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物】从“馂儿肉”说到太原方言的文化内涵

2014-08-02 小店通

社会的发展很快,就如大家正在用手机阅读这段文字的时候,距离电视机在农村是个稀罕物也不过才过去二十来年,有些老物件还能留下照片,更多的口头文化就在岁月中渐渐消散。比如小店地区常说的“馂儿肉”就比“皮冻”有文化有内涵多了,可就像“香菜”逐渐淹没“芫荽”一样,劣币驱逐良币的背后值得思考。有鉴于此,在征得张玉虎先生的同意后,将陆续推送张先生所整理编写的一系列短文,限于篇幅有所删节,特表致谢。


把动物的皮在锅里熬软熬化熬成浆状后再冷却使之凝固制成的食品,现在人们口头流行的说法叫作“皮冻”。可太原方言不这么叫,太原方言对这种食品叫作“清馂”,或者叫作“馂儿”。“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低的汉字,可它在太原方言中幸存下来了。

“馂”读jùn,在古籍中其释义有3 ,其1是吃后剩下的残羹剩肴,《礼记》中有“馂余不祭”一语,孙希旦集解为“ 朱子曰:‘馂余之物,不可以祭先祖’”。其2则为熟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吾寡君闻君在外,馂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其3则为分吃祭祀后的供品或吃别人剩下的食物,宋· 周密《武林旧事》“村店山家,分馂游息”。

由此看来,对上述食品的称谓,我们太原方言的“馂儿”远比现在流行的“皮冻”更为有根有底,更为准确合理。古书中对“馂”的解释第一个义项就是“吃后剩下的饭菜”,我们知道,剩饭剩菜冷却后极易坨成一块,这种坨成一块的旧饭菜叫作“馂”,动物的皮熬成的浆状物冷却后自然就凝固了,就“馂”成一坨了,把这种食品叫作“馂儿”那是再贴切不过了。有老祖宗的现成词在为什么还要再创造 “皮冻”这样一个词呢?可见“皮冻”这个词,是一个后来“闯入”的外来词。太原人口中的“馂”才是正宗的汉语词。

太原方言中对“馂”字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用法:因为“馂”的意思是坨起来的食品,坨住的东西往往就不那么光鲜清亮不那么滑利顺畅了,于是人们就把它和脑子转动不快不灵光联系起来,所以说起那些脑子迟钝思维不敏捷的人时,往往说是“那人脑子里面‘馂’得一坨”。再者由于“馂”与“俊”同音,人们在讽刺那些虽然表现不佳但却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时,也说“看把人家‘馂’得”,孰知此“馂”非彼“俊”也。


下面顺便说说另一个汉字“”——


“馊”读sōu,辞书上的释义1为“食物因变质而发出酸臭味”,2为“不高明的办法”。可是从辞书上和网上查了半天,却没找到一个从古籍中引用的例句,所引的例句均出自现代文。由此可见,古时这个字并不常用。与此暗合的是,太原方言中也没有这个“馊”字,凡是现在用“馊”的地方,太原方言中一律用“酸”字代替。饭菜“馊”了,太原方言就直说“酸”了;什么事情办坏了,办砸了,用太原方言讲叫作“酸坛子了”。

光从馂与馊这两个字来看,也可知太原方言并非“老土”,它是古老的中华文化的一支余脉。





更多本地生活与资讯,请关注:小店通(微信号:sxiaodi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