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7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国际视野】抵抗全球食品体系——印度的基因运动与种子银行

2015-01-28 苏曼·萨哈 人民食物主权论坛
【编者按】:來自印度的苏曼•萨哈(Suman Sahai)博士曾经以为,中国有足够强势的政府,能够对食品生产链条中的大企业进行足够的监管。然而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食物主权与中国本土大豆产业保护”研讨会上,她失望地发现,中国同行们对印度通过的《国家食品安全法案》(National Food Security Act)表现出了羡慕与极大兴趣。而与印度相比,中国虽然面临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却至今为止——无论行政还是立法层面——都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如果说,中印两国常常被视为“巨龙与巨象”,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被拉出来比较一番的话,萨哈博士带来的这场讲座则提醒我们:在两个巨人庞大的经济“身躯”背后,仍然存在着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形之下,民众如何为了食品安全而抗争?我们有必要听听印度的经验。

萨哈博士是印度粮食主权运动中的重要活动者,她于1975年毕业于印度农业研究所,是一名基因科学专家。现在她担任印度民间组织“基因运动”(Gene Campaign)的领导人,对抗全球食品体系对印度农业的破坏。


什么是全球食品体系?为什么这个食品体系会带来这样大的问题呢?按照萨哈博士的解释,今天的全球粮食体系,大概经过两个阶段逐渐形成。首先是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形成之前,发达工业国家已经开始对于大企业主导的大农场农业予以了相当的支持。在这些国家中,家庭农场逐渐衰微,被大规模工业化农业所取代;接下来,从1986年的关税总协定(世贸前身)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开始,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就大大拓展了农产品贸易的范围,开始向其他国家倾销他们的农产品,逐渐地,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都被并入了这个国际市场中,第三世界的小农们成为了倾销的受害者。


时至今天,这个体系已不仅仅是倾销这么简单。世贸组织背景下的全球农业市场看似建基于自由贸易原则,却设置了各种方式来维系不平等的贸易格局。


首先,发达国家不仅仅强调贸易自由(以方便倾销农产品),同时还宣称,正因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不够发达,无法自给自足,才更需要开放市场,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可以买到足够的农产品。萨哈博士在这里向大家指出,看起来,发达国家似乎是要通过世贸组织的这些条款,来保障第三世界国家有购买食品的“权利”,但事实上却是倒转过来,令发达国家拥有了“合乎情理”地向第三世界国家倾销农产品的权利。


其次,在世贸组织的相关条款中有一项“身份保持认证”(Identity Preservation),这一条款对大型的农产品公司是非常有利的。具体来说,就是大公司可以享有其培育的作物的种子的专利权,从而农民就必须从他们手上购买种子,而不能留种。萨哈博士说,这样一来,农民的生产就被商业利益更深地控制了,从而对小农的生产安全,国家的粮食主权,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


再次,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要出口到发达国家,却面临着各种条款的限制。这些限制以诸如卫生协议一类的限制存在,要求农产品必须达到某些标准,才允许进口,从而为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设置了极高的门槛,进一步维护了单方向倾销的现状。更不用说,倾销农产品的大财团还受到了各种资本、基金会,乃至美国农业部门和美国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萨哈博士为我们指出了当前这个不平等的“全球食品体系”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并强调这一问题并非一国独有,而是全球性的,各国的小农都在这个体系中,市场的一端,是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倾销;另一头,则是脆弱的家庭农场,在倾销之下走向衰败。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萨哈博士说,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联和起来抗争。至于抗争的方法,她认为要从政策立法、传统种子保存、市场和农业科研这四个层面入手。印度社会正在这些方向上不断努力。


萨哈博士介绍,在政策立法领域,印度的民间力量通过向政府施压,在去年拟定并通过了《国家食品安全法案》。这项法案允许印度政府向农民进行补贴,因此,可以保护本地的农业生产,减少贸易的影响。不过,因为条款本身和WTO原则相冲突,印度政府遭到美国的不断批评,社会各方面现在也为了维护这一法案面临不小的压力。


传统种子保存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一项策略。萨哈博士带领的“基因行动”已经在保留水稻种子的多样性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她说,这一项目已在印度五个邦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开设了不少“种子银行”,保存了2000多个本地的水稻品种,吸引了不少农民重新选用本地的种子。


为什么保留这些本地种子呢?一是农民可以有本地的稻种选择,不用购买大公司的产品,更不用受到专利权保护的限制,自己可以留种再种,虽然产量未必能达到最高,但是符合家庭农业实现“最低风险”的目标;二来,农夫自己也觉得,本地的品种更加好吃。制作其他副食品和酿酒,也要采用本地品种才更对口味。


萨哈说,我们通常会认为,本地的作物品种都不如新研发的品种那样高产,但这是一个误解,本地的作物有高产、中产、低产之分,只要选育得当,同样可以有很好的收成。本地品种的另一大优势,是经过了长期的耕种选育过程,更加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各方面条件——而这是现在只注重产量的新品种,乃至转基因品种所远不能顾及的。


改善市场体系也是萨哈博士和她的团队尝试进行的工作。她说,现有的市场体系中,农产品被在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内进行调配,比如一地生产的农产品,可能要卖到几百上千公里之外,这样一来,中间过程非常多,农民在市场的力量面前就异常弱势。但如果能够将市场“在地化”,也就是和本地的合作社,社区等等连接起来,农夫就有可能享受更加公平方便的贸易环境来销售他们的剩余产品,从而提高收入之余,也减少了被盘剥的可能性。萨哈为我们指出这样一种可能性:在信息技术不断发达,农村人人都有手机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否为这样一个本地的,公平的农产品市场服务呢?这也许很值得我们去考虑。


萨哈博士强调最多,也是和现场的中国学者讨论最热烈的,是农业科研如何参与到抵抗全球食品体系的运动当中。萨哈博士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对现在科学家和资本利益集团走得太近的现状深有感触。她说,科学家和农业专家首先不应该抱有一种“教导农民”的心态,因为农民对于现实的问题有丰富的经验,两方面应该是一种相互交流,彼此贡献的关系,而不是单向的“科技帮助”。比如说,各地的农民都有一些独特的经验,技术专家发现这些农民的经验时,可以去总结和推广。


但今天的农业科技业界很少这么做。萨哈博士在回答大家的问题时指出,今天的中印科学家们很相似,他们都试图告诉大众:你们是无知的,要听我们科学家们的指导。这样其实是在垄断对于农业生产的话语权。她说,科学家不应该持有这样一种态度,而是要意识到,农民是有自己选择生产方式的权利的。科学工作者应该帮农民说话,更多参与公众讨论,而不是用科学的名义打压不同的意见。


印度的民间力量在食物主权上的抗争,这些年有不少成果,比如孟山都公司曾经尝试推广新的转基因茄子品种,就因为遭到了社会组织的大力抵抗而没有成功。以萨哈博士为代表的印度社会对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的行动,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参考的丰富经验。
反抗的权利
生态多样性权利
消费者的人权
生产者的自主权
人民和国家、地区的自决权
人民食物主权论坛
微信号:shiwuzhuquan2013
网址:www.shiwuzq.com
新浪微博:@人民食物主权

文章来源:经济导刊

作者简介:苏曼·萨哈(Suman Sahai) 基因运动(Gene Campaig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