的“恶魔”基因——我们天生就会自私、贪婪、嫉妒、喜新厌旧……人性是如此矛盾而复杂,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性亘古不变,人性不可算计,更不可改造。


启蒙运动巨人、英国著名哲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有过一段经典论述:自私是生物得以生存、繁衍的基础——当发生森林大火时,我们最同情的对象依次是:自己、他人、猴子、蚂蚁、树木……


斯密认为,人类的爱是“有层次的”,而自由市场通过平等自愿的交换,让人们能够“以自私为目的,达成利他的结果,最终使每个人都互惠互利”——由于发现并承认了“人性自私”的公理,斯密创设了市场经济理论,被尊为“经济学鼻祖”。


所以,与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不如切实建立公正透明的规则,促成弃恶扬善的环境和制度。


人性经不起考验。指望天性自私的人类变得大公无私,甚至无欲无求,那实在是高估了人性的韧性,也是错把自己当成了上帝。


人性极端,恐惧与贪婪的矛盾贯穿始终;人性从众,羊群效应与约拿情结交织;人性刻板,巴甫洛夫的羊通常不懂薛定谔之猫;人性短视,“这次不一样”的开头往往沦为历史的重演……



是的,人性经不起考验,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瞰他人。而有时候,这样的“俯瞰”是以我们习焉不察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


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正是因为有了语言,人类的心智发展才远超其他物种。然而,这个大约30万年前就出现的事物,直到最近一个世纪,才开始被研究是如何与人类认知相关联的。

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掌门人。1994年,他的《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一经出版,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并入选《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评出的20世纪100本最佳科学书籍。

而这本划时代的著作,更成为平克“语言与人性”四部曲的首篇,在随后十来年中,他又陆续推出三本相关书目,为“语言与人性”四部曲画上圆满句号——

《心智探奇: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1997)

《白板:科学和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2002)

《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2007)

如今的斯蒂芬·平克,已然是公认的当代思想大家。他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又拥有哈佛学院荣誉教授头衔;2004年,他当选《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2010-2011年,又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尖思想家;而在2013年《前景》杂志“最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他名列第三。

如此伟大的思想家,实在不应该被我们中文读者错过。为此,闻道不分朝夕诚荐斯蒂芬·平克这套不可多得的“语言与人性”四部曲。

感兴趣的朋友,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并一键收藏下单。


阅读精选:
荣格:不死的人生
荣格:你没觉察到的东西 就会改变你的“命运”!
荣格:潜意识的过去与未来
荣格的塔楼,母性的原型及其拓展
尼采:我们太匆忙了!
尼采:成为你自己!
尼采:踏上苦难之巅
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迪恩·卡门:当代爱迪生,对万物的灵性有超强的直觉
爱默生|灵魂为何追求美?
爱默生:美是宇宙的一种表现
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
陈丹青:文化断层后果严重
老爹老娘

-END-


2022年跨年演讲:
任正非|至暗时刻 我心光明 用痛苦创造欢乐


王育琨:在浮躁“躺平”的时代,打下「活法」这根桩

最新震撼演讲,充满领悟力和智慧!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

任正非的野望: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开启人人天赋潜能,以生命铸成技术大美绝活,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三个法宝:1. 敬畏团队创造的无穷性,连接无穷性;2. 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以无穷性的未来拿捏当下的动态平衡;3.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的不确定性,把自己铸造成器。无论怎样不被理解,都要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

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对话耿一诚:“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战疫决定性胜利后 不傲娇 不自是
恪守大美绝活的原点思维
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开放
韬光养晦 稳住阵脚 有所作为 决不当头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
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恪守企业经营的原点思维
以生命铸成大美绝活
解决人世间的痛点
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一刹那接一刹那触动您柔软的心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