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HAD学术 | 清华设计实践65周年 |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 | 重返校园Vol.1 Part1

清华建筑设计院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2024-09-07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65周年华诞之际,我院举办“清华设计实践65周年”主题系列活动,于4月启动重返校园 |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活动。众所周知,建筑是一门复杂而综合的学科。在步入社会之前,每一位建筑学院的学子都历经了五年的本科教育并有一大部分深造研究生乃至博士。回首校园生活,有懵懂迷茫,更多的是成长与历练。值此设计院建院65周年与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同庆之际,特邀请在我院工作的建筑学院教授副教授建筑学院博士分享近日的设计成果,带设计院的同事重返校园,再忆青葱岁月。


THAD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

重返校园Vol.1 Part1


清华设计实践65周年 |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 | 重返校园 活动共分2场进行,4月24日下午举行第一场讲座,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企划部国际部主任杨丝路担任主持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创新设计研究分院副院长韩孟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筑师孙燕线上分享我院产学研一体的工作研究以及实践成果,弘扬优秀设计理念。本篇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创新设计研究分院副院长韩孟臻分享的水磨社区设计研究。

▲重返校园Vol.1 Part1完整录屏▲
水磨社区设计研究 | 韩孟臻

THAD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

水磨社区设计研究



韩孟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创新设计研究分院副院长



1805年,水磨村就已经形成。鸟瞰图中远处是西山,远景为圆明园,近景是清华大学校园。水磨村曾是典型的高密度城中村,现代市政设施是后加的,所有管线都暴露在外面,防火、消防等方面都达不到当代城市管理要求。 
 

 
水磨村基地毗邻中关村北大街,位于中关村科学城的核心区域,周边被清华、北大、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围绕,向北是海淀科技龙头企业聚集区。同时,它又在三山五园的绿化核心上,由此带来了诸多文物保护方面的限制。《圆明园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规定东水磨片区为四类建设控制地带,限高18米;而《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规定东水磨片区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限高3米。3米限高意味着只能建设一层高的平房,显然无法满足城镇化后半期的城市需求。本项目设计初始工作就是针对规划指标做设计研究,经历了三年的反复研究,才进入到常规的设计程序。

 


设计研究中最重要的支撑来自于清华大学多位专家的咨询意见,吴良镛、关肇邺、郭黛姮、庄惟敏、边兰春、齐欣都为项目指引了方向。

 
历史研究发现六个关键时间段的档案。晚清时期的图可见,水磨地区是皇家西郊园林周边的一部分,印证了郭黛姮先生所判断的该区域应没有太多文物遗存的观点。1954年测绘图可见,最东部和最西部是村民的聚落,中部是农田。1972年的黑白卫星影像中保持着同样的特征。1985年,在中部开通中关村北大街,迁建圆明园南门居民至此,东水磨沿街形成连排一层公房。2000年以后,居民开始在自家宅基地上加建,容积率变得越来越高,最东部形成了四-五层楼高的高密度片区。
    


最终呈现的方案基本可以概括为:基于民居聚落肌理,碎化建筑体量。西侧按照原连排平房肌理,设计连续坡屋顶的建筑,回应对城市界面的关系,对圆明园的关系。东侧采用平屋顶建筑,与清华大学校园建筑建立联系。整个建筑群希望是从历史和地段的原有基因中生长出来的新个体。


这张照片融入效果的东侧鸟瞰图,展现了新建筑群通过低层高密度聚落的肌理,填补在圆明园和清华校园之间。圆明园与清华校园沿着中关村北大街都是基本封闭的界面,水磨社区的开放临街界面,或将成为该区域最公共、最积极的城市空间。


设计摒弃了原水磨社区连续山墙对着城市街道的消极界面感,在沿街采用了较多开间面,借助中国传统建筑开间面与开放性的意义连接,实现丰富的、积极的、多孔的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界面。


水磨社区的主入口,通过切割掉朝向街道的一半坡屋顶,利用屋脊的高度建立起城市尺度的标志性,在后退形成入口广场的同时,由高向低、指向内部的坡屋顶也表现出开放、欢迎的态度。在主入口的东西向位置,建立由城市到清华大学校河的视觉通廊。


立面延用了水墨社区传统建筑材料——灰砖,以1.4米为模数,用玻璃幕墙、镂空砖幕墙和实心砖幕墙组合,希望呈现出既传统又当代,既有民居生动、亲切的氛围,又具有清晰的内在规律,理性、冷静的气质。


从清华校河的河畔向西看,可看到水磨社区作为校园边界的状态。透过视觉通廊,可远眺圆明园与西山。


延续水磨社区的空间肌理,转化为园区设计中独一无二的空间特点。比如上图西侧的街巷,在满足消防规范的前提下,保持其传统街巷的尺度感,结合局部为地下采光通风的小庭院,地下、地面、二层建立起一个立体交通的体系。


东侧在地下一层设置了一个从南到北的地下步行街,串联起周边的地下使用空间与庭院空间。


园区北部的这个小型的开放休憩空间,源于原本村落肌理中冬季煤炭的堆场,煤改气以后,这个空间成为村民日常活动的小广场。玻璃的地面是地下步行街的采光顶,下沉庭院中的乔木可以一直长到地面上来,向西可以看到西山的远景。


街巷空间和庭院空间的相互串联,是园区外部空间组织的逻辑。北京的传统街区中街巷具有公共性,而庭院空间是私密性的空间。本方案将街巷和庭院有节奏地串联一起,塑造出具有围合感和归属感的公共空间系统。   



立面上丰富的变化,我们是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把不同部位的墙身构件备选,拼合在一起,形成了大量的墙身详图。

水磨社区项目在传承和创新的方面取得了一个平衡。项目的体量、立面设计、材质都来自于对历史文脉的回应,对传统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元素与空间元素的再现,试图让建筑空间环境,在时间维度上扮演过去与未来的媒介。希望人们能够感知到旧的物质环境的确在逐渐地被更替为新的机体,但其中的空间肌理、风貌、乃至场所精神却依然被保存继承下来。

城市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其中不变的又是什么?这是该项目设计中所包含的思考。尊重本地社群特定的价值判定,建立市民对场所的认同,这是本项目的设计追求。


问答环节

杨丝路:因为水磨地区它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有周围丰富的历史风貌和历史沉淀,使用功能可能包含一些对公众开放的或者自用的功能,如何解决整体的建筑风貌和使用功能之间的一个冲突问题?

韩孟臻:这个项目的特殊性在于它在这两个国家级文保区交界的地方,这决定了政府、专家、大众对项目风貌的重视,大于对使用功能的重视。通过设计研究,形式、高度、体量这些条件才能确定下来,成为功能等议题的讨论前提。在这一点上说,水磨社区是一个体量和风貌先行研究的特殊案例。

杨丝路:地下空间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冲突问题,现在这个地下空间有没有出现这种问题?

韩孟臻:该问题的确是文物区周边项目的常见问题。我们咨询了郭黛姮先生,据她判断西水磨片区曾作为皇家园林的厂房,有可能有一定的遗存。东水磨是农田和居民的聚落,基本没有文物遗存。在建设工程开展之前的文物勘测,印证了郭黛姮先生的判断。


撰稿 | 企划部
编辑 | 企划部
版权 | 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如需转载,请联系THAD企划部


欢迎关注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新媒体矩阵!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THAD新闻 | 我院荣膺建筑中国·十大中国建筑设计品牌企业及最具品牌影响力国有企业第六名

THAD推介 | 传世工程 赓续文脉 |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THAD推介丨清华大学北体育馆

THAD合集 | 2023年即将竣工项目

点击“在看”

分享THAD的项目及最新动态

↓↓↓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