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学校的7个共同特点——未来学校的兴起、挑战及发展趋势

陶西平 曹培杰 守望新教育 2019-08-31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大家谈][深度学习]


简要阅读——

      

         未来已来。未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学习方式、学校形态、教师队伍会如何变化?教育评价如何颠覆传统?一起来听听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怎么说。同时,看看文中的链接你也会发现新教育人的选择。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认为,具备以下六大特征可以称为未来学校:一是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二是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三是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四是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五是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六是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


        未来学校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倡导重新设计学校,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变革。该文梳理了学校的历史变迁,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实践现状,提出未来学校的四个发展趋势:未来的学习空间将从“为集体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学习而建”;未来的学习方式将突破强调标准统一的传统教学秩序,允许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内容;未来的课程将根据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跨学科整合,加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未来的学校管理将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年级和班级的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的教育管理服务。——《未来学校的兴起、挑战及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学校结构性变革》[文章附后]


         学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每个时代的学校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从庠序到私塾,从古代官学到现代公立学校,无一不是时代变迁的产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新的时代必然会塑造出新的学校形态,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尽管如此,教育的本质并不会因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也不会变。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教育需要改变,也需要坚守。学校既要主动对接时代需求,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同时,还要坚守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原,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创造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办学权交给学校,让未来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而非教育的工厂。——《未来学校的兴起、挑战及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学校结构性变革》(《教育的变与不变——幸福完整教育生活为什么不会变?如何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全文阅读——


未来学校有这7个共同特点

原创|陶西平


        对未来学校的研究,应该坚持工具理性跟价值理性的统一,未来学校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探讨适应未来世界和我国发展变化的理想的学校。目前世界大概存在着两个失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人与人之间的失衡。失衡会带来许多挑战,比如生态的挑战、经济发展的挑战、安全的挑战、贫富分化的挑战、道德的挑战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的挑战,这一系列的挑战都可能会对人类持续生存发展产生威胁。随着挑战而来的是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兴起。正如习 近平主席所讲,“千万不能够放松这种机遇,机遇是时不再来的”,一定要抓住机遇,不能懈怠。(《什么决定了你的未来?》)


        因此,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既有挑战又有机遇,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2015年9月25日,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拉开帷幕。会议一致通过了一份由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的成果文件,即《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一项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文件,目的是到2030年,人类的持续生存发展能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个纲领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经济增长一定要和社会包容性、环境可持续性结合起来,不能单独考虑经济的发展;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社会,不能够加剧社会的矛盾,特别是贫富的分化,同时也不能够破坏环境。在17个目标里,“目标四”尤为重要,就是教育目标,指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这个目标非常突出了两个关键词——公平和优质。公平和优质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实际上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17项目标的基础。(《教育的变与不变——幸福完整教育生活为什么不会变?如何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中国梦的实现也有个进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提出了三个规划:第一个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是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个是到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可以把未来具体化,可以是联合国确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范围,也就是把这个阶段作为考虑未来教育的一个目标。它既是未来,而这个未来又不是很遥远的,这样就不会是在空谈未来教育。十九大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一代代青年能否接力奋斗,需要教育和努力。(《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



        01

        未来学校的时空边界


        我觉得未来是没有时间边界的,但研究未来学校应该是有时间边界——应该确定在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的时间范围内,如此,这个未来就比较具体化。在十九大期间,有人问陈部长,到2049年的时候中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陈部长对2049年的教育作了四点回答:中国的教育可能走到世界的中心,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到中国留学,汉语可能会成为国际交流中使用更多的语言,在制定教育规则的时候中国有更多的发言权。这是对2049年整个教育的设想,我们研究未来学校也可以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范围之内研究。(《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何时学何地学?为何教为何学?——“后真相”时代的教育如何定义》)


        另外,我觉得未来是没有空间边界的,但研究未来学校应当有空间边界,中国研究未来学校应该强调中国自身的特性,要对两个一百年期间,特别是对至2035年的中国学校开展研究。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过《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计划》旨在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确定的核心任务,聚焦基础教育和0-18岁儿童的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之下,应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面向未来推动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更好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好推动素质教育,更好培养创新人才。


《计划》认为,具备以下六大特征可以称为未来学校:


一是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二是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三是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四是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五是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六是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可以看出,这个《计划》确定了未来学校的时空边界。


02

未来学校的基本特点


        我认为,未来学校的模式是多样化的,是在革新与坚守之间的。十九大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未来学校是在现实学校的基础之上通过教育革命逐步形成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难以有统一的标准格式。所以,未来学校是多样化的,但我国的未来学校会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因此,研究未来学校,可能更多的是研究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未来学校基本的共同特点。


        (一)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我认为,第一个应该是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时代呼唤着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因为价值观决定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观反过来决定价值观的要点,所以,教育价值观在不同时期是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办人民幸福的教育——瞄准人民幸福办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过许多关于教育的研究报告,其中有三个报告影响比较大。


        第一个报告是在1972年发表的,通常把它叫做《富尔报告》,报告题目叫做《学会生存》,经济主义、科学主义是报告的主题,即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因此,当时的教育价值观是经济主义。


        第二个报告是1996年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个报告提出了 “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新世纪使经济得以振兴,充满了对新世纪一种理想的追求、一种乐观的心态。


        第三个报告是2015年发表的报告,叫做《反思教育》,反思教育的基础是当前存在的矛盾以及未来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必须协调发展。因此,反思教育提出的是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不能单纯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要为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服务。


        所以,这三个报告体现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从最初的科学意识利己主义——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到上世纪末的乐观理想主义,再到现在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价值观主要的特点是挑战主流发展言论,即“教育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这无疑是重要的,教育确实应该为经济发展服务,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以众多国际发展讨论体现出的人力资本观念。因为人类的生存不单纯是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以后,贫富分化更严重,环境也遭到破坏,人类同样没办法持续生存。因此,这个报告提出,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是在多样化世界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同时提出来要增强教育在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让人们能够过上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所以,人文主义价值观突出了两点:一是强调人格尊严,二是强调能力培养。传统教育必须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反思教育》研究报告提出的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指出应当将教育与人类的命运连接在一起,核心是增强人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对于教育而言,主要矛盾自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要和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说当前教育有问题,大概也是这两个问题——不平衡和不充分。我认为要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来解决不平衡的问题,通过提高教育质量解决不充分的问题。所以,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就是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通过这个来解决教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矛盾。因而,未来学校的目标应该是会更明确。


        (二)立德树人更加落实


        第二个应该是未来学校立德树人更加落实。立德树人的落实,实际上是健全人格的培养。我觉得最主要的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主导性,一个是针对性,一个是亲和力。(《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 ——习惯养成》)


        所谓主导性,指必须非常明确“立”什么“德”。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段话把主导性讲得非常明确,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主导性涉及到了文化自信的问题,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因此,主导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增强文化自信以主导德育。现在,我国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开展,外来文化大量涌入,这既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带来机遇,也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了挑战。中国教育学会的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曾经对幼儿教育理念做了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把西方很有当时性的观点——个性发展,和东方比较核心的观点——为社会服务,融入到学前教育作了一个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日本和韩国的幼儿教育理念80%以上是民族传统理念,而我国的幼儿教育理念90%以上是西方理念,只强调个性发展。这表明,外来文化确实带来了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可能遭受的伤害,不仅来自外部的冲击,也来自内部的自我贬低、自我放弃。我们跟西方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就在于:西方一些国家,认为他们的文化是最好的,要用各种手段包括武力手段来推广他们的文化;而我们主张文化多元化,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我们经常引以自豪,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或者有3000年的有文字的文明史,但是一个民族不管有多少博大精深的文化,关键是还剩下多少、了解多少。所以,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一代代青年都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并融入感情形成习惯,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立德的“德”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未来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应该把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除了主导性应该明确之外,还应该增强针对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针对问题,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学生信息来源多渠道,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部分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问题,有些影响个人发展,有些甚至影响社会安定,迫切需要我们强化问题意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我们不要无的放矢,应该了解现在时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第二个是针对需求,由于时代的发展,新鲜事物不断的涌现,一方面学生希望有更多的了解,一方面也产生需求困惑,所以要针对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第三个是针对对象,由于学生的学段、地区、家庭等的不同,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应该面对不同对象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只有增强针对性才能防止教育的盲目性,因为没有对问题、需求和对象的了解就会产生教育的盲目性;还能防止形式主义,因为没有对问题、需求和对象的了解就会产生形式主义。现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我国的德育工作占用的时间更多,德育工作的队伍学校也没有这么大,但是我国的德育实效并不一定很高,这跟没有把德育当成教育目标,而当成教育工作有关系。


        除此,还有教育的亲和力。亲和力是学生对教师和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亲近感、和谐感、趋同感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提升教育的亲和力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关键,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只有教师跟学生之间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提升亲和力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教育内容上,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人性的温度,以内容的新颖性、科学性、人文性和生动性,打动人、吸引人,要真正面对学生思想上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着力回答问题,从而产生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


        (2)在教育方法上,既要遵循科学原则,又应该重视精神交流跟心灵的融合,让学生便于掌握、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既要重视传统载体的运用,又要注重利用新兴的媒体,搭建起开放性的、时代性的、互动性的平台。


        (3)在教育过程上,既要重视认知,又要重视体验,如志愿者活动、研学旅行等,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感动、受到启迪,并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


        (4)在教育者上,既要理解、尊重、接纳学生,又要围绕、关照和服务学生,通过提高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

    

        所以,教育的亲和力很大的程度上是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是以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亲近、和谐的力量,一种感染、凝聚的力量。


        (三)学习方式更加多元


        第三个是学习的方式应该更加多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9月份发表了题为《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的工作文件,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最关键的问题,课程是学校全部的教育活动,而教育目标正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这个报告提出了课程发展的趋势,大概包括这六个方面,强调培养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整体综合、强调多样包容、强调数字化、强调科学评估。实际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也正朝着这个趋势推进。培养关键能力已经成为国际的教育趋势,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人民的迫切需求从而成为教育改革的新的动力。这引起了课程的一些调整,包括四个方面。(《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


        首先是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习过程成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的过程。学习内容将实现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的相互协调;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传统相互协调;传统科学和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相互协调;教与育相互协调。


        第二个是课程结构的转变,课程的结构转变需要增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不是指让学生平均发展,而是让学生的素养相对平衡而非片面发展,即全面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教育改革的热点,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提出来的。主要谈以下三点:


        一要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指一个学科要尽可能联系其他方面的知识。譬如,我本人是教化学的,但在教化学的时候,我要尽可能联系到历史知识、物理知识、数学知识、生物知识、地理知识等。因为现实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用单一学科知识能够解释或者解决的,所以强调一个学科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尽可能联系其他学科。


        二要设置综合课程,我国现在主要是借鉴问题教学、STEAM教学创客教育、项目教学、现象教学等综合课程,在地方课程和选修课程开设相关课程。但是有的国家,比如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已经确定到2020年全部取消单科课程,改成综合课程,他们认为单科课程是工业时代,是200年前所确定的课程体系,完全不符合现在时代的需要,正在进行综合课程的实验。我国的一些学校也在进行综合课程实验,比如西安高新的国际学校已经编出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每一个年级的STEAM教材,是综合课程教材,是从问题出发的教材。


        三是增强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各种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各种课题的调研报告等等内容。实际上是指课程结构要综合性地发展,跨学科更容易创新,因为局限在一个学科很难创新,往往是通过借鉴其他学科提供的经验而引发的创新。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提出来的,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学校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三个调整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最满意的一件事情就是问同学们还有问题没有,同学们说没有了。但实际上,教学最满意的结果应该是老师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问同学们还有问题没有,同学们会举手提出很多新的问题,提出很多新的思考,这才是教学目的。因为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会进行思考、会质疑、会提出并思考新问题的学生。同时,学生有着更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自主学习和共同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创造过程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结成学习共同体。总之,学生的学习方式会更加多样,更加开放。


        最后一个调整是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课程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四)学校形态更加开放


        第四个是学校形态更加开放,未来的学校形态应该更加开放,学校的布局、教室的格局、校园的环境应该更加适应学习方式的变革,未来的学校要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因而布局、格局、环境也应该有所变化,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先进人工智能设施将用于教学,学校信息化水平将大大提高。学校的空间应该更加开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校的围墙被打破,逐步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共享,学习场所更加多元;学习的时间也更加开放,固定的学习时间表可能会被打破,学习时间更加自主;学习者更加开放,可能会打破学籍和年纪的限制,朝着终生学习的方向前进。目前STEAM教育、创客空间和项目学习法等都是比较流行的学校形态。


        STEAM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四个:


        第一个是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从现实实践当中发现问题;第二个强调育人的综合性,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以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第三个强调参与的开放性,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学校、社区和全球企业之间都联系起来;第四个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注意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孩子未来成为一个发明家或者科学家的基础,而不是体现在试卷上的知识结果,从而获得持续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最终使得学习者发展STEAM素养,并有能力在新经济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目前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创客空间,这是学生们制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以及项目协作的场所,也是课程实施的环境。教师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创建物品、发明工艺、分享创意点子。学生能在学校的创客空间设计制作,发挥创造才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创客运动将成为学习变革的一个支点。

    

        项目学习法(PBL)不同于学科单科学习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强调以学生们主动学习为主,不是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师队伍更加活跃


        第五个是教师队伍更加活跃。十九大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在教育领域,把“人”变成“教师”,即“努力形成教师渴望成才,教师努力成才,教师皆可成才,教师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所有的老师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如何走?》)


        教育工作的终端是教师,学校教育的终端是学生。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不管是秉承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遵守教育规范、落实课程要求,都要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终端,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取得教育实效的关键。教育是创造性劳动,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实际组织者,是教育改革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桥梁。只有尊重教育终端的创造性才能使教育真正增强针对性,亲和力,实效性。而教师的事业激情和自主性是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最大限度激活教师的创造激情和最大限度地赋予教师自主的创造空间。顶层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其最重要目的是为了激活终端,如果顶层设计的最终效果限制了终端、束缚了终端,那这个顶层设计是失败的。


        每年的10月15号,是世界教师日,今年世界教师日的主题叫做“增教师权能,促教学自由”。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国际劳工组织的总干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执行主任,联合国的开发计划署的署长,联合发表了世界教师日的致词。致词提出,“教师向儿童、年轻人和成年人传授发挥其潜能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他们是社会长久实力的重要基础。”但全世界有太多的教师得不到从事极其重要的工作所需的自由和支持。因此今年世界教师日的主题——“增教师权能,促教学自由”——重申教师权能的价值,凸显世界各地许多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挑战,并且提出,要支持教师创新、探索和参与前沿研究能力的学术自由,对各级教育的教师都至关重要。另外,在鼓励教师专业发展、未来教育家成长的时候,都应该让他们回答 “你倡导什么”,这是发展的最大积极性,最能促进其发展。


        (六)教育技术更加前沿


        第六个方向是教育技术更加前沿,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是教育技术最重要的环节,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方面进展比较大,因为教育管理可以借鉴企业管理,教育评价可以借鉴企业评价,但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的信息化。(《项目学习何以可能? ——基于项目的学习:科学学习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对于人工智能尤为关注,“设置人工智能课程,开展全民人工智能教育。”除此,国务院还发布了一个文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我国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提出中小学要设置人工智能课程,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因此,技术的领先,在未来应该是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现在科学家、工程学家、教育家、未来学家,都对人工智能和未来教育做了种种预测,有的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发挥教育环节的辅助功能,有的认为它可以发挥教育环节的取代功能,有的认为是个性需求的服务功能,有的认为是优质教育的普及功能,有的认为是教育目标的分工功能,有的认为是学科设置的更新功能,有的认为是学校形态的改变功能,还有的认为是终生学习的常态功能。


        总之,大家预言了很多,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但是,教育需要时间和精力学会如何在教育中使用技术,同时始终专注于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一些在线工具,可以帮助教师跟学校领导者交换理念,激发彼此的热情,同时将过去属于个人问题转化为一个合作研讨过程。OECD提出了一个观点,“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重要的是,将 21 世纪技术单纯添加到 20 世纪的教学中只会稀释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技术创新及技术整合教学方面成为积极主动的变革代言人。”先进的技术,必须得跟先进的内容结合起来。如果只是把原来印好的那一套加到信息技术里面去,那只会稀释教学的效率。


        (七)教育评价更加合理


        最后一个是教育评价更加合理,在未来学校里,需要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使这种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际上一个是评价内容要全面,一个是评价功能促进发展。同时也要建立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超过100所美国私立中学计划以学生能力为核心,提供一份无标准化、不含分数的档案取代传统的成绩单,并希望将此项计划扩大到公立中学,以完全改变学生被评估的方式。取消成绩单体现了现代教育改革的野心,以期重建高中评估学生能力的的记录,从而改变大学挑选申请者的方式。其评估主要是看八个方面: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领导力和团队写作能力,数理能力,国际视野,适应力、主创能力和风险承受力,品格和决策能力,思维习惯。这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挑战,适应健全人格塑造和关键能力培养的需求。但不能否认的是,真正完全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一个积极信号,我们的评价制度也正在试图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2017年10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全球教育监测报告(GEM Report) ——《教育问责:履行我们的承诺》,对各国实现第四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即教育目标的进程进行监测,并着眼于公民和机构如何通过制定法规、实行监管、审计、媒体审查、以及民间运动的形式以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它重点强调了政府在提供普遍性优质教育方面的责任,并指出问责是实现此目标的必要条件。此报告警示各方,在教育问题上,过多地指责任何一方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扩大差距,阻碍学习进程。全世界都一样,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指责不同的人。比如,老师可能指责家长说“你这孩子家长如何如何”,家长就反过来指责老师,老师可能指责学校,学校指责政府说“政府制度有问题”,然后政府可能指责社会,总之是相互指责。这份报告总体的意思,是指“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政府、学校、教师、家长与社会各界都与其脱不了干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对每一个责任进行问责,能使教学学习和政府行动的目的,变得更加明显。同时问责的制度建立,需要遵循平等、包容,以及优质的原则。”


        对于教育的问题,我们应该对各方都进行问责,就如同报告中的图,教育牵扯到各个方面,有政府、学校、老师、学生、国际组织、家长、私营部门等等,各个方面都有责任。因此,要落实“目标四”,就应该重视各个方面责任的落实。


        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乔布斯传》里说了一句话,“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我们现在研究未来教育,一方面要预测未来,另一方面要创造未来。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十九大提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面对未来学校的理想,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同时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策略。教育改革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苦的渐进的动态过程,充满着矛盾和困惑,充满着不同观点的争议,充满着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力,需要改革的担当和勇气,需要改革的决心和智慧。


       (文章来源 |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四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上的讲话整理而成,有删减,刊于《未来教育家》杂志2018年第2-3期)



延伸阅读——


未来学校的兴起、挑战及发展趋势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学校结构性变革 

原创|曹培杰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摘要:未来学校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倡导重新设计学校,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变革。该文梳理了学校的历史变迁,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实践现状,提出未来学校的四个发展趋势:未来的学习空间将从“为集体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学习而建”;未来的学习方式将突破强调标准统一的传统教学秩序,允许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内容;未来的课程将根据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跨学科整合,加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未来的学校管理将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年级和班级的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的教育管理服务。


        未来学校是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新话题,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越来越大,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一经问世就迅速遍及全球,“互联网+”教育给学校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二是新的学校组织形态不断涌现,“无处不在的学习”“没有教室的学校”“一人一张课程表”等一线实践,都对学校运行的原有规则提出了新的挑战。毫无疑问,时代发展必然会催生出新的学校形态,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正在到来。但是,未来学校是什么模样?会发生哪些变化?有哪些新的趋势?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的历史变迁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化教育活动的专业机构。早期的学校带有浓厚的家族或家庭色彩。中国最早的学校称之为庠序之学,出现在夏商时期,教育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学习内容以文武、礼仪和乐舞为主,教师大多由政府官员、乐师或者巫师担任,目的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到西周时期,学校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在人员、内容、形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代表官方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开始出现,除孔子之外,还有老子、墨子等人创办的私学,涌现出许多学派,号称"九流十家"[1]。随后,以传承儒家思想为核心,在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逐渐兴起了私塾教育,私塾成为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


        19世纪中后期,人类开启了宏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家庭组织结构,家庭的生产和教育功能被强制性地外移和社会化。1851年,第一部强制就学法在马萨诸塞州通过实施,孩子们开始走出家庭,走进学校。现代学校以其特有的集约化、标准化组织优势和专业高效的运行模式登上历史舞台[2]。建立现代学校系统的目标就是:培养下一代,让他们能胜任工厂的工作。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深化,学校逐渐走向高度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强调通过规模扩张追求最大效益,所有学生按年龄进行分班、使用统一的教材、采用规范的教学流程、定期开展考试,达到标准的学生升入更高年级,并以此往复、循环不止。今天,我们熟悉的班级授课、学业制度、管理方式等都带有明显的工业时代烙印。由于过于追求标准化,学校更像是一家生产学生的教育工厂。


        现代学校为工业大生产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尽管难以照顾个性,却为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切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但是,当人类社会全面迈入信息时代,现代学校的组织优势正在退化,而劣势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愈加凸显。尤其是把不一样的学生拉向统一标准的教育体系中加以培养,把不同的人最后培养成同样的人,造成了教育长期以来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培养的人没有个性,千校一面,千人一面[3]。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标准驱动的工业时代,也不再强调以同样的方式生产同样的产品,大部分的社会价值都是由创新和联结带来的,简单重复的生产方式正在加速衰落。人们开始意识到,现行教育体系无法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的学习需求,"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对学校教育进行一场结构性变革。在这个不断变化和连接一切的世界,"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最具活力的创新因子,以慕课为代表,信息技术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展示出强大力量。一旦新的技术手段与新的教育理念形成合力,未来学校将从"批量生产"模式走向"私人订制"模式,学生可以用他们最喜欢、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

 

        二、未来学校的兴起及国内外实践探索


        重新设计学校,应对未来社会的复杂挑战,已经成为国际共识。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未来学校"命名的学校,即费城未来学校(School of the Future)。该校于2003年筹建,2006年建成,由费城学区和微软共建,政府负担经费,微软提供学校设计理念、师生发展指引、信息化的课程体系以及技术支持[4]。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与教育部联合发起了为期十年的"智慧国2015"项目(Intelligent Nation 2015),其中包括”新加坡未来学校“计划(FutureSchools@Singapore),鼓励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学校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成效,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5]。此外,俄罗斯启动了“我们的新学校”计划,日本启动了”超级科学高中“计划,德国成立了”MINT创造未来“联盟等[6]。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国外出现了一批极具想象力的未来学校案例,比如:瑞典的Vittra Telefonplan学校把传统教室变成各种开放式空间,被誉为一所"没有教室的学校";美国的AltSchool依赖信息技术深度参与,利用大数据技术快速响应教师的教学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法国的Ecole 42学校没有课本、没有宿舍、没有教室,却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培养出很多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陆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未来学校探索活动,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素研究员及其团队于2013年启动"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成立未来学校实验室,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的结构性变革,推动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学校的整体创新提供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该计划被教育部列入《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教技厅[2017]2号),并得到各地中小学校的热烈响应和广泛支持,组建了覆盖全国的"中国未来学校联盟",包括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北京日坛中学实验学校、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等400多所联盟学校,并联合北京海淀区、深圳南山区、成都青羊区、广州荔湾区、天津和平区、大连金州区、宁波北仑区、杭州下城区等20个实验区进行未来学校试点工作[7]。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及其团队依托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面向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师生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研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全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建模;学科优势的发现与增强;学习问题的诊断与改进",探索新的教育业务形态、治理方式和应用解决方案[8]。


        三、未来学校的理念内涵


        严格讲,"未来学校"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它更像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话题,不同时代就会有不同的内涵。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可并使用这一概念,"未来学校"就成了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专有名词。"未来学校"概念的首次提出,应该上溯至杜威的著作《明日之学校》(Schools of Tomorrow),书中提及的葛雷学校、帕克学校、"村舍学校""森林小学校”等进步学校,都代表着杜威眼中的未来学校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形态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朱永新教授认为[9],未来学校将会变成学习中心,开学和毕业没有固定的时间,教师的来源和角色多样化,学生一人一张课程表,学习将是基于个人兴趣和解决问题需要的自发学习,是零存整取式的学习,是大规模的网络协作学习。余胜泉教授认为[10],互联网将推动出现一些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的学校,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课程安排、更适合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来组织。尚俊杰教授认为[11],未来学校建设有三层境界,先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最终实现教育流程再造。


        综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未来学校是指"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变革,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这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学习场景相互融通,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校园的围墙,把社会中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学校的课程内容得到极大拓展,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整个世界都变成学生学习的平台;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多元,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为一体;三是学校组织富有弹性,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利用大数据技术让学习支持和校务管理变得更加智慧,让学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正如袁振国教授所说[12],未来的学校一定是尊重人、发展人的学校,挖掘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赋,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让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未来学校将把单纯传授知识的功能交给互联网,教育做只有教育才能做的事情:人和人的交流,情感和情感的沟通,生命和生命的对话,让学校成为点燃人的生命火焰、追求希望和理想的地方。

 

        四、未来学校的现实挑战


        (一)未来学校不是对现代学校的全盘否定


        随着未来学校的兴起,有人把它视为解决传统教育弊端的万能灵药,彻底否定今日学校的优势与价值,似乎"未来的"全是好的,"现代的"和"传统的"全是错的。实际上,未来学校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当下就是未来的从前,如果连传统学校和现代学校的优势与短板都不知道,那就更谈不上建设未来的学校。我们了解学校的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学校的现在,更重要的是从历史和现在中发现学校的未来。这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来不得"大跃进"。实际上,我们倡导的未来学校,里面既有杜威教育哲学的影子,也有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基础,更大力吸取了传统教育注重系统性教学的精髓。从这种意义上讲,未来学校是对传统学校的"改良",而非"革命",未来学校是在今日学校基础上往前走的一小步。


        (二)未来学校不是纯粹的教育信息化


        未来学校离不开信息化,但只有信息化也不是未来学校。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室、无纸化办公、数字化学习等得到广泛普及,信息技术被视为创建未来学校的关键组成要素。但是,未来学校绝不等于学校的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性改革,未来学校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学习方式、课程结构、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变革,信息化是撬动这些变革的支点,但不是未来学校的全部,更不是未来学校的目的。未来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生态,打破整齐划一的工业化教育形态,创造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看法值得讨论,有人认为,只有"新技术",没有"乡土味",也不是未来学校。这表面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却陷入了另一种误区,把信息技术与自然环境或传统教育资源对立起来。实际上,在数字原住民眼中,信息技术就是花草树木,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13]。所以,我们既不要高估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作用,也不要低估信息技术引领学校创新的潜能。


        (三)未来学校不是追求高端豪华的学校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可支配的财力物力显著提升,很多学校把未来学校建设的重点放在软硬件设施上,引入各种高端的教育装备,修建豪华的创客空间,不断刷新学校建设的奢华程度,甚至有地方把未来学校当作政绩工程,不惜重金打造豪华校园,忽略了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创新等软实力的增强,最终导致未来学校成了披着华丽外衣的教育工厂。实际上,如果教育理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改变,仍然以工业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学生,即使硬件再高端、校园再气派,也不能算是未来学校。未来学校绝不是靠高端豪华的硬件设施就能体现出来,靠的是学校提供高质量教育的水平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程度。盲目追求硬件建设,不仅是对未来学校的误解,更是对学校改革的亵渎。与气派的教学楼相比,学校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教育转型上,通过空间、课程、学习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才是未来学校的成败关键。

 

        五、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


        杨宗凯教授指出,未来学校将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流程再造,打破传统教育中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教育发展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14]。信息技术将逐渐隐身于教育的背后,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影响教育,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包括学习空间再造、学习方式变革、课程体系重构和组织管理转型。


        (一)学习空间再造:灵活、智慧、可重组


        学习空间与学校的育人功能直接相关。长期以来,学校的学习空间一直延续着工业时代的设计标准。最为常见的场景是:学校由一间间一模一样的教室组成,每间教室摆满整整齐齐的桌椅,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老师讲课。这种场景与工厂非常相似,教室就像工厂车间,教育过程则像工业流水线生产,这种标准化的教室就是为了满足标准化的教学。为了更好地支持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开展,未来学校的学习空间将从"为集体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学习而建"[15],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一是灵活,创新教室布局,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二是智慧,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搜集学生学习的过程信息,评估学生的学习特征与优势潜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检表",帮助教师研制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三是可重组,扩展学校的公共空间,打破固定功能的设计思维,促进学习区、活动区、休息区等空间资源的相互转化,把非正式学习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议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与交往空间,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弥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界限。


        (二)学习方式变革:主动、深度、无边界


        学习方式变革是未来学校的关键。传统的学习是固定的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内容,并试图让所有学生达到固定的标准;未来的学习将突破这种强调标准统一的教学秩序,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内容,帮助他们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未来学习方式将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是主动学习,面向真实问题重组教学内容,采用主动的、探究式的、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习知识、养成个性、培养能力;二是深度学习,学习不能停留于知识的了解和知晓层次,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创设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掌握知识之间的深层次联系;三是无边界学习,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突破校园的界限,学习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社区、科技馆和企业,甚至可以去不同城市游学,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16]。


        (三)课程体系重构:个性、联结、跨学科


        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分科为主,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习得,但不利于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的"知识化"倾向愈演愈烈,课程与生活的距离也逐渐拉大。杜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在教育中,知识主要指一堆远离行动的信息,而在农民、水手、商人、医生和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生活中,知识却从来不会远离行动。"[17]未来的课程将根据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活化,加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未来的课程将呈现新的趋势:一是个性,所有学生使用同样学习内容的局面将逐渐瓦解,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改造,彰显本土文化特色和学校价值主张,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二是联结,未来学校的课程将突破校园的限制,联结学生与自然、社会以及个体生活的联系,通过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课程的提供者不仅仅是教师,也可能是农民、医生、商人、工程师、运动员、社区工作人员等,任何有专长的人都可以成为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学生既可以选择线上课程,也可以选择线下课程,既可以选择本校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外校的课程;三是跨学科,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序列化的问题把各学科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相互衔接、融汇贯通的课程结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视角、思维和知识体系。


        (四)组织管理转型:开放、民主、扁平化


        当下学校管理存在过度的功利化、科层化、秩序化倾向,造成学校实践中"管理宰制教育"的管理主义盛行,学校管理本应具有的教育性遭到弱化乃至遮蔽[18]。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业机构,管理本身也应该是一种教育,不适合的管理将会导致不完整的学生。未来的学校将更多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年级和班级的管理体系,加强不同学段和不同年级之间的衔接,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私人订制的教育服务。一是开放,加强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推动学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区、家庭等开展跨界合作,利用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优化办学,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促使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与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二是民主,学校各项事务都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情操、国家意识和世界精神的健全公民,尤其对待学习困难学生和特殊儿童,要秉持公平理念,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三是扁平化,通过职能划分和机构重组,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职能相对独立,精简管理层级,加强机构之间与机构内部的协调,学校组织构架将从纵向垂直模式转向多向交叉的互联模式。同时,利用大数据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管理服务,建立"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型管理机制,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六、结束语


        学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每个时代的学校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从庠序到私塾,从古代官学到现代公立学校,无一不是时代变迁的产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新的时代必然会塑造出新的学校形态,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尽管如此,教育的本质并不会因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也不会变。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教育需要改变,也需要坚守。学校既要主动对接时代需求,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同时,还要坚守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原,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创造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办学权交给学校,让未来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而非教育的工厂。


        (作者简介: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员,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政策、未来学校创新探索等。项目基金: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部门项目“未来学校发展报告”(课题编号:GYH2016019)的研究成果。转载自:《中国电化教育》2017.7 总第366期。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特别链接——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