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烧焦”的中药,是怎么回事?




中药炭剂是运用传统的中药炮制法加工的一类饮片,通常是用生片或原药材,经高温(200℃~300℃)处理后,使药材外部炭化,内部存性,不可全部焦炭化。


这样既保留了药材的固有性能,又能增强止血、收敛、消食等作用,亦能消减药物的毒性和偏性。




1



中药制炭仅是中药炮制的方法之一,炮制亦名炮炙,或名修治,其发源已很久远。


如《灵枢经》中的“秫米半夏汤”所用的“法半夏”即是制作过的半夏,这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了炮制法;


至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诸方,对炮制更为重视,如甘草之炙,附子之炮,枳实烧黑(制炭)等等;


刘宋时代雷公著《炮炙论》,则把刘宋以前炮制经验进行了总结,是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著,对炭剂的制作规范已有较详细的论述。


而炭剂实际应用,则可追溯至2000年前的汉代。


炮制的方法,大致可分类为火制、水制、水火合制。


火制法是把药物直接放置火上,使之干燥、松脆、焦黄或炭化,在火制法中主要采用炮、炒、煅、炙、煨、焙、烘等法。


其中炮、炒、煅等均系高温处理。


炮、炒一般用于动植物类,如炮姜、炒白术、血余炭等,而煅则用于矿物、化石、贝壳等,如煅代赭、煅龙牡等。


动植物类药物均可制炭,而代赭、龙牡等,虽经较炮、炒温度更高的做法处理,因不能燃烧,故不会炭化,但其止血收敛等功效有些与炭剂较相近,因而临床上也把部分煅制的药物作为炭剂使用。


在炭剂的制作过程中,必须强调“存性”的问题,亦即药物的外部虽已炭化,但内部依然保留着固有的性能。如烧成灰烬,则药力全失,就不合乎炭剂的制作要求和临床使用。




2



中药制炭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强原来药物的药效;二是消减其毒性或偏性。


增强药效,是指药物经制炭后其原有的作用得到了提高。


如山楂、神曲等炒焦制炭后,其消食健胃的功效更为显著。


又如槐花、大蓟等止血药物,既能生用,又能制炭,现经实验证实制炭后对出血时间的缩短较生药明显,故槐花炭、大蓟炭的止血效果比生药有了提高。


炭剂还能消减药物原有的毒性和偏性。


乌头、附子须经火炮后才能消减其毒性,干姜制炭后可减缓其刺激性。


至于用制炭法来消减或纠正药物的偏性,则更有意义。


中药的偏性相当于现代药理中的副作用。一味中药,往往有多项作用,临床应用时一般仅用其一二项作用,其余的作用则为偏性。


有些药物其某一性能的作用过于猛烈,亦称偏性。实质上中药的偏性亦系中药的性能,仅在应用时有所侧重和偏废而已。


中药经过各种炮制后,则可突出或加强该药某项作用,消减或纠正其他不适当的作用。


如姜的不同制剂即是一例。


前人云:“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


生姜性温,长于发散,尤能温中散寒而止呕,多用于外感风寒及胃中寒饮等症;干姜性热,因干燥后发散作用减弱,而偏于治内寒之症,故用于祛寒温中回阳为主;炮姜是通过炮炙成炭,性味变为苦温,已乏辛散的作用,故专主于温里。


姜的不同制剂,其作用与性能也发生了变化,生姜、干姜、炮姜炭发散作用依次减弱,而温中的作用则逐渐加强,炮姜炭并具有温中止血的作用。


此外,如地黄的各种制剂,生地、熟地和生熟地炭,其功用亦有所不同。


生地养阴凉血,熟地滋阴养血,而生、熟地炭等除上述的功效外还具有止血的作用,每用于妇女崩漏等病症


又如香附制炭后其行气之力已减,而止痛作用尚存,且又能制血,故常用于妊娠腹痛下血等病症。


有些药物制炭后,其固有的药性发生了变化,有些甚至发生了作用相反的改变。


如生蒲黄能活血祛瘀,而蒲黄炭则能收敛止血;茜草能行血化瘀,妇科临床上有“通经行血茜草宜先”之说,而茜草炭则能凉血止血。


此外大黄、丹皮均有清热行血散瘀之功,但制炭后其行血的作用减弱,而化瘀止血的作用较为突出。


总之,中药制炭后,其药理作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有些变化较为微妙,可意会而不可言达,这些复杂的变化是为了与临床上复杂的病症相适应。




3



因为各种病症,其寒热虚实之证不会单纯出现,往往表现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真寒假热、真热假寒,或本虚标实、里热外寒等。


如素体阴虚的妇女发生暴崩或久漏,以致气阴大亏,内有虚热,外又形寒畏冷,舌质微红,而苔却薄白,出现一派寒热挟杂的证候,治疗当以温中又需兼顾阴虚,养阴又当防其抑阳,可取交加散法,用生地炭合炮姜炭。


生地制炭后其苦寒之性已减,而止血之力反增;干姜炮炭后辛散之力逐减,又增温中止血之功,两药合用,相辅相成,既能养阴凉血清虚热,又能温中暖宫祛寒而止血作用尤强。


如辨证明确,往往能应手取效。


又如经血与产后恶露,原为生理产物,但若出血过多或时间过长,且有瘀块者,则为病态,若专事止血塞流,惟恐闭门留寇,残瘀为患,且一味止血也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临床上每用蒲黄炭、熟军炭、丹皮炭、煅花蕊石等化瘀止血类药物行中有止,止中有行,行其当行,止所当止。


活血药物制炭的大多本于此意。




4



此外,中药中另一类炭剂并非用原药炮制法加工,如釜脐墨、百草霜,两种药物取材于锅底或烟囱中的黑灰,其作用为收敛止血;


又如纯墨(或京墨等),取材于写字用的墨,其作用可止血收敛,然釜脐墨与纯墨实质上均系炭灰,入药后则归入炭剂。


伏龙肝又名灶心土,是土灶内的焦黄土,久经炉火煅烤,其性能亦如炭剂,有收敛止血、止吐作用。




5



炭剂的药理作用主要有二。


一为炭剂质地疏松有明显的吸附收敛作用;二因炭色纯黑,前人有“血遇热则行,得黑即止”之说,故炭剂一般均有止血作用,其理亦即在此。


此外,炭剂焦苦,当有健胃消食之功。


炭剂止血的著名代表方剂为十灰散,是由大蓟、小蓟、茅根、侧柏叶、茜草、丹皮、陈棕、熟军、荷叶、山栀等十味中药炒炭后研末而成。


现代亦有用十灰散,以白及煎汤泛为丸,称“十灰丸”作用相同,其中山栀、大蓟、小蓟、茜草等均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丹皮、熟军除能凉血外,还有化瘀作用。诸药炒炭后合用则有较强的凉血止血功用,适用于临床上各种出血症。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来源:肖相如频道

推荐阅读:

▲神奇的中医秘籍《黄帝内经》《伤寒论》到底讲了啥?

▲钟南山谈中医药:将来要是有突破,一定会有很大的贡献!

▲善学中医者,药性从来不用死记硬背!

▲象思维 ▎中药在身体的行走方式

点击 ☟ 标题

 超级好用的“滚蛋疗法”,可解决孩子太多问题!

 脾胃不好的人有一个妙法,可以多吃土

● 中医:清粥小菜,价值连城

 央视重磅《中华医药 抗击疫情》特别节目 1-5集(全五集)

●  语言会创造出疾病,也能治好疾病;语言能让你陷入痛苦,也能让你离苦得乐

●  解惑中医 : “气”是中医的灵魂

●  人体穴位与天体对应的奥秘

关注我们:
本平台宗旨是指引朋友们同修共证生命健康实相,让有缘人生得有道,往生有尊,活得自在!为大家提供健康、摄生、养性、食疗、行法等实用知识普及。现代人的️迷茫、焦虑、抑郁,问题少年、伴侣关系紧张、亲人关系不和、各种身体疾病等背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很多人“潜意识地”承接复制了家庭中上一代或前几代的“问题模式”、“命运模式”、“疾病模式”并且在无意识中向下一代传递着,越来越多的疾病状况是显化潜意识的重要表现。找到疾病背后的原因,根治疾病当下的痛苦,是每个倍受煎熬的生命迫切的需要守护自己!守护家人!广种福田!感恩每一位读者联系我们:微信13810949871

让更多人再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