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生短暂,每天荒腔走板地歌唱,多交异性好朋友|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4-04-26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漫长的季节》剧照  图源网络


趣说老年合唱团


文/紫藤


1


我有许多朋友都是老年合唱团的成员,他们多半是五零六零后。从戴上红领巾起,就用稚嫩的童声唱着: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前赴后继地追随镰刀斧头,期待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奔赴解放全人类的铁血战场。


他们的青春期撞上了那十年,爱情歌曲都被贴上了黄色标签,抒情歌曲也多半成了靡靡之音。大喇叭里狂轰滥炸的是语录歌、诗词歌和《战地新歌》,样板戏更听得人人倒背如流。在街上随便找个肚皮上五花肉较厚的男人,再搭个麻杆,配个伶牙俐齿的半老徐娘,就能唱一折《智斗》。


一代人的深造梦想被碾压成尘,有的唱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奔赴广阔天地;有的在金色的炉台旁大炼钢铁;还有的走进军营接过雷锋的枪,准备去水深火热中捞起那三分之二。虽然没谁听说过地球村,可人人都忙得像村支书。


半个多世纪倏忽而过。当年风摆杨柳的铁梅琼花,玉树临风的常青大春,如今多半开始中部崛起,成了丰乳肥臀的大妈,发秃齿摇的大爷。再也解放不动别人了,于是就报名参加了合唱团,先把自己从锅碗瓢盆中解放出来。


直通通喊了半辈子红歌,直到进了合唱团,他们才明白合唱讲究鼻腔、胸腔、头腔共鸣,解放喉咙、气息支撑,不能一个和尚念一本经。


为了早日走上音色和谐统一的康庄大道,团员们勤学苦练,指挥更是殚精竭虑,苦口婆心。更多人还借助互联网,男中音就学廖昌永佟铁鑫,男高音就贴着戴玉强阎维文,女高音就模仿雷佳殷秀梅。只要向他们的声音靠近,就说明你的发声位置是正确的。


到了年终岁末,该参加的比赛都参加了,能拿的奖也都拿到了,合唱团就开始组织大联欢,俗称春晚。


《漫长的季节》剧照  图源网络


与财大气粗的央视春晚相比,团里的春晚除了没有耀眼的明星,其他的样样都不少:化妆师是指挥的漂亮侄女,主持人是团长的英俊外甥,摄像是某团员的大姑父或二姨夫。主打一个少花银子办大事,肥水不流外人田。


春晚节目虽说都是自编自导,水平却不可小觑。想当年,许多团员都曾是部队文工团或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员,童子功还在。他们纷纷亮出压箱底的绝活:舞蹈扭得生龙活虎,诗歌吟得荡气回肠,好嗓子唱得声震瓦屋,乐器拉得绕梁三日,活宝们的相声小品三句半,更能让人笑破肚皮。


虽说白头发、鱼尾纹、老年斑一样不少,但男士西装笔挺领带点缀,女同胞身着旗袍或大摆裙,再经过涂脂抹粉等简装修,老年帅哥和资深美女仿佛穿越了时光,个个容光焕发、风度翩翩、神采飞扬。


演员们自由组合,有伴侣牵着手唱夫妻双双把家还,有哥俩现场来一曲真像一对亲兄弟;女同胞点着脚尖变身娘子军,男同胞唱着游击队歌仿佛还是神枪手;压轴戏是混声合唱今夜无眠。


观众席上既有团员的三姨二大爷,也有小区的左邻右舍,还有发小、同学、闺蜜、战友。他们手忙脚乱地拍照片、录小视频,及时把演出盛况发送朋友圈。收到艺术大礼包的亲朋好友,纷纷为这高雅年货献上小红心或大拇指。


2


合唱团员除了参加团里的排练演出,还时常自由组合,到卡拉OK厅去K歌。


歌厅老板对他们真是爱恨交加。爱的是,年轻人都在忙事业,下午的歌厅通常空荡荡,老人们的到来烘托了人气。恨的是,这些从短缺年代走过来的老同志,如今个个都是薅羊毛的好手。他们手握打折卡、优惠券,自带水壶、零食和时令水果,通常连歌厅最便宜的白水都不会买一瓶。


若以为曾经明媚皓齿的李铁梅小常宝,浓眉大眼的杨子荣郭建光,只会唱红歌和样板戏,那就大错特错了。想当年,他们中就有人紧闭门窗,冒着坐牢的危险偷听敌台,只为欣赏大师的歌声。更有不少文艺青年,在上山下乡的行囊里偷偷塞进了《外国民歌二百首》。


因而,在歌厅里,老三届用俄语唱《喀秋莎》,新三届用英语唱《雪绒花》,怀旧派唱梅娘曲,时尚达人唱罗刹国,喜爱古诗词的会唱别亦难,喜欢现代诗的会来一首再别康桥。


女中音唱关牧村,女高音唱雷佳,男中音会学廖昌永,喜欢草原歌曲的会模仿布仁巴雅尔。


邓丽君的歌迷会用靡靡之音演绎甜蜜蜜,费翔的拥趸会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华仔的粉丝则用鸟语高歌东方之珠。


前苏联歌曲的爱好者会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回味深夜花园里难忘的初吻;时髦的学院派,会用网络上学的意大利语唱我的太阳。发音准不准没谁细究,估计没啥人能听懂。


发小相聚,就唱着童年品味榕树上知了声声叫着夏天;有朋自远方来,高歌一曲友谊地久天长;知青聚会一起回顾往日时光;同学相逢联袂嘶吼同桌的你;家人团聚品尝家的味道;最后再互赠祝福:最美不过夕阳红。


《漫长的季节》剧照  图源网络

从民国软糯的浅吟低唱,到抗战的慷慨铿锵;从解放区的秧歌小调,到建国初的雄赳赳气昂昂;从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到动乱年代的红歌样板戏,唱出了一代人的成长史。


无论流行、民族、原生态、美声哪种唱法,不管古今中外哪个国家,从前苏联唱到东南亚,从美利坚唱到黑非洲,这里成了跨越古今、囊括中外,串联世纪、唱响五洲的歌曲大汇演。


在一间间没有阳光的小屋里,老人们或哭或笑或喊,用歌声浓缩了童年撒泼打滚的快乐嬉戏;嘶吼出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清纯狂妄;追忆被微风吹乱了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那难以忘怀的初恋;诉说校园相遇时你的脸儿红了,我的心儿跳了,却未敢表白的暗恋;既唱出了中年扶老携幼的负重前行,也道出了老年空巢的孤独寂寞。


虽然有些人会漏拍、跑调,但依然唱得激情澎拜,血脉贲张。难怪有人说,KTV是城市分贝最高的地方。连大名鼎鼎的《时代周刊》都承认,KTV改变了亚洲人的夜晚。


3


许是因为女性退休早,许是女同胞天生更爱唱歌跳舞,几乎所有的老年合唱团都是女多男少,阴盛阳衰。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正如俗语所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虽说合唱团的戏台子从来都没闲着,但唱来唱去也就那么两出,一出叫合唱团八卦:团里谁离(婚)了,谁又(复)合了......每个团都会有充当八婆的长舌妇,眼睛瞪得像铜铃,耳朵竖得像天线,时刻注视着团里的八卦新动向。


另一出则叫羡慕嫉妒恨。有朋友曾是某合唱团的团长,她苦笑着告诉我,因为演出争C位,小常宝会和李铁梅吵得不可开交。退了休还要为大妈们调节矛盾,让她不胜其烦。后来索性不再当鸡头,转到另一个团当了凤尾。


好在合唱团领导都深谙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唱歌也不累的道理,遇到爱歌唱的男士都会热情相邀。有了男同胞掺沙子,阴阳平衡,团里的安定团结就有了基本保证。


其实,这世上本无事,何必庸人自扰之。老人们最该关心的只有健康和快乐,其他的都是浮云。


余生短暂,归途不远。看淡放下,每天荒腔走板的歌唱,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4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老年合唱团的成员大都年过花甲,有的已年过古稀。许多人上有耄耋高堂,下有蹒跚学步的孙辈,自己或老伴重病在身。每天除了面对柴米油盐的琐碎,还要在父母家、幼儿园或学校之间连轴转。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挤时间参加排练和演出。除了对歌唱的热爱,还因为合唱团是调适心情的快乐大本营。


有位朋友告诉我,刚退休时,每天和老伴大眼瞪小眼,最后瞪的谁看谁都不顺眼,没来由地就找对方撒气。


自从参加了合唱团,心情愉悦了,气儿也顺了,每次团里活动,都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活动刚结束,就望眼欲穿地盼着下一次。


5


老年合唱团的成员通常来自不同行业,既有机关干部企业老总,大学或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普通工人和近郊的失地农民。用戏剧舞台的行话说,就是生旦净末丑,啥脸谱都有。


在我的家乡,最高大上的是省老干部合唱团。其团长曾自豪地炫耀:手下管了近八十个处级干部,还有十几个正副厅。


有些团员在官位上待久了,退下来不能再坐主席台风光了,也没人前呼后拥称呼某厅某总了,难免有点不平衡。做自我介绍时,常会自带风水。张罗起团里的事,也会先来个首先其次,一二三四,作报告似的。也有人在原单位是正职,如今当了副团长,自嘲自己退步了。


当然,也有进步的。某企业的退休职工,一辈子没当过官,说起自己手上有四个(合唱)团,就透着扬眉吐气:别管你以前是厅局级还是县处级,现如今都得乖乖听我指挥。


《漫长的季节》剧照  图源网络


还有位大爷,曾当过某村红白理事会的理事长,负责张罗村里的婚丧嫁娶。进团后被封了个声部长,鸟枪换大炮,终于可以对着一众厅局长吆五喝六,就特别拿自己当头蒜。


而那些真正素质高有教养的老人,在合唱团都是龙盘虎卧,从不显山露水,拜高踩低。据说吴仪副总理退了休,还去合唱团潇洒呢。所以人还是要放平心态,在职时尽可正襟危坐指点江山,退了休就洗尽铅华回归本色;演出时或许略施粉黛端庄典雅,谢幕后也不耽误回家拖地打酱油。


奉劝那些七品芝麻官,别总把乌纱顶在脑门上,卸下来自己轻松,别人也舒服。


6


现如今,老年合唱团遍布神州。但其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和尴尬。

首先是排练场地难找。若合唱团隶属于某个机关或事业单位,像省老干部合唱团,通常活动室宽敞明亮,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

而那些民间的合唱团体,许多都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有的栖身于公园大树下,有的聚集在广场一隅。遇到刮风下雨,骄阳暴晒,活动只能取消。

有时在外面演出,女同胞只能用人肉屏障遮挡换服装。虽说人都是弼马温变的,架不住咱进化的级别高啊!尊严和隐私是不能不考虑的。所以,祈盼有条件的社区能给予场地支持,使热爱歌唱的老人不致于流离失所。

如今微信鸡汤洒得到处都是,有勺鸡汤说得好,老人们若不想混吃等死,就应该不吸烟,不喝酒,合唱团里吼一吼,舞场上面扭一扭,多交异性好朋友。

唱歌不仅能够愉悦心情,赶跑孤独寂寞更年期,还能增强肺活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对抗衰老,是正宗的长寿秘方。

新春来临之际,愿每个热爱音乐的同龄人,都能两耳不闻烦心事,一心只唱欢乐歌。

戏谑之作,望歌友们切勿对号入座。


时间的脉络,命运的手


作者简介紫藤,五零后理科生,现已退休。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二湘:几经波折,我的小说集《心的形状》终于出版了
更多书籍进入二湘空间书店

更多往期精粹


人生哪那么容易逆袭,给《热辣滚烫》泼一瓢冷水

张生:为莫言一辩

普通工人们的生活,平淡贫穷但快乐

人生赢家白居易,不仅无耻,而且虚伪

和二湘结缘的十年,时间的脉络,命运的手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