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好过年的仪式感丨有一种过年叫奉贤

上海奉贤 2024-03-01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庄行老街舞龙表演


从一碗甜滋滋的腊八粥开始,大人小孩们似乎都开始腾出手来,为过年做起了准备:扫帚抹布齐齐上阵,把一年的霉运统统赶走,净屋祭祖、蜜枣糖茶、滚灯表演……在这些“传统民俗动作”的表现下,年味便渐渐浓起来了,心头那把愈烧愈旺的火也开始热起来了。


奉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过年之时,仪式感便是那澄澈湖泊的层层涟漪,是平凡生活的调味剂,它让平庸的生命懂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如果没有那守岁祈福、拜年贺岁的仪式感,过年便与加长版的普通假期无异。


奉贤青溪老街夜景


在走亲访友中,我们在促膝长谈中加深彼此的联系;在阖家团圆时,我们在话家常中体会到关怀备至的温暖。在年味中,我们洗去工作的疲惫,与过去告别,与文化相拥,向未来前行。


贤区“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海上聚繁花,文明迎新春”系列活动中,籍友人与小朋友们共同体验投壶项目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感慨年味的寡淡,迷茫过年的意义,却未曾发觉那仪式感的失落。在部分人的心中,“过”不再是一种跋山涉水的珍重,而是得过且过的随意。亲戚打卡式走访、通宵麻将纸牌、竞争式红包攀比,奔波酒桌、胡吃海睡、粘贴祝福、应付春晚,其余时间埋首手机,“两耳不闻窗外事”,春节便转瞬即逝。


奉贤青溪老街2024年新春灯光


如此一来,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没有新年新意的惊喜,看到的是来回奔波的劳累,是耗时耗财的无奈,是催婚催生的“拷问”。春节仪式也变成了疲于应对的负担,甚至被贴上“糟粕”的标签一脚踢开,节日岂能不变味?


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夜景


或许也会有人慨叹时过境迁,叹息错位的仪式不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人类。过去,新年的新衣新鞋、美酒美食、红包贺岁、花灯滚灯等等成为一年的企盼。但如今不是新年,我们也能享受衣食的快乐,登上互联网一键看到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花灯以及滚灯表演。属于上个时代的温度传递到现在,似乎已经不能再温暖当代人的心灵。当老一辈的人开始惋惜传统气氛的慢慢淡化,新一代人也已经厌倦了老旧的过年方式。



然而,传统仪式并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只要我们心中那一份仪式感未变,那一份向上向美的展望未变,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年味就不会改变。过去竹筒制成的鞭炮开启新年第一响,如今更加环保的电子爆竹也能开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期盼;过去一封书信跋山涉水诉说想念,如今短信、视频便能一秒传递思念与祝福;过去新衣美食成为过年的期待,如今全家旅游、电影也定格幸福的画面。


奉贤上海之鱼火烧云景观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守护过年的仪式感,不是守着老祖宗的破铜烂铁冥顽不灵,也不是形式主义的一板一眼,而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与时代的声波同频共振中,保留文化仪式的内核,不断挖掘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从写就一副春联开始,让墨香沾染指尖;从筹备一顿年夜饭开始,让家的味道弥漫心间;从参与传统年俗活动开始,让欢乐的笑声回荡在街巷。去真正体悟那一份“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喜悦,让慰藉人伦情感的“文化粮食”丰富起来。


奉贤上海之鱼夜景


万家灯火城四畔,满堂儿女乐团圆。不论时间的潮水多汹涌,不论前行的脚步多急促,传承好我们的“文化家底”,守护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根脉,始终怀揣内心的那一份仪式感,年味就永远不会消散,那回家的路就永远不会荒芜。



编辑:侯阔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守好过年的仪式感丨有一种过年叫奉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