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精彩观点摘编

2017-11-06 NIFA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2017年10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郭庆平,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网络借贷专委会主任委员谢平,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添,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安宁以及来自国内外的20多位政界、业界、学界专家围绕“普惠金融:坚守初心 科技驱动”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期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代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一、全球视野下的普惠金融发展与实践

金融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邢早忠

开幕论坛由金融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邢早忠主持,发言嘉宾围绕全球视野下的普惠金融发展 27 32833 27 8988 0 0 1739 0 0:00:18 0:00:05 0:00:13 1739实践,深入探讨如何构建普惠金融新生态,让更多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

受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委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代表潘功胜致辞。致辞指出,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可循路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引导并发挥好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夯实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要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数字金融组织体系和产品体系,支持传统金融和新兴金融互学互鉴、竞合发展。要形成鼓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相应的金融法律和监管框架。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表示,普惠是保险的初心,保险业应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保险在提高我国普惠金融水平上发挥更大作用。保险业应加强科技创新应用,使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多元,保险服务更加精准便捷,企业运营更加科学高效。保险业科技创新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要同步,要注重监管层面的知识更新和国际协调。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指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地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推动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的问题。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客观上带来了数字鸿沟、多重风险叠加等方面的新挑战,需要坚守普惠初心,加强风险防范,坚持科技驱动,完善标准规则以及加强金融教育和消费者保护。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添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添提出,金融和科技的充分结合,是未来金融的主流趋势,也是北京推动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北京市将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支持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采取更有力的防控金融风险措施,继续从政策、资金、人才、资源、服务等各方面着手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网络借贷专委会主任委员谢平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网络借贷专委会主任委员谢平表示,在普惠金融领域,一些重要问题还需深入探讨研究,比如普惠金融的业务边界、市场主体和监管范围如何进一步厘清;大型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如何改进完善普惠金融的行为监管等。

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首席专家哈瑞什·纳塔拉詹(Harish Natarajan)

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首席专家哈瑞什·纳塔拉詹(Harish Natarajan)认为,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金融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一方面需要研究如何从中获益,另一方面要管理其带来的风险。监管者要走在更前面,充分了解行业在提供何种金融服务,同时也需要加强国内以及国际监管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郭宁宁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郭宁宁表示,农业银行把三农“一号工程”嫁接到互联网平台上,以网络融资服务为重点,以网络支付结算为基础,以电商金融服务为支撑,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切实提高“三农”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能。

卢森堡驻华使馆副馆长卢睿朗(Rol Reiland)

卢森堡驻华使馆副馆长卢睿朗(Rol Reiland)认为,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面临风险治理、过度负债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挑战。卢森堡对普惠金融的探讨主要从产品侧展开,将普惠金融看作一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其总体目标主要是减贫并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表示,华夏银行将从加快数字化银行转型步伐,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内功;强化零售业务服务能力,丰富普惠金融服务内容;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品牌内涵,实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初心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工作。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认为,海量碎片化的普惠金融需求,只有通过技术的发展才能得到大规模的满足。数字技术为解决金融难题带来了希望,让成本效率问题有了优化改善,再加上市场化机制,就是普惠金融的发展机遇。

腾讯集团副总裁江阳

腾讯集团副总裁江阳表示,以前普惠金融面临的触达性不够、服务成本过高的痛点可以通过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解决。同时在实践普惠金融中创新要合法合理,要有精诚合作的精神,要有担当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在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时表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在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方向发展。

二、数字技术驱动普惠金融发展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岑

主题论坛一由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岑主持,发言嘉宾就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提升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业态主体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进行了探讨。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指出,传统信任形成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金融业大数据应用应实现可控、可信、可靠,为发展普惠金融,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可行路径。

中国银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

中国银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认为,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结合对监管提出新的挑战。对于网络借贷监管,要坚持协同监管,侧重行为监管,发挥市场监管支柱作用,充分应用科技监管手段,引导市场主体坚持小额分散方式,贯彻包容监管理念。

中国邮储银行副行长、三农金融事业部总裁邵智宝

中国邮储银行副行长、三农金融事业部总裁邵智宝表示,邮储银行构建了实体运营网、数字金融网和普惠生态网的普惠金融三张网,积极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升级渠道布局、作业方式、产品模式和风控手段,在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形成了邮储的特色,实现了商业可持续发展。

申万宏源证券总经理李梅

申万宏源证券总经理李梅认为,金融科技给资本市场的普惠金融发展带来了动力,推动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同时,金融科技也给市场稳定运行带来了潜在不确定性。金融机构要通过数字化技术适应市场变化,主动防范风险,符合监管要求。

百度副总裁张旭阳

百度副总裁张旭阳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着各行业的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推动世界由“水平”到“垂直”,使线下市场和互联网更加融合,金融服务边界持续扩大并开始转向相对差异化产品,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从而推动普惠金融进一步落地。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认为,金融科技企业应该在数字化能力建设上发力,加强在科技上的投入。要始终意识到自身是为客户服务的,要和金融机构建立利益共享体,为金融机构带去业务和收入增长,向金融机构开放客户和业务能力,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德意志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姒元忠

德意志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姒元忠表示,在金融科技领域,德国从数量和体量上相比中国都有落差,还在起步阶段,但德国非常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希望和中国从业者交流学习更多金融科技应用到普惠金融的经验和方法。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认为,对于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中的应用不仅应该重视技术本身,还有技术所带来的理念变革。对于从业机构而言,就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对投资人和借款人都给予相应保护,不断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三、加强普惠金融教育与金融消费者保护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

主题论坛二由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主持,发言嘉宾围绕如何推进普惠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增强公众金融素养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郭庆平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郭庆平指出,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要特别注意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均衡、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平衡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理念和战略举措是大力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这既需要金融机构积极发挥作用,也需要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敢于担当,切实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

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萍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萍认为,普惠金融不等于扶贫,不等于小额贷款,也不是商业信贷,而应该是广维度、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核心是商业可持续,一定要有产业支持,同时也要加入金融科技的理念和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表示,金融消费者教育、普惠金融和金融消费者保护三者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是普惠金融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普惠金融发展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提供重要支撑。因此,三者应当协调推进,促进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都能够获得安全、适当、有效、满意的金融服务。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认为,普惠金融将是新竞争的蓝海,当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都转向普惠金融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金融均等化和金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要加强自治、法治、共治和德治,要高度重视行业高管和从业人员管理,可考虑开发互联网金融从业资格证书。

宜信公司创始人唐宁

宜信公司创始人唐宁表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面临合法合规、风险控制、信息保护、打破刚性兑付等方面的挑战,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是应对以上挑战的利器。中国在ICO风险监管、金融知识普及等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英国国际贸易部金融服务专家石宇恒(Stephen Baron)

英国国际贸易部金融服务专家石宇恒(Stephen Baron)认为,金融科技正在变革经济活动的方式,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选择。对于英国来说,会积极加强和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联系。中英之间在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网信集团首席执行官盛佳

网信集团首席执行官盛佳表示,从业机构应充分揭示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消费者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除此之外,还可和监管部门合作,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新手段进行风险的事前和事中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新时代下的金融消费者。

平安集团副首席风险执行官

陆金所控股首席风险执行官杨峻

平安集团副首席风险执行官、陆金所控股首席风险执行官杨峻认为,商业机构发展普惠金融要更多注重利用科技手段降低运营和风险成本,实现商业可持续。商业机构应不断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做到“卖者有责”才能更好地做到“买者自负”。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嘉宾本人确认)

整理:王昀 战天舒 周浩然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