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所大学的校长,培育小麦给学生吃

生日快乐 中国农业大学 2023-11-10

凝心聚力迎双甲,强国兴农作先锋

百年渊源,薪火相传

弦歌不辍,毓秀芬芳

今天,是中国农大118岁生日

全校同学都吃上了

美味可口的免费校庆餐

今天,有人实力宠宝宝

校长孙其信团队将研制出的

科技含量满满的小麦新品种研磨成粉

从我校鸡泽实验站运送到校

做成各式各样的“花式”馒头

满足学生们的味蕾

这份校长“严选”

你吃到了吗?

校长“严选”,实力宠宝宝

自己的宝宝自己宠

此次用于制作校庆馒头的小麦品种“农大753” 

来自孙其信校长团队

是通过常规和分子育种

相结合的途径最新选育的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与以往优质小麦品种相比

实现产量、品质和抗性的协同改良

打破了以往品种优质不高产

优质不抗病和品质不稳定的瓶颈

“农大753”的产量比普通小麦高

品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麦标准

适合生产优质面包、面条等食品

 一个小麦品种的培育周期通常为8至12年

“农大753”成功培育的背后

是中国农大人夜以继日的付出

每年小麦播种、杂交、收获等关键环节

田里、实验室内都能看到校长的身影

 如今,这支科研创新团队

在优质高产高抗小麦资源鉴定、基因挖掘

分子机制解析、分子育种等方面

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还培育了以优质强筋小麦为代表的

“农大761”“农大179”

“农大3753”等系列品种

累计科技成果转化经费1000余万元

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得到广泛认可 

“农大753”“农大761”等小麦品种

在“十四五”期间推广面积可达500万亩以上

有望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

新一轮重要换代品种

一代代中国农大人

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份跨越431公里的爱!

这批超一万斤科技小麦

种植于431公里外的中国农大鸡泽实验站 

鸡泽县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

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是建设重要农作物及蔬菜品种选育

中试和推广基地典型及代表性地区

 实验站以现代种业发展为核心

探索校、地、企有机结合的模式

构建产、学、研协作平台

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在食堂师傅的精心制作下

各式各样的“花式”馒头垂涎欲滴

搭配各色蔬菜汁

口感香甜、麦香四溢

热气腾腾的馒头美味又营养

学生们大呼过瘾

118种免费套餐,专家校友齐上阵 

 除了校长“严选”

学校还为学生精心设计了

118种免费营养套餐

食品学院吕晨艳教授进行营养建议

推出松鼠鱼、天高海阔凭鱼跃

花开富贵虾等套餐

寄托了学校对学子们的祝福和期盼


套餐中众多食材

有中国农大专家和校友捐赠

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的

国产蛋鸡新品种“京粉6号”

沙果与苹果远缘杂交选育的

小果型优质抗病耐贮新品种苹果

来自青海德令哈

达到国际同行业最高标准的黑、红枸杞

......

从水果、蔬菜、主粮

到中药材、保健食品

满满的“科技与狠活”闪亮登场

(图为部分产品)

这些产品无一不是

中国农大人将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展现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

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

殷切期望要厚植爱农情怀

练就兴农本领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农大人将牢记嘱托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看百年校园风华正茂

写强国兴农崭新篇章

中国农大118岁生日快乐

新征程上我们再出发!!!





文字|勾琳萱 王雨姿

摄影|姜承希 尚岳洲 易金池

编辑|宋梦洁

责编|武慧媛 姜萍萍 郑诗盈 吴笑含 徐乾艺

鸣谢|农学院 后勤保障处 校友办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制作118套校庆餐,献给中国农大!

今天,我们直播一天带你逛校园

赞!国宴用酒,中国农大人“酿”

起猛了!大学食堂还能这样???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为118岁的中国农大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