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对·第一线】研修班第三天:网红名师分享诗意教育,一线课堂激活教师生命!

问对·第一线 问对教育 2019-06-23


修班第三天。上午,独立教师、专栏作家史金霞老师带来《一个人也可以办一所学校》的主题分享。



史金霞老师亦是第一线第2期学员,同期学员张宁为其主持的时候形容史老师是“一个用生命来教书的老师”。


从一道河南高考期末考试作文题谈起,史金霞老师讲述从2016年11月辞职以来走过的教育之路。



离开体制之后,史老师开始开设网络微课。这个微课形成的社群,就如一所广阔的学校。在这所看似微小的“网络大学校”里面,学生的数量甚至超过一所超级学校的学生量。


从网络课例出发,史金霞老师详细分享了自己课程设计,从课程安排到学生作业设置,干货十足!心态开放的史老师讲自己的课程设置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让学员们看到课程设计的多元和可能性。在这些分享中,她还分享了若干书籍和文章,开拓老师们的人文视野。



讲座语录: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如果你做好了准备去开始一个新的局面,就并不会发愁立身之地。



我的教育之路就是不断离开,不断离开。



当我辞职以后,我并不没有浪费我的生命。当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每一分每一秒都闪着光。



有家长就问,这么多学生,你如何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呢?我就回答说,如果你的孩子报名是来吸引关注的,那就应该去看心理医生。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要有思维的互动。



人是教育的本质,如果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你不关注人本身,只关注分数的话,就没有把孩子当成人来看待。人是课程设计的起点!



教师的人生也应有“诗意”,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诗意”呢?


第一,对现实生活努力建设创造的勇气,创造一个不应该注定重复被设置的现实。


第二,对不可预知不可把控的生活的渴望,迎接一个不可测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谈到辞职这件事,史金霞老师分享道:



我一直在为我的辞职做准备,为自己能够壮大起来做准备。


前面24年我一直在挖地道,终于我挖通了。年轻的老师,你一定要有这个勇气和希望,对现实生活要有充分的利用。一个教师不能只读自己的专业书,还要多读其他的书,并关心最新的技术。天大地大,东西上下,任你行。你得有强壮的肩膀推你,你得有强壮的脚走出去。




相信如果有新的变化,还会有新的选择。面对不确定,除了恐惧之外,我们还应该有一种渴望,一种热情。相信变动带来新的变化,也带来新的机遇。


非常感谢时代发展,努力锻炼身体,让自己的生命力更蓬勃,更配得上这个时代。



史金霞坦诚率真的分享,引来学员阵阵掌声。在提问环节,大家争抢话筒也是毫不留情……



提问环节摘录:


@听完你今天的讲座,我今天开始做辞职准备了。想问一下您对现在的体制完全绝望,并认为应该取消高考制度吗?如何平衡分数的要求与生命成长的矛盾?


答: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没有本质区别。不要把问题都推给你所在的环境,大家都追求自由,但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就是在追求过程中获得。真正辞职之后,我就没有束缚了吗?完全不可能的。体制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体制,要想改变,从自我做起。



@作为教学新手,请您谈一谈教师专业发展。


答:其中有一条有效途径:年年都参加第一线!其次,有以下几个具体建议:


1,不要光读文学类的书,也不要光读语文教学杂志。多读书,门类要广一些。经济、哲学、历史、科学……


2,经常不断地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


3,要多上网,少看新闻联播。


4,要写教学反思,每节课都写,做到目中有人。


5,尝试脱离教科书上课。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答:身体不够好,就是要加强锻炼身体。觉得时间不够多,希望每天都有72个小时。关于辞职,我经历了不断的离开,每一次离开都有一个过程,然后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越来越清楚。人生也应该做一些减法,这是一个过程。



@如何看待职业倦怠期?


我没有职业倦怠期,因为我喜欢跟孩子跟课堂在一起。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焦虑,质疑自己教给孩子的是毒药还是良药?如何保持平衡?


答:我要求自己绝不重复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有新的。



这位来自江苏的校长表示深有收获,一定要发言……



下午,简单的热身之后,研修进入新的阶段:课堂!名师上课,学生和学员评课,是第一线的传统保留节目。这个环节不在于上课教师给我们呈现出多么精美的课堂,而是让大家能够通过课堂去发现教育细节,思考课堂、教学观、儿童观等等根本性问题。




上第一节课的是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国培班导师,无锡市南长街小学副校长诸向阳。



诸向阳老师带来的课题为《东阳·童年·骆驼队》。



这是一堂语文导读课,尝试探讨如何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使孩子对整书的阅读提升兴趣、掌握方法、加深理解。



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小学生们在上课,对上课老师是一个挑战。



接下来的第二节课,来自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的王文英校长,执教课题为《分数的意义》。



王老师一上场,面临这群混龄学生,深感意外和挑战。开场便让孩子们玩起了观察游戏,学生们一下子就进入了课堂状态。


 

为了照顾到年龄小的学生,王老师提出学生们可以一起推选班长,完成上课仪式。



从识图到认识分数、单位1、分数的单位等,整堂课节奏紧密。



课堂上,王老师与学生一同研究了两个问题:1,什么是分数。2,什么是分数单位。



接下来,范美忠老师主持进入学生评课环节:



@请同学们说说对这两节课的感受。第一节让你觉得最有意思,印象最深刻的细节?

学生:特有意思,就是讲他那里讲得好,特别是讲作者学骆驼咀嚼。


@怎么有意思的?

生:讲得有意思。


@还有想发言的吗?

生:没有。



@对这个老师的课,能否找出一些问题,一个问题都找不出来?

生:我觉得第二节特有意思,分子分母整体呀线段啊讲得特别好,他讲得津津有味,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其他同学呢有没有什么意见?

@跟平时数学老师上的课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不一样。

生:平时不会玩游戏。

……



学生评完学员评,要知道第一线的学员们可是都有一股子批判质疑精神的。



诸向阳老师首先发话了:



到第一线来上课是要有勇气的,我是第一线的第一期学员。第一线的碰撞是非常精彩的,这里争吵特别多,在争吵当中进步特别大,这也是我这么大年龄跑到第一线来上课的原因。


我非常喜欢第一线的批评文化,我愿意成为你们的靶子,让你们的炮火向我开火!


但是你们批评,要允许我辩护。



从课堂细节,到课堂设计,再到教师的教学观,学员们唇枪舌剑。梁卫星老师也跑出来表达不满:



我说两句,我没听课,我对课堂没兴趣!但是课后我问了一个上课的小女孩上课感觉怎么样,她说没感觉。


我再问觉得老师上得好不好,小女孩说“好”。


再问“好在哪里”,她说“比我们的老师上课有气氛”。


接着问“上完这个课,你对童年有没有感觉?”


回答:“没感觉”。


如果小孩上了课之后对童年没感觉,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感觉,这就是课堂的失败!!!



@我今天发言的欲望太强烈了!


@我跟那个学生的感受是一样的。



第一线评课主持人范美忠老师一向犀利,一针见血:



老实说,今天下午这两节课我印象非常不好,我坐在下面都是在打瞌睡的,跟这两节课确实很乏味有关,我说这个话确实是很不客气的。


读一个文本的第一步,是孩子的生命在没有任何预先提示的情况下,让其心灵的状态跟文本的感受脱离掉,而把我们的感受就直接加给孩子,这这样的文本解读剥夺了孩子对生命的直接体悟,这一点是非常要命的,同时也无法激发孩子并引发他们内在生命的热情,无法点燃孩子,触发他们生命的火花。


我作为旁观者。第二个课,谈数学本身,在孩子的抽象思维稍微充分发展出来的阶段,它应该是一种想象、感受、图景、具体的阶段,绝对不能进行纯概念的运作,因为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循着多样性的感知自然形成出来。你要教这个分数,应该提供的是游戏、感知、观察和体验,让他们去形成这个概念,而不是把概念作为一个结果直接出来,缺乏这一点认识的话,教出来的也只是乏味的,而且是困难的。跟孩子的生命也无法达成真正的完整的链接,因为我们人是知情意身心灵的完整统一体,而不是把一个概念抽离出来,与生命无关的存在。所以,这两节课我个人认为在教育理念、课堂理念上,对于语文阅读和数学认知上,都出了问题。



面对猛烈的炮火,诸向阳老师镇定自若:



刚才老师的有些批评,有一些我认同,有一些我也不接受。



半个多小时的说课评课很快就过去了,学员们还意犹未尽。诸老师在评课结束分享:



今天下午,在第一线全国教师研修班执教《城南旧事导读课》。范美忠主持课后研讨,学员们纷纷向我开炮,我也抓住时机有力反击,十分过瘾。享受第一线的批评文化!




ps:问对教育,致力于为学校服务。


主要业务有:学校文化设计(包含MIS、VIS、BIS、EIS四套系统)、教师培训(可小班定制)、校长培训(可小班定制)、校本课程研发、教育类文创产品、教育活动策划等,有需求请来电咨询:18980032123 (许老师) 18682638064(唐老师)


问对教育学校文化设计案例:

在石家庄,有一所公立小学,从不谈变革,但变革正在发生……

成都,有所公立小学,为你,千千万万遍……

百年晋小,始终走在朝阳的那一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问对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