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学派 2024-01-11

新发展理念与文化自信

项久雨

摘要:硬实力与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格局生成的决定性条件,是主体国家认同与内生自信的基本尺度。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在底蕴,既作用于中国硬实力的发展,又为全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彰显中国发展的生命力与中国文化的创造力。从“塔式结构”来看,文化自信的对象性基础包括发挥基础作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坚作用的革命文化、发挥固本作用与引领作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体文化自信的程度取决于主体对这些对象性基础的认知与认同程度。新发展理念与文化自信构成深层次互动的关系,前者旨在挖掘新时代中国硬实力的潜能、创造中国硬实力发展动力,后者旨在增强文化软实力、全面增进国民的认同与自信。基于此,一方面,新发展理念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并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所需要的硬实力基础。另一方面,文化自信为新发展理念提供内生价值认同的资源,以软实力的形态反作用于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硬实力提升。由此可见,新发展理念与文化自信的内在互动与深层共鸣,构成了中国整体实力生成的核心线索。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文化自信  硬实力  软实力  国家整体实力

作者项久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重新理解“发展”的信息文明“钥匙”

王天恩

摘要:信息文明的探索,将为当代发展的重新理解提供一把新的钥匙。作为基于物能文明的更高层次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在信息维度的开展,涉及发展从物能到信息、资源从分享到共享、人和资源的关系从拥有到使用、人本身及其活动从物能化到信息化等方面。人类文明的信息开展,呈现了人的存在方式、信息生态和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信息文明展开。信息文明凸显了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这一深层意蕴、人的发展从外在条件到内在需要的内在机制、社会发展从量的增加到质的进步的基本方式。由此,当代发展正呈现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双向循环,其中人的发展越来越居于优先地位,发展动力的更新与人的需要的发展之间越来越直接关联,社会进步的整体水平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关键。中国在引领信息文明发展的崛起过程中,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又面临创造力解放的关键任务。

关键词:发展  信息文明  人的需要  共享

作者王天恩,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教授(上海200444)。


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衰退

刘晓光 刘元春 王健

摘要:构建包括金融深化和债务—通缩机制在内的统一分析框架,对全球179个国家(地区)1960—2015年大型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杠杆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和衰退的影响为非线性,且存在发展阶段和债务类型的异质性。高储蓄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降低了杠杆率提升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不利影响。打破杠杆率变化与经济增长动态平衡良性循环的触发紧缩机制临界值,显示了上述关系发生逆转的条件。由于中国经济增速可能超越了触发紧缩机制的临界值,在总量上“稳杠杆”、在结构上“去杠杆”、在效率上“优杠杆”,可能是目前的占优选择。

关键词:杠杆率  债务率  经济增长  经济衰退

作者刘晓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讲师(北京100872);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100872);王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北京100800)。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乡村产业及其社会基础——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来料加工为例

付伟

摘要: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产业的发展亦可促进城乡融合。我国乡村长期存在着复杂多样的乡村产业,乡土社会为乡村产业提供了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地区的来料加工为例:近年来,浙江省内发达地区产业向偏远乡村扩展,通过来料加工的形式带动偏远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来料加工是全球生产体系的一环,通过灵活分散的加工形式,偏远地区乡村的剩余劳动力与广阔的全球市场联系起来。来料加工的生产过程紧紧“嵌入”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伦理确保来料加工的生产管理得以可能,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其中“曲尽人情”是社会伦理的具体运作机制。来料加工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和社会转型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在土地、金融、产业政策上对乡村加以扶持外,还需理顺乡土的社会基础,充分利用乡土的社会资源,激发乡村社会的内生性动力。

关键词:来料加工  乡村产业  乡土伦理  社会转型

作者付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北京100084)。


包容性法治框架下的社会组织治理

张清 武艳

摘要:基于“包容”的法治理念,拥有有限自主性的社会组织需要嵌入到何种类型或特征的法理框架下,才能实现与政府的协调共治与合作共赢,是须面对并予以理论回应的重要议题。作为包容性和超越性的法治理想,包容性法治不仅与治理理论所蕴含的多中心、多层次的运行机理内在契合,还可以破解社会组织运行过程中规范单一、体制单一、手段单一的结构性瓶颈,包容性法治框架下社会组织治理不仅是一种规范性治理,也是一种参与性治理。包容性法治为研判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阻却与愿景及达至路径,提供了现实而可行的治理框架,开辟了社会组织规范治理的新领域。

关键词:社会组织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法治  软法  依法自治

作者张清,扬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扬州225009);武艳,扬州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扬州225009)。


地方法院庭审实质化改革实证研究

左卫民

摘要:庭审实质化改革是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A市两级法院试点改革的实证研究显示,庭审实质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但尚未型构出理想的控辩举证与对抗,庭审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审判与审前的关系和功能并未明显转型,审判中心未能充分确立。这一现象背后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与改革未触及司法结构层面、配套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相关。未来改革需要进一步调整思路,强调审判决定性的系统性司法改革,而庭审实质化作为审判中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推行应以争议案件为适用对象,推动关键证人充分出庭且法庭证据尤其口头证据效力优先,解决控辩审三方“法律语言”与出庭人员“生活语言”之间的矛盾,确定以对抗性为主调的可操作方案与具体机制。

关键词:以审判为中心  庭审实质化  诉讼制度改革  司法改革  实证研究

作者左卫民,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四川大学教授(成都610207)。


书写文化的新变与士人文学的兴起——以《春秋》及其早期阐释为中心

程苏东

摘要:以战国至汉初公羊学为代表的早期《春秋》学建立起一种基于“私人性书写”的文本阐释体系,不仅“作者”的形象由此确立,“书写”也被重新赋予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士人存续道统、同时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与根植于宫廷文化传统的职务性、程式化书写不同,这种私人“著述”强调个人价值的独立呈现,倡导个人化的书写风格,而读者也需要通过对这些个人化书写方式的把握来体会书写者的独特用心。从早期文学发展的整体视域看来,围绕《春秋》展开的一系列阅读与阐释方法的革新成为孕育早期文学理论的温床,在文本的功能、形式与接受等多个层面均深刻影响了士人文学传统的建立,值得引起文学史研究者关注。

关键词:书写文化  文本生成  士人文学  《春秋》

作者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100871)。


大数据时代的国际关系研究

编者按: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所形成的海量数据。大数据的出现将信息化水平提升至新的阶段,开启了人类社会由IT时代向DT时代的迈进。大数据改变着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带来技术和产业的革命,影响着各国国家实力的对比关系和未来国际战略的格局。2013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2017年12月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应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

就学术研究而言,大数据意味着一场思维革命。对于正在兴起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大数据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们邀请了三位学者共同研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漆海霞从整体上研判了大数据对当前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提出大数据在给国际关系研究带来重大冲击的同时也为理论创新,特别是方法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董青岭具体探讨了大数据在冲突预测研究中的应用,提出用大数据态势感知重塑国际冲突预测的模型与路径。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键则以大数据进入国家实力结构为视角,从认识论上对国家实力的内涵及其评估进行再审视。大数据介入国家实力不仅提供了一种认识国家实力的新维度,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实力的全新构成,反映了作为重要国际行为体的国家在实力博弈中的最新行为表现。通过这组稿件,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国际关系学界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作出更多有价值的思考。

大数据与国际关系研究创新  漆海霞

大数据安全态势感知与冲突预测  董青岭


基于大数据的国家实力:内涵及其评估  胡键



马克思反对从正义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对段忠桥教授的回应

艾伦·伍德著 李义天译

作者艾伦· 伍德(Allen Wood),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教授,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译者李义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 10008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