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松山湖科学城:人文观与区域观

刘隽瑶 城PLUS 2022-07-03

“科学家小径”意向
图源:wowtastic.nature.tumblr.com


2021年4月22日,松山湖科学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全面启动活动,松山湖正式迈入国家级科学城时代。


回顾松山湖这20年,自初始筹划,各方即有意识地设计了山水生态、自由道路、服务体系、管理标准,为科学城的奠定了“科技与山水一色”的基调。(点击查看:松山湖:一个时代的设计集群


2019年开始,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战略规划启动,两年中经历了松山湖科学城更名、扩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过程。


在启动工程里,有一项“巍峨山科学家森林公园”,刚好将战略研究中我们的观点串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松山湖科学城的人文观


松山湖建立之初就秉承着为“一群人”开辟一个理想生活环境的目标,在空间紧密的珠三角区域用自然美与人文美凝聚城市的公共生活,希望使得未来市民的内在需求在此地得到充盈。2018年华为松山湖基地交付,散裂中子源(东莞)正式投入运行,松山湖终于迎来了这群人:科研工作者。


  · 科学家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家“十一五”期间立项、“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负责筹建,是全球第四台散裂中子源。当时,国家从战略层面上考虑优化我国大科学装置的整体布局,并促进中子研究成果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实力相结合,因此中科院来到了珠三角选址,考虑到地质条件和产业基础等原因,最终选择了在东莞南境、巍峨山北麓布局。



项目组曾参与到项目选址和初期建设过程,对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专家楼在21世纪初还如八九十年代地方招待所的建设水准、一群博士研究生完全靠手工眼力对接试验装置的几万个线头、以及为了将更多经费投入到科研装置而在实验室中省掉电梯等事情记忆深刻。真正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大多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对物质环境的要求极低,关心的往往只有科研,他们似乎是从未被快速经济发展浪潮所驱动而保持本心的一群人。


  ·  借自然给科学家以人关怀 


如何为科学家塑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注入更多的尊重与关怀,是我们建设科学城首先想回答的问题。科学家的工作具有时间长、压力大的特点,试验也大多是枯燥且经常要面对失败。而融入自然环境、眼里能经常看见自然是有利于舒缓压力、并增加创意与灵感的。我们相信,有风景的地方会有更多创新,更适合科学家工作。


科学家的特点及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国内外诸多的国家级实验室和大装置科学城的建设经验也可当作佐证。美国橡树岭、英国哈维尔等国外第一代科学中心基本是一个小镇的规模,主要用地功能为重大基础科研装置(如中子源、光源等)、研究机构和居住功能。人口规模很小但素质高,基本从事基础研究,有较多的流动科研人员。生态环境很好,交通便捷但无外部干扰,是非常宁静的科学研究社区。我们认为这种环境是最适合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空间氛围,合肥科学岛的环境与规模也与此类似。



松山湖科学城内已建的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规划的南方先进光源、香港城市大学等科研资源均分布在巍峨山以北山麓、莞佛高速以南,如果能对巍峨山的景观环境进行提升,该片区也有条件形成一片理想环境的科学功能片区。


因此,规划提出对周边山体区域重点进行景观优化与整理,形成一个可供休闲游览的生态公园,创新公园土地管理制度,在其中开辟幽静的“科学家小径”,分布便利的小型工作空间、以及餐饮、酒店等设施,专供科学城内的科研工作者使用,成为科学城的后花园,使得科学家们能在枯燥和繁重的工作间隙,能在自然中得到放松与宽慰。


图源:松山湖中心区城市设计项目组


松山湖科学城的区域观


1991年广州成立高新开发区,1996年深圳成立高新园,标志珠三角开始进入自主创新的产业新阶段。作为深莞中间城市的东莞也开始谋求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2001年东莞市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东莞市在成立松山湖之时就开启了城市格局调整的大棋,之后又成立了生态园、滨海湾新区、粤海银屏产业园、东部产业园等市级发展平台,随着深圳都市圈进一步发展与拓展,深莞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必然。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将在国家战略的要求下,突破行政壁垒与机制障碍实现共建共享,这是深莞都市圈深度合作的重要一步。


 · 湾区赤道,创新雨林 


近年来,深广都市圈不断向外拓展,深圳光明中心区和大空港地区、广州南沙新区逐渐成为科创发展的热门版块,越来越多的科创资源集中在这个区域。我们将这个地带称作大湾区的创新赤道,在科创资源方面具有能量密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链特征。面对科技发展的未知未来,其将孕育出丰富的创新物种多样性;面对未来,将演绎出新的创新雨林,形成最具活力的生态群落。



在这条“赤道”中,有三个空间将成为创新物种的集聚地:一个是正在发力建设的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莞深将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第二个是宝安北部会展海洋城与东莞滨海湾新区组成的,深莞临湾最大的一片增量发展空间,可以为未来产业和未来生活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个是广州南沙新区,位于湾区心脏地带并拥有大量土地,如潜力期货,足待畅想。



 · 深莞共建的“环山科学家园” 


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相连,建设区之间仅隔巍峨山,南北空间距离7公里,现有道路时间距离为20分钟,未来中大通道建设后时间距离将缩至10分钟。可利用其自然野趣的生态环境,将巍峨山整体打造为科学主题郊野公园,环山的莞深两侧积极沿山发展科学功能,环巍峨山形成以大科学装置、实验室与机构、大学为主体的基础科研圈,独特的生态环境与空间品质有利于吸引高等级的科研资源和人才集聚,使得该片区有望成为国际国内一流的科研园区。



规划建议在公园内组织新技术、定制化的交通服务,建设优质的慢行道,为科学家提供特色的交通出行方式。剥离过境交通,环山构建内部车行环道。根据山形地势建设盘山风景路,提供无人驾驶接驳车辆为科学人员专属服务,沿路设自行车与慢行道。另外,采取生态化原则建设登山道,沿途布置补给站、观景点、观星站,为科学家提供徒步运动场地。同时,为科研人员提供定制化特色服务设施和空间,如会议讨论空间、单人闭关研究室、多人工作室、LOFT工作室、资料室、影音室、阳光空间(健身房、禅修室、发泄室、游戏室等)、食宿设施等。


 · 将黄江纳入科学城范围,成为深莞科创合作示范区 


东莞黄江镇珠三角高速以南的片区,紧邻深圳光明科学城的科教融合集群区,可通过深圳轨道6号线支线由光明中心联系至东莞1号线。因此战略规划建议将该片区作为深莞创新合作的门户片区,纳入松山湖科学城范围进行统筹规划,该提议在后续规划中得到了落实。


该片区有一定的增量土地资源和一些成片的可整治更新的工业区,规划建议针对该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进行整体研究,对未来科研和产业空间分布进行合理安排。结合政府与市场力量设置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合作示范区,发展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基地等功能,就近转化两大科学城的科技成果,促进跨学科交叉合作。



结语


松山湖向科学城的蜕变,似乎暗合了“二十弱冠”的礼法,是成年礼,也是再出发。这二十年间,松山湖的管理者和规划者从未改变最初的立意与方向:通过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潜移默化地改变城市人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建设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潜移默化地提升城市文明的内涵与水平。松山湖科学城的发展也将坚持和延续这样的理念。


好的城市建设行为需天时、地利、人合,需要适合的土壤与时间的培养,不是一句口号、一场投资所能形成。特别是作为“科研皇冠”的科学城,需要为科学发展的长时性和不确定性提供空间与时间,更是百年之计。反观欧美地区科学城小而精的长久发展路径,我国科学城建设不应重复以往固定投资驱动下的大规模、运动式建设。真正服务于科学发展、有利于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空间与制度设计,才是科学城的规划设计。


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战略规划

项目主管:朱荣远

项目协管:杜宁;项目组:刘隽瑶、屈云柯、胡恩鹏

中规院松山湖系列项目列表(部分)

l  2001年,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心区及中部地区城市设计

项目组成员:朱荣远,张若冰,梁浩

l  2001年,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项目组成员:范钟铭,余晓东,张文,王广鹏,徐建杰,梁峥,郭启华,陈郊

l  2001年,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市政工程专项规划

项目组成员:徐建杰,梁峥,钟远岳,覃原,陈郊,郭启华,陈晚莲

l  2007年,东莞生态园综合规划设计

项目组成员:朱荣远,徐建杰,方煜,梁峥,赵迎雪,钟远岳,覃原,何斌,林楚燕,俞云等

l  2007年,东莞生态产业园水系及水环境整治综合规划

项目组成员:徐建杰,覃原,俞云,钟远岳,王凤云,陈晚莲,何斌等

l  2012年,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筑专家组年度咨询(2012-2013)

项目组成员:朱荣远,张若冰,刘昭,白皓文,杜枫,及佳

l  2016年,东莞松山湖总体规划(2001-2020年)实施评估

项目组成员:杜宁,胡恩鹏,刘隽瑶,陈智鑫,刘越,俞云,陆巍,陈郊,张琨

l  2016年,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
项目组成员:杜宁,刘隽瑶,胡恩鹏,陈智鑫,刘越

l  2016年,松山湖园区总体规划修编,生态园园区总体规划修编
项目组成员:杜宁,陈智鑫,刘隽瑶,胡恩鹏,刘越,俞云,陆巍,陈郊,张琨

l  2017年,松山湖(生态园)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项目组成员:王成坤、黄纪萍、王俊佳、崔东亮、何舸、牛宇琛

l  2019年,松山湖科学城与周边地区联动协同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研究
项目组成员:朱荣远,杜宁,刘隽瑶,屈云柯,胡恩鹏

l  2019年,(在编)东莞市松山湖功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引(2020-2035年):松山湖片区发展愿景及总体空间战略专题研究
项目组成员:石蓓,刘隽瑶,李瑶,王帅,赵小双

l  2019年,(在编)东莞市松山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
中规院项目组成员:石蓓,李瑶,王帅,赵小双,李士翔,郑琦,刘玟玟,刘缨,陈旭光,谢博宇。联合团队: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  2020年,(在编)东莞生态园湿地三角洲水系整治综合规划
项目组成员:王成坤、黄纪萍、王俊佳、曹喆、李士翔

l  2020年,(在编)松山湖市政工程专项规划
项目组成员:王成坤、王俊佳、王欢欢、李士翔、黄纪萍、廖晓卉、刘璎、刘旼旼、崔东亮、曹喆、王茜

l  2020年,(在编)松山湖中心区城市设计
中规院项目组成员:朱荣远,卓伟德,傅一程,逄浩廷,晏艺文,张久帅,房佳萱,李双婷。联合团队:AECOM、华润置地。

……

近期阅读:


解析“七普”: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九个转变


城市碳中和的世界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实现“碳中和”!




作者 | 刘隽瑶
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一所


作者简介: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从事城市设计、详细规划、战略规划及研究工作,长期负责和参与深圳、东莞等地区各类规划编制和服务工作。近年来主要参与和负责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系列项目、松山湖(生态园)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系列项目、华侨城光明小镇规划设计、深圳宝安滨海文化公园详细蓝图、常德总体城市设计、天津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专题、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专题等规划项目。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