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人堂 | 卢勤:分享中长大的孩子爱人爱己,独享中长大的孩子自私冷漠

2017-07-27 王晓霞 刘昌 中国网教育频道
 

全文共3187字,预计5分钟读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30bh59u0&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卢勤做客中国网《教育名人堂》(中)

现在很多家长说

孩子的冷漠让父母都觉得心寒,

这是怎么回事儿?


从小没有教育好。


我觉得一份最重要的人生礼物,

就是要把分享教给孩子。



著名的“知心姐姐” 卢勤做客《教育名人堂》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荣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少年儿童工作者最高奖“宋庆龄樟树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中宣部颁发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个人奖”,以及中国十大杰出女教育家等称号。   


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爱人爱己



Q

中国网:好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您今天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否受到父母的影响?


卢勤我的爸爸妈妈以及一家人对我的肯定很多。我小时候就很自信,心态也很好,老觉得没有什么。当你考不好,或失败的时候,许多人不去责备你,所以就不怕失败。我妈妈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她真的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我们家几个孩子对妈妈都特别佩服。


Q

中国网:您曾经提到过,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爱人爱己,在独享中长大的孩子自私冷漠。您的妈妈当时是怎么教您分享的呢?


卢勤:孩子是一颗大树,这是一棵有爱还是没有爱的大树,关键在种子。这颗种子怎么才能有爱呢?就是要在分享中长大。


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的是满足感,往外拿的是成就感和幸福感。你要让孩子一生幸福快乐,一定要学会去跟别人分享,学会快乐,学会享受这种幸福感。

 

妈妈教我们爱的分享很简单,用了一句话,就是给妈咬一口。

 

我妈妈有六个孩子,买六根冰棍,不给自己买。她要求所有孩子给她咬一口,我哥哥姐姐很主动。我当时排行老五,每次都躲到后面,我想妈妈最好咬小一口。


妈妈每次都狠心地咬一大口,我可心疼了。慢慢习惯了,好吃的妈妈不咬一口好像就不好吃了似的。到处找妈妈,我妈呢?



我妈临终时,最想吃两样东西,一个想喝豆汁,一个想吃柿子。我跑遍京城,终于在隆福寺买到豆汁,端到医院。妈喝了两碗,说好喝,我可有成就感了。买不着柿子,大姐买了两个,我妈妈尝了一下说,这年头柿子都变味了。

 

我当时到国家教委柳斌主任家拜访,他爱人从早市上买了很多小柿子,我选了六个。跑到医院说,“妈,柿子,这个真的!”我妈妈吃了两个说好吃,我特别高兴。


三天以后,妈妈就去世了。当时她没有留下遗憾,她吃到自己童年最想吃的东西了。于是分享就成了我家的家风。


家风是可以传承的



Q

中国网:您认为家风是可以传承的吗?



卢勤分享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如果这个家特别自私,就很难传承下去了。其实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大家都在分享,有什么好的,你想着我,我想着你。


我儿子小的时候就特别会分享。他上幼儿园时,表演完节目,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两块巧克力,他站起来,跑到家长席,找到我,“妈,分你一块。”


我说,“好,谢谢。”我张开大嘴,当时就吃掉了,他很得意地回去了。旁边一个妈妈羡慕地说,“看你多幸福。我儿子两块都吃了,看都没有看我一眼。”



Q

中国网:所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代代相传的?


卢勤对,这个是看来的。我爸爸做完饭总是留出来一些,儿子就问爷爷:“您为什么要留出来?”“你妈还没有回来呢,大姨也没回来呢。”他就记住了。


上五年级时,有一次儿子给我打电话,“妈,能早点回来吗?有好事儿。”我说好,打了三次我都没有回去,那天出报纸有问题了,我9点才到家,孩子都睡了。

 

我妈说你儿子没白疼,今天爷爷学炒虾仁,你没有回来,你儿子把最小、难看的都吃了,把最大的、最好看的,都留给你了,我当时特别感动。

 

后来我孙子出生了,我跟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给奶奶”,他什么都会给我。3岁时坐在爸爸车后面问,“奶奶你吃口香糖吗?”我平常不吃口香糖,可是孙子问我,我说我吃。儿子送给我,我当场就吃掉了。


第二次问我,我说“奶奶今天不能吃口香糖了,奶奶没有带水,吃口香糖不喝水牙疼”。第三次问我,“奶奶你带水了吗?”我说“没有”。“那你不能吃口香糖了”。我当时很感动,他知道我要什么了。一个孩子知道你要什么,心里就有你了。

 

现在很多家庭溺爱孩子,孩子心中只有自己,就没有别人了。一个人为什么说爱人,就是你有了爱,孩子有了分享,他就爱人爱己,如果没有,他就自私冷漠。


现在很多家长说孩子的冷漠让父母都觉得心寒,这是怎么回事儿?从小没有教育好。我觉得一份最重要的人生礼物,就是要把分享教给孩子。


Q

中国网:目前青少年存在这样一种问题,长大了之后,不懂得感恩,觉得是爸爸妈妈应该给我的。对于家长来说,面对这种情况,还有补救的措施吗?


卢勤当然有了,在《写给世纪的父母》一书中,我讲到了八种爱孩子的方法: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


最后一点讲的就是你要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爱你,你不要老伺候他,你要让他使用自己。

 

有两句话跟父母说,第一句话就是使用你的儿子,享受你的儿子,对儿子说,有儿子没有儿子就是不一样。3岁的儿子就能用了,他帮你拎包,帮你拿拖鞋,完全可以做到。


你一定要去用他,越用这个孩子,他就越有成就感,越有责任感,越有爱心。儿子是用来靠的,所以叫可靠,女儿是用来爱的,所以叫可爱。

 

养男孩儿的方法,只能放养不能圈养,只能使用,不能伺候。对于女孩,家长要欣赏她,爱心是赏出来,不是骂出来的。一个孩子从小就被骂,她的内心是阴暗的,如果从小被欣赏,她的内心里是阳光灿烂的,你要对孩子说,有一个女儿真好。



我妈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说有个女儿真好。你看我经常出差,没有时间陪伴她,我就出去买很多吃的给我妈。我妈说,有一个女儿真好,坐家里,全国各地的东西都能吃得到。就为了这句话,我到哪儿就买很多好吃的。

 

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爱你。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希望获得成就感和存在的价值。

 

有个小孩说他帮妈妈做任何事,妈妈都觉得不好,只要考了100分才高兴。如果没有考好,他妈妈说话就特别难听,脸也难看。最后他说,我才知道,分才是妈妈的孩子。现在不光是分了,手机才是妈妈的孩子。


这些是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将来一定会找回来的,如果你是手机妈妈,等孩子成为手机孩子的时候,他对你的冷漠你都受不了。所以父母要想清楚,你给他什么,将得到什么。

把“我能行”的体验送给孩子


Q

中国网:卢勤老师用丰富的专业经验告诉我们,男孩儿和女孩儿的教养方法是不一样的。要给孩子安全感,让他们体会到自我价值。


那么如果家长给孩子无限的赞赏和肯定,会不会促发他们的虚荣心呢?


卢勤肯定孩子的方法特别重要,不是虚的。“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这些话是不能随便乱说的,一定要落实到他自己做成的那件事情上。人们什么时候不骄傲呢?这件事情是我自己做的,我做好了,说的是事儿,不是人,他才能够获得一种内心的成就感。


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肯定,一定要是实事求,发自内心,而且是有根有据的。越具体越有效。

 

如果你带着很大的功利心或目的去做这个事,孩子一看就看出来了。润物细无声,他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被肯定,才有用。


真正的自信心来自哪?自己做事儿做成了大脑科学最新结果表明:听到的容易遗忘,看到的能记住,做到的才真正明白。


所以家庭教育好,学校也教育好,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亲自去做,做成功或者失败都没有关系,她的人生感受很重要。现在的孩子就是体验太少。


Q

中国网:现在很多孩子即使上大学,大学毕业了,好像家长还是在帮忙做很多很多事情。孩子就有挫败感,他的自我价值感不强。


卢勤替孩子等于害孩子,这是我一直在说的话。你替他以后,他就很无能,他就依赖着你,觉得自己不行。


现在有的孩子上大学,衣服不会洗,饭也不会做,与人相处,办一件事情都办不来,他会有什么感觉?没有用。


他会特别自卑,这种自卑就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网络世界里,不跟外面打交道。于是这个孩子就无法生存,为什么有的孩子出国会自杀,他缺少很强烈的自信心。 



当他的成绩被忽视,其他能力不如他人的时候,他觉得他不行了。我不行,就是因为他没有体验过我能行。所以要把“我能行”的体验送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做。


《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就非常典型,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所以什么事儿自己去试一试。试一试之后,成了,小孩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所以我觉得要把机会还给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


主持人 / 文字编辑:王晓霞

视频编辑 / 排版 :刘昌

拍摄:刘昌 刘嘉欣 乔敏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名人堂 | 卢勤:一个孩子来到世界上,安全感和自信心最重要

名人堂 | 孙云晓:为孩子种下“主动性”和“自制力”两颗种子

名人堂 | 美国大山一家:隔代教育观念冲突,要把握爱的“界限”

名人堂 | 朱永新:和美好相遇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名人堂 | 著名演员田少军:用静听呼吸般的方式教授每个孩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