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理工”来了!将给光明科学城带来什么?

看着深圳高校成长 深圳光明
2024-08-21



光明科学城再次站在聚光灯下。


5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深圳理工大学的函》指出,深圳理工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深圳理工大学的设立,标志着光明科学城基础科学研究再添生力军。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光明科学城具有良好的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城市环境和生态本底;高校则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除了深圳理工大学,光明还布局了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医学科学院、光明高等研究院等研究型高校和大院大所。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继落户,不仅提升光明科学城的学术氛围和科研实力,也将带动更多高端创新要素集聚科学城,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深圳理工大学主校区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办新型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依托一流科研机构优质丰厚的科教产教资源,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办学模式,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办大学,学科交叉建专业,三院一体(学院、研究院、书院)育人才”为办学特色,“三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面向全球集聚高水平师资,因材施教培养优秀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和创新企业家。


经过近6年的筹建,深圳理工大学已集聚了一支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包括海内外院士14人、国家级人才88人,长聘教师中有41人在海外获得终身教职,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深圳理工大学鸟瞰图(设计图)



深圳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教合作、优势互补,探索高层次人才的人员双聘机制,深圳先进院的500余位科研人员与深圳理工大学的教授强强联合,共同培养国家亟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深圳理工大学将以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培养国家亟需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在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着力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科研成果转化高地,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快速冲击世界一流。




学科与光明科学城主攻方向紧密相关“双向奔赴”提升创新能级


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深圳理工大学将构建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聚焦“新工科”“新医科”,首批建设了生命健康学院、合成生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药学院、算力微电子学院七大学科交叉专业学院。


深圳理工大学主入口广场(设计图)


梳理发现,这些学科与光明科学城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光明科学城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领域,集中布局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重点发展“8+5”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


合成生物产业是光明区重点布局的产业之一。当前,光明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合成生物产业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朝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高地方向迈进。


据统计,近三年深圳市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80%落户在光明区,现已集聚合成生物企业107家,总估值约300亿元。


新材料赛道同样可圈可点。喝杯咖啡的功夫,充电续航400公里——在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来自深圳光明的欣旺达动力大放异彩。这是一家深耕新材料领域的企业,近年来抢抓新能源汽车增长机遇,一路成长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佼佼者。目前,光明区已集聚了贝特瑞、欣旺达等一批新材料“尖兵”,产值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一。


光明生命科学园


深圳理工大学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链接高水平科研、产业、设施和孵化器等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光明科学城内,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学重器”,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研究环境。


深圳理工大学与光明科学城的双向奔赴,必将为光明这片热土带来创新活力,加速提升创新能级,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校集聚效应促进光明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苍翠青山下,光明湖畔旁,一栋栋现代建筑聚势成群,见证了光明科学城的科创蝶变。


驱车沿着公常路行驶,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筑群一路绵延,与之一路之隔,深圳理工大学拔地而起,科技范、学术浓厚气息扑面而来。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高校集聚,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优势互补,联合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解决科学研究的“卡脖子”问题。


此外,随着大院大所、深圳理工大学等研究型高校的集聚,光明科学城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迅速在这里汇聚,为光明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产学研合作创新,实现成果转化”,是推动区域经济从高速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深圳理工大学为例,该院校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深圳理工大学周边不仅有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孵化器,还有类脑智能产业园、合成生物产业园等,这些资源与地缘优势,可以让学生一入学就在“基础研发—技术攻关—产业反哺—基础研发”的人才培养闭环生态体系中成长,学生也有机会尽早接触科学研究和产业成果转化,在实践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深圳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此外,光明科学城依托各类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优势,在一定空间内密布产学研资源,催生化学反应,推动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比如,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在国内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解决基础科学问题,支撑产业进行核心技术攻关;“楼下”构造产业孵化空间,为合成生物类初创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共享实验平台及智库支撑,有效打破科学与产业孵化的时间与空间壁垒。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的集聚也带动了光明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提升,光明区在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改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将大力提升光明区的宜居性,也为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奠定环境基础,进一步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未来,随着更多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落户,光明区将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推动高端创新资源要素规模化集聚,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澎湃力量。




内容来源:深圳新闻网 察理思特(公众号)

编辑:李可

校审:靳峰 陈圆圆 谢燕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推荐阅读

① 顺利封顶!13号线二期刷新进度条!


② 赞!光明这场比赛获评2023年深圳市“十大高水平体育赛事”!


③ 今年招生!教育部批准设立深圳理工大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光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