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说 | 杨滨伊:“循规蹈矩”也是好事


HSS毕业研究生专栏---听说邀请人文社科学院各研究生项目的毕业生们分享他们的校园生活。

今天的分享人是来自全球研究文学硕士项目的杨滨伊,让我们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杨滨伊

2016年-2020年

浙江大学英语专业 文学学士


2020年-2021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研究文学硕士项目

专业方向:国际关系


即将入读南洋理工大学RSIS学院国际关系博士项目


01

始于兴趣,成于热爱


杨滨伊对全球研究项目的兴趣始于一次在咨询公司的实习。参与过政策方面的工作后,她找到了自己向往的学习领域,即国际政策。她认为,这个专业能够培养人的国际视野,让人始终保持与国际接轨,而且“很有意思”。她说:“如果是我感兴趣的事情,我愿意专心下来去钻研。”本科毕业后,她先后拿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AIS国际关系硕士、南加州大学公共政策硕士、纽约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及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硕士的offer,但受疫情影响,她最终决定留在国内继续学习,并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全球研究文学硕士项目录取。

杨滨伊认真地说:“来这里后,我真的一直没有觉得可惜。”谈起自己在港中深的学习时光,她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们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各种研究与实践的机会。


课堂从不止于呆板地看课本、读幻灯片,枯燥的理论也总会与实例相结合。参加模联、模拟法庭、撰写政策分析报告,实际操作层面的工作能力培养与训练也从不落下。“老师们都有海外背景,”杨滨伊说,“他们真的在想办法帮我们培养一些写作、思考等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郝雨凡教授等项目的老师还提供了大量研究机会,同学们在课堂之外也有许多自我提升的空间。

参加模拟法庭




02

一步一脚印,踏实向前行


学习全球研究专业之后,杨滨伊感到最大收获就是思维能力的提升:一方面,看问题的角度愈发细致、全面,能够构建一个框架,有结构地具体分析问题,例如从政治经济、地缘政治等角度进行多方位、多利益方的综合考量;另一方面,在面对日常繁杂多样的信息时,不会偏听盲从,而是进行批判性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

在课上做Presentation

杨滨伊以中美科技竞争为例,讲述了学习中一次令她印象深刻的学术研究。她读到一篇文章从安全与经济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科技竞争缘起与未来,理解科技是如何改变国家之间的关系。带着自己对文章的解读,杨滨伊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视角,”回忆起那次课堂,她仍然心怀向往,“很有意思,了解到了科技与大国竞争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发现自身的研究兴趣所在。在那次课堂讨论之后,杨滨伊就中美科技竞争问题继续研究,并计划将此作为未来博士研究的方向,“我不认为国家之间的科技竞争是单纯安全或是经济因素导致,也不认为两国的科技竞争最终非得分出胜负,我始终相信技术是非竞争性的,不会在照亮一国道路的同时,使另外一国道路转向黑暗”。


杨滨伊对待学习的态度严谨而认真,甚至算得上用了个“笨办法”。她目标很明确,确认好修读的课程后,会第一时间查看课程大纲上的学习目标与期望成果,然后向着期望的方向一丝不苟地努力。“有不懂的地方跟老师讨论,或者去咨询老师,然后再整理出自己的那个答案……所有事都要按照要求完成,”杨滨伊笑着打了个比方,“就像工作时要按要求完成任务一样。”这种紧盯目标、方方面面都严格按照一定要求去做的学习方法看似寻常,但其实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杨滨伊说:“循规蹈矩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03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杨滨伊对未来的规划依然井井有条、目标明确。最初,她计划读研后就去工作,对继续读博深造并不敢抱有太多期待。然而,一次和郝雨凡教授聊天时,杨滨伊得到了教授的肯定与支持,点燃了心中的火花。另一方面,她协助老师做中美关系方面的研究,同时参与了清华大学的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的实习,更加坚定了继续读博、继续学术研究的信念。

一旦确认了目标,行动力超强的杨滨伊立刻着手去做。她对照导师和研究方向自己列出申请清单,给目标学校的老师们发了四五十份邮件沟通交流,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和符合自己预期的研究方向,拿到了南洋理工大学RSIS学院国际关系博士项目的offer。总结自己的申请经验,杨滨伊为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三点小建议:


首先,早做准备,托福、雅思、绩点等硬性条件要尽可能地好;

其次,最好能够有相关的研究经验与经历,尽量参与论文发表;

最后,要积极向老师们询问专业的建议和意见。


她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认真准备了。”

读博、做研究、发文章,之后从事教职或研究员工作,这是杨滨伊为自己规划的未来。“是很常规的路。我不想去走小道,走捷径,走险路,我就是走大家都走的那条路,”她坚定地说,“而且我要把这条路走得非常好。”


学姐寄语

这里的平台、机会、老师真的都挺好的,国内大部分高校可能都没有我们学校这么好的师资配备,其实可能更多的是在于你自己怎么去把握、运用这里给你的一切资源。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文案:陈韵清(人文社科学院2019级翻译专业本科生)

  采访:Alan(HSS Office)

  排版:陈嘉琪(HSS Office)

             Alan(HSS Office)


往期推荐

听说 | 陈泓舟:不为自己的人生设限

2022-07-04

听说 | 王钟涵:做研究是一辈子的事情

2022-07-01

听说 | 时希洋:永远在学习的道路上

2022-06-10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