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见 | 旧手机去了哪?电子垃圾处理如何守住“绿水青山”?

2017-12-19 胡俊 政在协商

    根据2017年3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估算,我国2016年包括二手手机在内的闲置市场规模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在这其中电子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

     

    面对如此庞大的闲置市场规模,市场规范如何呢?近日,政在协商(cppcc_china)关注到,央视新闻关于旧手机的报道再次引发公众热议。

     


    央视记者在浙江、山西和广西等地调查发现,不少手机经销商、甚至是便利店,也都有直接回收旧手机的业务。

     

    他们回收之后,旧手机流向了哪里呢?记者实地采访后发现,旧手机主要有三个流向:一是直接卖给需要的用户二次使用;二是重新拆解、组装,被当成翻新机转卖。三是被某些电子加工企业收购,提炼贵金属。

     

    政在协商(cppcc_china)梳理发现,旧手机被电子加工企业收购提炼贵金属最引人关注。早前就有不少媒体调查这一现象,旧手机提炼黄金要比金矿高出很多倍。据人民日报报道,1亿部手机里含有1000吨铜、30吨的银和1.5吨的黄金。

     

    “1吨的手机可以提炼150克的黄金,那这个是什么概念呢?世界上最优质的金矿,1吨的矿也只能提炼出50克左右的黄金,手机的含金量是比最优质的金矿还要高好几倍。”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博士马大朝在采访中表示。

     


代表委员民主党派

关心电子产品的回收问题


     

    “我国是电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产生电子废弃物的大国。国家已经公布了14种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目录,去年新增了手机、平板电脑等,但电子产品报废和循环利用体系还没建立。”2017年两会期间,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朱志远建议加强电子垃圾回收和循环利用,开展环境保护法的执法检查。

     

    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朱鼎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等家用电器的消费量与日俱增。电子产品具有快速迭代、不断升级的特征,因此电子垃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早在2005年,湖南长沙市政协委员就关注到了二手手机的回收问题。2005年,长沙市政协委员胡晓亚和李扬波联名上交提案,希望政府部门发出通告,多部门联合取缔非法收购手机的活动。

     


    2015年,民进中央提交2015年全国两会《关于推动并规范我国电子垃圾处理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提案直指我国电子垃圾处理乱象:1、欠缺制度设计,缺乏科学回收体系,导致灰色回收处理链兴盛;2、处理水平低,资源浪费,污染环境严重;3、多头管理,导致监管不力。

     

    提案还指出,目前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行业还处于粗放型的状态,90%以上的电子垃圾都是由个体户回收,并由小作坊处理,这种方式已形成一条完整成熟的灰色产业链,年产值达千亿元。

     

    据近来中央媒体的报道,这一现象依然存在。央视新闻报道指出,小作坊式的处理模式,对环境会造成的污染。据了解,以前在南方沿海个别城市,就有小作坊用所谓的酸洗方式炼金。他们用火烧电路板后,再把这些金属溶于王水当中,再逐步析出铜,银,金,钯等贵金属。这样的处理方法,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可想而知。而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只有不到2%的手机,是通过正规渠道回收的。

    


旧手机等电子垃圾处理不当

有哪些危害?

    


    政在协商(cppcc_china)梳理发现,近几年智能电子产品大面积的普及和使用,更新换代加速,加快了人们的更换频率,老旧电子产品的处理问题也成了用户的现实难题。不少人认为,丢了可惜污染环境,卖掉价格不高难回成本,废旧电子产品的处理并没有统一的渠道。

     

    污染水源土壤空气

     

    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每年约5000万吨电子垃圾中,只有650万吨资源回收,绝大多数电子废品都进入了掩埋场。同时,由于普通民众对电子垃圾问题缺乏认知,在电子垃圾的处理中也缺乏分类意识,常常将手机、电脑、电视、冰箱等等混在一起处置。传统家用大型电器所用材料大都相对简单,对环境危害较小。但电脑、手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含铅、镉、水银、聚氯乙烯塑料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进入土壤,就会对水源产生巨大的污染。未经分类的电子垃圾,在进行统一填埋、焚烧处理时,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同时,目前政府对电子垃圾的处理问题还未形成完整的监管体系,管理不当、不严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电子污染的增加。

     


    处理不当造成隐私泄露

     

    有专业人士指出,智能手机标配的“恢复出厂设置”功能,并不能确保手机上的信息安全。如果你使用过的旧手机,只是简单“恢复出厂设置”就交到回收贩手中,其中的隐私,很难确保不泄露。

     

    有媒体调查发现,市场上有很多数据恢复的小作坊,有记者实地调查体验发现,顾客手机上已删掉的通话记录、短信、电子邮件来往信息、QQ聊天记录、微信聊天记录、上网信息等,全部都能清晰无误地恢复。

     

    当然也有可以避免隐私泄露的方法,专业人士建议用存储较大的信息内容覆盖原有的信息,可能会使部分信息完全消失。例如,可将旧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全都删除或者恢复出厂设置后,再用一些不会泄露个人隐私的文件(如电影、没用的图片等)填充,对存储区进行覆盖,可有效防止数据的恢复。

     



电子垃圾如何处理?市场如何规范?委员支招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大学等机构13日发布的《2017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产生了4470万吨电子垃圾,这些电子垃圾中的金、银、铜等高价值材料价值高达550亿美元,但其中只有20%被回收。


    2009 年,我国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51 号,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建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制度、基金制度、行业规划制度、处理企业资格许可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等。

     

    经国务院批准,2015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发布 2015 年第 5 号公告,公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 年版)》,调整扩大了目录范围,由过去的 5 类产品扩大到 14 类产品。手机被纳入目录。

     

    “但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中针对新增9类产品的征收和补贴标准仍尚未出台。而且目前回收率极低,市场诱惑力极大,如果不尽快出台基金补贴政策,会有更多杂牌军进入市场。”为此,朱鼎健委员建议年内出台经过完善后的基金补贴政策,促使更多行业龙头进入,进而实现经济和环保的双赢。

     

    针对旧手机回收问题,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郑惠强认为,有关部门要制定废旧手机处置标准,合理设定行业准入门槛,明确企业资质和环保标准,规范手机及手机电池中金、银、铂、汞、铜、镍、镉、锂等不同重金属的处理加工方式和处理流程,严禁焚烧、掩埋等行为。郑惠强还提出,可以鼓励有一定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企业,探索建立互联网回收渠道。

     

    广东省政协委员、台盟省委会秘书长高洁针对规范二手手机的拆解和利用,建议有关部门应严格依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对二手手机的拆解和再利用产业予以环保指导和监管。同时,引导扶持专业拆解二手手机项目的开展。制定行业执行标准和明细环保指标,形成准入门槛;对从事专业拆解二手手机进行资源再利用项目应予以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引导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7年,浙江省政协委员、慈溪市台办副主任陈益萍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议》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提案之一。陈益萍在提案中建议,应设计构建工业用和民用的电子电器产品物流循环产业链,建立完善社会废弃物集中物流循环系统,科学合理地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利用体系,提高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技术等级,逐步解决资源紧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湖南日报、浙江在线、澎湃新闻、中国江苏网、中国政协网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