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线贯通!深圳⇆中山30分钟

幸福福田 2024-04-15

今天,粤港澳大湾区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深中通道迎来历史性进展


11月28日上午

随着深中通道海底隧道

最后一部分

压仓混凝土浇筑完成

标志着

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

主线全线贯通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至中山的跨海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项目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路线起于深圳机场互通,与广深沿江高速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马鞍岛登陆,与在建中开高速对接,并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三地登陆。项目全长24公里,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深中通道先行工程西人工岛于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过程中,项目创下世界首例特长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等多项“世界之最”。目前,项目正全力推进房建、机电及附属工程的建设,计划2024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届时从中山到深圳,将从目前约两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


作为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交通大动脉,深中通道将与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深中通道建设时间线 
























  • 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先行工程开工,深中通道正式开建。

  • 2017年12月21日,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开工建设。

  • 2018年4月,桥梁工程开工建设。

  • 2018年6月28日,海底隧道工程(控制性工程,关键线路)开工建设。

  • 2021年9月21日,中山大桥主塔封顶。

  • 2022年6月28日,中山大桥合龙。

  • 2023年4月28日,伶仃洋大桥合龙。

  • 2023年6月11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线合龙。

  • 2023年11月28日,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

深中通道

已创下多项“世界之最”

“牛”在哪里?

看超级工程

背后的超级智慧


桥:一跨1666米!“桥巨人”创多项世界之最


在浩瀚的伶仃洋上,深中通道的桥梁宛如巨龙一般,在水面上蜿蜒出优美弧线,两边海天一色,开阔而壮观。



其中,一座全长2826米的大桥像一个巨人,矗立在伶仃洋主航道上,它就是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的伶仃洋大桥:

大桥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


大桥桥面距离海平面高达91米,相当于30层楼高,是目前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达到76.5米;


大桥主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的高度,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海中桥梁主塔;


大桥单个锚碇重约100万吨,面积相当于17个国际标准篮球场,是当前世界上最大海中锚碇;


由于身处珠江口台风频发区,团队研发了全新的气动外形,将大跨整体钢箱梁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提高到世界最高的88米/秒,能抵御17级台风。


岛:“海上鲲鹏”:伶仃洋上新地标


从海面上几十米高的桥上,车辆怎样才能安全顺利地开进海底隧道呢?在茫茫大海上首先建起的西人工岛,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西人工岛面积约13.7万平方米、相当于19个足球场,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只鲲鹏,展翅在伶仃洋海面上。这里也是深中通道桥隧转换的关键构造,从这里开始,深中通道开始了全长6845米的海底隧道部分,未来汽车将从这里驶向海平面之下,最深的地方将会在海平面之下39米的沉管隧道中行驶。



2016年12月率先开工,西人工岛是深中通道建设在伶仃洋上落下的第一子,茫茫大海上,一座人工岛是如何筑起的?


处于采砂区内,地层复杂,硬质夹层最大厚度达9米,用常规装备和技术,钢圆筒无法顺利振沉就位。建设团队研发了新技术,在海域地基上“磨豆腐”,通过自主研发的12锤联动锤组同频震动,成功将一个个巨型钢圆筒打入海底岩层中,创造了四个半月快速成岛的世界纪录。这座“海上鲲鹏”也将成为伶仃洋上的新地标。


隧:八万吨沉管“参北斗” 海底穿针无缝对接


全长6845米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双洞双向8车道。车辆行驶在18米宽的单向四车道中,感觉非常开阔宽敞。隧道口上方独特的减光结构设计,让人们在进入隧道时,也不会感觉到光线由明转暗的强烈变化,实现视觉上的舒适转换。



为了保证隧道行车安全,深中通道还研发了智慧交通管控系统,通过安装在隧道内的各种“神经网络”传感器,能够主动、快速发现事故。


正式运营后,隧道中的驾车速度可以达到100公里/小时,也就是说,只需要四五分钟,就可以顺畅地在海底隧道完成一次穿越之旅。


海底“穿针绣花”:“厘米级”到“毫米级”


其中,海底隧道沉管段长5025米,由32个重达8万吨的管节和一个最终接头连接而成。如何把双向八车道的隧道放进几十米深的海底?如何确保一次性精准对接、安装到位?这就和天上的北斗卫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项目启动时,恰逢北斗系统投入使用,团队引入北斗的力量,由船上的北斗卫星天线和附近的参考基准站配合,对沉管进行差分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并且创造了连续7节管节毫米级对接的“深中精度”,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的误差5厘米。


水下互通,岛隧之间如何转换?


6分钟左右穿越隧道,就是东人工岛。东人工岛位于深圳宝安机场南侧,西接海底沉管隧道,是深中通道深圳端的门户工程。从空中俯瞰,T字形的主线隧道与两旁的匝道隧道桥梁,就像一只挥动着翅膀的海鸟翱翔在海面上。2017年开工建设前,这里还是一片海面浅滩。海砂填筑而成的岛体面积近35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标准足球场。


这里,海底隧道与路面上各条高速公路相互转换,与相邻路网衔接、实现多地互联互通。相当于一个水下隧道和路面上道路互相连接的枢纽,是我国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


下面再从高到低的空间顺序

从桥面到隧道

给大家揭秘几个冷知识

↓↓↓



最高通航净空高度




从桥面到水面,为何伶仃洋大桥要留91米,约等于30层楼的高度?


图源:深中通道发布

91米,是给未来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送出的空间大礼包。为了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发展空间,即便装3万个集装箱的超大船舶,也能轻松通过。



最优美的“S”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可是深中通道为啥要还要建成“S”形?



设计成“S”形,首先开车不容易犯困。另外,这么宽的海面上,水流不是只有一个方向,桥墩要尽量与水流垂直,才能尽量减少阻力,水流通过率更高。



最稳妥的“秤砣”




为啥伶仃洋大桥要放两个锚碇?



都说“秤砣虽小,可压千斤”。伶仃洋大桥的两个大锚碇真是“秤砣巨大,可压万吨”。说它“大”,每一个秤砣的底座有17个篮球场那么大,说它“重”,一个秤砣就将近100万吨。


大桥的主缆就系在这俩“秤砣”身上。锚碇的作用就是承受拉力,稳定大桥。大桥的自重加上未来桥面车辆,总重量超过10万吨,靠的就是这两颗定盘的星。



最浪漫的“风筝”





西人工岛为啥建成风筝的样子?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建设现场 图源:深中通道发布


从天空向下俯瞰,很多人都觉得西人工岛像一个海上风筝。设计成风筝的形状,可以有更好的分水效果,减少对水流的阻挡。



最安心的“洞”




为何沉管隧道部分,来往车道彼此看不见,要在中间竖一堵墙?还要在墙上设置“洞”?



深中通道全程八车道,桥面上双向来车可以看见。可是在沉管当中,彼此方向来车是看不见的。


在隧道中,在中间用两道支撑隔墙打出了一个隔断,隔断的上中下还有三个孔洞,这些洞就叫中管廊,通电、通讯、消防的线路都在里面,相当于隧道沉管的“神经中枢”。


而且这里也是一道安全之门,一旦隧道的一侧发生风险,大家可以通过这里,到达隧道的另一侧。


深中通道

预计2024年正式通车

届时

深圳⇆中山仅需30分钟

珠江口东西两岸

将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互联互通


深中通道

建成后你最想去哪里?

来评论区聊聊吧~


- END -

信息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南方+客户端、新华社

编辑整理 | 邱淑滢

责任主编 | 郑芳、杨莎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推荐阅读


往期内容

❶ 250名!福田区招人啦!

 发现金雕!福田,“唔少野”

❸ 又有冷空气,威力如何?看本周天气剧透

❹ 面向全球,发出邀约!福田二次创业再出发

❺ 中轴线上,邂逅城市文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