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怎么那么好看

Mentos NOWNESS现在 2021-05-19


💄

你为什么化妆?







关于化妆这件事,我们每个人,无论什么性别应该都听到过各式各样的声音:“爱化妆的女生学习不好”“化妆是为了尊重他人”“化妆太浓太妖艳”“男生化妆不是娘就是gay”“化妆就是为了迎合异性”,“化妆太假,素颜才是美”……


Yeha - 黑色连身裙 Bottega Veneta ,黑色上衣 JW Anderson,腰带及金属项链均为 Creepyyeha


当朝鲜女性正苦恼于如何在官方规定的妆容范本内偷偷创新,画出自己的风格时,同一个半岛上另一边的韩国女孩们却开始走上街头、砸碎化妆品、甚至直播卸妆来抗议化妆这种针对女性的强制性社会礼仪——化妆这件简单的小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美和丑、自娱和娱他之间,承载了太多内涵和偏见,制造出了太多对立。

 


但其实,撇开这些历史包袱,我们化妆到底为了什么?这次,NOWNESS和五个身在纽约、从事不同职业的华人女孩儿聊了聊(纽约中国文化买手店 CHOP SUEY CLUB 创始人 Ruoyi,数字艺术家 Maming,Instagram KOL Michelle,模特 Mongchi,Creepyyeha 品牌联合创始人与设计师 Yeha),在她们的眼里,化妆不只是为了普遍意义上的美,还可以为了新鲜、好玩、讽刺幽默、创作表达,以及取悦自己。



“害羞含蓄、苗条娇小、nerdy、中国娃娃脸”……这些西方人眼中的刻板印象为什么就一定要是消极的呢?这五个女孩将化妆看作一种作表达方式,勇敢地塑造着真正的自我的同时,也消解掉了外界给与的负面评价,让这些与生俱来的东方特质变得又酷又鲜活。毕竟在每个人的生命里,从生到死,自己永远都在扮演主角,书写着剧本,“既然其他人都只是配角,那么为什么要在乎那么多呢?”

 


不为“化妆”而化妆


成长在东亚文化的含蓄土壤下,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规则约束与个人审美之间的不断冲突,反而使她们更加了解自己。


比起“符合大众审美的”却毫无特点的化妆,这些女孩们更想表达是:能够突破常规同时兼顾个人审美表达的风格,往往才是能被人所看见的——不管是素颜出门,还是顶着最爱的夸张妆容上街,都一样是在无畏地展示自己。每一个个体都是真实的人,不是被编写好程序的AI,化妆或不化,男或女,浓或淡,应当全凭自己决定。



另一方面,以普通女性为代表的年轻人,对待化妆的看法也变得前所未有地自由开放。随着虚拟世界向线下的进一步延伸,一个人的“数字身份”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一代年轻人与上一代相比,生活的时间线不再是单一纵深的,更多情况下是线性交织的,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以多面、立体的多重身份自处,或者是竭尽全力扮演内心深处最想成为的,那个最为真实的自己。


MongChi  - 白色上衣 Prabal Gurung,红蓝针织连体衣 Rui Zhou, 红色内衣 The End Lingerie @CHOP_SUEY_CLUB


与上一代相比,年轻人的审美多元观念不仅体现在对不同审美的高接受度与高包容度之上,他们更是将不同元素跨越时空糅合在一起,将东方与西方,当下、复古与未来统统交织在一起,构建出属于自己全新的视觉语言,挑战着固有的审美观念,从而表达出独一无二的自我。

 

Maming - 白色上衣及粉色半透明上衣均为 PH5,棕色蛇皮短裤 Ganni,红色鞋子 Marc Jacobs


曾经的化妆,附加了太多预判,承载了太多刻板印象,甚至连能不能、要不要化妆,也被认为代表了两性权力之间的博弈。但现如今,化妆这件事正在走出形成一种无关他人、无关性别、只关于自己的全新定义——化妆完全可以是一个“中性”的举动,它本身就可以是一种单纯的“脸上艺术”,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一样,脱离表达独特的风格、情绪、节奏感,甚至叙事。


Michelle - 粉色月亮印花上衣 Marine Serre,绿色上衣及半裙均为 Sies Marjan ,白色球鞋 Buffalo London


NOWNESS 圆桌

当代年轻人是怎么看待化妆的?


作为一个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双重话题,化妆本身,依然有许多侧面值得谈论:比如,化妆是一种自由还是一种压迫?化妆的人本质上是更自信还是更自卑?化妆伪装了什么、又表现了什么?未来的化妆会怎么样,它又应该是怎么样?在短片之外,NOWNESS 还跟对化妆有所己见的朋友们开启了一场圆桌谈话。


Drizzie:时尚产业评论人

Sakura:制片人、作家

Cyrus:前媒体人,现影视从业者

蔡大河:媒体人


N:即便消费主义和平权观念正在让男性化妆变得更被大众接受,但在化妆这件事上,社会对男女性的期待差仍然非常明显。“素颜”这个词几乎是女性专享。各位身边的男女化妆比例怎么样?大家怎么看化妆和性别的关系?


Drizzie(女):关于化妆和性别的关系,韩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参照。韩国男性化妆非常普遍,不会遭受社会的舆论压力。


在国内,整体上,社会对男性化妆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升。像去年某电商平台上预售男士彩妆,卖得最好的是素颜霜,可见男性也初步开始有通过化妆改善容貌的意识,但是依然不希望被看出“妆感”。每个人都要用化妆来塑造呈现自我的自由,而不仅仅是女性,所以我认为化妆的“去性别化”是一件好事。

 


Sakura(女):我认为一项东西的诞生,永远是因为这个世界里(或者更直白的,这个市场里)存在着某种 “需求” 。


化妆品的广泛普及来源于商家在消费者脑海里播种的概念,它很巧妙地将“奢侈”的概念变为了“必需品”的概念。比如:“口红是每个女孩都该有的东西”,或者“美是女孩的权力”等等。如今,随着女性市场的逐渐饱和,商家越来越需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那么男性市场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开始告诉男孩“男人就应该要八块腹肌”,“颜值”等概念也在男孩中普及开来。


这是好事吗?说不上来。是坏事吗?也不至于。只是时代发展背后因为“需求”的存在而诞生的“产物”。当然,我们可以很清醒地去看待这个问题,但即使如此,最终的选择权却往往并非在我们身上——因为“选择”这件事本身,就是基于我们所在的社会灌输给我们的知识上的,我们无法完全做真正的自己,但也无需时刻清醒,自然而然地就会被“需求”的浪冲向前,男女两种性别的普世内涵(包括他们的行为,是否应该化妆等)也会改变。

 

Ruoyi - 灰色印花上衣 Fengyo Tan @CHOP_SUEY_CLUB ,棕色短裤 Chloé ,奶白色西装外套 Dion Lee ,棕色丝袜 Marc Jacobs ,金属项链 Bottega Veneta,金属耳环 Yvmin @CHOP_SUEY_CLUB


Cyrus(男): 从身边的比例来看,没见过有男性化妆的。倒是有几个很久没见过的男性朋友在朋友圈里晒的照片,能看出是化了妆。从理性上来讲,化妆和一切其他事情一样,都是无所谓性别的;但从感性上来说,如果有个男士在洗手间对着镜子涂脂抹粉,我第一反应肯定还是赶紧退出去看看是不是走错了……



我觉得这个是不是和社会对男女的不同要求有关?为了获取社会资源,男性通常被要求只能凭借自己的硬实力,靠长相、靠说话好听,都被认为很丢面子;同样的情况下,女性被允许调动的“资源”会更多,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外形——犯同样的错误,萌妹子就是会挨骂挨得轻很多——所以才催生对化妆的需求?这么说是不是有物化女性的嫌疑?哈哈哈。


当然这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社会在评价女性时的标准是失焦的,比如在工作上,明明只需要工作能力一个指标,但女性却总是被关注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蔡大河(男):现如今,哪有男的不爱美,你看有对象的男子,哪个不跃跃欲试蹭女朋友的护肤品,个个都是一挖一大勺,甭管是啥都可劲儿往脸上抹。要不是对化妆品知识欠缺,没敢放开,哪个都市男性不想艳压群芳。


如果强制化妆是对女性的压迫,那舆论里的强制不让化妆就是对男性的压迫。政治正确一个劲高喊你可以做你自己,只要你开心就别理会别人,口号当然喊得轻松。你一男程序员画个大红唇出门试试。我觉得要实现平权,也该让男性去呼吁享受“女性权利”,焦急期待哪天全妆的男性大军上街高呼“我们要化妆自由”“我们要秃顶自由”“我们要女装自由”。


Mongchi - 白色上衣 Prabal Gurung,红蓝针织连体衣 Rui Zhou ,深蓝色上衣及长裤 Balenciaga,红色吊袜带 The End Lingerie @CHOP_SUEY_CLUB,白色球鞋 Onitsuka Tiger



N:一种流行的看法是,化妆有虚假的成分, “卸妆” 以后才是真实。类似的,对外表的P图既普遍存在,又普遍被瞧不上。做发型、穿衣、佩戴首饰也是通过借助外力来美化外表,却没有化妆受到的负面评价多。另一种说法是,化妆是一种技艺和品位,本身就是真实自我的体现。各位平时化妆吗?大家怎么看容貌里的真实追求?


Drizzie(女):不是只有肉身的本色才是真实的,一个人的思想也是真实和自然的。人无法选择先天的容貌,但可以通过化妆外化自己的真实内在,妆容所体现的个人审美甚至更能代表人的本质。


以往妆容被认为是一种伪装,但是社会进化至今,化妆品几乎变成了和服饰一样被大众普遍使用的工具。既然穿衣打扮不被视为虚伪,那么从长远来看,随着化妆的普及,人们对于化妆的接受度和偏见会越来越低。



Sakura(女):我认为对真实的追求来自于大家对天才的崇拜。想想学校里最受欢迎的人——你会和身边那些和你差一两名就能追上的人竞争,却从不会想要超越那些类似 “江植树” 那样的存在。这种不可追赶的关系奠定了你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也就不会有因此产生的诸多负面感官。


图片来自Instagram


诸如PS等的“后天的美丽”和与生俱来的“天生丽质”的关系也是如此,因为那些所谓“真实的”、连素颜都美丽的幸运儿,其实就是无需要努力的天才,他们是外貌这个层面上的“江植树”,自然也就不存在和平凡人之间的竞争关系。我们顶多是羡慕,崇拜,所以对此也不会有过多的负面评论。而那些通过PS和化妆上升了几个名次的人,因为他们影响到了你本身所在的层面,所以我们的潜意识里会更严格地对待这些人。至于发型、穿衣、佩戴首饰,因为本身并不会改变五官和外貌,所以我认为没有可比性。


 

Cyrus(男):关于第一个问题,直男出门前能把胡子刮干净就算是给这个世界面子了,还化妆……

另外关于真实的追求,这个问题我觉得确实很有趣,就是我们不会认为一个人在受教育之前的文化水平才是“真实”的文化水平,也不会认为一个人在孩童时代的道德水准才代表了其“真实”的道德水准,唯有在外表上对“真实”的标准却尤为重视。



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不是和人的生物性有关系,我们对一个人的外表美丑的判断,其根源还是繁殖需要,通过看一个人面色是否红润、眼光是否有神、五官是否协调,从而来判断其身体条件适不适合繁育后代。在这个事情上进行修饰,会对人的这方面“判断”形成干扰——以上纯属瞎猜啊,求轻喷。



蔡大河(男):大家追求的根本不是真实,而是自己“美的真实”和他人“丑的真实”。自己P图,“想必你已经看出我朴实无华只是加了个滤镜增加生活的调皮气氛了吧”,看到别人P图,“我已经看穿你既虚荣又自卑身后的墙壁都修得变形了哦”。


另外,整牙也会让人变得更美,但是对整牙的负面评价远没有整容来得强烈。因为“整牙”范畴里仍然有治疗的意味,多数人不觉得把脸上的肥肉变得更紧致光滑也可以是一种治疗。试问谁不想迅速变美呢,撇开整容脸效果上的差强人意,对抽脂打针变美被声讨,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对整容脸千篇一律的无聊和丑的讨伐,而是那些没有足够经济和条件的,每天都拼命努力挥汗如雨健身减肥的人,对“被作弊”"被落下"的恐慌。


图片来自Instagram



N:一个颇具悖论意味的现象是,在当下政治正确语境里,一个人有权选择ta喜欢的穿着和妆容,但是油头垢面、背心裤衩、满身异味,或者化妆技法拙劣的浓妆,就容易变得对对方不尊重。也就是说,既要遵从自己,又要遵从他人,但是自己和他人又经常是充满差异的。自由主义的语境下,就权利而言,人无疑有丑的权利,但在舆论语境里,丑甚至会给他人造成视觉污染。各位认为应该为了避免给人添麻烦而让自己变得更好看吗?大家怎么看化妆和他者的关系?


Drizzie(女):日韩社会对人们外表的规训非常严重,化妆和打扮变成一种社会规范,而不是自愿的行为。2018年底韩国女性发起反整容运动,反抗审美标准拒绝化妆,这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争取 “丑的权利” 。东亚文化中害怕 “麻烦别人” 的心态,也在这样的潮流中起到了助推作用。



我认为社会的仪表规范是干净卫生即可,而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变美,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在意外表美,他们或许更加推崇舒适的生活方式,一个宽容的社会应该允许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Sakura(女):我认为此题是一道伪命题,因为前者说的是 “懒”而并非是“丑”。“丑”是主观的,会随着个体和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当我们都不能定义什么是“丑”什么是“美”的时候,我们要如何说人有“丑”的权力呢?而相对的,“懒”是客观的。人是不是有“懒”的权力?那自然是有的,但因为“懒”,会产生一些后果,会遭到批评,这是人行使其“懒”的权力时造成的后果,那么他必须做好承受的准备。


如果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说出席有着装要求的场合——会议、party等,那此时,“不懒”就成为了一种“义务”,是这个人应该去履行的。



Cyrus(男):所谓 “给别人添麻烦” 或者 “污了某人的眼” 这种理由纯属无理取闹。当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宣称 “我有不被视觉污染的权利” 时,实际是在宣称自己的偏见应当被满足,这种宣称就一笑置之就好。


相比之下,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才是真正不可侵犯的。当然,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就要接受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带来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来自他人的评头论足,他人没有权利来干涉我的选择,我也没有权利去干涉人家的看法,就这么简单。

 


蔡大河(男):“做自己”那套话术可以说是当代消费主义最大杀器。他们要让你相信,你的所有决定都是自己做的出的,但谁不知道呢,你前一秒还在想垃圾分类真麻烦,下一秒随便打开一个APP就给你推荐厨余垃圾处理器,吃的是最多人点赞的美食榜的事物、摆的是ins上最火的姿势,说的是最蹭热点的流行语,你在多大程度上是你自己呢?


绝大多数当代人的特立独行,都只是迎合当代特立独行的潮流。不能定义美丑也是自己骗自己,全世界的审美有差异,但都偏好光滑的皮肤、明亮的眼睛、有光泽的头发、腰臀比在0.67和0.80之间,人类美丽的标准绝大部分是好几百万年的基因记忆决定的。就算你用人造文化里的女权思想告诉自己,肥扁秃皱也美,也没法阻止每个电梯里常年出现Angelababy同款脸。这当然不是说所有脸都是Angelababy脸,但显然是在一个标准范围里,服装和妆容也是。



也就是说,相貌中的美是有普世标准的,看到美的事物是会让人更愉悦的,也就是说,如果全世界不是只剩下你一个人你咋说都对,那么美根本就是一种道德标准,你自顾自地肥丑脏当然没问题,你把自己往那个美标准里打扮,是会让别人的一天更开心的,这和在行为上礼貌微笑谦虚谨慎没差,要多自私自大自我的人,才会觉得“我管你说什么,生而为人,我就是美”。让自己变美是道德高尚的人。




N:一个观点是:化妆能展示个性,化妆能让自己更有自信,化妆是为了自己高兴。但很显然,化妆是一个人造的社会动作,里面天然有时代审美规训,即便化的妆并不给别人看。各位化妆会让自己感觉更好吗?怎么看通过化妆来塑造自我这件事。


Drizzie(女):就我个人而言,化妆能让我感觉更好,化妆包含了我自己的创造行为。这其中当然有时代审美规训和时尚风潮的影响,但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创造形成独特的成果。我认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借助工具更好地表达自我。个体越独立,工具越是能够为我所用,反之只能被驾驭。



Sakura(女):我认为这世间万物的一切都是从 “我”出发的。举个例子,情侣间或许会说,“我为了你做了你最爱吃的菜,你都不夸夸我”。表面上,“为你做菜”是一个面向“别人”的动作,仿佛得益的是“别人”,但实际上,这个做菜的人做这件事的目的,可能在于“希望你夸奖我,而得到情绪上的安慰和快乐”。所以,表面上是为了谁,虽然不能说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意识到,那种在“得到肯定时”而得到快乐和满足感,才是自己行为背后的动力来源。


化妆也是如此,我们通常会认为化妆是“化给别人看的”——我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就是当我们自己呆在家里的时候,很少会想撸个全妆,因为“没有人看”。为什么我们需要观众呢,因为从观众这里得到的“认可”和因此而产生的“满足感”,是我们去“化妆”的背后的动力。所以这个“化妆”这个行为,和做菜,或者其他的所有看似“为了别人”而做的一系列动作相似,最终取悦的实际上是我们自己。

 

图片来自Instagram


Cyrus(男):可能是上学时读到的天才不容于俗世的故事太多,我早就放弃从他人认可中寻找自信这种事情了。一个人有没有自信,说白了几乎完全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和外在的眼光关系不大。如果你真的觉得一件事能让自己高兴,就可以去做。但在此之前,我觉得还需要经过一个反省的步骤,就是看看到底是 “真的让自己高兴” ,还是因为 “这件事能让别人高兴,所以我高兴” 呢?如果你的行为能通过这个检验,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蔡大河(男):所谓的自我,是通过他人来的反馈来确立的。他人又是根据一大堆人造的游戏规则来评价你的。相貌里有一套美的标准,光滑的皮肤、对称的脸颊、合乎比例的眼鼻口,接近那套审美标准就相当于自己“得了更高分”,分分钟想要发到朋友圈晒出来,呼朋引伴来夸奖(不发也更多是因为大众规则里,他人不喜欢看到别人老是发修图自拍),自然会更自信,越能从化妆里得到自信,就越同意和遵从他者的审美标准。也就是说,所谓的自信,根本就是从他人那里得到的ta信。




主演 / Ruoyi,Mongchi,Maming,Yeha,Michelle


制片人/叶晓薇   

监制/肖耀辉 

导演/Jean Liu

创意指导/Frida Liao,Coco Ho,Yidi Chen

制片/杜宇卉

执行制片/Yan

摄影指导/Jia Li

选角/Ruoyi

服装造型/Amy Mach

妆发/Ayaka Nihai

剪辑/Jean Liu,陈瑜瑞

混音/王孟迪

平面摄影/Zhongjia Sun

花絮图片 / Amy Mach


撰文 / Mentos

编辑 / Coco Ho,Yidi Chen

排版 / Munma


场地鸣谢

雑 Chop Suey Club,金丰大酒楼


🕙✉️🕙

 来聊 

 你化妆吗,为什么? 


NOWNESS


更多“审美”内容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usiyue@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