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习惯?什么是习惯养成?

2016-07-12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年度主报告]


什么是习惯?

什么是习惯养成?

——新教育实验第16届年会主报告(一)

朱永新 


        文章选自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习惯养成第二天性: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理论与实践》。



        无数人感叹天赋的差异,教育造成的差别却远远超出先天的禀赋。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是一种关键力量——习惯。


        我们每天早晨大约几点起床?洗脸是用温水还是冷水?挤牙膏是用左手还是右手?上班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到了单位首先干什么事情?这一连串的行为,是精心思考以后的安排,还是不假思索的习惯使然?毫无疑问,正是习惯帮助我们选择和安排了这一切。


        培根说:“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楚图南甚至说:“人是一束习惯。”1999年第7期《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心理学家温迪·伍德的文章,他在德克萨斯州对70名大学生做的一项实验表明,人们至少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时间里,做出的都是习惯性行为,而且这个数据还有可能被低估,因为实验对象都是身上的习惯还没有被彻底巩固的年轻人。


        习惯,就像人类心灵深处的发动机,一旦开始运转,就会悄悄操控着人生。习惯是后天形成,却又集中而准确地体现着人的天性,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人的个性,所以我们说“习惯养成第二天性”。习惯,既可以被我们改写,又能改写着我们的人生。通过改变习惯,我们能够重塑人的第二天性,从而更换角度展现人的天性,并因此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塑造良好人格,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正因为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有着如此深刻的影响,习惯养成也自然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


        新教育实验自诞生之初,就高度重视习惯养成问题。本世纪初叶我们提出新教育实验的五大核心理念之一,就有“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自然还包括知识、技能等等,但我们强调的“一生有用的东西”,主要是指对人的一生影响最为深远的习惯。其后,新教育以“推进每月一事”项目落实这一理念,从“每月一事”的12个习纲主题以及从中分化出来的36个习目专题的实施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受益师生的核心习惯已经开始为他们的教育生活增添持久的动力。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背景下,我们再次聚焦习惯养成,在已探索的基础之上,对已有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对形成的实验成果进行提升,对一些关键问题进一步厘清,以期继续推动“每月一事”与习惯养成这一系统工程的深化。


        一、习惯、习惯养成与新教育“每月一事”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的界说


        “习惯”一词,起初是分而言之的。“习”字在甲骨文和小篆中从羽从日,有日日不间断,振羽以飞的意思。“惯”字最初为“贯”,是古代串钱串贝所用的绳索,有循序不间断之意。


        “习惯”连用最早见于《大戴礼记·保傅》:“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意指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们的天性一样,习以为常难以改变。《汉语大词典》也延续了这一解释,将习惯定义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在英文中,与“习惯”一词对应的单词有habit、 custom、convention、institution等,虽然它们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各不相同,但共同之处都是指长时间重复而养成的固定化状态。我国经济学学者韦森依照《牛津英语辞典》的界定,把英语以及均质欧洲语中的“institutions”理解为个人的习惯(habit)→群体的习俗(custom)→习俗中硬化出来的惯例规则(convention)→制度(formal rules, regulations, law, charters, constitution等等)这样动态的逻辑发展过程。 这一解读,也正从一个侧面提示了习惯从个人到群体、从隐性到显性的演变。


        不同的学科对于习惯有不同的解释和研究重点。


        社会学对“习惯”的解释,是指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养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社会态度,且往往不自觉、下意识地表现出来。


        人类学对“习惯”的研究,通常从“习俗”或“风俗”(custom)即“风尚礼俗”的意义上考量,他们眼中的习惯,更多是“社会习惯”,即习俗或者风俗。


        心理学对“习惯”的解释,是指经过多次重复练习而产生的固定化心理需要,且这种固定化心理需要与本能、经验和性格等同类术语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首先,习惯和本能不同。习惯是后天习得的一种特殊条件反射活动,大部分习惯是后天经过意志努力形成,而本能则是来自先天遗传具有的一种条件反射活动,不需要经过意志努力。


        其次,习惯和经验不同。在经验中,意识随时会参与,发挥调节的作用。习惯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活动,在习惯的表现形式上往往是一种理性意识暂时缺失的活动。


        再次,习惯和性格不同。性格是一个人多种习惯表现的综合。通过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大致判断其习惯,但通过某一个习惯却不能断定其性格类型。


        最后,习惯和熟练技能也不同。熟练技能是根据活动的需要而发生或停止的,人们可以利用它,也可以不利用它;而习惯却是在“不由自主”中去完成的自动化活动,在一定条件刺激下,不完成往往就会感到不安。熟练技能是在有意识的练习中,在自觉地改进某些动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习惯除了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还会在无意中因为简单重复同一活动而形成。熟练技能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习惯却有明显的优劣之别。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习惯就是在大脑突触之间建立联系,通过不断的反复后导致髓鞘质增加的过程。


        而作为教育学讨论的习惯,则是指在主客体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地养成好习惯或者改正坏习惯的过程。教育学视野的习惯,是以个体生命意义的角度为主,关注的重点也是个人的习惯。但是,众多个体的习惯改变势必影响到群体的习俗变革,所以群体的习俗也是教育学留意的问题。


        我们认为,习惯是一个人在后天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下意识性的思维方式、行为倾向和价值选择。也就是说,习惯是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在内的一种教育效果的综合体现。对儿童而言,习惯更多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哪怕对儿童而言,所有习惯必然通过内心辨别认定其价值意义,才可能长期保持甚至终身保持,因此帮助儿童早日通过自我教育明晰习惯的价值,习惯养成将会更早更稳固。对成人而言,更是如此。习惯不仅是成人在社会教育中被无意改造自我的力量,更是一种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有意识雕塑人生的利器。


        2,习惯的特点


        根据以上的梳理,我们认为习惯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是可塑性。婴儿没有习惯,只有本能。无论是有意识培养的习惯,还是无意识形成的习惯,都是后天造就的过程。


        第二是稳定性。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在相应的情形下持续。


        第三是自动性。人们不必出现多少有意识的思考,就能依靠习惯,在无意识中自动自发地完成处理相关事宜。


        第四是双向性。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综合体现,但习惯和外在环境之间有着鲜明的双向关系。一方面,许多习惯深深扎根于所处的环境、特别是社会教育中;另一方面,主动养成习惯也能够影响甚至改变环境。


        第五是有序性。习惯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有序存在。儿童眼中的世界和成人眼中的生活,都是一个整体乃至一片混沌。一个又一个的习惯,在其间开辟出一条又一条简便易行的路径,节约大量精力,使得处理各种事情变得轻松,从而使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生活在不知不觉间变得秩序井然。


        除此之外,习惯因人而异,还有好、坏之分,新、老之别,因此也具有差异性等等。


        3,习惯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习惯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习惯的重要性来分,可以把习惯分为基础性习惯(核心习惯)和一般习惯(非核心习惯)。所谓基础性习惯,是指在人的行为习惯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和重要支配地位的一种习惯,如思维习惯、道德习惯等等。一般习惯是指在人的行为习惯中,处于从属地位的一种习惯,比如作息习惯、饮食习惯等。基础性习惯对人的成长起着源头性的、根本性作用,其他习惯都建立在其上,或者说从其中生长、延伸、拓展出来。一般习惯虽然从属于基础性习惯,更多与个人生活方式有关,但是对人的生命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习惯的表现形式,可以把习惯分为外显的行为习惯和内隐的思维习惯、道德习惯等。有些习惯会通过一个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如早起早睡,吸烟喝酒的习惯等。有些习惯则无法通过外部的行为加以观察,如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看待问题是全面还是片面的思维习惯或道德习惯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习惯的性质来划分为好习惯、坏习惯和中性习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坏习惯消解人的生命意义,中性习惯则无所谓好坏,不会影响生活与生命的效率与质量。还可以根据习惯形成的顺序来划分为老习惯和新习惯。老习惯长期伴随,新习惯并不稳固。根据新教育的生命三重属性理论来划分,则大致可以分为健康习惯、交往习惯和思维习惯,大致分别对应着新教育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以这三类习惯去拓展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和精神生命之高,成为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什么是习惯养成?


        在习惯教育和习惯养成两个短语中,我们倾向选择采用习惯养成的表述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养成”一词有两个含义,其中一个就是指教育,因此,作为名词的“习惯养成”本意即指“习惯教育”;另一方面是因为“习惯养成”作为一个词组,还可以理解为名词加动词,也就是以“习惯”为内容、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某种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建立稳定联系的过程。


        美国学者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习惯是由暗示、惯性行为和奖赏构成的一个“回路”系统。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性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根据都希格的理解,习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所以除非你可以抵制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习惯模式依旧会自动展开。


        要认识习惯养成的本质,我们还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人在刚刚诞生时,对世界的认知是混沌杂乱的,婴儿把自身和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分不清内外部世界的差别,分不清我与物的区别,也难以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多种联系。在这种认知状态下,人的生命活动亦呈现出无序状态,如婴儿睡眠的昼夜颠倒等等。这种状态与外部世界的规律和秩序相冲突。为此,帮助儿童逐一建立各种秩序,帮助儿童熟知事物规律,是协助儿童成长的关键内容。习惯的养成,无疑是这一工作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习惯帮助儿童由内而外地搭建起一座座桥梁,让心灵与外界逐渐发生联系,并越来越有秩序。在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儿童的习惯有时符合需求,我们会通过表扬、奖励等各种方式进行肯定,将其固化。有时不符合要求,我们会通过训斥、惩罚等各种方式及时消解。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


        从习惯养成的时间来看,一般认为需要21天才能建立一个新的习惯。这个说法,来自于1960年马尔茨博士发现的一个规律,他在《心理控制术》一书中举例说,被截肢者需要21天才能接受他们已经失去肢体的事实,面部整容的人需要21天才能建立自信等。受他的影响,一大批励志读物如《21天打造节俭好习惯》《挑战21天:21天改变一切》等推波助澜,让大众形成了21天养成习惯的思维定势。


        但其后已经有大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比如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其习惯养成需要不同的时间。如每天早餐后喝一杯水的行为,只需要20天就可以达到最高的自发性,而每天做50个仰卧起坐,则需要84天的练习才能形成。最复杂的行为,甚至需要254天的时间。平均来说养成习惯需要66天。


        总而言之,习惯养成从实质上看,就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从而整理、规划、巩固、提升生活与生命,使世界变得清晰,使生活变得有序,使生命变得和谐,让人由混沌走向澄明,让个性由蜷缩变为舒展。


        (三)新教育“每月一事”与习惯养成


        新教育实验是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从新教育诞生之初,即秉承着鲜明的行动哲学和田野精神。在研究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我们希望以更朴素易懂的方式体现“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理念,决定用“习惯”一词体现这个时代的价值追求,把内在的不可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项目,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由此体系化、固定化。所以,我们用“习惯”一词,是希望强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希望以习惯倒推素养的落实,以外在结果倒推内涵培育。


        所以,“信望爱学思恒”的成功六字诀,在2003年7月的第一次新教育实验年度研讨会上发布,成为我们对知识、技能之外的“有用的东西”所进行的第一次概括,也成为推进习惯养成工作的第一次冲刺。


        从2006年开始,我们在苏州大学的博士课程上,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反复讨论,筛选出对一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关键作用的最重要的习惯,将我们的探索更为精确细化。


        2007年,我们正式推出了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主要目标的新教育“每月一事”项目,从海门新教育实验区开始了探索。


        2007年3月,海门实验区在三厂小学举行了区域“习惯养成教育”推进会。许新海博士全面解读了《区域好习惯养成教育行动指导纲要》,并就区域推进“每月一事”做了全面部署。 


        2008年和2009年,又分别在海师附小和三星小学等举行了现场研讨会,总结出一整套相对成熟的“每月一事”行动方案。


        2009年,海门实验区编写的《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项目操作手册》,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新教育实验区(校)内推广使用。该书介绍了项目的12个大主题:1月,吃饭——节约的主题;2月,走路——规则的主题;3月,种树——公益的主题;4月,踏青——自然的主题;5月,扫地——劳动的主题;6月,唱歌——艺术的主题;7月,玩球——健身的主题;8月,微笑——交往的主题;9月,阅读——求知的主题;10月,家书——感恩的主题;11月,演说——自信的主题;12月,日记——自省的主题。


        近年来,在总结海门和其他实验区的经验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外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情况,我们对12个习纲主题进行了适当调整,并提出了36个习目专题。如下图所示。


        新教育“每月一事”12习纲36习目

 

        我们可以发现,“每月一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每月一事”项目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取向。“每月一事”的习惯养成,所养成的不是零碎的杂乱的习惯,而是以习惯为路径,明确指向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明确指向一个人的人格塑造。通过“每月一事”的融合,让师生的教育生活从被学科割裂变得完整,践行“每月一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教育生活。“每月一事”所梳理与提炼出的12个习纲,是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这样“完整的人”也就必然会创造并拥有“完整幸福”的生活。从这一价值取向出发,我们在12习纲的内容安排上,以自我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学习为维度,不仅直接服务于自然生命的延长,社会生命的拓宽和精神生命的提升,也与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呼应。


        我们知道,教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从内在而言是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诸多习惯。曾经,我们把教育目标总结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好习惯在此仅仅表现为:德:自省的习惯,智:好学的习惯,体:健身的习惯,美:审美的习惯,劳:劳动的习惯。显然,这和我们的12个习纲还距离甚远。今天,在教育目标正在尝试着总结为九大素养的背景下,12个习纲与之或者是直接对应,如审美情趣素养直接对应着审美的习惯,身心健康素养直接对应着健身的习惯,学会学习素养直接对应着好学的习惯,实践创新素养直接对应着勤劳的习惯;或者间接交融,如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素养,与守规、公益、感恩、友善等习惯的相交。


        其次,“每月一事”是建立在新教育理论基石之上的独特实践行动模式。新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采用的不是先验或预设的方法,而遵循两种路径:一种是从鲜活的教育实践探索开始,通过丰富的经验积累而自省,经由理论的归纳而提升,再重新进入鲜活的教育实践中检验;一种是在提出理论框架与操作设想后,接下去仍然重复以上路径。这种把逻辑的科学探索和行动的校验修正结合的方式,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探索的根本路径和价值取向。


        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看,“每月一事”尽管只是一个具体的项目,却也正因其具体,形成了对新教育的宗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及五大理念之一的“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具体展开。生活是否幸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密不可分,与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种习惯密不可分。一个人从小养成什么样的核心习惯,就意味着他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直接影响到人生的幸福。“每月一事”所确立的主题,从每月一事的命名,到习纲、指向和习目的设计,都具有鲜明的操作性与行动性,覆盖了一个学生15年教育生活的时空,并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每月一事”契合了家校生活的节奏和儿童生命的节律。家校生活的节奏和儿童生命的节律,是设计“每月一事”项目的经线和纬线。我们以一年的学习周期整体设计每个月的主题,包括了寒假、暑假,让家庭、学校教育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如一月份新年开始,临近寒假和春节,参加聚会的时间会多起来,就围绕“节俭”的主题,学会节约粮食,不要铺张浪费等。二月是寒假,出门的时间多起来,就围绕“守规”的主题,通过遵守交通规则等,引导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具有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9月是开学的日子,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也是新教育实验学校的阅读节,就以“好学”为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等等。


        同时,在对12个习纲的设计中,具体到每一个习惯的设计,也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从浅入深,由简至繁,分为不同发展阶段。如“节俭”的主题,在低段偏重于“节约”,中段强调“节制”,高段则注重“简朴”。“勤劳”的主题,在低年级偏重“自理”,中年段强调“敬业”,高年级则注重“创造”。“公益”的主题,在低年级偏重“参与”,中年段强调“互助”,高年级则注重“志愿”。


        因此,“每月一事”的具体落实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是围绕这12个习纲,每个月都通过吻合儿童成长规律的课程,以用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式,逐年深入,完整落实到每一学年。但是,具体到学校、班级,根据习惯不同、养成习惯的时间不同的原理,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在某一段时间里有针对性的强化进行“每月一事”中的某一件事,也完全可行。


        例如,对于一所周边文化环境非常差、师生毫无阅读习惯的学校,为了初步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就可以根据需要,把两个月或者三个月的“每月一事”习纲都确定为阅读。这样基本养成阅读习惯后,再更换其他习纲。等12个习纲基本初步形成后,再以每月一件事、落实一个习纲的方式,循环开展。


        通过这样习纲清晰、主题鲜明、习目完整、经纬交织而成的“每月一事”项目,全方位地覆盖了家庭和学校生活,特别切合教育的各方规律,让习惯在润物无声中悄然养成,让人格在习惯养成中逐步发展,让生活在人格发展中幸福完整。


        (文章转自新教育研究院杂志《教育 读写生活》第7.8期合刊。)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习惯养成第二天性]


    习惯养成第二天性

    习惯是什么

   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个好习惯

   美国孩子的7棵习惯树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

    如何开展“每月一事”(1)

    如何开展每月一事(2)

    发现你的小孩

    儿童心理的七个特征

    关于家庭教育的5个忠告

    教育始于家庭

    发现你的小孩

    推动摇篮的手可以推动整个世界

    ......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