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在深加快布局,背后有何考量? | 专访人大校长林尚立

蕊嘉 首文 梦同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3-11-29


11月13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秋季发布会在深圳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和广东省社科院分别发布了最新社科理论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尚立在接受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建构,部分源于深圳的实践和经验,未来将在深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哲学社会科学高地。


(点击观看完整版视频)




重磅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背后有考量?


今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倡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40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该平台定期组织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此前5月份,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也是作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组建后召开的首场成果发布会。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尚立接受深圳卫视记者汤蕊嘉专访)


为何将此次秋季发布会设在深圳?

林尚立点出其中缘由,“深圳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是基于中国共产党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的成果。这也证明了深圳的探索实践是成功的、开创性的。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建构,部分源于深圳的实践和经验。”

他还表示,今年10月在深圳设立的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目的就是基于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使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及中国经验走向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

与深圳合作源远流长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图源 / 中国人民大学)

早在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就结下缘分。21年前,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该研究院是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教学科研实体机构。

双方合作,再启新篇章。今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再次选址深圳,建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将在深圳开展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工作。


林尚立认为,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建设目标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气质”不谋而合。“选择在深圳设立,因为深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气质,就是开拓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来自于陕北公学,陕北公学也是从一穷二白的陕北高原里走出来的。两个‘气质’的核心就在于从无到有、开拓创新、勇毅前行。”林尚立补充说道。

林尚立介绍,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应用深圳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开拓性实践、大湾区建设,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引领未来时代发展的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林尚立说:如果说人大深圳研究院是1.0版,那么目前人大深圳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是2.0版,未来争取实现3.0版的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在他看来,希望能够有更多世界一流的学者到人大深圳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地助力。




人大还将在深圳

有何新动作?


未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有何发展规划?


林尚立告诉记者,未来5年,高等研究院有三大规划。他说,高等研究院将下设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与创新研究中心、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数据要素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七大研究中心。


“第二个规划,是将这几个中心建设成为能够吸纳国内学者以及国际学者的世界级研究中心;第三个则是把深圳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与大湾区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很好地连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哲学社会科学。”


(资料图)

谈到学校教育,他说,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要真正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立足于成绩。

“检验一个学校办学的好坏,可能不在于今天有多少人考进什么大学,而是在于多年后,毕业的学生能够在社会上担起什么样的使命。”

“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时刻要自立自强,保持创业的激情和热情,突破迷茫就是把握好自己,告诉自己我要什么、理想是什么。在今天的时代,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林尚立说。

对于近年来不少高校落户深圳,他说,“大学频频落户,表明深圳发展已具备优势和潜力,这些大学如何在深圳发挥作用,会成为未来深圳发展的动力源和潜在推动的力量,这是一件好事。”

(林尚立与深圳卫视记者合影)

记者 / 汤蕊嘉 钱首文 高旭 马晓阳 杨梦同
   编辑 / 王海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