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HAD学术 | 庄惟敏 | 大师总师讲堂 |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 | 清华设计实践65周年全纪录

清华建筑设计院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2024-09-07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大力提高住房品质,以“要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为目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自创立以来,以“超越自我,创建一流,精心设计,创作精品”为理念,切实落实为人民建设更高质量的建筑、创造更高质量的空间。清华院因而特别推出“ 清华设计实践65周年 |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 | 大师总师讲堂 ”。 


清华设计


Tsinghua Design

Speech

系列讲堂

大师总师讲堂 | 庄惟敏


清华设计实践65周年 |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 | 大师总师讲堂 | 庄惟敏活动于8月18日举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总建筑师刘玉龙担任主持人。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总建筑师刘玉龙主持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首席科学家庄惟敏院士分享题为”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探究科学设计方法论“的讲座,本次讲座线上线下累计观看总人数超过1.4万人。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 探究科学设计方法论 | 庄惟敏 PART 1▲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 探究科学设计方法论 | 庄惟敏 PART 2▲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 探究科学设计方法论 | 庄惟敏 PART 3▲

清华设计


Tsinghua Design

Speech

系列讲堂

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探究科学设计方法论



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协同创智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首席科学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1

建筑与建筑师的价值



建筑起源至今已经有千百年的发展历史,无论是最早的穴居还是用草、树枝和石头搭建的建筑,我们都熟悉一个词,那就是"建构"。它指的是用建筑的元素或单元体来搭建、构建建筑主体,基于搭和建的概念。今天,我们过多地研究意识形态、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东西,却经常忽略了建筑形成空间本质的重要性。


建筑学经历了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发展,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现代主义的四位大师代表了建筑在长期发展中的重要思考,使建筑体现出特定的方向感。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强调了建筑的重要要义:坚固、适用、美观。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准则。建筑师的职责重大,需要广泛掌握文笔、绘画、几何学、历史、哲学、音乐、医学、法律和天文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成为一名建筑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普利兹克奖关注建筑的本质,美观变为愉悦,更准确描述了建筑师的价值。创造的空间可以多样,但最重要的是给人带来愉悦感。而凯悦集团还支持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奖项扩大了尺度,涵盖城市范围,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体现了建筑的当代价值。


02

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20世纪是大发展也是大破坏的时代,环境问题、城市化加剧、建筑魂的失落等挑战必须应对。唯一选择是可持续发展,将建筑视为整体循环体。建筑师是高风险垃圾制造者,我们需关注建筑的有效使用年限和垃圾处理,而不该仅限于设计,忽略了后续使用和拆除。

 


例如武汉大学合并后的工学院一号楼,拥有近4万平米的面积并获得多个奖项。然而,这座建筑花费了数亿建造,却以1300万拆除。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无法左右定位,只能按照任务书进行设计。
 

03

任务书是影响建筑可持续性的关键


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暴露出大量短命建筑的问题。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左右,拆除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非质量因素导致的不好用。建筑师很难做到完美,因为任务书的准确性对设计至关重要。

这些问题告诉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左图显示民用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从建材的生产运输到现场施工,建材部分的能耗和碳排放较高。右图显示拆改面积和新增面积的比例,预计未来大部分的建筑业务将以改造更新为主。


04

科学研究的“1+4”路径


下面介绍我在建筑学院教课时使用的"1+4"方法。


“1”为发现问题

建筑在城市中面临哪些挑战?除了美观外,还需解决城市问题。体育建筑还涉及赛后利用和空间弹性,中央商务区设计也需考虑实际出租情况。


“4”为四个环节

1:要有自己的理论建构,可以借鉴现有理论但要发展。
2:除了理论建构,还需要关键技术或方法论来实现。
3:理论和方法是有的,但要把它们付诸实践才行。
4:将其凝练成规范导则,使之指导未来的设计实践。


依靠灵感和运气是不可靠的,需要理性思考和方法,科学研究证明这个范式在课题研究和设计方面是可行的。


05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设计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建筑要有一张中国脸,他用浅显的话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这意味着中国当代建筑不仅仅是古代的脸,还要反映中国当代的特点。通过原理方法、营建模式和技术体系的研究,我们希望提取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设计方法论,以指导当代现代设计。

 


通过研究当代建筑绿色设计原则,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同时提取了特殊模式作为经典的建构元素,并探讨了原型在不同地形和结构中的应用。得出了设计的六大原则,包括“形体组织、空间组织、再生能源利用、门窗开法、非均衡保温和遮阳”。


通过转译建造文化传承、绿色节能需求、结构安全和地域适应等要素,形成了“文绿一体”营造的技术体系,它适用于宏观空间规划和细节部分。

 


技术体系的建构需要大家的合作。目标是形成与建筑相关的各个要素,如聚落布局、平面形态、部品、材料构造、特色工法等。而建筑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绘图和设计,还包括策划、规划、设计、材料选择和维护等多个方面。

 


我们研究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数据库,其中包含了有关片区、西北荒漠、西藏高原、西南多民族等内容。最后形成了四部地区的绿色建筑图集。


06

问题导向的建筑设计方法论



科学合理的研究与决策至关重要,科学方法论与建筑的美观与否并不挂钩,西方早在二战后就有了策划的概念。威廉佩纳是一个老建筑师,他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建筑分析与好设计的开始,登载在1959年的建筑实录杂志。后来还写了一本书,被誉为建筑界的经典,名为《问题搜寻法》(Problem Seeking)。


书内描述建筑设计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然而,一个建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设计中,策划和分析的前期工作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找出所有问题并给予定义。


07

“前策划-后评估”理论体系的要点及价值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问题域的分析找出最关键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并制定决策路径。设计验证可以通过数字孪生的方式展示给业主看,解决关键问题。评估和反馈是最后的步骤,对领导的业绩和后续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住建部要求进行大型公共建筑评估,只有评估结果才能指导设计。因此,我们将建筑策划和后评估纳入传统领域中,形成了前策划后评估的闭环。


西方早在二战后的60年代就已经有了类似的理论。在城市快速新建中,特别是医院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医院空间设计不合理,导致容纳不了足够多的陪护人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评估来解决。

 


建筑评估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评价。短期评价在建筑竣工后进行,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中期评价在使用一年后,根据业主的反馈来改进建筑。长期评价涉及研究规范,持续五年以上。


08

相关实践项目介绍


1:国家植物博物馆:着重讨论了木结构的形态生成和解决了哪些问题。
2:九寨沟游客中心:重点是基于自然山水格局进行设计。
3: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强调了中华传统精髓与自然生态的融合,以及对环境的修复。


这些项目都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进行设计和研究,结合当地材料和环境特点来实现的。


09

结论


将文化基因与当代建筑的结合实际上就是创新。我们不是害怕缺乏创新,而是担心在创新的过程中忽视了我们深厚传承的中国文化。


梁思成先生专注于研究中国建筑,虽作品不多,但若仔细观察,他较少采用大屋顶设计,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话题。


此外,我们提到建筑设计中的科学决策也是一种创新。首先要遵守底线,否则设计可能成为废品。作为中国建筑师,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其完美地转译到现代将会展现出创新的成果。


10

问答环节


观众提问:庄院士如何看待城市更新和中国当前的城市化与乡村振兴规划?作为建筑人,应该如何应对和思考这些问题?


庄惟敏:建筑类型上没有城市建筑和乡村建筑之分。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是本质相同的问题,建筑师应该以人为核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于城市更新,我们需要准备好迎接它的到来,明确保护的内容以及相关程序,并在前期的策划研究中运用基本理论和原则。此外,城市更新还需要考虑功能变化,如老房子可以转变为民宿等。


观众提问:建筑中的趋同性很强,缺乏地域性。由于限制和预算限制,我们很难在项目中实现创新。在城市改造中,很多老旧小区资金条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


庄惟敏:创新不一定意味着昂贵。我们祖先的创新是实用且廉价的,否则它们不会流传至今。其次,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鉴。例如,王澍在杭州的一些项目,使用一些具有表现力的廉价材料,在构造和建筑方式上采用了粗糙的手法,以解决当代建筑追求精细度的成本问题。


对于大规模住宅项目,我们可以探索不同的构造方式和空间组合,团队应分为专注创造精品和符合经济条件的两类项目。


观众提问:我们使用传统文化的故事和理性结论建立了一个优秀的数据库。我有一个想法,能否从人类群居角度考虑地球上的相似性,以人类发展史的方法论作为前提条件?


庄惟敏:我同意您的观点。在不同维度和国界上,民族的趋同性是存在的。例如,“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在房屋和生活习惯方面有相似性。我们应该扩大到这个层面上,走出国门。


观众提问:庄老师,刚才您提到,习总书记说中国建筑要有中国脸,我想再请教一下,到底什么是中国脸?


庄惟敏:中国脸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通过研究来定义其特征。已经有一些研究关于中国风格和中国式的凝练和解析,历史上也有各种建筑类型的分类和总结,例如拜占庭建筑和古希腊建筑。在当代中国建筑面向西部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特征。



企划部 |  撰稿 
企划部 |  编辑 
 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版权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转发至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如需转载,请联系THAD企划部)


THAD


关注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了解更多信息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THAD特辑 | 西北筑丝路, 清华共创新 | 西北地区业务实践

THAD特辑 | 清华创设计,湾区新征程 | 大湾区业务实践

THAD特辑 | 扬子江畔建筑韵,清华艺境传情馨 | 长三角地区业务实践

THAD推介 | 中科院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

点击 【在看】【赞】让建筑设计之光照向更远的地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