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奇艺裁2000人,算正常操作吗?

熊童子 HR实名俱乐部 2024-03-29
爱奇艺大裁员消息快一周了,官方还没正式回应,目前媒体报道“裁员30%”算中位数,按爱奇艺员工总数7721人,这一波少说也要裁2000人,这算正常操作吗?
 
我们的观点是:
——裁员就裁员,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
——吃瓜就吃瓜,多一些建议,少一些焦虑。
 
一、到底裁多少人
 
因为爱奇艺官方还没有正式回应裁员事件,我们梳理一下几个不同信息源:
 
1、裁员20%-40%

若干名认证为爱奇艺员工的人士在脉脉社交媒体上透露,裁员比例在20%-40%,目前集中在北京裁员,暂未波及上海。预计元旦、春节都要各裁一波。所有的部门都有裁员指标,包括核心的内容部门与技术部门。同时多人爆料称,自己之前认识的几个中层领导都被裁掉。
 
2、裁员30%

任职于爱奇艺广告销售部的一名员工告诉36氪,他的裁员通知是在12月1日收到的,公司给了他半个月的交接时间,据他的表述,公司部分业务调整,有的团队要做合并,补偿是N+1;在裁员比例上,估算本部门裁员比例大约在30%,至于大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比例则并不清楚。
 
3、裁员30-40%

据《财经》记者了解,爱奇艺正在大幅裁员,裁员比例30%—40%。裁员涉及几乎所有业务线,目前仅有VR业务未有裁员计划。针对裁员问题,爱奇艺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暂无回应。
 
4、裁员30%-50%

新浪科技报道称,爱奇艺内容部、市场、投放、渠道合作等多个部门裁员比例达30%以上,最多的能达到50%。爱奇艺研究院、爱奇艺游戏中心等部门几乎全员被裁。短视频产品随刻将与其他产品合并,只有40%的人可以留下。
 
综上,结合爱奇艺2020年财报披露,公司目前有7721员工,按20%比例裁员的话,裁员数量1544多人,若按30%比例裁员,裁员数量2316人,这一波裁员2000人,怕是保守的。
 
二、裁员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多看几家严肃媒体的主要观点,做个简单的“拼图”:
 
1、扁平化管理,送人头裁员
 
一位爱奇艺核心业务部门被裁的试用期员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公司的话术是要扁平化管理,但大家都懂薪资高且还在试用期阶段的员工,裁掉成本比较低。对于辞退的员工,公司也是快刀斩乱麻,要求离职手续马上办完。”
 
另一位爱奇艺的前员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据其了解,在公司比较久的,有不少人拿到20万以上补偿,司龄在10年以上的,30万起步,很多人主动‘送人头’(求被裁)。”
 
2、业务出了问题,裁员会一直持续
 
一位爱奇艺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裁员是因为业务出现了问题,广告收入下滑明显,剧集、综艺节目的收视率都不及预期。他说,目前爱奇艺已经开始对外出租空出来的办公楼层,裁员状态不是暂时性的,会长期持续。
 
3、员工数量与亏损几乎成正比
 
新浪科技发现一个现象,爱奇艺的员工数量与亏损几乎成正比。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其员工数量分别为4794、6014、8577、8889和7721人。而亏损金额分别为30亿、37亿、91亿、103亿和70亿。
 
新浪科技认为,爱奇艺长期巨额亏损,难以盈利的困境,是爱优腾甚至整个长视频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4、盈利能力不被看好,裁员是象征性瘦身
 
对于爱奇艺裁员一事,艾媒咨询CEO张毅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说,“爱奇艺会员收入基本天花板已经到来,未来在用户规模扩张上可能会出现增幅放缓,甚至下滑的一个态势。所以,过往这家企业通过巨亏和引流去做大营收,但亏损不停扩大的模式,显然很难耗下去。”
 
张毅表示,这次爱奇艺裁员规模大概在2000人左右,每个月能省下钱不超过6000万元,每个季度能节省的资金保守计2亿元。但是,从它每个季度亏损十几亿这样的一个数据来看,应该说这次裁员对爱奇艺的成本控制没有根本性扭转作用。

张毅认为,裁员更多的目的是一些业务方向的调整,或者象征“做瘦身”的危机意识。
 
5、短期是财务压力大,长期提升组织效率
 
证券投资人林榆超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爱奇艺主要是财务压力比较大,前几年发的债要渐渐地进入还本金周期了。目前的市场环境,开源还不太成熟,只能通过缩减开支来节流,裁员来缩减管理开支也是必然的。
 
林榆超表示,裁员短期来看就是缓解现金流的压力,长期来看,主要是提升组织架构效率。
               
6、裁员实际意义在于整肃风气
 
21世纪经济报道认为,对爱奇艺来说,裁员实际意义或在于整肃风气,从而结构性省下成本。对视频平台来说,部分员工收入大头来自灰色收入。
 
“这个行业太市场化了,从抢IP、明星等项目前期起,充满了变数与水分,拍摄阶段成本亦不透明,后期价格更是一团迷雾。根本说不清楚是市场价格还是有操作,本来就是一体两面,水分有时候是必要生存条件。”有上市影视公司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承。
 
的确,近几年,阿里大文娱、腾讯视频,浙江卫视等频频爆出高管贪腐案,都跟视频采购有关。
 
7、为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36氪认为,如果维持现状不裁员不融资,爱奇艺的现金流可能只够维持一年。
 
除了财务问题,36氪还认为,爱奇艺面临太多的长期问题,11年来,这家公司和整个长视频行业都仍未探索出一条光明的商业路途。
 
对爱奇艺这样的平台而言,不仅要面对用户快速增长时期远去的现实,还要在短视频、中视频产品的步步紧逼下,面对增长放缓、亏损持续、成本上升的情况,再加上如今它还要面临此前发行的可转债将陆续进入还本金周期的现实,由此以来,裁员、砍业务似乎是一种必然。
 
此外,36氪还认为,爱奇艺曾被彭博社报道最快将于今年年底回港二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5亿美元,如果成功,这笔钱能缓解爱奇艺的燃眉之急。但开源的同时也要节流,为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为了继续维持爱奇艺这艘大船的行驶,也就不得不让一部分人先下船了。
 
三、我们的观点
 
作为人力资源公众号,最后,表达一下我们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1、裁员就裁员,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
 
阿里CEO们说过“公司毕竟是一个赢利组织”,所以,“裁员”是正常的管理手段,只有不正常的“裁员”才让人警惕、让人不适。
 
所谓套路就是,“我们不是裁员,我们只是部门/业务重组;我们不是裁员,我们只是年度优化,给员工放长假”……这些套话真的没必要,讲实话反而沟通成本最低。
 
所谓诚意,作为企业方,最起码合理(N+1补偿金)+合法(内部公示,优待特殊群体,如孕期员工+家庭一人工作,同时需抚养老人和未成年的),合情有点为难,若能主动延长社保、公积金缴纳期限就算是“有情有义”。
 
2、吃瓜就吃瓜,多一些建议,少一些焦虑。
 
作为吃瓜群众,少起哄,克制一下情绪化,没必要妖魔化、黑化“企业裁员”。“大规模裁员”,爱奇艺肯定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
 
少一些焦虑,说的是,裁员就像企业减肥,当业务遇天花板,而且管理水平有瓶颈的时候,人多未必是好事,适当瘦身增肌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企业。
 
多一些建议,如果一个企业涉及“暴力裁员,虐待员工、祸害行业”,的确,我们要大力谴责这种“无良”企业,如果一个企业是合理合法的“裁员管理、业务调整”,我们还是尽量站到一边,看到问题的,说一说看法,有建议的,也可以提一提。
 
3、走路的走路,少一些眷恋,多一些从容。
 
最后,对所有已经被裁过、即将被裁,或者未来终将退出(离职、退休)企业的伙伴说一句话。一个企业或一份工作,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少一些眷恋,不要认为公司离不开你,只有时代的公司,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时代的尘埃。也不要过于纠结工作得失,好比说,我们长达十几年上学生涯,难道考砸一次,命运就逆转了,未必吧。
 
多一些从容,说的是,想让我们的生命过得更有质量,有时候,我们反而需要主动放下一些过去东西,这样,你才有更大的空间,更从容去拥抱一个新的“未来”。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过去既往不咎,未来纵然向前。
 
[本文参考资料,鸣谢各位记者和作者]
1、经济观察报《爱奇艺“断臂求生”》作者 冯庆艳 周应梅
2、新浪科技《员工数与亏损成正比,难道裁员能「拯救」爱奇艺?》作者 刘娜
3、财经十一人《爱奇艺大裁员》记者 刘以秦
4、澎湃新闻《爱奇艺裁员千人?三年亏损超260亿元》记者 吴雨欣
5、36氪《现金流告急,爱奇艺不得不裁员自救》作者 连然 张信宇
6、观网财经《爱奇艺大裁员,上千员工成二次上市牺牲品?》作者 朱琳
7、21世纪经济报道《爱奇艺突然大裁员!》记者 贺泓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