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期热销,低至30元,有网友囤好几盒!医生紧急提醒→

木棉雅韵 2023-12-09

近段时间

儿童呼吸道感染备受关注

记者发现

一些家长开始囤自测试剂盒

自行检测靠谱吗?

市民是否有必要在家中自备试剂盒?

对此

记者采访了多名三甲医院专家




甲流乙流试剂盒低至30元

可鼻咽拭子采样


记者在买药平台搜索相关词条发现,现阶段流行的各种呼吸道、肠道病毒、病原体,如甲流乙流、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合胞病毒、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手足口病等,均有相应的检测试剂盒销售。

  

记者初步统计

自测试剂盒主要有

三类采样方式


  • 甲流乙流自测需要口咽拭子采样、鼻咽拭子采样


  • 手足口病、肺炎支原体、腺病毒、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合胞病毒自测需要采血


  • 腺病毒自测需要粪便采样


在该买药平台,甲流乙流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1人份价格为30元、50元、80元不等,说明书显示,检测分为口咽拭子采样、鼻咽拭子采样方式,15分钟即可出结果。



甲流乙流、肺炎支原体组合检测试剂盒1人份约80元,一次口咽拭子采样可以检测三种病毒。

  


肺炎支原体自测试剂盒1人份约40元,送采血工具,说明书显示,取10ul(约1滴)血清、血浆样本或20ul全血加到样孔中,再加稀释液,10~15分钟内可判读结果。

 


腺病毒检测试剂盒1人份约60元。说明书显示,需要收集粪便样本,取样后放置于稀释样本溶液中摇晃,将溶液滴在试卡上,静置15分钟观察显示结果。

  

合胞病毒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20人份约180元。说明书显示,将血清滴入反应孔中3分钟内即可观察结果。线上药房销售人员表示,“试剂盒需要搭配离心机使用,可扎手指取少许血液,用离心机分离出血清来检测。”记者在网络购物平台发现,平均200多元可购买血清离心机。

  

用于检测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一体试剂盒(免疫层析法)约20元(1人份),可同步检测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抗体。说明书显示,需要对采血手指提前消毒,使用试剂盒自带的采血针扎手指采血,将血液与样本稀释液混合,滴到相应样孔中,仅需15分钟可检测出结果。

  



买家评价不一 

  

记者发现

在网购平台

购买这些检测试剂盒的网友

对商品的评价不一

  

一款名为甲流乙流自测卡

的商品评论区

有购买者称

“很好用,第一天没测出来

第二天测出甲流”



也有购买者称

“医院测出阳性

回来用这个测都是阴性

买了五个用了四个结果都不准”


  

在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盒的商品评论区和腺病毒检测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商品评论区,网友们的评价同样也是褒贬不一。




专家:可能出现假阴性


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

家长是否有必要在家中

自备各类检测试剂盒呢?

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相关专家


省医检验科临床分子组组长李正康:

可能出现假阴性,不建议依赖自测结果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临床分子组组长李正康表示:
首先,如需自行购买检测产品,一定要选择有正规注册证号的,并且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
其次,每种检测产品都有局限性(存在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可能),干扰因素包括感染窗口期、技术方法局限性、采样方式、检测环境等,这些都需要检测专业知识支撑。
最后,市民很容易按照自测结果直接自行用药,但一般疾病判断是不依赖于单一检测指标的,如果自行检测,很容易导致自行滥用药物。因此,不建议居民居家自测,还是要遵从专业医疗建议。
  此外,不同病原体的感染窗口期不一样,一般感染初期(1~2天)核酸检测可以检测到,然后机体对感染产生免疫应答,抗原的出现时间会先于抗体(3~5天)。目前市面上售卖的自测产品常用的是抗原或抗体检测,有症状时不一定能及时检测出来。因此,诊断疾病要综合判定,医生的经验和辅助检测指标也很重要。


省妇幼儿科呼吸专科主任医师李增清:

自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呼吸专科主任医师李增清认为,“家长用试剂盒自测作为参考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以自测结果作为疾病的诊断或者是否就医的标准,那肯定是不适合的。
他表示,各类呼吸道疾病的检测都有严格的流程把控,操作人员也经过专业培训,且产品运输存储是否存在问题、检测环境合不合格、采样的部位到不到位、操作过程是否无菌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医院专业的检测都这么严格,而居家自测很难满足这些条件,自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李增清表示,还有部分家长可能认为,自学用药知识就可以给孩子用药,这种自我判断与专业的医生诊治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不主张家长自行用药,一是有误诊的风险,二是万一吃错药会损害健康。对于病因的明确,应该交给专业医生。


省妇幼药学部主任药师王铁桥:

不建议居家自测并自行用药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主任药师王铁桥表示,专业的医生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以及处方的开具,不仅仅依据检查结果,还需要了解病史,仔细查体评估,并结合患者的症状、临床经验开具处方,最后还有药师进行把关,患者才能拿到治疗用药。如果市民单纯靠居家自测完成疾病的诊断并自行决定如何用药,那么用药安全性可想而知。



来源 | 信息时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