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眼中的小米与雷军

熊童子 HR实名俱乐部 2024-03-29
从个人角度谈谈小米与雷军,从一个真实故事开始。
 
一、先说说小米公司
 
2018年1月,我在乌克兰旅游。当时,乌克兰跟俄罗斯关系闹得很紧张,入境时候,机场随时可见持枪的军人。
 
当时是冬天,户外零下十几度,我只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呆着,住在独立广场附近,不敢随便跑,入住的是一个老牌酒店,相当于国内三四线的国营宾馆。

*基辅街道iphone8上市不久的广告
 
第一天晚上9点多,发现带的欧标转换头坏了,笔记本电脑只剩10%的电,赶紧跑到酒店前台小姐姐,问有没有欧标插头可以借。

 *前台小姐姐正在办入职手续

前台小姐姐很干脆的说“没有”,转过头我就要准备出门去外面买。

不过,小姐姐把我叫住了,她建议我不要出去,说现在基辅的商场都关门了,而且一个人深夜出门不太安全。
 
当天晚上,电脑没了电,非常焦虑(后来,我手动拆开卫生间的吹风筒线盒,临时充上电,这就不展开了)
 
第二天,我出门的主要任务,赶快买一个新的欧标转变头。
 
可能住的地方属于市中心,就像在王府井,要找临街那种电器店、五金店有点费劲,关键是我人生地不熟,看不懂乌克兰语,结果跑了一上午都是白跑了。
 
后来,只能碰运气的钻进附近一个商场,好巧,刚进门就发现一家“小米零售店”!

*基辅某商场一个小米零售店

出国旅游,在异国他乡,只要看到中国元素,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当时看到小米店,就像回家一样。
 
不过,零售店的店员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情,当我掏出旧的欧标转换头,准备想找一个同款,他们直接摇头,没有。
 
他们话也不多说一句,然后,就忙其他事情去了。
 
好吧,也能理解,转换头这种商品,只有洲际旅游的人才有购买需求。我只好离开小米零售店,继续在商场挨个店去问。
 
结果是让人绝望的,所有卖手机的、卖音箱的、卖家电的都表示没有!
 
最后,鬼使神差的,我又兜回门口的小米零售店,预感这里可能有“解决方案”,实在也没辙了。
 
再次进店,我主动跟店员搭讪,说小米在中国很厉害……巴拉巴拉尬聊半小时,重点是吐槽在偌大基辅买不到一个转换头,用不了电脑,人就要奔溃了。
 
当时,小米零售店有两个小哥,尬聊不久,两个小哥突然用本地话叽里咕噜说了一阵,其中一个小哥,用英文跟我说“你跟我来一下”,感觉有了。
 
小哥先带我离开商场,穿街走巷的,跑到另外一个商场,再七拐八拐,找到一家好像是做电器维修的小店,叽里咕噜又跟店家说我听不懂的话。
 
当时,我其实是有点忐忑的,想起以前在中关村被装机小哥支配的画面,偶尔也闪过黑帮电影里面毒品交易的场景。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维修小哥已经拉开了抽屉,举着一个的欧版转换头,问我,是这个吧?
 
我喜出望外,“恩,是这个,多少钱?”
 
维修小哥说,“不要钱,这个送个你了。”
 
以上,是本人在乌克兰真实故事。
 
回忆这段经历,对应小米公司,主要谈三点感想:

1、和用户交朋友
 
“和用户交朋友”,这是小米公司的愿景,特别接地气的一句话。
 
我敢肯定,距离北京近9000公里的乌克兰基辅小米零售店的小哥,当初在主动帮助我解决“转换头”时候,他未必是了解小米公司的,他更不了解小米公司的“和用户交朋友”愿景。但是,他用行动呼应了这句话。
 
再补充一点细节,乌克兰小米零售店的小哥,除了帮我解决了“转换头”问题,后来,我离开乌克兰,需要提起打印行李托运和机票的pdf。巧了,我又满大街找不到打印店,最后,又找小米店小哥帮我搞定了。
 
事件的真相,可能是我太幸运了,也许是这个乌克兰小哥天生“乐意助人”,恰好这两件事,让小米公司给搭上了。

2、感动人心
 
小米的使命是——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说实话,我不算是米粉,桌子上的工作手机,办公电脑大都是苹果的,这几年用习惯了。不过,备用手机、大屏幕电视、体重秤、自拍杆等等都是小米的。一直想拔草的还有小米平衡车、电动车等等,这都是因为小米惊艳的“性价比”(价格厚道)。
 
谈小米公司,很多人是从小米产品的角度,我更愿意从小米零售店、小米旗舰店的角度。产品再好,得让用户看得见,买得到。
 
在国内主要城市,电商和物流超级发达,线下门店作用不太明显,在国外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欧洲和东南亚,主要城市和主要商圈,几乎都能看到小米、华为轮番开店。
 
“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这句话,以前都是属于苹果、摩托罗拉,诺基亚。现在小米不仅敢喊出来,而且陆续成为现实。
 
昨天,雷军在演讲提到: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超过苹果,首次成为了全球第二,值得点赞。
 
3、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这是小米的早期的一句广告语,很有力量。

这句话有点像阿里巴巴“相信相信的力量”,你要去相信,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你要不相信,美好的事情就不会来。
 
回到乌克兰小米零售店的故事,现在回忆起来都是“温暖的,感人的”,因为当初我走进小米零售店的时候,可能是带着一种良好愿望吧,“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话还得回来,小米今天有不错的成绩,但肯定还不是一家完美的、伟大的公司。
 
一路走来,小米跟友商打得你死我活,营销上的黑历史,产品与研发的硬伤,组织能力的不成熟,手机业务肉眼可见的增长天花板,以及雷军开始准备全力造车,都会给小米的未来带来不确定。
 
对于小米的未来,感性的选择“相信”,理性的可以选择“守望”。
 
二、再说说雷军
 
昨天雷军的演讲,全网已经铺开了,简单谈谈个人两点看法。
 
1、值得给雷军更多掌声
 
上次我们在写《小米造车,组织能力够不够》文章提过,雷军的“闯劲”真让人佩服,这种“奋斗精神”值得一些成就动机强的人去学习。
 
在他这个年龄段、财富自由度,同样是60后,像马云选择了隐退,而雷军选择“冲锋陷阵”在一线,精神可嘉。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你是在知乎、微博、微信、视频直播等各大平台,以及部分地铁站、火车站,你总是能刷到雷军的广告,不是亲自给手机带货,就是给小米做品牌输出。
 
昨天,雷军有一段话挺好,“小米创业 11 年来,我担心过失败,担心过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也担心过体力和精力,但每当遭遇巨大危机和挑战,我都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希望雷军体力、精力、心力持续在线,为行业贡献更多“榜样力量”。
 
2、别着急给雷军封神
 
可以给掌声给鲜花,建议别轻易造神。

不消说娱乐圈最近频繁的“塌房事件”,单说企业家,最近这十几年,王首富、马爸爸、东哥等业内巨佬们,之前被业内和民间快速“封神”,但是,用不到几年,舆论和民众就突然调转“枪头”。
 
我们不用细琢磨大佬“塌房”背后的缘由,是私德之错,是制度之锅,或是乌合之众,是人性之祸。
 
我们有一个保守的结论,楼修得越高,地基要越牢,人总归是人,很难扛周期。
 
昨天雷军自己说,我不是天才,也不是什么劳模,更不是什么战神,我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师,追求梦想,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有人呼吁,给企业家更多的容错空间,我们呼吁,企业家离神远一点,离普通人近一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