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位青千独家访谈:青千申请那些事

2016-06-30 Lydia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2016年青年千人计划(青千)申请在即。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千是怎么回事,又是怎么申请的,知社近日采访了三位入选第12批青年千人项目的年轻科学家,请他们来聊一聊青年千人申请过程中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让读者全方位了解青千计划,并且给准备申请青年千人的学者们一些建议。

Q:  请简单介绍一下青年千人计划?


W:青千项目是中组部组织的青年人才引进项目。2010年到2014年是青千项目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015年开始是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两期在申请条件上稍有不同,第一期要求申请人必须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如果是国内的博士,需要在国外工作5年以上。第二期对申请人的要求稍有降低,如果是国内博士,在国外工作3年即可申请。但是,在国外工作的时间要求比较严格,不满足工作满3年的条件则不能申请。当然,如果是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破格引进,但是破格要求非常高,只有发表过很好的工作,做出优异的成果,才能破格。在国外获得助理教授的级别的人员更容易获得破格资格。


中央财政会给每个青千人民币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根据拟引进人才所在学科领域、能力水平等差异,按进度分批给予每位引进人才科研经费补助100-300万元。参照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的政策,给予引进人才相应的其他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L : 青千是我国人才引进比较成功的一个项目,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发展平台,无论科研经费,还是安家费都很挺可观,有的学校还给1:1的经费配套,这样的支持对于实验室建设绝对没问题,大多数高校直接给青千教授或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格。


Q:青千项目的申请流程是什么样的?


W:青千项目目前每年评选1次,时间安排比较系统。此项目是通过接收单位来申请,不是个人申请。如果申报者具备了青千的申请条件,并且有回国意愿,同时也有高校或研究机构接收,那么接收单位将申请引进青千。想申请青千项目,申请者一般需要提前一年开始着手准备申请,比如,申请2016年的青千项目,2015年初就要着手准备了。


每年1,2月份,申报者要开始向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事部门投简历。有一些高校会举办青年学者论坛,论坛的通知在网站发布,这种论坛就是特别为引进青千而准备的。申请者向高校投简历,高校组织审核简历,通过审核的候选者,学校会向其发通知。申请者参加论坛需要准备报告,介绍其在国外的工作情况,有的高校还会组织面试。青年学者论坛一般相当于第一轮考核,考核过了,学校就会推荐申请者通过本学校申报青千计划。


通过考核的申请者等到6月份,开始递交函评材料。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将材料汇总后,将材料提交到中组部。接下来是函评,即对申请者资料的评审。通常函评要半数评委通过才能参加面试。函评淘汰比例大约2/3-3/4。函评结果会在11月中旬出来。函评结果出来以后,就要开始准备面试。高校或者研究所会接到面试通知,然后通知申请者参加中组部的面试。面试在11月底开始,面试淘汰率大约为10-15%。但是因为很多人申请了青千的同时还在国外找工作,一旦找到工作会放弃青千面试,所以实际淘汰的人数少于10-15%。在国外有固定职位会更容易通过面试。


根据面试结果,申请者会分成两个档次,一个是优先推荐,一个是非优先推荐。青千科研的经费100-300万,具体资助金额和学科有关,也和是否优先推荐有关系。最后,中组部决定录用人员名单。12月底,名单在网上公布,公示期为一周。到第二年3,4月份正式公布入选名单。高校和研究机构给青千半年时间处理国外的工作或辞职。这半年有很多手续要办,比如,留学回国证明,学历学位证明等等,因为到国内落户需要这些证明。通常,9月份正式入职。



Q: 如何选择依托单位?如何和单位联系和沟通?


L : 选择单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考虑,比如地缘因素,距离家乡近;情感因素,选择回母校或者回自己导师课题组,选择家属或者挚友所在的学校等等。


W : 有不少青千就回了当年读书的母校,一方面是因为对母校有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在母校申请的话渠道比较畅通。和单位联系,一般直接投到学校或者科研单位的人事处。其实如果能够直接联系相关院系的负责人是最好的。


Q: 函评材料包括哪些?


W & L: 包括申请书、学历学位证明、代表文章和研究成果检索报告、所获奖项、留学证明、推荐信等等,函评材料是与依托单位共同完成的。



Q:  函评材料如何准备?


L : 函评材料里最重要的是申请书。申请书包括取得的成果总结、研究计划、支撑团队等等。申请书一定要让有经验的前辈把关。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准备材料一定要诚实,不能有半点虚假,每年都有到了公示期的阶段,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被举报,最终被取消资格。这是非常可惜的!


W : 函评材料所有内容均需要证据,比如参加会议就必须有会议邀请函、所获奖项必须有获奖证书、博士后也必须有工作证明。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三封国外的推荐信,这个最好提前有所准备,否则有可能来不及(老外有时写推荐信比较拖拉)。


Q:推荐信一般找什么人写?都写些什么?


W:推荐信一般找自己的博士导师、博士后导师、以及合作者写。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招聘对推荐信很不重视,这是因为在国内推荐信一般是申请人自己写完后找推荐人签名的。但国外的情况很不一样,国外的学术圈就是推荐信制度,推荐信代表着推荐人的信誉。正常来讲,推荐人会直接把推荐信寄到招聘单位指定的邮箱,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J: 推荐信可以找以前的一些合作者撰写。


Q:面试答辩怎么准备,要注意一些什么?


W:面试答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在各高校对青千答辩都非常重视,有很多高校会要求通过第一轮函评的申请人提前一周到学校准备答辩。申请人要在答辩前几天进行试讲,高校或研究机构组织专家对答辩人进行指导(很多高校将这种试讲作为正常人员招聘的一个必要程序),答辩内容以讲过去的研究成果为主,计划开展的工作为辅。进入答辩环节以后淘汰率就很低了,所以不要过分紧张。答辩对时间有严格要求,需要练习。尽量着正装,以示尊重和重视。


L : 一定要认真准备答辩ppt, 找有经验的前辈多指导,提前多多练习,ppt的内容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言简意赅。不用紧张,答辩专家都是很nice的。


J : 答辩15分钟。一定要多次试讲,让熟悉国内答辩的专家提意见,因为在国外工作的人员不熟悉国内答辩。答辩过程需要比较好的展现自己的优点,但是不能夸张。答辩专家算是大同行,大部分可能不太懂你的东西,但会有一两个懂的。小同行应该不超过两个。



Q:当时为什么愿意选择回国吗? 千人计划起了什么作用?


L当时回国完全是因为青年千人计划,给年轻人一个绝好的发展平台。我现在觉得当初申报青千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大多数高校直接给青千教授或者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格。这些头衔,如果在高校内一步步评,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W: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国外高校很支持青年人回国。在国外工作的青年人愿不愿意回国有很多原因,比如找工作的原因,有些学科博士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他们可能就不愿意回国,但是大多数学科年轻人在国外工作不好找,他们就更想回国。也有家庭原因。当然,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有爱国情节。另外,因为国内各方面的条件都在改善,软件条件和硬件条件越来越好,所以很多中国青年学者愿意回国。其实,很多高校除了青千项目,还有很多引进年轻学者的方法,假如青年学者申请到青千,就按照青千待遇,如果没有申请到青千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引进,现在很多高校都采取这种方式。青年人普遍认为国内发展会更好。


J:我为什么选择回国,是因为当时感觉国内会发展的更好,因为很多方向在国内刚刚兴起,很受重视,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回国后我的工作进展很快,最近我的课题组分别有一个PRL发表,一个Nature Communication接收。



Q:能不能简单谈谈国内外的科研环境的不同?


W:对于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压力,比如,基金申请,上课等等。但是国外一些行政流程相对简单,比如在国外出国访问流程比国内的流程简单很多。在国内出国需要办理因公护照,要上报,要一层层审批,国外只要有护照就可以出国访问了。从经费上来看,目前,国内支持更多,国内也更容易申请到项目,而在国外,因为竞争激励,往往不容易拿到项目。


J: 还有一点,在国内各种头衔太多,导致很多年轻人都把精力放在了这上面,不能专心科研。


Q: 回国后如何克服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应?


L: 刚回国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为被引进回国之前,很多人是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从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到自己领导研究梯队的角色过渡需要时间来慢慢适应。例如:需要写项目申请书、建设实验室购买各种设备、和厂家代理商谈判、设备的招标采购、指导学生、给学生上课、财务报销、开会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在角色过渡中慢慢磨练和适应。国内各种行政审批制度需要时间来改进,回国两年来,我目睹了我们学校的各种制度改革,正在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好。国内的各种人才计划是国家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激励制度,实践证明有些制度是很有效果的,例如青年千人计划就非常有效,去年有人整理了去年一年里,千人计划人才取得的各种成就,是震撼世界的。


借这个平台我想呼吁一下:能否降低“青千”获得者申请其他项目的约束,比如,教育部的青年长江支持计划青年千人不能申请,优秀青年基金计划对青千申请者考核也非常严格。原因,我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我是做材料的,对于一个大的工作布局需要材料的制备、合成、表征、计算、显微观察等等,这些工作不能由一个人或者课题组来完成,所以不得不需要各种广泛合作。其他项目往往要求在国内取得成果必须是自己独立完成,不能有与导师或其他机构的合作,这对某些领域是存在一些困难的。 


结语


知社特别感谢接受访谈的三位第12批青年千人计划的获奖者。我们希望他们的经验可以为准备申请青千的年轻人提供帮助,也能够坚定那些正在权衡要不要回国发展的年轻人回国的信心,中国的科技事业正在走向辉煌,这路上应该有你。


扩展阅读
 

2015, 那些闪耀中国的科技新星

2016, 那些闪耀中国的科技新星, 春花烂漫 (更正版)

2016年国家“千人计划”申报工作启动

科技部关于2016“千人计划”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

第12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创业人才最终名单公布


本文由知社原创,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service@scholarset.com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