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一片云,却扎根乡土深处


在中国农大

有这样一位教授

他去云南三十多个乡村“盖房子”

也到非洲坦桑尼亚“种玉米、磨豆浆”

他的脚步遍布国内外

带领团队帮助了无数的人脱贫致富

他就是李小云

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云”教授的故事

人物简介

李小云,文科资深讲席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名誉院长,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小云助贫中心发起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于本世纪初提出的参与式村级扶贫的建议成为了其后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主要框架。提出的有关2020后的贫困问题的建议,得到了中央最高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影响了2020后减贫战略的政策制定。最近,他和团队提出的“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的政策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李小云于2015年深入云南瑶族村寨,进行了五年的驻点扶贫实践,创新出了“河边脱贫模式”。其后,他带领团队相继在云南昆明、曲靖、昭通、临沧、怒江等地的三十五个村庄展开乡村建设实践,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云南乡村建设实践模式”。他的减贫和乡村建设思想不仅在国内持续耕耘,更在非洲坚持开展了十年的实验示范。他和团队在国内和非洲的乡村建设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于2004年获得首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科研奖)、2011年获得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称号、2017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2018 年获得中国公益十大人物称号、2021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慈善家》杂志2021年年度人物等。





“不脱贫不出村”

云南省最南端,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河边村,一排排古朴的木楼依山而建。与一般的民居不同,河边村的每栋木楼都嵌入一间带有瑶族特色的客房。而在8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到处破木板房子和泥泞道路的破败景象

河边村旧貌

河边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是国家级贫困县勐腊县辖下的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年年底,长期致力于农村贫困和发展研究的李小云教授第一次来到这里。“坑坑洼洼的山路,我们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到村里,进村看到一栋一栋木头的破房子,我觉得这是没法生存的地方。”

河边村旧貌

时值冬天,看到村里的孩童在屋外玩耍,光着脚在湿冷的路面上跑来跑去,李小云深感不安,更让他不安的是,瑶寨村民的生活依然很艰难,村内没有一处安全住房,人畜混居随处可见,道路没有硬化,每到雨季道路泥泞无法出行。

研究脱贫方案

“当时我内心的触动非常大,竟然还有这样落后原始的村落”,李小云说,在入户访谈中,他了解到,这些村寨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村民生计依赖种甘蔗、割橡胶和在热带雨林中采集砂仁,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4000元左右,而人均年支出超过5000元,几乎家家负债。由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和习俗原因,外出打工者很少。低收入严重影响了下一代的教育,医疗卫生也得不到基本保障。这一切,让李小云感到痛心疾首。他决定选择一个贫困村当试点,在村里长驻下来,并下定决心:不脱贫不出村!

李小云在河边村调研摸底

博士团在河边村开展扶贫调研

说干就干!2015年3月,为了能够筹措资金借助一部分社会资源,李小云在学校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勐腊县注册成立了一家社会组织——“小云助贫中心”。随后,他带领博士生和助贫中心工作人员进驻河边村,开始进行贫困诊断的调研。

小云助贫中心工作人员合影

驻村半年多以后,李小云初步形成了他关于深度贫困村的治理方案。他认为河边村贫困的主因在于,村民基本没有可以持续产生收入的资产,也缺乏将资产变现的能力。不过,他们忽视了自身的居住环境,具有民族特色的竹楼、热带雨林景观、新鲜的空气与水源。这些资源如果能利用好,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由此,他确定了河边村的发展目标——打造小型高端会议经济,建设休闲旅游村庄。

李小云向村民解析治理方案

勐腊县委县政府采纳了李小云教授的贫困治理方案,并决定将此方案纳入勐腊县精准扶贫工作规划中。

李小云与村民同吃同住指导村民建新居

小云助贫中心各项发展措施逐步推进时,政府投入也不断在河边村落地。进村的土路浇上了水泥,村里的挡水墙、4G网络相继建成。盖房子的农户可获得当地政府提供的每户6万元无息贷款和1万元建房补贴,而建档立卡户的建房补贴可达到4万元。小云助贫中心总干事长、我校人发学院教授董强说,小云助贫中心在河边村投入了大约有300万元,政府投入已经超过1500万元。

河边村新貌

房建好了,路通了,瑶寨与外界联系的大门打开了。河边村也开始洋气起来:村里有了商店,有了会议室、餐厅,甚至还有了酒吧。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首都来的、省里来的、州里来的,也有从非洲来的外国朋友们。城市的消费动能带入到了曾经封闭的河边村,通过各种业态转化成了脱贫的动力。河边村逐渐形成了农民作为决策主体、建设主体、经营主体和受益主体的和美新乡村。李小云教授说:“在河边村才真正找到了我一直倡导的参与式发展的路径。”
有了河边村的治理经验,李小云找到乡村发展的痛点、难点,汲取以往实践的经验,在昭通市彝良县云中苗寨再次开启了“小乡村大变样”的“魔法之旅”。

大苗寨的咖啡店

大苗寨是昭通市彝良县洛泽河镇的一个苗族山寨,地处乌蒙山区的深度贫困村,脱贫以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稳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农民的收入70%靠外出打工。

改造前的大苗寨
2021年7月,李小云教授带领团队走进了深山里的大苗寨,面对脏乱差的环境、大多数农户未建完的住房、废弃的小学校、泥泞不堪的村道,李小云教授却看到了大苗寨的另一面——大山的美景、让他这个北方人感到惊讶的山地草场以及朴实的苗族同胞。

李小云教授与村民一起设计红砖步道建设方案

昭通的同志告诉李小云说:“昭通是四川人和重庆人的避暑圣地,夏天昭通市里跳广场舞的大多都是四川和重庆人。”李小云教授站在大苗寨的山坡上,形成了“把旅游建在乡村”的构想。他认为现在的旅游越来越个性化,到乡村尤其是大苗寨这样的深山峡谷乡村,既有气候资源,又有民族特色,离城市又不远,一个看似没有价值的乡村完全可以成为旅游度假的热点。

改造后的大苗寨

如果不把城市的动能带入到乡村,仅仅靠政府扶持,如果不把现代的业态带入到乡村,仅仅靠传统的农业,稳固脱贫攻坚是很困难的。李小云教授把城市动能带入乡村从而驱动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想法来源于他在河边村的经验,也来源于他走出河边村到昆明六个乡村展开的都市驱动型乡村实验的经验李小云教授带领团队的张传红、侯玉峰和曾艳,与县里乡里共同组成了工作专班,在大苗寨展开了又一场建设乡村的实验。

在一片宅基地的废墟上,李小云教授提出了在大苗寨建一个“中国乡村最美咖啡店”。地方的同志表面没说什么,背地里都议论在这么穷的山村搞一个咖啡店谁来喝?经过一年的建设,昔日破落不堪、日渐衰落的大苗寨蜕变成了一个让几乎所有游人都感到震撼的云中苗寨。云中苗寨利用集体和农户的闲置资产打造出了嵌入式的精品公寓、餐饮店、便利店、烧烤长廊、苗族文化广场等不同类型的业态。云中苗寨的咖啡店被誉为“云南乡村最美咖啡店”,试运营一年多,全村营收接近150万,苗寨最美咖啡店营收十余万。云南省省长王予波带领相关部门考察云中苗寨,对云中苗寨的乡村建设,尤其是以农民为中心,农民的乡村农民建,农民的乡村农民管,农民的乡村农民受益的模式给与高度评价。云中苗寨有了自己的CEO,上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

走进怒江大峡谷

2023年3月19日,在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上,李小云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三十多位各国大使介绍中国减贫经验。中外嘉宾在会议期间来到了李小云教授及团队在怒江打造的古炭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怒江峡谷里,一个极具现代感的和美乡村呈现在了参会嘉宾眼前。古炭河村处处是景,嘉宾在各处留影,傈僳族同胞踏歌起舞深深吸引了嘉宾。自2020年开始,李小云教授数十次前往古炭河村,侯玉峰老师、曾艳老师驻村时间长达100多天。云南省委政府高度重视古炭河的建设经验,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支持李小云团队为怒江再打造二十个农文旅融合的和美乡村。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的鼓舞下,李小云教授带领团队已经先后四次深入怒江峡谷的村村寨寨进行现场调研规划,怒江峡谷留下了李小云教授和团队师生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脚印。




"小技术"走向世界

眼下已是五月中旬,到七八月份,坦桑尼亚的玉米就将迎来收获,9000公里外的非洲大地,也有李小云的足迹。
2011年,李小云第三次到访坦桑尼亚。这一次,他是带着问题来的。

李小云调研农户情况
长期以来,坦桑尼亚人的主食是玉米,他们将玉米磨成面,制作成一种叫“Ugali”(乌加力)的糊状食物,口感类似中国西北地区常吃的“搅团”。李小云说,虽然玉米是坦桑尼亚主要粮食来源,当地玉米产量却非常低,平均亩产却只有150斤左右。在中国的华北平原,玉米亩产800斤,相较之下差距不小。实地调研之后,李小云发现了问题所在。当地农户的玉米种植方式较为粗放:不做土地平整,下雨之后,把自留的种子播到地里,也没有适当的田间管理、没有基础的灌溉设施。这些做法导致出苗率低,最终产量也低。

李小云与当地农业官员调研农户情况

其实,像李小云一样来到非洲的援助者不少。不同的是,以前的援助者提供的解决方案,比如灌溉农业、机械化农场等,大都超越了非洲发展实情,最终“水土不服”。坦桑尼亚的小农户,极少有人买得起拖拉机。就算能买得起,也用不起,因为他们承担不了高昂的能源、维护等成本,还有道路条件不足造成的损耗。“我就在想,能不能考虑到实际条件,采用那些最简易、最朴素、最容易被当地农民接受的经验和技术。”李小云称之为“平行经验”,“无需资本投入,只需用点‘小技术’,农民也能获得‘大丰收’”。李小云与当地村民交谈

经过调研,李小云团队提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玉米密植技术,教坦桑尼亚农民按照35厘米株距、75厘米行距来种植玉米,然后实行中耕除草、间苗等技术,在缺乏资本投入、不施化肥的条件下,改广种薄收为“集约化、劳动密集”的精耕细作,最终将玉米产量提高。

起初,项目的推进并不顺利。第一年,在佩雅佩雅村,只有毕尚噶一户采用了中国技术,他是村里的农业技术推广员。
“没见过那样种玉米,太复杂,也太辛苦。投入的劳动要多很多,但收益如何,还不知道。”许多村民仍在观望。

玉米大丰收

到了第二年7月收获季,毕尚噶家试验田的玉米亩产达到400多斤。看到如此明显的改变,愿意尝试的农户多了起来,纷纷邀请中国专家来自家地里进行指导。之后,每到种植季,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都会到坦桑尼亚,下地观察植物生长情况、传授经验、解答疑惑。渐渐地,中国“平行经验”得到了更多坦桑尼亚农户的认可。
自2011年起,中国农业大学与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政府、苏科因农业大学组建联合团队,先后在佩雅佩雅村、麦迪格瓦辛巴村等十个村庄开展村级减贫示范项目,分享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减贫脱贫经验。据统计,“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已覆盖当地一千余户农民、一万多亩土地,参与者的玉米收成平均翻了一番以上。项目还多次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集。在“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推广到千家万亩之后,李小云团队又开始推广玉米套种大豆。让人欣喜的是,不少农户正是靠着种玉米、大豆新增的收入,盖起了新房子,越来越多的坦桑尼亚民众从中受益。


就是这样的“云”教授

倾心贫困山区 援助坦桑尼亚

走遍乡间山野 跨过泥泞荆棘

不说累 不言弃

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

以榜样的力量感染着农大学子

为“解民生之多艰”贡献青春力量

让我们给这样的“云”教授

点赞!


统筹 | 吴笑含 李心怡‍

编辑 | 程湜责编 | 武慧媛 姜萍萍 张黛眉支持 | 学校“双一流”文化建设项目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农业大学需要传播学?需要!

边疆支教&B站up主,优秀!

来这里,挖呀挖呀挖!

这还不表白?(大美农大有惊喜)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