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你们不要只想着摸他的胸可以吗?他是有灵魂的。

2016-11-24 假装在纽约



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上周来了上海,参加芝华士·耀的发布会。


芝华士·耀是芝华士新推出的首款调和麦芽威士忌,融合了5款珍贵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原液,以此向芝华士百年历史中的五代传奇调酒大师致敬。



埃文斯喝着威士忌眺望黄浦江的风景,一副云淡风轻人生赢家的派头。



中国人喜欢给国外明星起昵称,给埃文斯的称号是“猕猴桃”,因为他留着圆寸时,椭圆形的脑袋真的很像猕猴桃。



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从漫威的电影开始认识并且喜欢上埃文斯的,对他的感觉也停留在大胸肌肉美男的粗浅印象。




我一度也这样以为,但后来看了外媒的好几篇深度专访,才惊觉在他精致英俊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安静内敛的灵魂,就像是猕猴桃一样温和柔软。


在这些采访里,他毫不掩饰地袒露了自己做演员十多年经历中所遭遇的一切,有痛苦有挣扎——在超级英雄的光环背后,和你我一样是个凡人。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把美队这个角色演得这样传神,传递出了那些微妙敏感的情绪。毕竟美队和别的超级英雄不一样,他摔倒了会擦破皮,也会被枪械所伤,本来就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真实人类。


《纽约时报》对他的一篇专访开头第一句就说,“其他演员签下一部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制作电影以后,他们会大肆花钱庆祝,购买豪宅跑车或者做整形。但克里斯·埃文斯在签了《美国队长》的片约后,却去看了心理医生。


那是2011年,波士顿人克里斯·埃文斯30岁而立之年,进入演艺圈第11年,拍了一大堆烂片,几乎没有哪一部给观众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演艺之路并不算成功。


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美式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牙医,母亲是剧团导演。11岁开始在学校和社区的话剧里表演,从此认定了要把演员作为自己的职业。


高中的暑假,他自己跑到纽约住了几个月,周末上表演学校,平时在一家演艺经纪公司实习,每天的工作就是接电话买咖啡,没有任何报酬。但他看中的是其中的人脉,三个月的实习结束,他签下了一个愿意帮他的经纪人。


很快,18岁的他就接到了第一部戏,情景喜剧《异性相吸》,内容讲的是一个传统女校改革之后开始招收男生。这部剧没有火,拍了一季就被福克斯腰斩。


但那时的埃文斯还不知道的是,这是他给自己的人生挖下的第一个大坑。后来成名以后,他在那部剧里穿着粉红女装夸张跳舞的片段就被挖了出来,在网上疯狂流传。



从此以后的整整十年,埃文斯似乎就陷入了一个不断接到烂片的怪圈。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少儿不宜》,同样充斥了羞耻的镜头,全裸出演,胸部涂奶油,屁股上还插了一根香蕉。



那个时候别人对他的定义就是一个身材很好的男花瓶。后来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回忆那些不堪回首的烂片,“《少儿不宜》不是什么大制作,《完美学分》瞬间就被世界遗忘了,《孤儿之王》甚至连进电影院放映的机会都没有。”


他说,“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你会想,‘世界你看好了,我来了’。可是很快你发现世界并没有看见你,所以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去重新开始。这么三四次以后,你就会知道,没有人一开始就想拍烂片,但世界上总会有烂片。”


他的自信因此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更让他难受的是,拍了烂片以后还要去自吹自擂。


2007年6月,他参演的《神奇四侠》续集公映。在欧洲上映做宣传时,他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在台上情绪瞬间崩溃,站起来走人,扔下一屋子感到莫名其妙的记者。


后来他在接受Moviefone采访的时候解释说,当时他的内心很困扰很抗拒,因为他知道自己推销的片子就是一坨屎。他说,“你得把这片子夸成花儿一样,让大家去看,然后这片子还是你演的,你的脸、你的名字在电影里到处都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后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个骗子,觉得自己很假,觉得全世界都能把你看穿。”


2009年,他新签的经纪人给他定了一个规矩,不许他再露肉,要重塑他的公众形象。经纪人对他说,“既要做自己,又要显得有格调,这两件事并不冲突。脱掉衣服再浑身涂满油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2010年,漫威大张旗鼓地为复联选角,前后圈了十几个男演员作为美国队长的候选,其中包括威尔·史密斯。但最后,他们选择了埃文斯。


对于绝大多数演员来说,这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但是我们的克里斯·埃文斯,他,拒绝了。


后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接到这样一个机会时,感到了恐慌和犹豫。


第一,他担心美国队长这个角色太高大上太完美,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内心挣扎,没有阴暗面,没有纠缠,就想做好人,做好事,永远把自己放在最后,首先考虑的总是别人的利益。他说,要不停地演这样一个角色,很难。


第二,一次性要签九部戏的合约,也让他感到惶恐,他怕限制自己未来的戏路,也怕限制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他说,“假如有一天我想演点别的角色呢?假如有一天我突然不想拍电影了呢?”


第三,他怕成名。他说,“追逐名利是没有尽头的。你的目标是什么?是成为电影巨星吗?如果是,那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我的目标不是做巨星。我有一些很有名的朋友,我知道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当你成为布莱德·皮特以后,你就再也不能不做布莱德·皮特了。”


为了说服克里斯·埃文斯,漫威高层出动了小罗伯特·唐尼,并且提出修改合约,把拍九部电影改成只拍六部。


埃文斯最后勉强答应了下来,于是就出现了《纽约时报》说的那一幕,他去寻找心理医生开解。


漫威的漫画迷们一开始也对这个决定充满了怀疑,因为埃文斯过于英俊的脸看上去略带孩子气。但电影第一天上映就打破了票房纪录,埃文斯扮演的美国队长让所有人都信服了,他给这个原本有些平面单薄的角色注入了灵魂,让他变得有血有肉。


全世界的电影观众吃惊地发现,克里斯·埃文斯的气质和美国队长竟然如此吻合:高大英俊,五官精致,阳光开朗,浑身散发着一种只有内心不存在黑暗阴影的人才会有的光芒。


把好莱坞历史上前几任美队放在一起,就更加能看出来选择埃文斯是多么正确。


这是1944年版的美队。



1966年电视剧里的美队。



1969年版的美队。



1990年版的美队。



而这是埃文斯版的美队,眼神深邃,正义凛然,高尚并且高贵,还有一点让人动容的忧惧。



《复联》的导演也盛赞埃文斯的表演,认为他给一部超级英雄大片的人物增添了细腻的角色刻画,难能可贵。


克里斯·埃文斯就这样完成了从三线到一线的跨越。但突如其来的名利并没有让他感到迷失,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他最想要的东西。在内心深处他仍然是那个不想做明星的演员,那个温和柔软的波士顿人。


很多人劝他要趁热打铁,趁着红的时候多接大片,但他说,“我活着不是为了拍电影,我拍电影是为了活着。我喜欢表演,但我更喜欢生活本身。”


他说,“我需要认清楚,这不是一场比赛,没有人在掐秒表,只要做好自己相信的事,挑选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戏,就行了。”


2011年,在拍复联的间隙,他还拍了一部独立电影“Puncture”,扮演一个立志揭开医疗黑幕的律师。片子票房惨淡,只有68945美元。但这是他想拍的电影。


他也想做导演。他的导演处女作《午夜邂逅》已经在2014年上映。


他还想从政,用自己的力量为公众服务,改善社会,改变世界。这一点,也很美队。就像他自己说的,“不敢说因为演了这个角色让我变成了更好的人,但是基于他让我有想成为更好的人的想法”。


如果你关注了埃文斯的推特,就知道他是一个热血青年,一直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很多公共议题的看法,捍卫他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他说自己从小和两个姐姐一起长大,还有一个弟弟是同性恋,这样的经历让他更能够关心其他群体的命运,更看重人本身的尊严和价值。


在美国大选之后,他连发10多条推特直抒胸臆,每条转发都在几万次,其中11月9日结果出来后的一条推更是被转发了28万次。


而在这一条推里,他说,“现在开始我会用我所有的精力去保护所有美国人的权利”。



那一刻,他仿佛真的化身成了美国队长。


他的叔叔就是美国国会的众议员。他曾经说,“我为叔叔感到骄傲,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奉献自己去促进人类福祉、推动社会发展,我都会为他感到骄傲。这个世界上我认为称得上崇高和有挑战性的事不多,我知道要到华盛顿从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也许有一天我真的会去。”


就像他在给芝华士拍的这则宣传视频里说的,追名逐利孤独登顶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方式,真正的成功是“顾及他人,共同成长,一起成就,为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不要去理会世俗的成功定义,赢之有道,每个人都是赢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z0348dhiipf



新浪微博 / 微信 @假装在纽约


联系邮箱:ask@jiazhuang.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