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强:世间最好的“坏老头”


大揭秘 反派大师 陈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019qb47lv&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追忆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陈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3144wpk0d&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陈强  最浅的深刻,最好的坏人作者:肖良  南方人物周刊 

翻看陈强老爷子晚年的照片,《红色娘子军》里霸气外露的南霸天,已经变成了慈眉善目的老头,容貌酷似《麦兜的故事》里春田花花幼稚园的校长。相貌的变化也折射出老爷子的演艺之路,从革命正剧里的大反派,变成了喜剧影视里的开心果。


30年前,人们提起陈佩斯,总要附带解释一句:陈强的儿子。30年后,人们提起陈强,标签是:陈佩斯的爸爸。这几日,报纸、网站、论坛……标题都是“陈佩斯之父病逝”。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在人们的记忆中执行着筛选的工作。


半个世纪前,由周恩来总理倡议,以《大众电影》的“百花奖”投票形式,票选出赵丹、上官云珠、孙道临等22名“新中国人民演员”,俗称“22大明星”,陈强是其中之一,也是惟一因反派角色入选的演员。

不要给他献花!

新中国成立前,《白毛女》还是一出歌舞剧,当时身在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的陈强被选为黄世仁的扮演者。“当时我以为让我演杨白劳呢,演杨白劳好办,表现出老年人老态龙钟的感觉就行了。可黄世仁又帅又坏,还是个地主,我真有点儿憷头了。”


《白毛女》,陈强(右一)饰演的黄世仁欺负喜儿。

编剧于敏回忆当时的陈强,“他不愿意演,他觉得自己还没结婚,演个坏蛋以后没有姑娘能看上他。他就跑到导演王滨那儿去磨,最后王滨实在没办法,说这是上面指定的任务,他才同意。”


“上面指定的任务”是一切新中国演艺工作者的宿命,陈强就是典型的由党一手培养起来的文艺工作者。自幼家境贫寒的他跟父母逃难到太原,中学时代即参加进步戏剧演出活动,并随战地总动员宣传团在晋西北演出。1938年,刚刚20岁的陈强来到火红的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表演理论和技巧。


陈强的演艺之路充满了“第一”:解放区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陈强主演;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陈强参演;新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桑弧导演的《魔术师的奇遇》,戴着红蓝眼镜的观众看陈强扮演的魔术师向大家抛出彩球,大开眼界……陈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发展的见证者。正是这种特殊的全程参与,让他荣膺了第17届百花奖的“终身成就奖”。


早年的观众简单纯朴,《白毛女》以歌剧的形式在基层演出时,激动的战士难抑对地主黄世仁的仇恨,举枪瞄准台上的陈强,打算毙了他。而《白毛女》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演出结束后,奥地利姑娘上台给演员们献花,鲜花送向陈强手中时,台下一个老大娘气愤地高声嚷嚷:“不要给他献花!”


陈强在《红色娘子军》扮演 南霸天


1959年夏,谢晋筹拍《红色娘子军》,请陈强出演南霸天。对于同样的地主角色,陈强给出了不同的表演方式,“黄世仁和南霸天恰是‘一北一南’,做派应该有所不同。应该重点突出南霸天的傲慢、目空一切,却又外强中干的个性特征。”这个角色令陈强成为首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并在亚非电影节上,为中国在国际电影节赢得了第一个最佳男演员奖。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新中国首个“国际影帝”——当时中国银幕上遍地开花的都是浓眉大眼、根正苗红的“英雄儿女”,反派人物能得到喝彩,是个意外。

急需地痞流氓

在电影《三年早知道》中,陈强展现出了他的喜剧天分,所以当《瞧这一家子》筹拍时,导演一下就想到了他。这部汇集了刘晓庆、方舒、马季等明星的喜剧如今已成经典,这也是陈强重回大银幕的第一部作品。角色确定后,陈强仍不忘给儿子“走后门”,他把陈佩斯拉到导演王好为面前:“这是佩斯,他想试试这部,行吗?”


陈强(右二)和电影演员于洋(左一)等一起讨论表演艺术(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王好为说,当时正好需要有个人演陈强的儿子,陈佩斯跟陈强的相貌非常像,又很有喜感。为难的是,剧本里的嘉奇是个斯文的青年,而陈佩斯头发太稀少,剧组只好为他准备了假发套。


“当时和父亲合作,我很不自信。这个戏几乎是父亲手把手教我的,他先给我演一遍,我就照着模仿一遍。当年也没有可参照的喜剧电影,我只能一遍遍反复看卓别林的电影。”每次提及这部电影,陈佩斯总是深谢父亲,“是他告诉我,演喜剧最需要功底。”


陈佩斯从小不爱学习,打架滋事,没少挨老爹的胖揍。15岁去内蒙兵团,每日耕作劳动,有整整半年没吃过肉,饿得不行的时候,求老爹给他寄点钱和粮票,陈强也不给他寄。“我一直觉得爸爸对我有成见,偏爱哥哥和妹妹。”


兵团里总是吃不饱的日子让陈佩斯决心报考艺术团体,原因就是文工团每月有45斤粮票。陈强把没有任何表演功底的陈佩斯关在家里,亲自教授他台词,吊嗓子,走台步。当时陈强因为饰演过反面角色,已经被打倒成了右派,陈佩斯自己的相貌又比较抱歉,先后报考了很多剧院团都没被录取。但当在儿子身上发现了演戏天赋,陈强从严父变成了慈父,他通过老搭档“喜儿”的饰演者田华,让陈佩斯“走后门”作为特别考生报考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八一厂答复:“我们这里正缺演匪兵流氓地痞的演员,如果他愿意演就来。”

再也回不来了


《瞧这一家子》,陈强(右二)首次与儿子陈佩斯(后排左一)合作。


自《瞧这一家子》父子合作后,陈强跟儿子搭档的喜剧之路从此启程,在《夕照街》里,父亲“老奎”和儿子“二子”的角色关系开始定型。陈强建议陈佩斯多在喜剧上下功夫。陈佩斯回忆:“那时,我父亲心理状态非常好,虽然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但心里充满了光明,向往幸福生活,那个年代‘伤痕文学’正流行,我和父亲都不认为这应是社会的主流文化。父亲想把《夕照街》里我的‘二子’形象和父亲塑造的老北京形象固定下来,再向前发展。”“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在此基础上诞生:《父与子》、《二子开店》、《傻冒经理》、《父子老爷车》等影片,贯穿了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成为时代的缩影。


“二子系列”电影,陈强(右)、陈佩斯(左)找到了自己的喜剧路子


电影里的老爷子顶真教条,生活中的老爷子教子规矩也不少。陈佩斯回忆说,他29岁才结婚,婚后第一次回父亲家吃饭,陈强对他说:“二子,我一直对你说,演戏要讲戏德,不抢戏、不压戏,这些你都做到了。今天我要说,做丈夫要有夫德,小王工作辛苦,在手术室一站就站好长时间,回家很累,家务事你得多揽点。抢戏是没戏德,而抢活则是夫德。”说完还拿来一根尺子递给儿媳妇,“往后要是二子胆敢欺侮你,你尽管顶他,这就是御赐钢鞭。”


斯人已去,公认是孝子的陈佩斯满眼是泪,默默无言。只有他母亲,在凝视老伴遗体的时候,说了句:“再也回不来了。”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23期)

陈佩斯忆老爸,
世间最好的“坏老头”走了

作者;阿丽   知音海外版


陈强 陈佩斯父子

2012年6月26日,老一辈电影艺术家、著名演员陈强因病逝世,享年94岁。一向与父亲感情深厚的儿子陈佩斯,仿佛一夜间苍老了很多。但鲜为人知的是,年幼时,他曾视老爸为“阶级敌人”,而当父亲成为年迈体弱的老人,他却成了人人称道的“光头孝子”。尤其在陈强人生的最后几年里,陈佩斯对老人深情反哺的故事更是感人至深!

“黄世仁”爸爸与“黄继光”儿子

陈强原名陈庆三,1936年,中学毕业后的陈强参加了八路军,因颇具表演天赋,当年就被安排到抗日救亡戏剧团。


战争的洗礼,使陈强成为一名坚强的战士。在战地服务团,他们一边演节目,一边打鬼子。后来部队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了歌剧《白毛女》,因陈强鼻子鹰钩,首长让他演头号反面人物黄世仁。陈强把自己从小看到的农村各种坏蛋结合起来,入木三分地演活了这个令人切齿的恶霸地主形象。但由此也给陈强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性命之忧!

解放初期,曾饱受地主压迫的老百姓们刚走出苦日子,每当看到舞台上那个被陈强演绎得活灵活现的地主老财黄世仁,大家都恨之入骨。有一次,当《白毛女》中的喜儿哭着唱道:“黄世仁啊黄世仁,你比野兽还残忍,你比魔王还可恨!”台下观众义愤填膺,有人入戏太深,竟弯腰捡起一个石块朝台上扔去。结果正中陈强的右眼,差点把他砸瞎。


1951年,陈强在张家口演出《白毛女》这部样板戏时,战士们看得入神,一个小兵举起枪就对舞台上的“黄世仁”扣扳机,幸亏班长眼疾手快把枪朝天一抬,陈强才侥幸躲过子弹。据说,自那以后,部队再看《白毛女》一律不准带武器,以免发生意外。


1952年,中国电影代表团出访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匈牙利。映毕电影《白毛女》,全体演员登台和观众见面,礼仪小姐将鲜花献给陈强时,台下一老太太喊:“姑娘,不要把花给他!”一旁有人解释那是演员,那外国老人仍沉浸在白毛女的剧情之中,愤怒地高喊:“我真想打死他为民除害!”陈强听了,感动之余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正是在这次出访途中,陈强当了爸爸,妻子发电报向他报喜,并让他给儿子取名。为了纪念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观众对自己参演影片的厚爱,他把长子取名为“布达”。两年后,二子诞生,陈强又为他取名“佩斯”。

陈佩斯的相貌,简直像父亲的“克隆版”。童年时,经常有人逗他:“过来,小黄世仁,吃糖果。”“不吃,我不是小黄世仁,我是小黄继光!”“好!有志气。”尽管聪明伶俐的小佩斯很少吃亏,但被人叫做“小黄世仁”的次数多了,他就烦了,每每在外面受气后,回到家里就会埋怨爸爸:“都是你害的,那么多好人不演,偏要演大坏蛋!你就是咱家的阶级敌人!”每次都要陈强耐心地哄半天,小家伙才能消气。


在话剧和电影中出演黄世仁一举成名后,上世纪50~70年代,陈强又相继拍摄了《画中人》《海霞》《大河奔流》等数十部影片。然而就在陈强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时,生性顽劣的二儿子却令他十分头疼。陈佩斯不喜欢读书,经常跟着一帮坏孩子逃学、打架。


有一次替同学打抱不平,陈佩斯把别人打了一顿,自己的脑袋也被对方叫来的“援兵”打破了。到医院缝针时,得剃掉受伤位置的那一块头发,为了方便,他干脆刮了个光头。回家后,陈强就把他叫到跟前说:“要么你就别总惹事生非;要么你就顺着这条道一直奔到监狱去,头发也不用留了,省得将来进去还得剃。”没想到,自此以后陈佩斯就跟父亲较上了劲,一直保持着光头形象。

落难笑星唤醒失忆父亲

陈强原本没想过小儿子能踏上演艺道路,因为在他眼中,陈佩斯“成天不务正业”。但偶然发现儿子的喜剧表演天分后,陈强喜不自禁,当即鼓励他去八一电影制作厂应试临时演员。没想到,陈佩斯不仅应聘成功,由于“跑龙套”时展露出了过人才华,很快就被转正了。


1980年,他与儿子陈佩斯合作拍摄的系列都市喜剧片《瞧这一家人》《父与子》《二子开店》《爷俩开歌厅》《父子老爷车》等,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此后陈佩斯声名鹊起,成了影视名角,并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儿子的成功令陈强高兴不已。而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20岁以后的陈佩斯一改小时候的叛逆和顽劣,竟变成了一个特别懂事和孝顺的孩子。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家里还没有空调,出门也没汽车。夏夜天热,老爷子睡不安稳,陈佩斯就弄个三轮脚踏车放张竹椅,让老爸“南霸天”一般坐在上面,他光着膀子满头大汗蹬着车到北影厂宿舍外兜上一圈,小风一吹,老人滋润得不行,回家后倒头酣然入睡。


别看陈佩斯在演戏时油腔滑调,花花哨哨,但在生活中,却是个见了大姑娘都有些害臊的人。所以到了30岁,他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直到1983年认识了医生王艳玲,陈佩斯才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第二天,陈佩斯夫妇双双到陈强住所吃了顿团圆饭。陈强端着儿媳敬的酒,满意地一饮而尽,然后对陈佩斯说:“二子,我一直对你说,做人讲道德,不做昧心事。演戏要讲戏德,不抢戏,不压别人的戏,这些你都做到了。今天我要说的是,做丈夫要有夫德,小王工作辛苦,每天都在手术室一站好长时间,回家很累的,家务事你得多揽点。抢戏是没戏德,而抢活则是夫德……”听得陈佩斯频频点头:“放心吧爸,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


此后的十几年,陈佩斯和哥哥事业顺利,夫妻和睦,陈强和老伴的身体也很硬朗,全家人都生活得很有幸福感。但在1999初,陈佩斯却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击。


当时他发现央视下属的一家公司,擅自出版发行了他和朱时茂创作并表演8个小品的VCD光盘。交涉无果的情况下,陈佩斯将对方告上了法庭。官司尘埃落定后,他拿到了16万余元的侵权赔偿金。可官司胜诉了,他却遭央视“封杀”,从此不仅离开春晚,就连其他地方也不再邀请他演出。没了商演的收入维系,陈佩斯的影视公司也只能宣布倒闭。心灰意冷的他再也不愿拍戏、演小品,很快就变得一贫如洗。


为了维持生活,妻子拿出自己的几十万元“私房钱”,在北京延庆西三叉村的大山里承包了1万亩荒地。从此夫妻俩带着十几名工人,开始没日没夜地种植蔬菜和果树赚钱。


2000年12月,陈强突发脑中风。虽然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却落下了后遗症——记忆消失。医生说,如果陈强一直这样昏迷下去,百分之八十可能成为植物人,所以得想办法唤醒他。


陈佩斯值班守候父亲时,总是给老爷子说些从前的事,他讲起了爷俩在一起拍电影时的趣事,也讲起了从前被父亲责骂时的难堪和气愤。转眼间三四个月过去了,父亲在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并无太多好转,陈佩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硬是想不出一点办法。最后医生建议,最好给陈强安排个山清水秀的乡下地方疗养,这也许还有点用!“那还要找吗?直接去我的地盘不就得了?”陈佩斯当机立断地说。


陈强 陈佩斯父子

于是,陈强就被儿子接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中。陈佩斯对父亲说:“老爷子,您可以在这里安度晚年,远离充满噪音和汽油味的大城市,吃的是山村野菜,喝的是山泉,对身心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是,陈强还是没一点反应。


安顿父亲在这里住下来后,陈佩斯每天晚上给老爷子泡脚、按摩,刺激他的穴位,为其活动关节,学着医生给他做康复治疗,直到晚上11点左右才可以休息。其间他总是不停跟父亲轻轻讲话,并把这叫做“心灵按摩”。有一次,陈佩斯在给父亲按摩时,突然发现陈强在努力睁开眼睛。他不由得兴奋地大叫:“快看,老爷子醒了!”


从此,父亲的一丁点进步,都让他们夫妇俩感动不已。半个月后,陈强竟能断断续续地讲话了。同时,记忆力也渐渐恢复。后来,在陈佩斯的精心照料下,几乎瘫倒的父亲,双脚竟奇迹般地能站地了,直至慢慢行走。连医生朋友都感叹说:“是你用孝心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啊!”

世间最好的“坏老头儿”走了

一天,见父亲脸上有些忧郁,陈佩斯坐在老人身边轻声说:“爸,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戏我还是会去演的,可能小品和电影不再适合我,不过总有一种艺术形式适合我。我跟您一样,天生是为演戏而生的。”听了这话陈强十分高兴,因为他实在不愿看到儿子一直在山林里消沉下去。


2001年,陈佩斯卖石榴攒到35万元,他拿出家里仅有的这些钱,开始筹备排练舞台喜剧《托儿》。这是他制作的第一部话剧。投资前,制作人告诉陈佩斯这个话剧可能赔30万。他咬着牙说:“我投,我做!”


在排练期间,陈强回到了北京的家里住,陈佩斯每隔几天就抽空过去看望父亲。一天深夜,母亲忽然打来电话:“二子,你回来一趟吧,你爸找你。”陈佩斯赶回家时已是凌晨时分。陈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毫无倦意。母亲在一旁哈欠连天,见陈佩斯来了,像见了救星一样:“二子,你可回来了,你爸不见到你,不肯睡觉啊。”陈佩斯急忙问父亲有什么事,可陈强一见到儿子,立刻打起了哈欠:“我要睡觉了。”陈佩斯哭笑不得:“这个坏老头儿哎,不是在折腾你儿子嘛!”


此后一连几天,陈强都是这样,不见到儿子就不肯睡觉。陈佩斯突然感到很心酸难过,他觉得年迈的父亲越来越像孩子了,从前是他依恋着父亲,现在是父亲对自己难舍难离了。于是,陈佩斯一家跟父母住在了一起。他把自己的卧室安排在父亲的卧室旁边,夜里一有动静,就赶紧爬起来查看。


2002年,《托儿》在北京上演,上座率达到95%,在北京连续演出10场后,开始了全国巡演。后来的几年里,陈佩斯又推出了《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等话剧,均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仅2006年推出的《阳台》这一部戏,净利润就达到了2000万元。2008年他又创作了话剧《阿斗》,也取得了很高的票房。这标志着昔日的“光头笑星”,已经从小品演员成功转型为话剧明星。


陈佩斯是个大孝子,平时像老爷子泡脚、搓身子之类的生活琐事全由他承担。尤其陈强病后,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让儿子帮他洗澡。


父子俩泡在热气腾腾的热水里,陈佩斯帮父亲搓背,手法轻柔而又有力。陈强说:“二子,你小时候,爸爸就是这样帮你搓背的……”陈佩斯哽咽了:“爸,现在轮到我帮您搓了……”


与许多明星忙于应酬不同,每次陈佩斯巡演结束后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牵着父亲的手出去散步。走在景色秀丽的公园小路上,陈强四处张望,眼神清澈,笑容清爽,真像个返老还童的孩子。


2012年初,陈强常因肺炎和肾衰竭引起高烧,住进了医院。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陈佩斯全面停工,专心照顾年迈的父亲。


他每天为老人端屎倒尿,陪他聊天,给他轻轻按摩。有时还会开车载着母亲、妻儿一同前来。但这一次坚强的老人最终未能战胜病魔。


6月26日21时38分,陈强在北京安贞医院逝世,享年94岁。当晚,儿子陈佩斯、女婿张山等亲属以及电影导演江平、著名演员张国民、马崇乐等电影界人士在太平间向陈强告别。老人身着黑色西装,白衬衫上系着藏青色条纹领带,显得很安详。


陈强去世的消息传出后,短时间内就有数万网友在微博上进行了转发、回复。有人赞美他高超的演技,有人追忆自己小时候看陈强、陈佩斯父子俩“飙戏”,非常怀念。崔永元则在微博中写道:“追忆一代大师,振兴中国电影。”

尽管那个须眉皓白、小眼眯眯,如胡同里邻家大爷般亲切的老人已飘然远去,但他留下的一部部经典影片,以及这对深情父子用爱谱写出的动人故事,将永远温暖着我们。

( 知音海外版 2012年09期 )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