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轻点,疼”:传统媒体,拿什么拯救你的节操!

2016-03-30 斯嘉蒂的眼睛 PR女王


“轻点,疼!”


3月23日,北京《京华时报》在A13版刊登了一篇这样的整版广告。

“打脸黑装修,装修省40%——惠装”


第二天,《京华时报》继续在A24版如法炮制,揭晓答案。




而微博上也发起了#轻点,疼##解密轻点疼#的相关话题。




虽然很快这条广告就被禁了,但带来的传播效果还挺爆炸的。


据说,“轻点,疼”营销只花了30万,短短3天,获得2亿多曝光,百度指数飙升10倍,攫取5万用户。


竟然还有人说,“轻点,疼”来自于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次屠杀中,一个孩子对执行的纳粹士兵说:“叔叔,轻点,疼。” 




对不起,这智残强行洗地场的毒鸡汤,我不喝。


这显然就是那种充满着小黄文性暗示风的广告,不仅早就flop了而且调性太low(伪4A腔?)。。。。无论怎么样,从数据上来看还是很不错的……可是,你以为我要说这是公关的成功案例?Nonono,我哪有这么low!

 

我就想问,《京华时报》你是穷疯了吗!

你他妈什么广告都接???

你真他妈把用户当成垃圾桶,什么垃圾都往里扔吗!

 

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我深知,毫不夸张地说,“新闻理想”这四个大字就跟穷逼沾了海洛因一样——基本上等于喝风吃土。所以这里我也不像假装卫道士一样大谈“新闻理想”,我就是想谈谈一个媒体到底应该是什么?


是这种垃圾广告吗!错!媒体最核心的当然是:


内容!

内容!!

内容!!!


尽管《XXX报》们早就是各种广告的集合体,但是肯定要清楚一点,读者买这些报纸肯定不是要看你们这些垃圾广告的!


以前这些垃圾广告可能在报纸的中缝,在报纸的犄角旮旯,在貌似新闻的软文中。

之后这些垃圾广告出现了在了头版。

之后这些垃圾广告霸占了在了头版半版。

现在头版整版都是垃圾广告!


头版对传统媒体到底意味着什么?


就是你们的脸啊!


对媒体来说,头版是最能体现出它最有重磅,最有深度,最有新闻价值的媒体报道,换句话说,用户为什么要看你们,为什么要买这份报纸的意义也在于此。


对于脸,大部分人做的应该是护肤,保养,整容,而不是往自己脸上贴小广告啊!


现在来个“轻点,疼!”


所以是“come on,fuck me”的意思吗!


英语有句脏话叫“fuckface”,我以前一直不懂,现在突然明白了。




各位传统媒体大爷们难道你觉得媒体就是广告吗!


放在传统媒体的黄金年代,这种广告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不说别的,老一辈媒体人基本上一个耳光就扇过去了。


你以为我要感叹媒体人的素质一代不如一代了吗?


Nonono,当然不是,我是要分析为什么现在的报纸要这么搞!


说起来就是四个字——


竭泽而渔


现在纸媒真是衰落了,回想五年前,我坐地铁的时候还是人手一份报纸,而如今,地铁里哪里还有报纸的踪影,而是人手一部手机。


前几天家里找人擦玻璃,师傅说你找点报纸吧,我就去找,居然发现记忆力一抓一把的报纸,居然完全没有了。


试问,看这篇文章的读者老爷们,你们上次买报纸是什么时候?


随着智能手机上的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真·药丸了……


因为药丸,所以传统媒体的优秀人才必然流失,内容必然越来愈差,这年头有点想法的媒体人不去搞新媒体那叫有点想法吗!


因为药丸,所以趁着传统媒体还没被扫进垃圾堆的时候能卖赶紧卖吧!能捞一笔是一笔,再不卖真的就没人要了!为了钱,不仅出卖了肉体,还出卖了灵魂!说不定还偷笑,觉得这是双赢啊还为媒体拉来了关注度和话题,是好事儿呢?额。。。很傻很天真。


反观新媒体,跟传统媒体走的完全是两条路线——


新媒体也标题党,但是为了留住用户会绞尽脑汁在内容上发力,前边用搞笑,调侃,科普的方式说一个用户感兴趣的事情,到最后用神转折的方式植入广告。



(这个是顾爷的一条推文的开头和结尾,我太佩服顾爷的脑洞与神植入了……)


而传统媒体恰恰相反,头版就是广告,说明他们已经放弃用户了,完全投向广告商,也恰恰说明,他们知道用户放弃他们了。


这时候,没节操没下线地出卖传统媒体最重要的头版反而是最有利的选择!


只是这么做,又加速了传统媒体的死亡……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卖我的人近了。”

——马可福音

 

(本文作者是S姐的粉丝斯嘉蒂的眼睛,由M哥编辑修改)


本期互动话题——

你们上次买报纸是什么时候?

留言区等你!


关于S姐:

奥美打过杂,Google搬过砖。
视撕逼为粪土,看装逼如浮云。
在宫心计中还坚持真性情的一枚公关大汪汪。


#这是一个PR人迟早要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ID:pr_queen
不长按赏你一丈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