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愿将热血沃故土 |《伯公灯》闪闪亮,盏盏亮在我心头!

文旅龙岩 2023-09-08


Bo Gong Deng

反映红色地下交通线题材经典剧目《伯公灯》

环环相扣 命悬一线、

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

锻铸了钢铁,锻铸了革命之魂。

“神奇之灯”点亮,

闽西汉剧现代戏《伯公灯》,

以闽西红色交通线真实题材为背

开创红色剧目新时代,

同呼吸,共命运。

感受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西汉剧的魅力


01

伯公凹交通站

中央红色交通线示意图

伯公凹地下交通站地处闽粤交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红色交通线进入福建的第一站,位置十分关键。交通站有一盏煤油灯,点亮代表“安全”,熄灭代表“危险”。


每次共产党地下交通员携带情报或护送人员物资,突破敌人层层封锁来到伯公凹时,只要看到那盏灯亮着,就会感到温暖和力量,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平安“回家”了。于是,这盏普通的煤油灯便有了一个名字——“伯公灯”。


伯公凹地下交通站为保护中央苏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伯公灯”也成了交通站安全可靠的象征。


02

剧情介绍

第五次反围剿之前,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共苏区的红色交通线进行严密的封锁,妄图以此断绝苏区的给养和战略物资,从而彻底摧毁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红色革命政权。


由于敌人疯狂的打击报复,众多的中共地下交通员惨遭杀害,革命斗争的环境更为艰难。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女交通员杨雨晴在丈夫邹剑飞牺牲后,强忍心头悲痛继续在艰难的交通线上英勇前行,同时通过邹母、二木头、卢大叔等人物,表现在白色恐怖笼罩下,闽西客家百姓为中国革命斗争而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


03

剧目特点

该剧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背景,将红色历史题材和闽西现代汉剧有机融合,阐述凄美、悲壮的革命历史故事,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反映了闽西儿女为革命斗争胜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讴歌了付出巨大牺牲的人民。

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作品在承担文化娱乐职能的同时,更起到了弘扬革命精神,让观众在观演中重温了革命历史,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与传统戏的精致悠长不同,本剧作为一台现代戏舞台作品,在保持闽西汉剧擅长唱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剧情冲突叠起,扣人心弦,闽西山歌元素的引入更为本剧增添了亲切熟悉的色彩,让您再一次感受到汉剧发新芽的艺术春天气息。


04

剧目形式

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于清代雍、乾年间逐渐形成于闽西,与地方方言、民间音乐不断磨合,形成了目前这种具有浓郁闽西地方特色的地方剧种。


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公、婆、净”,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兼用部分昆腔、高腔、吹腔、南词北调,并吸收了大量在闽西、闽南广泛流行的民间小调和佛、道教曲调。


闽西汉剧在表演艺术上柔于京剧,刚于越剧、黄梅剧。不论剧目、行当、表演程式、戏剧行头等,都有自己剧种的独有特色,被客家人亲切地誉为“家乡戏”、“南国牡丹”。2006年,闽西汉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西是著名中央苏区,红色资源丰富,是著名“古田会议”的召开地,历任国家领导人都亲自到闽西考察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隆重推出反映红色地下交通线题材经典剧目《伯公灯》,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举措,也是对党中央发出的学党史号召的有力回应!


05

主创团队

 编剧:王羚,二级编剧。

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戏剧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高级编剧班。曾获得福建艺术节剧本一等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


 导演:金爱珠,一级导演。

原福州市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书记,福建省剧协副主席,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文化建设艺术顾问,导演多部作品均获国家级省级金奖。撰写的戏剧论文均在中国艺术刊物、中国文化报、中国文艺报、上海教育特刊、中国剧本上发表。


 舞美设计:黄永碤,一级舞美设计师。

现任福建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入选中国舞美学会2013年度人物,系福建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 年从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所长,厦门市剧目工作室主任岗位退休。


 音乐设计:钟礼俊,一级演奏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广东汉乐协会名誉会长、艺术顾问。


灯光设计:齐仕明,一级舞美设计。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涉猎广泛,多部剧目获“文华大奖”“文化新剧奖”,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戏剧节,中国秦腔艺术节,中国评剧节,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节,中国天下第一团艺术节舞美灯光优秀设计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等国家级奖项,多部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服装设计:穆丽华,二级舞台美术。

曾获2003年福建省第二届舞台美术作品展获设计奖、第六届福建艺术节·第二十六届戏剧会演舞美二等奖、入选2018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演艺服饰设计展(中国当代优秀戏剧服装设计展)。


 造型设计:董绘,一级舞美设计

曾在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中获造型设计学会奖,连续几年在福建省戏剧会演中获造型设计金奖。


06

演员介绍


刘航饰杨雨晴

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优秀青年演员,工青衣,擅长戏曲长水袖,代表剧目《伯公灯》《史碑鉴》《仇大姑娘》《打神告庙》。曾在龙岩市首届春节晚会、中国世博会“福建周汉剧展演”担任主要演员。


涂玉寿饰邹剑飞

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优秀青年演员,工老生,代表剧目《百里奚认妻》《祝枝山嫁女》《伯公灯》等。曾参加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第15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昆山戏曲百戏盛典及龙岩市首届春晚等演出。




伍银莲饰邹母

师承“汉剧皇后”邓玉璇,主工青衣、花旦,二级演员,省级闽西汉剧代表性传承人。代表剧目《打洞结拜》《西厢记》《十五贯》《花灯案》《康王告状》等。


刘建明饰二木头

工文丑,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优秀青年演员,曾参加2017、2018年央视新年戏曲元旦晚会;2019年4月赴武汉参加首届中国汉剧艺术节。代表剧目《柴房会》《春草闯堂》《伯公灯》等。


07

院团介绍

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是闽西汉剧的保护实施单位,始建于1952年6月,是以“龙汀剧社”和“龙门剧社”为基础创建起来的,初名为“龙岩群声汉剧团”,后随行政建制改为“龙岩专区汉剧团”、“龙岩市汉剧团”。


2012年6月6日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改为“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中心长期活动于福建、广东、江西等地,足迹遍布北京、昆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曾先后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曾上演《棠姜填恨》《百里奚认妻》《秦香莲》《史碑鉴》等上百个优秀传统剧目,创作上演现代戏《陈客嬷》《鬼恋》等几十个剧目,多次荣获福建省戏剧会演大奖。


其中,闽西汉剧《擂皮子七七与俏俏嫂》于2009年获第24届戏剧汇演优秀剧目奖等七个奖项,闽西汉剧《史碑鉴》于2012年获第25届戏剧汇演优秀剧目一等奖等十多个奖项。闽西汉剧现代戏《伯公灯》于2018年获福建省第七届艺术节剧目一等奖,导演一等奖,两个表演一等奖等十个奖项。

“愿将热血沃故土。”

“伯公灯,闪闪亮,

盏盏亮在我心头。”

“红军就像天下百姓心头的灯!

只要红军这盏灯还亮着,

天下百姓才有盼头!”

   红色精品 精雕细琢

迎建党百年


演出场馆: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演出时间:2021年8月4日晚19:30

演出时长:120分钟(无中场休息)

演出票价:50/80元(全场惠民)



- E N D -


综合编辑:文旅龙岩

来源: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精彩回顾

 
直降10℃!私藏竹贯避暑攻略,赏花玩水住美景,一趟全搞定!
科普‖龙岩市博物馆昆虫知识公益活动——《住在谣言里的 “虫子”》
世遗时间|第44届世遗大会主题展今起对公众开放!
新罗这条夏日旅游线路,清凉又养生!

我知道你在看,何不再点个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