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阳”群中,为什么有的人不容易感染病毒?

欢迎关注☞ 本能系统医学论 2023-04-14

来自:高手在民间交流会,综合自(李月亮)

你阳了吗?

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人中招,“发烧”好像已经成了亲朋好友的常态。

阳过的人们,讲述经历,分享经验。

还没阳的积极备战,提心吊胆地等着病毒来敲门。

那现在大多数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阳了
医院一个接一个地满了

最近有个视频很火。

12月9日,有个北京女孩发视频说,自己所在的公司,很多人都已经阳了。

她很担心。

于是,去上班之前,她做了各种功课,全副武装。

消毒酒精、按电梯的专用牙签、N95口罩、体温计、抗原都放包里。

为了不和别人接触,她连早餐都不敢去买。

坐电梯前,她先用酒精对着电梯空间进行消毒,然后又对电梯按键喷酒精,用牙签按按键。

到了办公室,也是先把自己的办公位消了毒再坐下。

一整天,她除了吃饭,口罩就一直没敢摘。

结果第二天,她还是感觉头疼发热,用抗原测了一下,阳了。

如此“教科书式防疫”,却还是感染了。

真是逃无可逃啊。



人们调侃称,在北京,如果你身边没几个“阳”了的朋友,那真的反省下自己的社交能力了。

在网友的自发投票中,有28万北京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基本1/3都阳了……



虽然专家说,感染后一般都是轻症。

可北京这轮感染,似乎并不轻松。

不但人数多,症状也很明显。

很多北京的感染者都是高烧、浑身疼。

还有很多人咳嗽、腹泻、头痛、喉咙痛、食欲不振、味觉丧失……

各种状况都来了。

有位网友说,她的一个室友,发烧到40度,身体疼得睡不着觉。

因为出汗多,还在床上印出一个人形的汗印



因为感染人数越来越多,症状也相对重,最近北方多个城市的发热门诊,都开始排大长队了。

有位网友发了张照片,说是北京朝阳医院的发热门诊,排队已经排了一公里,场面相当壮观。


随后,12月9日晚上,中国青年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家医院的发热门诊。

发现确实是有很多人在排队。

甚至有人从当天下午两点就开始排,一直排了6个多小时。

这大冷天的,发着烧排队6个小时,也是真心不容易。


就在12日,北京疫情发布会通报:
仅仅12月11日这一天,全市发热门诊患者就达到了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
这增长的速度,有点惊人啊。
同时,发布会上还说,最近120急救电话的呼入量,也是急剧增加。
12月9日那天,一度达到最近几天的最高峰。
24小时的呼入量3.1万次,是平常的6倍。
也就是说,平时每天可能有五六千人打120。
但那天,却有三万多人打了120。远远超出了当地120的承接能力。
“急救电话的接听资源和急救车调派资源都十分紧张,导致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在呼叫120寻求紧急帮助时,遇到困难。”
所以北京也呼吁,市民如果是无症状或者是轻症,非必要不打120。



那天的排队现场,记者就碰到了一位70多岁的奶奶。

她难受地蹲在地上,家人在队伍中替她排队。

这位奶奶有血液病,体温升高到40度后拨打120,得知前面还有50人等候。

她只好和家人到医院现场排队就诊。

——这也是我们之前特别担心的状况。

感染人数骤增,导致医疗挤兑,不但新冠感染者入院难,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大受影响。

而这种情况,比我们预想中来得更快。

而同时,专家们担心的另一个状况也在发生:

医院里的医护,也有多人感染。

12月7日,北京一家大三甲专科医院的管理者告诉记者,每天因本人阳性、家人或同事阳性而不能到岗的人员累积达到了700名左右。

大概是全院职工数的20%。

所以医院的压力越来越大——

患者来了,医院要应收尽收。

但医护大量阳了,人手实在不够。

为了保证到岗率,北京多家医院做了重新要求:

医务人员不再测核酸、不再判密接。

除发热症状重的医护人员安排轮休外,其他人只要没症状,能上班就上班。

作为疫情最前线,各家医院全力以赴,迎接挑战。


当“阳性”病例越来越多时,不易被感染的群体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在同样的生存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容易感染,有的人不容易感染?

外感侵袭,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

在中医看来,举凡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外邪所引起的外感病,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以内因为决定性要素而形成的。外界致病因子虽不断侵袭人体,但能否发病,一般取决于体质。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
例如易病寒的人,多为阳气素弱之体;易病热的人,多为阴气素衰之体;胖人多痰湿善病中风;瘦人多火易得劳嗽;老人肾气虚衰,多病痰饮咳喘。体质还影响着疾病的性质和转归,例如同是感受湿邪,阳热之体得之,则湿从阳化热,而为"湿热";阴寒之体得之,则从阴化寒,而为"寒湿"。


此轮疫情的的“阳性”患者中,可见以下几种症状:

无明显症状,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咯痰(白色或黄色痰);短暂发热(1-2日),可能有恶寒(怕冷),热退后出现轻微咳嗽、咽痛、咯痰等症状;发热(39℃以内),伴咽痛、胸痛或胸闷、肢体疼痛、纳呆(食欲下降)、嗅觉下降等症状;高热,咽剧痛,头痛,胸痛,肢体疼痛或腰痛等症状。

张大宁主任根据接诊的多例“阳性”病例的舌象判断,患者多有水湿,夹热或夹瘀。因此,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体质,对预防至关重要。

这类体质的人,对病毒抵抗力更强

中医概念中“平和体质”的人群,他们气血充足、经络畅通、情志适宜,更能适应自然界的寒温变化。


即身体强壮且无寒热之偏的体质。形体肥瘦匀称,健壮,头发盛长而黑,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内含,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红润,胃纳佳,四肢轻劲有力,能耐受寒热,二便正常,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



丹溪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经怫郁,诸病生焉”。如果人身上的气血达到一种平衡、协调、通畅、有序的冲和平衡状态。就能保持精力充沛,身心舒畅,体魄强健,益寿延年。如果出现气滞、气逆、血虚、血瘀等症,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这也是我们一再强调中医自查的意义所在。

中医自查,主动预防

“我们改变不了自然界环境,就要让你体内里不具备致病因子发展的条件和土壤,这就是中医治病很重要的理念。”即使是最凶险的传染病,染病的也是少数,因之而死亡的更是有限,所以主动预防至关重要。
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不是易感者,做到心中有数,防范在先。只要不是易感者,得病机率就极低,筛查出真正的易感者,防疫才能真正精准。
中医自查就是每天自己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即面色、舌象、饮食、睡眠、二便、情绪等。正常的标准大体是:
1面色:双目有神,面华有光,眼圈无黑,鼻亮唇红。2舌象:胖瘦适中,苔匀薄白,润泽微红,伸直不歪。3食欲:知饥知饱,荤素不挑,不返酸水,不胀肚排气少。4睡眠:入睡不难,梦少无惊,很少起夜,醒后清爽。5大便:日行一次,排便暢快,黄软成形,不是恶臭。6小便:一日三至七次,暢快无泡,不涩不急;微黄不热。7情绪:不烦不躁,头清目明,身轻不懒,乐观常笑。

若不能达到这些状态,则应及早自己锻炼调理,必要时请中医进行调治。
推荐阅读:●它跟连花清瘟效果惊人相似,这个方子不仅便宜而且完全可以代替,它是外感温病第一方
徐文兵:“肚子里全是痰和湿,会成为病毒生长的条件”
徐文兵:身体不寒不湿,新冠病毒奈何不了你


长按识别





关注我们



(问询、合作、投稿、侵权等请微信:1381094987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