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栋梁特等奖学金 | 三年11本专业课笔记,他畅游学海,走进热爱的科学殿堂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大招生小蓝鲸 2023-12-30


从毓琇书院到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他在南大追寻着自己心中的热爱

从物理竞赛到光电科研

他将自己的热爱转化为知识与力量

保持热情,无私奉献

   他,就是栋梁特等奖学金获得者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朱逸晨




朱逸晨,毕业于江苏省淮阴中学。现为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学年学分绩4.802,位居学院第一。先后担任毓琇书院团学联宣传部部长、团学联主席、朋辈导师、朋辈学业讲师,现代工学院年级长、学业发展协会发起人和会长等职务。获得栋梁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郑钢海外学习奖学金、81物理奖学金等高额奖学金。获评南京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南京大学优秀学生会骨干、“五四”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在南大

走进热爱的科学殿堂





虽然现在就读于光电专业,但是朱逸晨最初的专业意向却是建筑学,于是他通过江苏省的综合评价招生计划,第一志愿录取了南京大学工科试验班。但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朱逸晨发现建筑学并非自己梦想中的高塔。“深入学习之后,我发现我所想象的建筑学与实际的建筑学差别很大。而我以前在高中是学习物理竞赛的,物理学科思维的模式与建筑学迥异,我感觉到自己格格不入。所以后来决定还是做物理相关的方向。”



大一设计作品 “毓见”院刊封面封底


南大给所有探索自己发展方向的同学以巨大的宽容,朱逸晨也在南大不断探索着自我。对于未来的主修专业,他考虑过物理、电子、现工、天文、大气等方向,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了相关院系的老师、同学,深入地了解各个学科的具体情况。最终,他选定了现工院。“相较于那种纯粹的理论学科,我觉得我更倾向于应用科学。现工院给人的感觉正是这个样子。”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科研训练






在南大

搭建交流的桥梁





进入现工院后,朱逸晨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三年来,他一直处于学院的领跑位置。一方面,高中的竞赛训练为他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上大学之后他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堆积如山的专业书籍是他留下的脚印,整整十一本整理笔记见证了他三年来的成长;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苦难。朱逸晨对自己的专业充满热爱。当谈到空闲时间用什么方式放松时,他笑着说:“当然有很多方式,闲暇之余和同学们打打球,玩玩游戏之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学一些有趣的东西,空闲时间会听听讲座,或者学习一些我们学院没有开设的课程,这能够给我带来一种非常充实的感觉。”


研读过的专业书籍&相关笔记整理


朱逸晨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交流研讨的高度热情。他发起了学院内的学习研讨会,旨在促进专业知识的高效、深入学习。“我们学院课程多、内容难,给大家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讨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发动了这样的活动,给每个参与的同学分配切片任务:解读、总结课程基本内容,再通过思考和学习参考资料对知识的各方面进一步挖掘、提炼、拓展。”学习研讨会对参与的同学们提出了相较于考试的更高要求,不仅要能够掌握公式、解决习题,还要对知识所揭示的现象、应用前景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每一个人都能在学习研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交流合作,让大家学到很多新知识、新思想,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


交流研讨活动






在南大

以奉献点亮青春





上大学之后,朱逸晨参与了很多学生工作。在学校,他曾担任毓琇书院团学联宣传部部长、团学联主席、朋辈导师、朋辈学业讲师、学院年级长、学业发展协会会长等职务,积极锻炼综合能力。


大一寒假,朱逸晨和团学联的同学一起,设计并建立了毓琇书院社区空间。尽管已经存在宿舍自习室、教室等学习空间,他依然看到了发展的潜力:“宿舍自习室的装修相对简陋,瓷砖与墙体反光、桌椅杂音等细节都对学习有影响。而且宿舍自习室只有一个纯粹的自习功能,不能满足同学们对学习生活的全部需求。”朱逸晨创办的社区空间不仅在设计时解决了这些问题,还丰富了社区空间的功能,如讨论、谈心、娱乐活动等。


毓琇书院社区空间


朱逸晨看到了同学们在学业上存在的困难,于是和辅导员、其他几位同学一起创办了学业发展协会,开展学业上的补缺和提高工作。包括答疑工作坊、课程研讨会、阶段性复习活动、英语学习活动、技能培训活动等。朱逸晨早期在主持学习研讨活动、主讲讲座的过程中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学们也对学业发展协会抱有极高的需求和热情,学业发展协会的工作由此得以顺利开展,并在师生中广受好评。


现工学协答疑坊


为什么朱逸晨愿意从当下社会内卷的风气中抽离出来,抱着开放交流的态度,无私地做很多工作?“我觉得如果眼里只有成绩与竞争,很可能是没有关注到成长的其他方面。在学校,课内学习固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其实还有其他的很多能力应当去培养,如专业技能、表达能力、组织领导力、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等等。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点、特长。我们有时竞争,有时合作,但占主导的还是相互学习的关系。”


而我很希望营造一个环境,让大家看见彼此的不同,更加深对自己所长之处的认识。探索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彼此帮助,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在南大

走向世界的海洋





朱逸晨的大学生活并没有局限于校园之内。南大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项目为他打开了走向社会的通道,他用一个学生的眼睛、蓬勃的创造力、纯粹的热情观察着社会。


他曾参与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国际云科考、南星梦想计划、江北新区与海安科技园区研学、青山同行云支教等许多志愿实践项目,累计志愿时长超过了200小时。他印象最深的社会实践莫过于担任淮阴中学物理竞赛助教。


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国际云科考


从母校出走,也向母校回归。朱逸晨的高中母校江苏省淮阴中学是和南京大学同时期建立的一所名校,培养出众多优秀学子。但朱逸晨也以独到的眼光发现了问题:“我们的高考成绩已经比较好了,但在竞赛方面还是比较弱。如果说高考的培养是通识能力的培养,那么竞赛等环节则涉及特长的锻炼,在这方面我们高中是存在很大发展空间的。”于是,他结合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与其他人的交流所得,致力于帮助高中母校建立更好的培养体系。每年假期,朱逸晨都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学弟学妹们进行辅导,并且着手做一些资料和方法的搜集整理。谈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收获:“教学相长也。不仅仅是巩固了知识、增进了见解,这段经历也促使我对如何成为优秀的学生、优秀的老师有了很深的思考。”承担这样的责任,朱逸晨感到骄傲和快乐。


江苏省淮阴中学校风“竖起脊梁担事”


朱逸晨有独特的挖掘问题的灵气,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热情。他翻过一座座山、迈过一道道坎,与知识、与友谊、与青春不期而遇。






学长寄语





从中学走向大学,我们可能会遇到诸多挑战,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成长路径规划、多元发展思维……当然,也将经历很多成长与蜕变。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两点:其一是热情,愿意接受、愿意尝试,有足够的热情体验新事物,而不是故步自封。其二是能够迎难而上,乐观高效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做好这两点,应该就能达到我所理解的比较完满的大学生活状态了。



- 推荐阅读 -

栋梁特等奖学金|怀凌云志,抱济时心,这位南大人是“有温度”的医学生!


栋梁特等奖学金|从南大出发,她立志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栋梁特等奖学金 | 参与天格计划科学数据分析处理,他在南大谱写星空梦与科技强国梦!


采访 | 喻天欣

组稿 | 喻天欣

美编 | 邵镕

责编 | 邵镕 滕亦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