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敬业乐群 | 于敏: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敬业乐群

敬业者成事,乐群者得助。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敬业乐群精神的价值也越发凸显。对工作认真负责、全情投入,与他人相处融洽、善于合作。在干事创业、友爱互助的氛围中,自然人人奋发、心情和悦。

特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敬业乐群篇,望莘莘学子汲取榜样力量,振奋精神,砥砺前行!







于 敏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核物理学家,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改革先锋称号、共和国勋章。


以下视频来源于




于敏的科研生涯始于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后,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了他。从那时起,于敏转向研究氢弹原理,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研究绝对保密,造氢弹,我国完全从一张白纸起步。由于大型计算机机时非常紧张,为了加快研究,于敏和团队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1965年9月,上海的“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然而,设计方案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在那里,科研人员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于敏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路,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即便如此,他仍坚持解决完问题才离开基地。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1969年,于敏带领团队来到了四川绵阳的深山里,研究核武器。他判断,“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丧失威慑能力,我们就要重新受到核讹诈。”他不敢停止脚步。但长期在艰苦环境里工作,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上台阶都要用手抬着腿才能慢慢上去,同事都劝他休息,他坚持要到小山冈上观测火球。由于操劳过度,在工作现场,他几近休克。1971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于敏再次因为过度劳累休克……

在1988年被媒体报道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谁,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么,连他的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却始终不肯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曾这样婉拒别人称呼他为“氢弹之父”。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他们之中唯一一位没有留过学的人。尽管如此,这位由我国自主培育的“国产专家”依然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并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里,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他隐姓埋名28载,不为外物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坚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信条。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扫描下方二维码

了解详细内容


更多丰富内容

欢迎移步南苑教学楼文化走廊




-往期回顾-

辅导员风采 | 刘沂:以萤萤之光,照亮追梦之路


快来查看你的成纺专属词云图吧!!

小纺逛校 | 泛舟书海 明理增智

                                


END


编辑  | 陈婷婷

责任编辑 | 侯万林校对 | 吴燕村审核 | 史在宏 王  歆党委宣传(统战)部
大学生记者团



感谢您对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关注!小纺将会为您带来精彩丰富的微信栏目。我们的微信非常期待大家的投稿,请发送至(2071855467@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