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月得到了好多新的眼睛 | 十一月已读

杨三十 朋友家 OurHome 2022-11-16



经常有朋友问我们:“你们在家都会做些什么?”
 
“看书。”
 
虽说不是全部的时间都在看书,还是要接一些活工作,但看书和聊天几乎也可以贯穿我们的每一天。所以就试着标记一下我们每个月的已读,如果也有你感兴趣的书,下次可以来和我们聊聊。



Echo
已读
 



 
城市和乡村不必是二元对立的。看到「买杂志送菜」这个方式真的好惊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连接,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过作者的语言有时候有点激动了,没沉浸的时候会觉得有点浮夸了。
 

 


 
这本书看得我有些激动呢!很契合最近的状态,回了一趟家,对于乡村、对于要在哪里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在广州也认识了越来越多周围的邻居,可以有地方发呆、有地方蹭饭,人与人的关系自然发展而来。
 
在后记里作者说,希望写一本五十年也不过时的书,2010年出版11年过去了,确实依然领先现在的思想。我都以为是新鲜出炉的,也会发现,如果不去更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就会一直停留在过去,不假思索地被动跟随所谓的趋势潮流。
 
查了一下生态炉网上居然有卖,希望有机会自己也可以试一试。从农村搬到城市,远离了土地,也就远离了最易获取的资源,想要什么都要购买,而为了购买就需要工作。但作者给出了另外一套方案:让能源自给自足,这和我自己在城市里「零废弃」的经历其实是一致的,不需要过度依赖购买真的很开心。
 

 


 
真的是第一本看完的游记,一开始是被首页上的照片吸引,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这是作者在东南亚国家的集合,有些三毛的感觉,基于自己的经历给出了很多她的思考,我会很有共鸣。这和我自己在家看书的成长路径很贴合,特别是都会通过内观,感受每一段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尽量对自己坦诚,试着跟随生活的无常。
 
“时间不是线性、单向、一去不回头的,它更像是一个哲学概念,铺天盖地,周而复始。你如同一个身处农业社会的古人,有大把的不断循环的时间可以尽情挥霍,而不用像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那样争分夺秒地挣钱,感叹光阴似箭。那时的我只活在当下片刻,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是在不断地经历,心中却不存任何期待。”
 
 
 



好像那个从七百米火山滑下来的人是我,在古巴捂着相机怕被抢劫的人也是我,正是这种自然反应让我的代入感很强。对于过程中拉丁美洲作家的引入,也让我萌发了巨大的好奇心,分不清世界地图的我好像也可以了:墨西哥、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古巴、智利、阿根廷……
 
也接受了一种新的旅行方式——如果有机会,我可以选择勇敢一些,去看那些虽然路途艰辛但一期一会的景色,而不是用「贵」来自欺欺人,说喜欢享受社区的人文,虽然也有收获啦!
 
对于「游客」身份的反思也很触动我。到底怎样的旅行是可持续的?原住民的贪婪真的是人心不古吗?丰沛的物质还是思想的自由,谁更幸福一些?这种不断地自我反思也让我特别喜欢傅真,她在描述一个场景和事件时全面的视角也很值得学习。
 
 
 



很少会在别人的书中看出感情来,可是作者在描述与伴侣初初相见时的试探、害羞、遗憾时,我居然也面红耳赤,代入感很强。
 
可能幸福大都相似吧!这本书是他们两个人用他们各自的视角写的相遇故事,自己做出来送给朋友的伴手礼,很像我们的《Say Hello Again》。其实在看傅真另外两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的故事可以写得再丰富一些,不过我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升。
 
 
 



这是一本看得我笑岔气的人类学书。
 
原住民的重要行为大多是来自某一事件的变形,人类学家是为了去找到复杂仪式下的模型轮廓。为什么某一工种会被与其他人隔离开来?祭祀的物品有哪些现实的意向?这些都是人类学家需要去观察的。一种民族的存在就是一种世界观的体现,一种人类的可能性,无关乎人口的多寡。
 
围绕多瓦悠人的是「割礼」,虽然因为女性被隔绝在所有仪式之外,没记录到这些,但这种隔绝本身也是为了构建某种神秘感,把一些意外归咎到性行为上,生育才是永恒的主题。
 
书中记叙的很多场景居然让我意外也很有共鸣。小时候流行去电视台给过生日的人点歌,第一次看见电视,我以为在电视里唱歌的黎明就是点歌的人,暗暗佩服了好久。还好这种联想后来得到了纠正,否则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就要成为某种巫术或者预兆了。
 
 
 



怎么会有人可以如此冷眼旁观自己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看多了那些对自己内心过度书写的文字,这样的反差让我一时间不知道说啥了。
 
之前看的几本书,让我特别想动手来记叙自己的生活,现在一看,不中了。如果只是单纯地记叙,那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再大胆一丢丢,对生活有所提炼,要开始提升自己的文字能力了。
 
跟随作者从五岁到二十多岁的人生经历,从农场里的小女孩和部落人一起打猎,到拥有自己的第一匹小马,成为一流的驯马师,到遇见一个人,然后被命运牵引到无边无际的天空。脑海中的不仅仅是画面感,而是好像这些经历的主人公就是我自己——那是我的小马驹,是我在大西洋上空的航行。
 
没错,我又收获了一种勇气,一种大胆尝试的勇气,想试一试轰隆隆的摩托车。
 
 
 



这本书陆陆续续看了三天,很当下的状态在阅读中间部分的时候丢失了,后来看到作者说,前半部分是一口气写完的,觉得好像有种命定的味道在。
 
我的灵魂开窍很大程度也源自我自己一直对当下、坐禅、内在会有比较深的感受,所以对于书中很多很多的内容都深有体会,“原来我早已在这样做了”,难怪会有这样顺畅的体验。
 
日常的语言结构是会约束表达的,要放松自己作为主体与客体的概念,我吃苹果的时候,苹果也在吃掉我,互相成为了彼此,通过这个点再去看见万物,与所处空间重新建立联系。
 
之前回家,站在土地上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创造欲,自然的无常变化可以启迪呆板的思维,回到城市之后便又失去了。但是如果你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你笔下的一切也都是假情假意,你需要接纳自己的人生,接纳自己的心念。当我们相信自己、回归自我的时候,会拥有多变的创造力,要练习相信自己的声音。
 
 
 



月初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就转头去了东南亚游历。上周和蛋蛋聊到了,关于食物对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就又重新打开了。
 
内容有很多启发的点在——我们一直在的说「有机」「可持续」「公平贸易」真的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吗?表达对「手作」「人工」「环保」好感的人又在说什么?也让我可以重新看待动物的死亡,可以去坦然地直视一些意外的发生,而这一点又可以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思考还是在线的,应该是翻译的问题,没办法连贯看完,十分出戏。
 
 
 



当我发现,海明威笔下的塞纳河和我生活里的珠江重叠起来的时候,我爱上了这本书。
 
打破了对海明威的固有印象,或许二十多岁时候的他比较可爱吧!以为可以蹭一次旅行,结果花了更多的钱;出去吃饭,都要看完明码标的价才进去;为了避开食物的诱惑,穿巷子去卢浮宫去……25岁的海明威和妻子在巴黎拮据的日子,像极了我们现在住在珠江边的生活。
 
看完了之后其实对巴黎的生活并没有太深的印象,而是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经历的东西一直留在了我们的身体里,无论是巴黎还是西班牙,亦或是广州。
 
他的文字浓度让我感到震惊,居然可以这样没有废话地表达,让我摘抄做起来。
 
 
 
 



拥有一段记忆比拥有物体快乐多了,物体终究会变成负担。
 
 
 
杨三十
已读
 

 



哪怕是一本为了让大家一起来看、来提意见,以期建立行业标准的书;哪怕是一本带着一些些启发,和很多早已听过的建议的算是真诚的书;那也是李诞最差的书了。
 
 
 



前三分之一看懵了,“这是在写啥?”。后三分二看到兴奋,真就我曾经想的东西,前人早就想过了呗,无论是心化药物的可能,还是由语言学窥视的未来。而且这场未来的幻觉,在元宇宙准备到来的现在,越来越成为需要警惕的可能。“梦想永远会战胜现实,只需要一个机会。先生,这都是心化社会的代价。”
 
 
 



第一部分讲自组织的基础理论很有意思,从经济学的角度打开,把自组织作为除政府和市场外的第三种治理模式,来阐述其中涉及到的广义上的交易成本。可以为很多在政府和市场之外,对另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可能性的探索提供一些启发。
 
其他部分比较泛泛而谈。
 
 
 



自从吉木推荐已经过去很久,终于看了这本书。虽然这个词在《末日松茸》里、在《消失的城乡边界线》里,已经大概可以猜到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但是真的跟随书里的描述,看到这些尝试还是很触动。
 
里山资本主义大致是一种不同于金钱资本主义的系统,核心是摆脱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并在内部创造新的就业方式,敢于和全球化的经济划清界线,尽可能地让资源在内部流动。并且此处的资源也不仅仅是指金钱,物与物的交换、人情的流动、与自然的关系也同样适用。
 
这样一套体系比起随时会崩溃的金钱资本主义,更容易让人安定。在从家乡回广州的火车上正好也在想这个问题,人似乎归根到底做各自尝试,都是在寻求自己生命的安定感,但似乎好多人都被寻找的表象所吸引,却不理解自己到底想找什么。
 
 
 



因为最近想要做一份报刊,所以开始了解「把不同的内容组织在一起」的这种编辑力,问了几个做编辑的朋友,先看了戴老师推荐的这本。
 
这本属于比较通识的那类,着重在介绍编辑的工作,对于我想要了解的内容并没有直接的讲述。但在看的过程中却也真实的有了不少启发,比如如何寻找一个好奇的主题讲述的点,也让我对编辑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都筑响一,某天在《秋刀鱼》里看见了这个人的采访,那天正好在问别人关于“编辑力”的推荐,万千推荐了都筑响一的《圈外编辑》,很巧的是偶然发现很久以前加到书架里的这本书就是他编辑的。
 
“没人会住得像那些照片一样。”从这个念头开始,都筑响一做了这本廉价出租屋写真集,说实话实际关于出租屋的内容比较浅吧,但是都筑响一对主题的阐释和对这个主题的热情真的很精准和充足。
 
在一个被讲述为要忍耐的国家,在“和风”成为了杂志里不具现实感的商品,都筑响一把这本书献给了所有迟迟不能行动的人——厌倦了工作可以换一份活计,厌倦了城市可以换一座城市,厌倦了国家可以换一个国家。
 
 
 



第一次看经济相关的内容,很多评论会批评作者带有过强的政治倾向,过于反对凯恩斯主义和量化宽松政策;或者批评他是资本家阶级的派别,想要依靠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
 
大致可以理解这些人的意思,但正如大家批评他的问题一样,在书里作者也提出了很多现行经济策略的潜在问题,尤其是在新自由主义盛行下的现在,很多问题确实值得重新思考,而不是批判,比如关于储蓄——而不是消费——在经济链条中的作用,这和以自我供给、创造经济内循环的里山资本主义很相似。
 
很喜欢作者非常清醒的这一段:“如果政府有责任消除一切苦痛,那么就没有人是自由的。无法自由地失败,也就是无法自由地成功。”




朋友家
Our Home

地址
-
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东路594号
福仁东街89号对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