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如乾:金科赋能惠宁德,乡村振兴启新程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2-11-29

文 /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中心支行  吴如乾  林玉婷  林钰晨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指出“要加强金融科技手段运用,推出更多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面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新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金融科技颠覆了传统金融业的操作方式,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宁德市中支深入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合理应用数字技术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探索各类金融科技场景应用,推出更多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为宁德市乡村振兴注入金融科技的引擎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中心支行

副行长  吴如乾


金融科技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一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亟待弥合数字鸿沟。从需求侧看,农村经济主体分布广、乡村客群分散个性化、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乡村贷款保证方式少、乡村数字化基础薄弱。从供给侧看,农村信贷风险评估模式不健全,农村信用保障制缺失,银农信息不对称,因此应用金融科技弥合信用、信息、信贷三者之间的数字鸿沟势在必行。


二是乡村振兴亟需金融科技内在驱动。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金融科技以其开放共享、突破时空限制、低成本、便利性等独特优势,深度契合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其对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作用。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宁德实践

2019年以来,宁德在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背景下,不断探索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


1.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

“福鼎白茶”是宁德市重要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占宁德市农业总产值的22%。为了白茶产业更好地发展,人行宁德市中支推动当地政府科技赋能,打造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持续加大金融资源供给,打造金融科技“三条链”赋能乡村振兴新样板。


一是锚好政府主导的“钢索链”。宁德市中支立足本地区农业产业特点,推动市政府主导建设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与宁德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宁德市金融支持茶叶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把金融科技、金融信贷、金融信用、白茶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推动涉农单位建设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有效地推动金融科技赋能福鼎白茶产业发展。


二是采好白茶信息的“数据链”。通过大数据、区块链、航拍测绘等技术,明确茶园权属,建立三大静态基础信息库,征集包含茶叶产区、亩数、产量、价格、销售路径等信息,实现茶叶产供销全流程追溯。截至2022年3月末,溯源平台已测绘采集茶园面积36万亩,累计发放白茶信息卡82175张,促成交易额超36.34亿元。


三是搭好银企茶农的“金融链”。人行宁德市中支将“云闪付”的信息流、数据流、资金流与溯源平台信息融合,弥合“数字鸿沟”,为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精准授信和信用放贷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实现“信息+信用+信贷”有效联动,为白茶产业发展融资纾困。


2.农村生产要素融资流转平台

为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2021年人行宁德福鼎市支行首次推出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渠道。平台以农户茶园、水域滩涂养殖权证等要素开展内部测试,以先试先行的改革精神、系统思维的立体工程,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转换路径,全面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信息瓶颈、市场化瓶颈。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整合农村、政府和社会各种资源,盘活农地、农产、设备、数据等生产要素,构建集要素资源梳理、权益权属公开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健全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为主的公开市场要素“大流转”体系,引导信贷资金精准支持乡村经济主体发展。截至2022年3月末,生产要素融资流转平台已整合4大类23个品类生产要素的登记、确权、流转、交易、融资,为8458户客户授信19.54亿元。


3.农商行“惠宁快贷”平台

宁德农商银行为解决客户金融服务获取困难、风控不全面等问题,推出“惠宁快贷”平台。


一是整合数据资源,银行自身积累的数据及相关外围数据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外部合作模式和客户经理模式,外部合作模式主要通过电子名片功能让乡村振兴信息员、合伙人、金融助理等可通过平台第一时间收集客户金融需求。


二是发挥科技优势,平台借助图像识别、活体检测、互联网大数据和风控建模等技术,通过手机银行(或网银)为辖内所有符合条件居民提供普惠式、智能化、便捷的信贷服务,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提供小额普惠信贷服务,提升涉农主体融资服务快速体验。截至2022年3月底,已累计授信371笔1091.38万元。


4.普惠金融信用信息融资服务平台

为破解农户信息征集难题,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效率,宁德市积极建设普惠金融信用信息融资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中小企业信息共享,为中小微企业构建精准画像,搭建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桥梁。平台接入税务局、人社局等8家单位13项数据,从政务系统中获取6类35项实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评分评级等功能,帮助金融机构及时掌握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风险。截至2022年3月末,平台可查询企业数据246862条,实现对全市1758家经济主体的信用建档。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绩效评估

1.宁德市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融资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涉农信贷投入高于全国水平。涉农贷款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第一指标,其增速和占比可以反映一个地方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力度。2019、2021年宁德市涉农贷款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末宁德市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达44.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54个百分点。同时宁德市近3年涉农贷款增速加快,并超过全国水平,撬动了宁德市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性措施。截至2021年末,宁德市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235.26亿元,同比增加22.38亿元,拉动2021年度全市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增加61.47亿元,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2.金融科技平台效用显著

富有宁德特色的金融科技平台与工具的上线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有力驱动了产业金融新生态。


一是融资速度更快。农村经济主体信贷需求短、频、急,金融科技恰能迅速对客户精准画像,缩短融资时限。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主体和农户,“农民少跑腿,数据多走路”显得尤为重要。如农商行的“惠宁快贷”平台上线后,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取得授信获贷,大大提高了农户、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


二是融资额度更高。长期以来,由于农户普遍缺乏合格抵押担保物,导致农户融资额度不高。金融科技能够综合多方信息,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提供增信和担保。如福鼎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上线后,涉农主体半年的授信总额为167961万元,较平台上线前增加了29196万元。


三是融资成本更低。由于“三农”主体信用记录较少,农业生产规模偏小,普遍存在融资成本偏贵的现象。福鼎白茶溯源平台将“云闪付”的信息流、数据流、资金流与溯源平台信息融合,采用“数据+”方式,为茶农、茶企融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平台上线后涉茶企业主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由8.16%降至了7.86%。


下阶段改进思考路径

一是强化金融科技政策研究与高质量应用。深入领会新阶段规划政策精神,构建金融科技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能力的成熟度评估和实践经验总结,强化部门合作与交流互鉴。


二是加强信息数据安全保护。农村金融业务积累了大量原始数据,金融科技平台需做好平台防御,筑牢金融科技风险防火墙,构建保护客户信息安全的良性生态圈。


三是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经济主体场景深度融合。切实解决农村细分客群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为特色农业产业链量身打造金融产品,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及综合金融需求。


(栏目编辑:杨昆桦)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精彩内容回顾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观点 | 零信任体系下多维安全探索

■ 实战 | 金融科技助力提升外汇服务水平

■ 实战 | 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的应用

■ 培训丨“国家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CISP-DSG)认证培训班”开班了!

■ 案例丨省级农信互联网金融零信任架构设计和规划




新媒体中心: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