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仙湖畔》 | 香港情·中国心 在神仙湖畔书写的深港故事

CPRO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23-03-20


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

《神仙湖畔》杂志夏季刊

“香港情·中国心”为主题

邀请多位教授分享他们的深港故事

于此节点 借此时机

回望来时风雨路,展望湾区发展新征途



——在神仙湖畔书写的深港故事




点击视频

祝福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站在罗湖口岸南望,动人曲声犹在耳畔,转眼间已是香港回归祖国 25 周年。回归前后,这座城市向前的脚步一刻未停。如今,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建设,香港更加亲密地融入祖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深港两城的深度融合,将用“合作”续写一个个“春天的故事”。


深港合作办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作为最早“北上”的深港合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里聚集了很多奔波于深港两地的学者教授,用毕生丰厚的知识灌溉出今日的桃李芬芳。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参与者、贡献者和见证者,他们道出了自己亲历的深港故事。


两地回忆,一国情怀


梁永波教授:“无论我是什么时候才开始了解这些历史的,都不会影响我心中的信念——我是香港人,但我从来都深刻地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香港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


梁永波教授接受采访


理工学院的梁永波教授从祖上开始就是香港的原住民,当时家里有田地,家人是要务农的。一直到中学时期,他都是在香港长大的。或许是土生土长的缘故,梁教授对香港有很深的归属感。但话锋一转,他又表现出一些遗憾的情绪:“我们上中学念书的时候,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上学读的课本都是殖民政府修订的。比如那个时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英文课本上的人物形象,都有很多东南亚人的名字,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我们和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一样,用的都是同一套课本……可想而知,那段时间我们是没有办法接受诸如中国政治和历史相关的国民教育的。就好比说,我们虽然也上中国历史的课程,但是到古代史结束就没有了,学生没有接触过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不了解中国当代的历史沿革和政治制度。那时候交通又不方便,我们没有机会到内地去,那我们又是怎么了解祖国大陆的呢?小时候我去戏院看介绍中国内地的片子,但那当然是非常有限的。还有一个媒介就是当时的媒体,可是媒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媒体还要为造成香港人对内地的误解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很多媒体受殖民地或者港英政府的影响,只报道内地不好的事,好的事都不提的……。”


每当提起国民教育的缺失,媒体偏颇导致的信息差,梁教授话中都含着惋惜的情绪:“甚至在回归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国民教育,这是当时香港教育局的失职了。2012年的时候,我从我那时的办公室看出去,刚好可以看到街上人们在进行反对引入国民教育的游行。直到2012年,香港才提要引入国民教育,而且反对的声音还那么大……也不难想象,哪怕是回归之后的一代年轻人,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国民教育。前两年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也不足为奇了。”而谈起内地的国民教育,梁教授又会心一笑:“真的比不了,香港比不得内地……你看我在这里早上起来,都能看到我们上园那个幼稚园,大早上还升国旗唱国歌,还只是幼稚园的小朋友哦,都开始接受国民教育了,这种东西确实是要从小培养的。”


梁教授说,他在经过阅读一些有关中国近当代历史的书籍后,才对中国内地的现代发展有更具体的了解,但他也说:“无论我是什么时候才开始了解这些历史的,都不会影响我心中的信念——我是香港人,但我从来都深刻地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香港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梁教授话里的自豪之情令人动容。即使有着多年海外留学和工作生活的经历,梁教授的一颗赤子之心从未改变。他认为,无论是内地的年轻人,还是香港的年轻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认准自己在nationality上的定位。


音乐学院的陈永华教授也向记者讲述了相似的经历。他认为,香港的教育虽然足够国际化,但是有着不完整的一面:香港中小学课程中关于中国历史的部分比较欠缺,尤其是中国近代历史,几乎不放进课本教材中。此外,虽然香港的学校教授普通话,但是日常生活中仍然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环境,所以很多香港人的普通话并不熟练。“我们的下一代,很多都在香港出生,很多的年轻人和老家不一定有联系。”因此,许多香港的年轻人和内地是抽离的,如何促进他们更多地了解内地,陈教授感到是他们这代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谭兆祥教授:“随着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推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是全面的、多元的,这将有助于粤、港、澳三地青年互融互通,增加大湾区升学、就业等发展机遇,未来可期。”


谭兆祥教授与学生


谈及1997年香港回归,谭教授表示当时多数港人其实早已有所预感:“从中英两国政府的一系列磋商中,能感觉到香港回归的决心,这是大势所趋。”回归后,随着内地与香港的来往不断密切,双边合作与发展硕果累累。作为一名教师,谭教授格外关注人才培养的问题,他谈到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很大。“我们这一代人是已经‘上岸’了,在我们那个年代,大学生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但时代不同了,现在读完大学出来也难找到好工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升级,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谭教授表示,随着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推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是全面的、多元的,这将有助于粤、港、澳三地青年互融互通,增加大湾区升学、就业等发展机遇,未来可期。


陈永勤教授:“深港同城,我见证了整个完整的过程。大家能够一直往前走——都在向上,都在成长,这真的是两个非常伟大的城市。”


陈永勤教授


思廷书院院长陈永勤教授是广东湛江人,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专业,后赴美留学。1997年,他来到港中大任教,并于2018年加入港中大(深圳)。“我这一辈子啊,就跟三个中大紧密联系,先是广州的穗中大,然后到了港中大,现在可以叫深中大。”这就是他的“一辈子中大论”——三座城市、三所大学、两文三语,共存、融合、协同发展!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个人选择,也是缘分使然。他既是香港回归的见证者,也是联结深港两城的学者。


忆起香港回归,陈院长依然记得很多细节。“在1996年,也就是香港快要回归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充满了期待。”回归那天,他在美国开会,“因为在美国的时差是倒过来的,所以我们是中午开完会,吃完午饭以后,专门回到酒店房间收看香港回归的实况。我记得6月30日晚上驻港部队就进入香港。整个交接过程和平而顺畅,真的很令人高兴。1996-1997年,香港还没有搬机场,那时还是启德机场。1998年就换了新机场,一直叫了好多年新机场,其实新机场已经有二十几年了。”香港新旧机场的变迁,也让陈院长感慨25年来的时光飞逝。


赴美留学期间,陈永勤院长也在美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选择回到香港。这个选择,可谓得益于香港回归的“天时地利”。“在美国其实有很多别的机会,当时确实是不了解香港,后来香港回归,经济发展很不错,跟内地也展开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交流。我觉得我这样的背景,中国广东人,最好的归宿就是挨着内地,就在深圳的旁边。我学的地理专业,很看重location这个因素。当然时间节点也很好。1997年回归,或者是回归的前半年,我就知道香港跟内地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我能够发挥自己的所长,适应国家所需。”从香港到深圳,陈院长也见证了两个城市融合的过程。“如果没有疫情,我可以随时往返香港与深圳,真的很方便。”他很欣慰地看到,深港同城,携手发展。“两座城市都在往前走,都在成长。深圳与香港,是两座伟大的城市。”


香港,不止一个城市的名称


当学生记者问到梁永波教授认为香港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他回答道:“我觉得是创意。香港的科技、金融能够在世界上有一个领先的地位,一定是它对人才的吸纳和对创意的重视,我相信以后它还会靠此来持续发展。”梁教授还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对两地都是大有裨益的。“首先,以后交通肯定会越来越便利,我非常希望香港的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过来内地,感受这边的生活和文化。我总觉得他们如果只困在香港,保留着对内地的偏见,就只能当井底之蛙。如果香港的年轻人有机会来内地这边看看,一定会改变他们的很多想法。”


苏丽文教授:“香港作为国际化都市的优势之一在于联系中国与世界,回归后,与内地联系也更加密切。”


苏丽文教授


谈到香港的文化与优势时,经管学院的苏丽文教授这样说:“香港在回国前100多年间作为英国殖民地,受西方文化影响深远。同时,香港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香港地区融合中国与西方之长,香港人具有善于融汇、善于变通的精神。” 她提到,香港发展之初只是中国沿海地区一个小岛,资源匮乏,人口稀少。香港的发展依托于大量移民,这些人追求实效,讲求效率,奋发拼搏,而拼搏精神是“香港精神”的重要内容。香港在融汇中西方文化后,不拘泥于任何一条既定的发展道路,自己探索出一条独特的香港之路,这就是“香港精神”中的灵活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香港作为国际化都市的优势之一在于联系中国与世界,回归后,与内地联系也更加密切。而且,香港市场始终是活跃的市场,有着高度的市场活力、竞争力。香港多年发展积累的经验、广泛的教育普及,也是香港的发展优势。


关于香港和内地在生活经验上的差别,梁永波教授用饮食作为例子:比如,在香港他可以找到正宗的云吞面,以及香港人多吃西餐,同时由于多元包容的文化,各国的菜品应有尽有。而他在深圳则多见麻辣的川湘菜系;西餐的话也完全不是它本来的样子,种类少分量也小,价格还不低。“在这儿你连印度菜也找不到!”当梁教授提起饮食的差异,不难看出他对香港的眷恋。但与此同时,他也有一些更深的体会:“饮食,服装、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香港的文化都是多元、开放、包容的,但它确实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文化没有对错,只是差异而已,但有一点无法否认,香港文化里还是少了很多中国文化的传统,这也直接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念以及教育的发展。”


梁教授也给香港教育的发展以及同学们的个人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个人认为香港的教育事业一定不能再掺杂政治进去了,学校应该只是拿来钻研学术的,如果重心不断偏移,以后学校的发展只会停滞不前。而给同学们的建议就是:人要时刻保持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很多事情要从正反两面看待,在知晓全貌之前一定要保持客观;同时还希望同学们要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因为人一辈子都在学习,学无止境。”



“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与发展


陈永华教授:“大湾区的建立给了香港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能够帮助香港多元进步。大湾区的建设可以达到1+1>2的效果。”


陈永华教授参加香港同胞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大会


2016年,国务院要求广州、深圳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此后,粤港澳大湾区欣欣向荣,发展迅速。谈及粤港澳大湾区对香港的影响,陈永华教授认为,香港土地面积小,房价高,只有几百万人口,难以达到国际大都会的规模。没有与外界的互动,香港很难继续发展下去。而大湾区的建立给了香港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能够帮助香港多元进步。


 当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正蓬勃展开,也许能为香港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良方。谭兆祥教授对这一国家战略大为赞赏:“国家的发展分内循环和外循环,粤港澳大湾区正是内外循环的接入点。” 对内积极开拓消费领域增量,扩大内需,对外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分工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当把目光聚焦到区域之内,大湾区的建设亦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谭教授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业与珠三角的制造业、高新科技产业可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大湾区的建设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趋势之下,没有一座城市是孤岛,相信香港也能从中获得发展的新动能。


陈永勤教授:“你们最好的定位是来到深圳大湾区这个地方,立足大湾区,心系大中华,拥抱大世界,这三个不同的尺度缺一不可。大湾区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平台,充满机遇,这些都不言而喻。”


陈教授在广州、香港、深圳都待过很长的时间。在与世界交轨的城市群中,陈教授有着独特的语言经历:“我在香港的时候,每天都要讲三种话。在大学,正式上课就讲英文。开会如果有外国人,也讲英文;如果没有,就讲广东话。当然现在在深圳,讲普通话也越来越多。”陈教授认为,多一种语言就是多一种选择,“所以语言很重要,我们在学校做国际化,英文要好,中文也要好,中文里不仅仅是普通话,广东话也要学。”


而对于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陈教授说:“我特别强调,希望文化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融合。年轻的一代就是世界的未来,全球化绝对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中国经过了这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种开放一定是不可逆的。我们的发展要融入大的国际舞台,要在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层面发挥特别的重要的作用。这便是要从过去融入世界,逐步发展到在某些领域引领世界。实现这个要靠下一代年轻人。年轻人要懂得中国,也要懂得世界。所以我对我们的学生讲,你们最好的定位是来到深圳大湾区这个地方,立足大湾区,心系大中华,拥抱大世界,这三个不同的尺度缺一不可。大湾区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平台,充满机遇,这些都不言而喻。一定要先懂得中国的文化,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一只脚先迈出去探探路,用英文上课,用国际化的教材,办很多的讲座,各方面的交流交换等等,要知道世界在发生什么事情,才能知道中国怎么样去继续开放、继续融入,将来引领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一批这样懂得中国的人才,又有中国心,又走国际化,这样的人才我相信是最受用的。”


苏丽文教授:“搭建有利于深港青年更好的交流桥梁,教育发展刻不容缓。促进两地青年沟通交流,从思想上解除深港青年在生活交流中的障碍,推动深港青年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相互了解。”


 经管学院的苏丽文教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与广东地区的合作,有助于两者的同时发展。苏教授这样说:“在我从事的市场营销和零售行业中,国产品牌近几年在内地市场成绩优秀,发展迅猛。香港在发展中积累了大量国际品牌零售营销的经验,在设计、产品打造等方面成绩斐然。香港快速融入大湾区合作,需要发挥出自己的比较优势,将丰富的市场经验应用在中国国产品牌的营销战略上,助力国产潜力品牌走出国门,推向世界。”


苏教授同时提到,推进搭建深港青年交流的桥梁是当前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议题。大湾区建设重点之一在于人才流通。深港两地优秀青年互相之间缺少交流的平台,难以全面了解两地各自优势和发展前景。只有搭建完善的交流平台,才能推动深港青年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相互了解。教育是促进交流的重要方式。深港两地教育领域近年来高度合作,两地学生在疫情前也经常交流访问。虽然疫情阻碍了学校线下互相访问合作的步伐,但是越来越多的线上学术论坛、学生云联谊涌现,教育借助现代技术强有力地推动社会发展和两地青年交流。所以,搭建有利于深港青年更好的交流桥梁,现代科技化教育的发展刻不容缓。



作为桥梁的大学


谭兆祥教授:“大湾区的建设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港中大(深圳)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下培育的学生,正适合了大湾区的人才需求。”


那么,作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应承担起什么样的角色与使命?对此,谭兆祥教授的答案是——桥梁。“大湾区的建设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港中大(深圳)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下培育的学生,正适合了大湾区的人才需求。”大学如桥梁,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为国际一流湾区的建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梁永波教授提到,想要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的桥梁,学术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我以前暑假的时候就经常带学生去兰州大学交流,因为我们化学系这边在内地和兰州大学沟通比较多。我觉得无论是什么领域,无论是哪个学校,无论是哪里的学生,都应该多多交流,有利无害。”他还说,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比以前高了不少的,人才一定要有领导力,才能产生推动变革的力量。


学术交流之外,文艺领域的沟通也不可或缺,“艺术是一种共通的语言”大学艺术中心负责人黄顺真主任如是说。她负责的大学艺术中心一直以来积极探讨与湾区各高校的多方面合作:“我也带领我的团队去与澳门、珠海、香港、广州等大湾区主要城市的高校接触,也希望我们能有多一些机会合作,去参与他们的活动或者请他们来深圳跟我们一起举办活动。2000 年之前一直都是这样做的,等疫情好转,学校能对外开放,我们很希望再次邀请香港、澳门,还有大湾区其他城市的高校学生来我们这里,看展、听讲座、演出、参与一些讨论,这或许也是很好的合作模式。”



所以有了学术和艺术


陈永华教授:“文化具有地域性,但是每个人都是喜欢文化的。所谓‘同者相亲,异者相敬’,文化的发展能够增强深圳的亲和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凝聚力。”


谭兆祥教授于2019年末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参与到医学院的筹建工作中,负责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工作。在此之前,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31年,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创始成员,并出任生理学系主任、生物医学学院副院长(医学教育)以及医学院副院长(学生事务)。作为两座医学院的创始成员,谭教授对两所大学医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


当被问及选择加入港中大(深圳)的原因,谭教授给出的答案非常纯粹:“我在港中大医学院30多年,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当听说港中大(深圳)要建医学院的时候,我想为什么不来呢?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应该能有用武之处。”他满怀着热情来到了深圳,投入到热爱的医学与教育事业中。采访中,谭教授还提到了港中大(深圳)的同学:“他们的学习态度非常认真积极,8点半开始上堂,提前15分钟已经基本到齐了。”言语间,谭教授对医学院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崭新的医学院会在谭教授以及许多与他一样满怀热忱的学者的带领下,蓬勃建设与发展。


1979年,陈永华教授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毕业;1986年,陈教授入职港中大,出任音乐系系主任超过10年;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揭牌成立,陈永华教授担任副院长。谈及来到港中大(深圳)的契机,陈教授首先提起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与对港中大品牌的深厚感情。此外,陈教授认为音乐和艺术有着基本的社会功能,能够协调大家的压力,深圳需要一所优秀的音乐学院。作为经济科技都蓬勃发展的一线大都市,深圳的文化教育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文化具有地域性,但是每个人都是喜欢文化的。所谓‘同者相亲,异者相敬’,文化的发展能够增强深圳的亲和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凝聚力。”陈教授希望未来的某一天,大湾区能够成为岭南的文化重镇。


音乐学院成立的前两年,陈教授已经在港中大(深圳)开设了音乐通识课,教同学们赏析音乐,“我不是要他们成为音乐家,只是希望同学们以后与人交流沟通更加容易,我们不能只学习自己专业的知识。”正如港中大(深圳)的校训“博文约礼”,陈教授认为,本科生应当开阔眼界、博大胸襟,提高自己的境界。而港中大(深圳)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能够给音乐专业的同学提供辅修学习的机会,也能帮助同学们认识不同的朋友,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文精神的艺术家才是好的艺术家,我们的学生要真正接触社会,有国家、世界的胸襟。”


黄顺真主任接受采访


黄顺真主任:“我们很希望邀请香港、澳门,还有大湾区其他城市的高校学生来我们这里,看展、听讲座、演出、参与一些讨论,这或许也是很好的合作模式。”


虽然“ 大学艺术中心(University Art Centre)”这一名字正式诞生于 2019 年 1 月 1 日,但大学艺术中心本身的工作 2015 年就开始了。


2014 年 1 月,黄顺真主任 (Dorothy Wong,下文称 Dorothy) 在深圳南山第一次见到徐扬生校长:“徐校长问我怎么认识我们人事处处长的,我说,我们是同一个合唱团的。徐校长就说,你搞音乐的!那交给你一个任务,在 5 月份帮忙做一个建校音乐会。’这就开始了我在大学艺术方面的第一份工作,虽然那时聘请我是来做行政事务处处长的!”但当时仍“一无所有”的大学,要筹办一场大型的建校音乐会谈何容易。“没学生没老师,只有几个 IT 的同事、财务的同事、人事的同事、校园发展处的工程师,每个部门几个人。”Dorothy 使出浑身解数来筹办。作为港中大 4 年本科都在音乐系选修课程的校友,Dorothy 联系了当时港中大音乐系系主任“要”一个节目;又找到港中大合唱团负责人出一个节目;又联系深圳清华校友会邀请清华民乐团跟港中大新亚书院国乐团一同演出。


即便在如此条件下,2014 年 5 月在深圳音乐厅举办的建校音乐会也大获成功。Dorothy 戏谑又骄傲地说:“我以为做完建校音乐会就没有了,但徐校长说每年都做一次!所以从 2015 年开始音乐会就是每年一次了。”


2014 年底,兼任招生办主任的 Dorothy 办公室突然来了 12 位经管学院的同学:“他们想建一个音乐社团,来问我能否做他们的指导老师。”聚乐部就此诞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聚乐部当时有弹的,有唱的,有吉他乐队的。而我自己的背景是合唱,所以负责声乐部的同学跟我聊的时候,我就同意搞一个合唱团,所以 2014 年底我们就开始建立合唱团,我兼任指挥,在 2015 年初大学第一届电影节闭幕礼上成功演出。”


“我每次都会说,大学艺术中心是希望打开同学们的眼界,介绍更多的艺术门类,让他们吸收了之后能够产生自己的见解,也会引发更多的探讨。”



值得骄傲的学生


苏丽文教授说,内地学生和香港学生同样优秀,同样积极努力进取,都同样是值得我骄傲的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和内地学生一起聊天、喝咖啡,我们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亲密的交流。”


梁永波教授则认识到了内地与香港学生之间在文化层面上的差异。梁教授主要在理工学院负责教学管理和招生的工作,同时还曾教授过大一学生的基础理工课程,他对两边学生的差异颇有感触:“我觉得内地的学生真的很不一样,很有礼貌,很尊重老师,很勤奋刻苦,学习态度很好,令我是耳目一新的,而且我发现这里的同学都很喜欢找老师布置功课;香港的学生就不是这样的,比较喜欢玩,玩得很开。”


梁教授说,这和两地之间家庭成长环境以及培养方式的差异有很大关系。他说:“香港那边的家长,比如我自己,就很少会去教小孩读书的;但是我发现内地的孩子,家长都特别紧张孩子,有时候我觉得紧张过头了,因为成年人还是应该自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能什么都有家长包办,这种家长在我们那儿叫做“直升机家长”,意思是像个直升机一样永远“盘旋”在孩子上空,操心他(她)的一切大小事……这些教育和培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内地的孩子很认真刻苦,但是又好像有点过了,太注重成绩,太担心和害怕失败。香港的孩子就会松弛很多,比较容易迸发创意和灵感,敢做敢为,也愿意去尝试和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梁教授也提到他对内地学生的一些深刻记忆:“我当时刚来港中大(深圳)的时候,上的是大一的理工基础课,那个课是在下午1点半那种大阶梯教室上的,当时我看到有个同学就站在阶梯过道上,我问他你好端端地怎么不坐下来听课呢?位置还有的啊。他说的话让我很感动:‘老师我中午吃得挺饱,一会坐着听课就容易睡着了。’这个学生的刻苦和认真的求学态度是真的有打动到我的。”梁教授说道,虽然他看到内地的同学很刻苦,感到很欣慰,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大学不仅仅只是一个让学生念书的地方:“我觉得来了大学以后,同学们就不能只会念书了,在大学里面同学们应该要去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有沟通表达能力。这比GPA重要得多,因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完成哪项任务靠的不是这些能力呢?如果在大学里不注重培养这些能力,进入社会才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那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梁教授还特地指出,学生一定要理解吃透学的东西,切忌死记硬背,理解了的知识自然就能够记住了。



25 年,岁月不减深港风华;

25 年,风波不乱两地连心。

深圳与香港,两座一衣带水的城市,在香港回归后更加唇齿相依。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中,我们通过这些耕耘于神仙湖畔的学者学人,听到了亲历者真实的声音,重温有温度的回忆,感受来自肺腑的呼吁,殷切的期盼——希望香港明天更美好,希望祖国明天更美好。



欢迎感兴趣的校外同学及家长

点击右方按钮 下载阅读


欢迎在校师生同学领取实物刊

地址:行政楼西翼719办公室





传讯及公共关系处(CPRO)出品

图片及文字由《神仙湖畔》杂志提供

记者:

陈铖(2021级经管学院、学勤书院)

高逸(2020级经管学院、学勤书院)

黄舒旎(2019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蒋紫涵(2019级数据科学学院、学勤书院)

余洋希(2019级人文社科学院、逸夫书院)

董楚珮(2021级经管学院、学勤书院)

排版:

黄舒旎(2019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Banyan(CPRO)

编辑:

黄舒旎(2019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杜  可 2021级 逸夫书院 人文社科学院

摄影:陈鸣(CPRO)

编审:北海(CPRO)



浏 览 更 多


神仙湖畔第六期【香港情 中国心】

7月2日晚八点直播 | 港中大-港中大(深圳)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文艺云汇演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微信公众号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