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与电影之外,主竞赛入围片单来了

FIRST青年电影展 FIRST青年电影展 2023-04-24

随长夏一同到来的是疫情之后电影行业的回暖。当热闹的节日档最终成为令人可喜的票房数字,行业内的人与事件又开始活跃、涌动,我们不禁开始期待那些创作被迫滞缓的电影人们,将会在睽违已久的亮相之中,带来什么新鲜的声音。
第十五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征片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持续至4月30日,共收到影片报名记录1053条,最终进入评审流程的有效报名影片为941部,其中剧情长片149部,纪录长片80部,短片712部。
考虑到2020年上半年疫情对于影视制作的冲击,本年度的主竞赛影片参赛资质中对于影片制作完成时间的要求从2020年1月1日放宽至2019年10月1日。整体作品也呈现出一些与时代共振的特征。我们看见因社会文化事件而延展出的伪纪录片或半自传半虚构影像,也看见以电影创作者为内容主角,折射出电影人在当代共同的生活经验的、关于戏中戏、“元电影”等叙事形式的作品。
从本次征片结果来看,剧情长片仍然是拥有较充沛资源的创作者的主阵地。剧情长片创作者们在取材时具有向自我内心省察的自觉,竞赛单元依然截留了不少具备原创性、作者性、甚至自反色彩的作品。私人的情绪和经验在扎实的叙事之中蓬发,在视听的送递之下给予观者独特的观影体验。而面对主流市场对于商业类型的期待,我们也能看到年轻创作者对于该方向的尝试。与往年相比,制片公司和制片人的影片数量在增加,单兵作战的作坊式创作正在被逐步更新,这或许也是电影行业正规化、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剧情长片预选评审工作组

文宇翔:制片人,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德国包豪斯大学艺术硕士。2014年起作为欧洲合拍片制片制作《抢红》等电影。曾任《送我上青云》联合制片人,电影《落地生》制片人,《别出声》制片人。

叶谦:青年导演,本职工作为时装设计师。叶谦于2015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进修电影,电影《蕃薯浇米》剧本即为其毕业作品。该作品获2017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青年导演扶持计划“青葱计划”一百万拍摄资金支持,后成为叶谦编剧及导演生涯的第一部作品。

张序:编剧、导演,毕业于南加州大学。曾入选华纳兄弟新锐导演计划。曾联合导演James Franco主演的《堂吉诃德》。与电影人梅俪潆为编剧导演搭档。

纪录片作为观照当下的镜子,仍然涌现出令人惊喜的作品。不论是携新作赶来的行业内成熟作者,还是一些新鲜生猛的陌生名字,我们都能看到创作者们以影像为方式的对于当下的涉入。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些作品对于公共议题的切入,我们期待这能够连接从作者到社会中的不同个体,形成审美、分析和对话的场域,让每一个个体与他人、与世界、与自己的对话在流动的不确定性之中继续深入下去。


纪录片预选评审工作组

苏七七迷影精神赏评审,电影学博士,知名影评人和策展人。出版有电影评论集《光与真的旅途》《声色现场》《第一感》等,主编《时钟突然拨快——生于70年代》。曾任杭州平行影像周策展人,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展映单元总监,华语电影传媒奖初审评委,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独立影评人奖评委,FIRST青年电影展场刊评委和北京迷影精神赏评委。曾策划及主持大量电影放映活动。

于晓川:剪辑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育学硕士。2011年开始剪辑工作,参与过各类型影片的制作,如纪录长片《城市梦》《他乡》《生门》《大同》,纪录短片《我和堆堆》,电视纪录片《天下为公》,剧情片《坏蛋必须死》《南风》等。

张楠:纪录片导演,摄影,独立电影作者。纪录片作品有《黄河尕谣》《筑城纪》及《我的生命线》。他先后曾任央视纪录频道导演,及云集将来传媒北京分公司制作总监,并参与或主持多部国际合拍纪录影片及系列片的制作,包括《明黄禁色》《黄金之影》《上学路上》等。

短片今年呈现了更为多元的样貌,不论是材料、风格,还是形式,都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有些作品言简意赅,看似复杂的议题处理的短小精美却不失力道。有些作品却百转千回,以完整统一且富有新意的美学风格抓人眼球。动画作为实验性的叙事表达,亦呈现出令人惊喜的风貌,打破了常用公式,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学体验。

短片预选评审工作组

邓为奇:编剧,导演,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短片作品《面包车怎么办?》于2019年入围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单元,长片项目《比赛之前》曾入选2020FIRST剧情片实验室。

罗柬:导演,剪辑师,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创作硕士。曾获李安奖学金,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奖。导演短片《水母》在2019年法国克莱蒙费朗电影节⾸映后,入选BFI伦敦电影节、亚特兰大电影节、维也纳短片、罗德岛国际电影节、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等一系列富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节

佟珊:影像研究者,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北京短片联展(BISFF)华语选片人、策展人。长期关注中国纪录片与艺术电影的跨国生产及传播问题,于Studies in Documentary Film,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而当年轻的创作者在成长,电影节的评审系统也在成长。在每年更新的评委阵容之中,我们都尽量考虑容纳不同身份的视角,希望塑造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让入围标准更贴近当下的年轻的电影环境的判断标准。
在今年的评审阵容中,有深耕各个影片垂类和技术岗位的资深人士,也有来自媒体的评论者基于公共表达的考量。跟随环境、作者和作者成长在不断作出反应的评审体系,将拥抱更加多元的优质影片,将边界拓宽,甚至打碎。

入围评审工作组

靳锦:资深媒体人,曾供职《壹读》《人物》杂志,现为《智族GQ》报道总监。

刘伽茵: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导演电影作品《牛皮》获得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卡里加里电影奖等;《牛皮贰》入围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吴中天:导演、编剧、演员。首部电影演出《指间的重量》双料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首部编导短片《四十三阶》获得釜山国际影展最佳电影短片奖、入围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短片奖。首部长片《天亮之前》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新人奖。共同执导剧集《摩天大楼》入围华鼎奖百强电视剧最佳导演奖。

杨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创办哪吒兄弟影业。以制片人或监制身份参与的电影有《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我的青春期》《大世界》《空山异客》等。曾任平遥国际电影展、香港亚洲电影节、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多次担任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会、吴天明青年电影基金新导演扶持计划复审评委。

张乙: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在众多电影制作中参与编剧、摄影、美术等。曾担任影片《扎赉诺尔》(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提名)摄影指导。
有评审提到:“一旦看到充满个人表达以及探索精神的片子,纵然技法有待打磨,我和其他评审都会非常激动,不遗余力地向组委会和身边人推荐这些片子。”我们希望能给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也希望能给出先锋性的传达,因为在这种超常规的范式之中,可能寓居着指向未来的前卫之态,而电影节将是戳破隔膜的第一个钉子。

竞赛评委会

张艾嘉: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代表作有《饮食男女》《山河故人》《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相亲相爱》等。

陈建斌:演员,导演,编剧。代表作有《乔家大院》《甄嬛传》《无名之辈》《一个勺子》《第十一回》等。

董劲松:摄影师,代表作有《南方车站的聚会》《地球最后的夜晚》《白日焰火》《寻找罗麦》《人山人海》《我11》等。

富康:声音指导,代表作有《八佰》《地久天长》《兰心大剧院》《我不是药神》《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春风沉醉的夜晚》等。

吴文光:纪录片导演,代表作有《流浪北京》《我的1966》《江湖》《治疗》《调查父亲》《自传:穿过》等。

周韵:演员,制片人。代表作有《太阳照常升起》《十月围城》《让子弹飞》《刺客聂隐娘》《一步之遥》等。
在专业的考量和反复的权衡之下,评审们共同选出了12部剧情长片、8部纪录片、17部短片进入主竞赛入围片单。
这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次思辨。影像创作是一种对话,创作者观看什么、钟爱什么往往决定了其创作什么、如何创作,以及其作品完成后可能的传播路径;虽然对初出茅庐的创作者而言,很多时候这并非是一种理性自觉的选择。但电影是一个过程,每一次打量和论辩都是令其发散、延展乃至成长的契机。青年创作者正以自己生猛的姿态,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之中开疆扩土。 
本届影展排期及售证资讯将于7月13日公布,邀请各界共同见证影片于西宁的亮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