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首都师大人的两会“好声音”

新媒体工作室 首都师范大学 2024-04-06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分别于3月10日、3月11日

在北京闭幕


全校师生热议两会

(相关链接:吹响春天奋进的号角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首都师范大学代表委员

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

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

多家媒体聚焦报道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方复全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


人民日报


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需要更多融合型人才支撑。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还需要经过多学科跨专业的训练,对行业发展、市场情况有较深认识。建议加快探索培养方案,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和能力建设,把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方复全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


光明日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代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力支撑我国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教师队伍,首要在于转换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摆脱要素驱动的数量型扩张模式。

要向体制机制改革要“增量”,进一步增加教师队伍管理弹性和灵活性。要激发多元教师教育主体内生动力,师范院校、综合大学、中小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区域教师研修机构等主体,应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协同联动。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完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教师准入标准,切实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北京日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复全代表:

培养“蜜蜂型”人才 让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

一边是技术待转化,一边是市场找技术。“这中间,需要一类‘蜜蜂型’的人才,完成从科研成果到产品应用的‘嫁接’,对于北京来说,这一需求更为迫切。”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代表说。

一项科技成果真正走向产业化,要经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基础研究到专利技术,再到商品,最后才能通过企业走向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仅靠科学家很难实现。

“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关键一环就是复合型人才。”方复全说,“我们需要大量像‘技术经理人’一样的‘蜜蜂型’人才,他们既有科研背景、懂得商业运作,又熟悉法律和财会等相关知识,进而能应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将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更好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从科学技术到产品应用的‘嫁接’。”然而目前我国这类人才仍比较稀缺,参照国际标准,在“技术经理人”的数量上,北京还有80%的缺口,数量大概在3000人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便已有了技术经理人的雏形。当时,随着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行为逐步展开,一些科技人员率先走出研究所、实验室,到市场上推销自己的科技成果,提出建立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制度。

进入新时代,科研成果转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技术转移相关学科或专业。北京也提出,将技术经纪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并于2019年正式增设技术经纪专业职称。

“北京是教育、科技和人才高地,正是由于优质资源的高度集聚,导致北京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方复全说,从数据上看,北京基础创新成果、专利数量在全国都排在首位,但在产业落地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把这部分科技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科技产品,实现成果的可转化、可转移。

方复全认为,就北京而言,应继续强化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环境支持,可以从各级政府层面,与企业共同设立一批投资基金,为科研成果转化“扶上马、送一程”。高等院校应从专业设置上作更长远的规划和补充,一方面增加相关专业的设置和招生,加强技术复合型人才、成果转化型工程师的培养。另一方面探索管理、工商、法学等学院的联合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新京报



两会院士说|方复全: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蜜蜂式”人才

在技术飞速迭代的当下,高等教育更需要耐心和淡定,要重视基础学科建设,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样离不开科研上的“朴”与“拙”。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技术飞速迭代的当下,高等教育更需要耐心和淡定,要重视基础学科建设,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样离不开科研上的“朴”与“拙”。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方复全认为,北京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利用好这些优势,但也需要“科技经理人”这样的“蜜蜂式”人才的助推,真正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离不开耐心和淡定

新京报:基础学科是学科的基石,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基础学科建设方面,首都师范大学是如何做的?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

方复全:我国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建设,近年来,国务院、各部委相继出台具体措施。比如正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这一计划旨在培养新一代适合新时代需求的拔尖人才。

按照规划,未来全国将建设300家左右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首都师范大学已经建设有3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分别是数学、历史、中文。这三个学科跨度很大,因此我们也进一步依托首师大燕都学院,探索学科交叉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燕都学院的学生在入校新生中选拔,然后接受分段式培养,包括通识教育阶段、学科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学生可以得到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培养,有利于开阔视野、增强知识运用中的创造性。

新京报:在基础学科的建设中,这样的跨学科培养能为研究带来哪些益处?对人才培养有哪些帮助?

方复全:我的研究领域是数学,在数学研究上,如果只是沿着一条线往前探索,可以取得成绩,但一些更具有创造力的发现,往往来自更广阔的视野。因此我们一直强调,理科学生也要具备人文素养、艺术素养。要全面培养人才、跨学科培养,开展跨学科的交流,涉猎广博的知识,鼓励学生探寻生活之美、学术之美和生命之美。

如今,我们的知识已经到了“大爆炸”的阶段,技术迭代越来越快。如果还把教育的意义局限在灌输知识层面,那一定会面临人工智能的重大挑战,因为人脑对知识的积累一定比不过电脑。

因此,当下各阶段的教育中,重心都应该逐步转向对个人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要想办法让学生发展学习和探索能力,而非学到了什么具体知识。

新京报:作为来自高校的人大代表,你曾表示,科研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教育同样需要耐心、淡定,要让大学踏踏实实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杰出人才。从你的观察来看,现在教育开始有耐心了吗?未来还应该付出何种努力?

方复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才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例如,近年来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正在发生变化,从原来偏向讲究数量,到现在更多考察质量,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代表性成果的价值已超过发表了多少篇论文。 

但在社会层面上,看待升学发展路径、大学专业选择的观念仍亟待转变。因此,教育评价问题不只是教育本身的评价,而是社会评价,还包括社会观念上对“成才”“成功”的定义,应避免让一些有天分的学生因为其他干扰因素放弃真正的兴趣,要让他们选择更能体现自己创造力的领域。

同时,企业也应该破除“唯出身论”,综合考量人才素质。从政府层面,也要尽可能给高校更多自主权,尽量少给高校排名、少做一些形式化的教学评估,让教学、科研能更专注。这样,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青年人才才能更有耐心、更加淡定。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更多“科技经理人”

新京报: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京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如何借助这些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

方复全:我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和人才。北京是全国人才高地,优秀的高校、科研院所云集,实现首都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必须发挥人才优势,要用好人才、做好科技创新。

从数据上看,北京基础创新成果、专利数量在全国都排在首位,但在产业落地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把这部分科技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科技产品,实现成果的可转移。

应当看到,现在正缺少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才,需要更多的“科技经理人”,他们可能不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但也懂相关专业,是一种“蜜蜂型”的人才,实现从科学技术到产品应用间的嫁接。经相关机构统计,参照国际标准,在“科技经理人”的数量上,北京还有80%的缺口,数量大概在3000人以上,有很多的专利亟待转化。

新京报:应该如何弥补这个缺口?你有什么具体建议?

方复全:这类“蜜蜂型”人才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素质,首先最好是专业出身,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同时还要进行过多专业方面的训练,比如管理学、营销学等。此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历,要在相关行业里有过实践。

为了让技术成果转化有效,还需要政府或相关基金会的支持,提供必要的原始投资基金或优惠政策,为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转化“扶上马、送一程”。

同时,也要培养一个“容错”的氛围,科技成果的转化中一定要允许失败的发生,不能因为阶段性的失利就裹足不前。

新京报:2020年,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组建。你领衔该中心精准医疗应用中的建模与大型计算这一研究项目,面向成像技术,研发新型CT装备,该项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方复全:这项研究与公众的联系很密切,我们提供了在虚拟场景下进行肠镜检查的可能,是一种安全、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传统医学影像检验中的肠镜都必须采用嵌入式,来检查肠道内有没有息肉等问题,如果应用CT仿真成像技术,只需要CT扫描,对后台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实现三维重建,直观呈现受检者的肠道内部结构,医生就能直接看到肠道内有没有息肉、有多大,并了解到准确的定位,可以减少受检者的痛苦,也降低检验时的风险。

这项技术的另一类应用场景是在工业检测领域。比如各类新能源车的电池,我们通过CT对其进行穿透式扫描,可以对电池进行安全检测,查看其有没有安全风险。当然,这些成果的实现都依托学术界、产业界的深度合作。


解决“卡脖子”问题,离不开科研上的“朴”与“拙”

新京报:我国一直强调高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问题,请以你的实践为例,谈谈我们有哪些优势、还会面临哪些困难。

方复全:对标“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一直在努力,目前优势体现在各种软件的底层算法,这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但也要看到,在硬件制造和综合工艺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我们在努力做中国人自己的CT,提高医学检验水平。去年,我们研制出了全球首台骨科专用彩色锥束CT样机,能够实现皮质骨和松质骨细微结构的低剂量、高清晰度的成像,通过对骨小梁的形态学分析,揭示骨科疾病中的力学和功能变化。同时,通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像过程建模及高精度求解算法,实现多组织识别,使得肌肉、肌间脂肪、软骨、骨骼等组织结构具有更高的区分度,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但是也必须看到,现在一些高端医疗器材器械还无法全链条实现“国产化”,这些“卡脖子”的问题必须一步一步地解决,技术与商业落地相结合,需要更多的耐心。

新京报:对于致力于解决重要科技领域“卡脖子”难题的青年学生、科研人员,你有什么寄语?

方复全:我在首师大2023级研究生的开学典礼上曾经给学生们分享过自己的故事,在大学求学时,我常常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一副对联“宁朴毋华、宁拙毋巧”为座右铭。在当下,学术上这种“朴”和“拙”的精神依然有价值。

 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会让我们陷入一种相对焦虑的状态,很难静下心来,但科研恰恰要能坐住“冷板凳”。一方面,我始终呼吁社会评价能给青年学子多一些宽容,允许他们“试错”,另一方面,解决“卡脖子”问题更离不开科研上这种“朴”与“拙”的精神。要打好基础,重视基础学科,不能投机取巧。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北京青年报


全国人大代表方复全

建立更为宽容、长远的教育评价体制

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高校,该如何为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如何深化教育评价体制、让高校成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沃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建立更为宽容、长远的教育评价体制。

 学科设置

对就业率较低专业少招停招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身为大学校长的方复全挂在心头的大事。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方复全告诉北青报记者,教育部启动了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在首都师范大学,每一位校领导都至少走访了10家企业,向企业推荐本校的学子,为应届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每到高考专业填报时,哪些专业好就业、哪些专业又是“天坑专业”,经常会引发热议。从专业招生的角度该如何破解就业难题?方复全介绍,北京市建立了学科专业“灰名单”制度,落实率低于60%的学科专业将进入“灰名单”。

 “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对于这样一些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可能就要少招停招,从源头上来调整学生的培养方向。”方复全说。

评价体制

对大学少排名、少评估

方复全曾多次提出,大学教育要“耐心”和“淡定”,而要让大学教育更“耐心”,离不开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方复全告诉北青报记者,近些年,对高校教师的评价从原来的“讲数量”到现在更多“讲质量”,去评价其代表性成果,可以说我国的教育评价体制正在逐步改革。

另一方面,方复全认为,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对教育的评价也不应该仅仅针对教育本身,而是一个社会评价,也就是如何去评价一个人,他上什么样的学校、做什么样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发展可以定义为成功,“这个评价机制是链条式的。”现在在招聘中常出现要求学生毕业院校,非清北或者非985高校不录取,方复全认为,应该破除这种“唯出身论”,全社会对学生、对高校、对各个职业的评价都应该更宽容和多元。对教育政策制定者而言,应尽可能给高校更多自主权,“少去排名、少去评估,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更宽阔的视野看待高校的发展。”方复全认为,评价一个大学的办学成效,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其校友,一个大学在其办学历史上培养了多少个科学家、多少个企业家、多少个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政治家,而非短期的排名。

加快培育

北京“蜜蜂式人才”缺口达8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长期深耕科技创新,方复全认为,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而创新的驱动力则在于人才,人才是实现生产力的主体。而在现阶段,从科技创新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其中关键一环就是人才的缺失。

 “我们需要大量‘蜜蜂式人才’,他们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能够将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方复全说,然而目前这类人才仍比较稀缺,按照硅谷的对比数据,仅北京而言,这类人群的缺口就高达80%。

如何去培养、挖掘“蜜蜂式人才”,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方复全认为,这样的人才需要有技术背景,同时有企业和市场经验。从政府层面,他认为应该设立投资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机会,也让“蜜蜂式人才”有发挥的空间。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北京广播电视台


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催生“新质生产力”,以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卡脖子”问题为牵引,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要着眼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王珂

全国政协委员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中国教育报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珂建议,应当设立跨学科美育科研项目,鼓励更多学科积极参与美育研究。此外,梳理现有跨学科美育的实践案例,作为优质案例向社会发布,供大家学习。

此外,美育课程评价指标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未来的美育课程评价机制如何完善?王珂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关于美育课程的反馈评估力度,适时对社会公布。在张娣芳看来,目前的美育评价较为注重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和考核,应该更多地注意对学生审美情感、审美判断和创造力的培养与审视。


中国美术报


关于利用好退休专家资源,建立和推广艺术名家工作室,促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利用好退休专家资源,完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建议建立和推广艺术名家工作室,培养基层文艺骨干,促进地方文艺创作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60岁的退休职工已完全不再是过去老年人的形象。他们的智慧处于成熟状态,体力也很充沛,过早离开工作岗位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是从事书画工作的艺术工作者。

一、基层文艺工作者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有待提高

文艺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凝聚着国家级专业院团、高校以及地方各级文艺工作者和民间爱好者的不懈努力。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在基层涌现出一大批杰出艺术人才,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这些基层文艺工作者一旦成名,很快便会流动到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专业机构,很难继续在基层发挥作用。杰出人才的不断流失导致原本就人才匮乏的基层文艺机构整体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较低。

文艺创作需要扎根生活,文艺家的创作生命来源于工厂矿山、田间地头和鲜活的劳动实践。基层文艺工作者身处一线,拥有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和创作场景,如果能够得到业内高水平专家的扶持,必然会在创作上有所突破。

突破基层、上下联动、均衡发展应是促进文化建设理想状态,在这个进程中,退休的文艺名家应该有所作为。

二、建设艺术名家工作室,通过双向互动,培养专业骨干

1.文联或文化和旅游行业主管部门以专项经费支持建设一批艺术名家工作室,遴选1000—2000名业绩突出的基层骨干接受培训(师生比不超过1:3),涵盖适合师徒传承的艺术门类。艺术名家的遴选标准主要有三:一是年龄在60—70岁之间,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二是专业水平在业内得到公认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三是有奉献精神,致力于志愿公益教学。

2.工作室可建在艺术名家所工作生活的城市,也可建在基层。通过工作室建立师徒关系,培训周期为三年。师徒建立双向互动关系,可以是学徒向上来求学,也可以是师傅向下去教学。

3.名家工作室可以课题项目形式面向社会接受申报,比如纳入国家艺术基金、专门设立以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名家工作室建设项目;也可由当地文化部门直接邀约建立。

4.经费来源可以是政府拨款,也可以是社会捐助。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的软硬件建设和支持学员的差旅等学习费用。艺术名家以志愿形式参与。

三年后效果显著的工作室可支持经费组织师生作品展览展演。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在之前结束的北京市和各区两会中,首都师大代表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孙众

市人大代表、房山区政协委员

信工学院教授,民革副主委


孙众在审议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两年就教育方向提出修改意见,被大会采纳。2024年,她结合我校在房山校区建设、师范生就业等主题,又形成两份提案和建议提交大会。


沈杰

市政协委员

首都师大附中书记


加好课 让学生看见更广阔世界

让学生感受“减法”,学校就要相应做“加法”。沈杰建议:学校要把课程开齐、开足、开好,选修课要具有丰富性、选择性和进阶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老师们则要想办法让学生学会、学足、学好,“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研究、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欲望,让他们从学校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摘自于《北京日报》


关鸿亮

市政协委员、延庆区政协常委

资环学院教授



叶培贵

市政协委员、海淀区政协副主席

书法院教授


叶培贵在全会期间提交了5个提案及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包括《关于春节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委托有关方面慰问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后失去亲人家庭的紧急建议》《关于在奏唱国歌时规范指挥的建议》《关于优化孔子学院机制  切实提升孔子学院作用的建议》《关于尽快改正永定门城楼“北京中轴”错字并对中轴线用字进行排查》《关于对区级文艺家协会加大扶持力度、夯实北京文艺事业基础》。


张增田

海淀区人大代表

社科处处长



陈英杰

海淀区人大代表

文学院副院长、民盟主委


陈英杰今年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居家养老问题的建议》涉及就餐、孤寡老人的照顾、保姆问题以及就医问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提高居民文化鉴赏能力”的建议。


朱琳

海淀区政协委员、资环学院副院长,知联会常务理事

张桃洲

海淀区政协委员、文学院院长、学报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知联会副会长

付红兵

海淀区政协委员、化学系主任、知联会副会长

施智平

海淀区政协委员、信工学院院长,农工党主委

姚百慧

海淀区政协委员、历史学院副院长


朱琳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海淀区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并立案,付红兵、施智平、姚百慧委员附议。

施智平被政协北京市海淀委员会评为2023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优秀信息员。


陈志永

房山区人大代表

教育学院书记


陈志永代表提交了《关于深化校地合作推进良乡大学城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在地转化》的议案并立案


王争艳

房山区政协委员

心理学院院长、民进主委


王争艳提出《加强房山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建议》被房山区教委关注;关于完善教师轮岗工作机制提升教师轮岗积极体验的建议,被房山区《委员之声》第一期录用。



首都师大将认真贯彻落实

全国两会精神

立足自身、站位首都

不断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往期回顾

她们的人生永远“热辣滚烫”

当首都师大遇上课本封面,适配度满分!

吹响春天奋进的号角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编辑:窦玥

责任编辑:窦玥

审核:郭圆圆

内容来源:统战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美术报、中国教育报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