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物联网发展按下“加速键”:中国移动上线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

党博文 通信圈 2022-08-12

近日,中国移动宣布上线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该业务自2019年1月23日至2019年12月进行试行,用户可在这段时间内在基于主号码原有的账户、套餐基础上,添加一个同号的eSIM账户。



据悉,一号双终端业务将会在试验期内免费提供服务,在此期间中移动不会收取eSIM的月租等费用,该活动目前仅针对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七个城市,至此,三大运营商均在全国各地开展了eSIM卡的试点。


大势所趋


与传统的SIM卡不同,eSIM没有固定形态,是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作为智能设备的一部分出现,而不是作为独立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并且,eSIM具有可编程特点,用户可以对eSIM进行远程配置,以此来实现运营商认证信息的下载、安装、激活、去激活及删除,也正因为这些特性,eSIM十分符合物联网连接的需求,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以此次推出的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为例,相比于此前移动推出的万能副卡业务,一号双终端业务不仅取消了实体材质,还让用户可以将eSIM自由绑定在体积更小的智能穿戴产品,或其他手机终端上。


在eSIM的推进过程中,苹果公司无疑是最为积极的推动者之一。此前,调研公司Ovum曾预测,2018年eSIM设备销量将增至4200万部,并且Ovum也将公司预测2022年eSIM设备销量预期从1.48亿部提升至5.38亿部也正是因为其预计未来几年将有更多高端手机品牌追随苹果采用eSIM技术。



如今,万物互联已成必然,智能设备终将会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除运营商外,互联网巨头和手机厂商同样在eSIM卡上发力,包括小米、联想等多家企业已在笔记本等产品集成了eSIM功能,据调查公司Smart in sights的预测,2020年前,将有34.6亿-86.4亿台搭载eSIM的设备出货;在未来十年内,传统实体SIM卡将会至少减少16%的出货量,专家认为,随着eSIM卡的普及,运营商、手机企业、互联网巨头之间对该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eSIM发展按下加速键


eSIM卡落地距今已过去几年,然而为何三大运营商近两年才完成试点布局?


其主要原因就是eSIM的出现会一定程度影响运营商的收入。


众所周知,eSIM卡的出现意味着用户不再需要繁琐的步骤拆卸SIM卡,用户可以通过OTA的方式对eSIM进行远程配置,以此来实现运营商认证信息的下载、安装、激活及删除等,也就是说,只要网络制式支持,用户可以自由切换运营商,这无疑降低了消费者对运营商的依赖,在各家运营商积极争夺用户“第二卡槽”的当下,eSIM卡的出现显然不利于运营商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物理SIM卡的消失将会破坏部分运营商苦心经营的业务门槛与用户,让原有的SIM卡采购供应方式从运营商主导变为终端商主导, 对于eSIM产品的测试、认证等关键环节也有可能会变为其他机构负责,对运营商原有基于SIM卡的增值业务也会造成影响。


此次中国移动的业务试行与此前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开通eSIM业务标志着我国eSIM发展正在进入快车道,对此,专家表示,运营商全面拥抱eSIM,虽有所顾虑,但考虑到eSIM未来的前景,依然在筹谋布局以图先机。



推荐阅读

文 / 《通信产业报》(网)党博文

编辑 / 党博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