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可知道真正的老太原方言,是多么的典雅生动

2016-03-28 通通 小店通
太 原
方 言

准确

的说是太原南部,也就是老太原方言。

不知道

是不是通通有洁癖,反正看到古朴典雅的老太原方言被一些人当作稀奇粗鄙的生造字来取乐的时候,心底要默默的给始作俑者画个圈。而从小店通上线伊始,就把整理传播真正的太原方言当作一项义务,一年多前曾发布一次,这次又拿出来,是希望有更多人发现其中真正的乐趣。



眊(mao)
现在我们的口语中用这个字一般是“让我眊一眊”,意思是“看一看”。在古汉语当中,最早曾见于《孟子·离娄上》:“胸中不正,则眸子眊”。那时候有“看不清”的含义,流传到现在只表示“看”了;
荷(he)

太原南部地区的人说“拿东西”,往往说“荷东西”,也有“取”、“弄”等表示动作的好多种用法。《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篑”是土框的意思,就是说拿着个土框子路过,这个意思就完全保留下来了;

孰(fu)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个“孰”就是“谁”,在太原南部地区用途广泛,“孰了?”但这个字我还是看到清徐方言才联想到可能是一个字。清徐的口音更接近古字“孰”,就像“水”字,清徐也读“shu”,小店这边就有了“fu”,大约也是这么演变过来的。
杀(sa)
这个词应该不属于太原南部地区独有的用法,但又和现行普通话的用法完全不同。在小店地区,这个字是“死”的意思,“闹杀人了”、“气杀人了”都是这么个用法,可能与古汉语的“煞”字有点联系,“煞”字用法很多,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里“立性凶暴,多行煞戮”,就有“杀”,“弄死”的意思,到了太原本土大师傅山先生的《仕训》就是“若不达观生真正憋杀几个读书求志之人。”
羯(jia)

去年是羊年。这个字在本地区一般是用在羊身上,叫“羯羊”,意为阉过的公绵羊 ,还有“羯骨略”是指阉过的公山羊。小时候用过这个字,但没想到还真是一个其来有自的古词。还曾经是匈奴杂居山西的一个小支的名字。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日(re)
这个字在太原南部地区属于禁忌类用语,本源于男性性行为的“入(肏)”字,在宋代《广韵》里,“日”人质切,“入”人执切,都是入声字,音似。作为前缀的“日”字词,在宋元时代的白话作品里尚未见记录,到了元代《中原音韵》时期,入声韵尾失落,两个字同音了,所以到了明代的小说里就开始出现“日”借指“入”的这类词。如《金瓶梅词话》第一六回:“晚夕叫了你去,入捣了一夜,入捣的了,才放回来。” 因为属于禁忌类词语,所以它作为词头的时候,一般都是贬义词:日塌:意为糟蹋;陕西一带还有搞垮的意思;日鬼:意为捣鬼,糊弄等;陕西一带也用;日怪:意为荒诞;日哄:和忽悠的意思差不多;湖北、河北也有用法;日的赖:意为很坏;日眼:意为扎眼,让人讨厌;四川云南一带也有“鬼迷日眼”的说法;日能:有能干的意思,但一般用来贬义。意为耍小聪明,逞能;日脏:意为很脏;吕梁、陕西一带也常用;日样八怪:意为怪模怪样;
蚍蜉(pifu)
很多人都知道“蚍蜉撼树”,不用查词典也大概知道意思。小店地区的人却是从小知道这个词,只是发音略不同,称为“蚂蚍蜉(bifu)儿”。虽然《尔雅·释虫》中说蚂蚁:“大者为蚍蜉,亦曰马蚁”。目前已知世界上有9000多种分支, 普通人哪能分辨出来,所以一概称之为“蚂蚍蜉(bifu)儿”。这里多说几句,蚂蚁,尤其是卵,功能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您还记得辽东半岛的“蚁力神”吗?
骨都(gedu)

从字面上一下子看不出来是什么意思,但这个词还是很威风的。《宋史·仪警卫》记载:“御龙骨朵子直二百二十人,执挚骨朵充警卫。”说的就是一种兵器,指一长竿顶端缀一蒺藜形、蒜头形、或扁圆球形的头, 像锤子,也像拳头,大名叫“金瓜”,有些电视剧里也叫“金瓜武士”什么的,俗称就是骨朵或骨都。元曲《村乐堂》三:“开了牢门,只怕磕你一骨都。”,后来在太原地区就用来指“拳头”,有很坚硬的一丝意思。

鼻窦(bidou)
从字面上很好理解,“窦”字本意是“孔、穴”,也指人体或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部分。但连在一起在小店地区就很有趣了,主要是“耳光”的意思,“打你两鼻窦”就是“打你两耳光”,“挨鼻窦”就是“挨打”,如果有转载本文而不注明出处“小店通”的话,注定是要挨“鼻窦”的。
得老(delao)

宋元白话里面,指称人体部分,尤其是脸上各部位,多加一个后缀“老子”字,耳朵叫“听老”,鼻子叫“嗅老”等,而到了太原南部地区(插一句,北边好像叫“骷髅”),“得老”指的是“脑袋”、“头颅”,的意思,“老”字是后缀,“得”字呢,很可能是古汉语里面“帝页(这是一个字,打不出来)”演变出来的,意思指“小头颅”。

恓惶(xihuang)
在如今的太原南部地区这个词的发音比较正,意思是“可怜”。古代这个词用处也很多,有忙碌不安或者悲伤的意思,现在的甘肃还有“思念”的用法。白居易是唐朝太原人,他用到的这个词就比较接近现在的意思:“通州海内恓惶地,司马人间冗长官。”(出自《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就说让人可怜发愁的感觉。
床床(chuochuo)

在太原南部区域这个词指小凳子。普通话中床和凳子是完全两码事。所以这也要上溯到远古时期,秦汉时,床是两用的,既可以坐也可以卧。汉代刘熙在《释名》中就说:“人所坐卧曰床。”这个用法就被小店地区的人民一直保留下来了,后来加了个叠音。
星宿(xixiu)

随着工业化进程,这个词也快要消亡了。还记得小时候的夏夜,搬个小床床坐在院子里数“星宿”吗?其实在小店地区这个词很单纯的指“星星”,但它历史久远,《列子·天瑞》说:“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而在普通话里一般是说“日月星辰”,这也是我们保存下来古汉语的一个例证。

月明(yuemi)

有“星宿”,也就可能有“月明”,其实在太原南部地区就是“月亮”的意思。古代很多诗词用到这个词大多是说月光明亮,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而小店地区也不是故意搞特殊,这是逆序词,或者倒装用法,比如白居易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中的“月明”就是“明月”的逆序法。

勾芡(gouqian)
这个词很难判断是否是本字,但基本也说得通:芡本是一种水草,可产出芡粉(现在大部分用的其实是淀粉),遇热糊化可增加菜肴汤汁的粉性和浓度等,引申开来就是人的脑子成了糊状,是个缺心眼,或者是不明事理的人。而用“够欠”,“欠”本是一个象形字,原意就是“打呵欠”。引申出“缺少”“不足”等义,说一个人缺心眼,脑子不够似乎也可以。
出脱(chutua)
前些天去附近村庄赶集,顺耳听到路人说话,大意是邻家的姑娘今年不见变漂亮了,其中就用了“出脱”两字。其实这两字从字面也好理解,原本还有开脱罪名的用法,如《水浒传》第二二回:“知县却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脱他,只把唐牛儿来再三推问”。 在小店地区就主要指出落,出挑,有时候还可以用点贬义,运用之妙非外人可以意会。且看《红楼梦》第四回如何说:“隔了七八年,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该改,所以认得。”
不待(budai)
太原最近出的一个大人物傅山文集里有一段话:“老人家甚是不待动,书两三行,眵如胶矣。倒是那里有唱三倒腔的,和村老汉都坐在板凳上,听甚么‘飞龙闹勾栏’,消遣时光,倒还使的。” 这个“不待”在太原南部地区仍然用途广泛,“不待做”、“不待去”等等都是“不情愿”的意思,早年时候还有“不需要”的意思,如白居易《游悟真寺诗》“黑白自光明,不待灯独燃”即是。
芫荽(yanxu)

小的时候就认识上图这种植物或者蔬菜叫“芫荽”,大概北方很多地方都是,最多读音略略不同,虽然当时不知道怎么写。后来慢慢地开始称呼“香菜”,可能是南方经济发达后造成的,喊“香菜”显得很有文化,比方言“雅”;其实不然,“芫荽”才是地道的有文化的称呼,《说文解字》:“芫”字为“鱼毒也”:“荽”字为“香口也”。 唐时传入中国也称作“胡荽”,到了元代,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卖菜也,青菜白菜赤根菜,芫荽葫萝卜葱儿呵。”  可见历史的久远与民间的同行,去饭店理直气壮地要“芫荽”吧!

窈窕(yaodiao)
这个词在小店地区应用甚广,一般类似于“妖冶”的意思,但还是隐含着不少的嫉妒和羡慕,多用于形容某女穿着打扮或时尚或另类,身形举止也比较轻浮的意思,而最早在那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经·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却只有美好的意思呢,只是到后来唐代陆龟蒙《婕妤怨》:“后宫多窈窕,日日学新声。”就比较接近太原地区的说法,形容身形和打扮,这个意思也更可能就是唐时流传下来的。这里还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词,也可以用于男性,一并介绍一下:读色调(sadiao),不是嫉妒而是嫉恨了:“看你外色调,就不是好东西”……
夜来(yelai)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耳熟能详的诗歌一读,大家就该明白“夜来”其实就是“昨天”的意思,再往后,宋代贺铸《浣溪沙》:“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这个也是沿用下去,到了元代就更接近现在白话了,如无名氏《度柳翠》第二折:“夜来八月十五日,你不出来,今日八月十六日,你可出来”。《水浒传》第三四回:“总管夜来劳神费力了一日一夜,人也尚自当不得,那疋马如何不喂得他饱了去。”
早起(zaoqi)
“夜来下雨,今日下雨,早起可能还有雨”,这里的“早起”可不是因为起床早而赶上下雨,是说“明天”的意思,而很多地方也有“早上“的用法,形容“明天”的还没注意到。在《红楼梦》第21回袭人对宝玉道:“一百年还记着呢!比不得你,拿着我的话当耳旁风,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这个“夜里”很接近前面说的“夜来”,而“早起”虽然不是很贴近,但也略可参照。此外,在小店地区还有一个用法是“早生”(zaosen),就不多说了。
霾气(maiqi)
很多朋友都会说这是一个新名词,是不是搞错了,但它真不是新词,早在《诗经》里面就有“终风且霾”的用法,本义是“风夹着尘土”,也就是看起来混沌晦暗,后来被我们太原南部地区早先的劳动人民用来形容头脑不太清楚(混沌),挂在嘴边,鲜活生动一直保留至今。
坌眼(bennian)
有微尘进入眼中,洋气点的人都说“迷了眼了”,在我们小店地区却说“坌眼”,“坌”,词典上有“尘埃、聚积、粗劣”三个意思,我们用的第一个,老家离我们不远的大诗人元好问有诗云:“霏霏散浮烟,霭霭集微坌”,用的也是这个意思,形容灰尘进入眼中,比“迷”似乎更为准确和传神。
呟人(juanren)
这个“呟”字我以为不认识,后来知道从小就认识,就是普通话中骂人的意思。《康熙字典》里也说“呟”就是“骂”,而且是用粗语或恶意的话污辱人。《战国策.燕策》中曾记载“箕踞以呟”,“箕踞”是“臀着席,而伸其脚于前”,比较粗俗的坐着,然后痛骂对方,这是何等的气势啊,哪是后来轻飘飘的一个“骂”字能概括出来的。
圪擩(gewu)
一般来说“呟人”到了高潮,难免会动手,有时候会说到“圪擩”这个词,“圪”是方言中常用的字头,且不提,“擩”有几种解释:1.当调伴、揉和讲。见于《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六曰擩祭。”2.当抓取讲。见于《隋书》:“欲食之时,先取杂肉羹与饼相和,手擩而食。”3.当塞讲,见现代郭澄清《大刀记》:“永生又擩给尤大哥几颗手榴弹。”总之从形意上讲,都离不开动手的意思,在我们这里其实也有好多用法,运用之妙当事人都能明白,但不足与外人道也。
圐圙(kulvan)
这是蒙古语音译词,又译为“库伦”,也就是我们这地区当年胡汉杂居的证明之一。其字型由“口”框住的“四方八面”可形象的表示其意为“城圈”即“围起来的草场”,通俗的说指“网围栏”。在内蒙古方言中指围住的土地,特指牧民为了保护草场不被他人的牲畜破坏而用铁丝网围住的一片草原,称为“草圐圙”。“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如祁县东观镇南圐圙、展旦召大圐圙等。
和和饭(huohuofan)
古代山西晋中一带,小米、蔬菜和面条煮成的一种汤饭叫“和和饭”,现在多叫“和子饭”,里面加的菜各地又有不同,红薯、土豆、南瓜、豆角什么都有往里面加的。但这个也是源远流长的,比如在元代无名氏杂剧《村乐堂》三折里有一段儿:“〔正末云〕……是甚饭。〔倈儿云〕和和饭。〔正末云〕着你娘做些酷累来。又是和和饭来!” 意思很明白,过去这种饭都是贫苦人家所做,也不太扛饿,所以要吃“酷累”,也就是“骨垒”,“不烂子”的意思。
馂儿肉(jun)
腊月里,太原南部地区的人们把猪皮在锅里熬软熬化熬成浆状后再冷却使之凝固制成的食品,叫“馂儿肉”,后来像香菜代替芫荽一样演变成“皮冻”。其实“馂”也是古字,《礼记》中有“馂余不祭”一语,指的是剩饭菜,而这个季节剩饭菜凝固在一起便是“馂”!
甑箅子(jibizi)
其实这个词很多地方只有后面两个字,小编也不甚明了。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甑(汉语拼音zèng)是古代的蒸食用具,为甗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而箅是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 连在一起就是现在小店地区蒸锅里面所用的圆形带孔的甑箅子,大家觉得呢?
以上内容为“小店通”2015年初整理的太原南部地区方言第一版,其中参考了王立达、张玉虎、李合等多位研究者的成果特此说明并致谢。希望有更多方言爱好者一起与我们发掘本地方言的内涵与文化——


张玉虎先生作品:
我们说丨你可认识名字中带“赖”的小伙伴?
我们说丨老圪节和小末喜
我们说丨同年把岁和平流般辈
我们说丨影虎儿和灯影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