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九届——最强一届“小学生”

《北京六九届》
记录最强一届“小学生”

作者: 秋天

第一部全面记录、解析北京六九届初中毕业生成长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北京六九届》,近日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作者于彬,曾著有《文物鉴定人访谈录》《远去的票证年代》等多部作品。这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题材新颖,六九届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社会对这届学生知之甚少。老三届里丢下了六九届,六六届、六七届、六八届包揽老三届。新七届里更无六九届地盘。

《北京六九届》

低调不说明没有实力。这届学生中人才济济,不逊色于其他各届初中毕业生。无论是在政界、理论界、教育界、医疗卫生界、新闻出版界、文艺界以及多个领域都有杰出代表。除了政界领导主政一方之外,六九届中的全国先进、全国劳模更是大名鼎鼎。

“B超神探”贾立群缝死白大褂上的口袋拒绝红包,被称为“缝兜大夫”。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北京儿童医院的贾立群是闻名全国的道德模范,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面旗帜。他为了拒收红包,竟然把白大褂的口袋缝起来,被称为“缝兜大夫”。他曾获得“最美北京人”的称号。

"新时代时传祥” 樊宝发

还有获得全国五一奖章,有“新时代时传祥”美誉的樊宝发。他在没有人愿意干的淘粪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让人们感到时传祥又回来了。

全国劳模刘继凤,是北京市第一个修脚女工,她热心为病患者治疗服务的事迹名扬京城。后来她又带领下岗姐妹共同创业,为社会安定尽力。全国优秀出租司机许福森,他让乘客感受到北京出租司机的高素质,首都服务行业的高质量。他的车被誉为“开向春天的出租车”。

濮存昕  新华社发(邹峥摄)

文艺界也有不少领军人物。如著名编剧邹静之,著名导演郑晓龙,著名演员濮存昕、孟凡贵、迟重瑞等等。理论界的代表人物是胡鞍钢、樊钢、金建方等。新闻界、教育界、建筑界、工商界、司法界也都有六九届的身影。


《北京六九届》除了介绍六九届的成绩,更注重剖析成功后面的历程。这一届学生名为初中生,实际上仅为小学生。因为“文革”,这届学生在家待学一年半,后来没有中考就近入学后,在中学一年多时间学工学农又学军,就是没有真正学文化。所以六九届实际上是小学生。

同是六九届知青的石肖岩在序中写道:

“1969年,北京六九届初中毕业生一律上山下乡,或云南或内蒙古或东北,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占到了大多数。一届学生连锅端,10万子弟离京城,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啊。”“入学前,不论你是大院的还是胡同的,不论你是内城人还是郊区人,统统一刀切,就地分配就近入学;到农村进兵团,又是一个班级齐步走,一个学校同火车,同学依然在一起。回城了,同学、战友一起待岗,又一条街道再分配。”

正是有这样的共同经历,六九届在兵团得到了锻炼,由黑土大荒看到了中国国情,从而纵横天地,放眼世界,成了共和国的一代脊梁。

著名相声演员孟凡贵对六九届评价风趣幽默,准确好记。

“生下来就挨饿,上学不上课;十五六就下乡,青春边疆过;回城没工作,结婚没有窝;别说当厂长,组长都别想;生孩子就一个,下岗一大摞;既然边疆吃过苦,再吃一次算什么;咬牙向前追,小学生不掉队。”

尽管北京六九届是到兵团年龄最小,文化程度最低,身体能力最差的一批学生,相比于来自各地的身强力壮的老三届是标准的菜鸟。可是大多数六九届牢记是北京来的,要为北京争光。他们不怕艰苦,各种农活甚至危险都抢在前。如后来成为北京自学成才典型的燕军,面对极其艰苦的冬天修水利工作,第一个报名,理由是北京来的孩子就应该艰苦面前向前冲。以致累得胃出血,不得不做了手术。

知青画家刘孔喜

首都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刘孔喜,为了锻炼身体和意志,他竟然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宿舍内不生火,夏天光膀子抡大锤。被誉为“钢铁战士”。连队去打山火,老知青怕危险都不愿前往,而刚刚住院归来的赵承德(后来成为书法家)却主动报名跳上打火的拖拉机,指导员往下拉他都没有用。在艰苦和危险前,六九届勇往直前,为北京争光。几乎每个六九届都有一段自学的经历。正因为在兵团这样环境里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考验,六九届中的多数人回北京后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最终获得了成功。


书中还描述了几位六九届的牺牲。他们把生命留在了那片黑土地上,永远不能回到家乡北京,终日与黑土大荒为伴……读到此,不禁令人落泪,同时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北京六九届》堪称是一部一届学生的成长史。它向读者展示的是北京孩子的顽强拼搏,是他们如何由青涩时光到金色年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写的是当年知青的故事,但是对今天的北京孩子也有指导意义。看看当年的父辈是如何以“小学生”的身份,最弱的体格,战胜种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的,就会汲取经验和力量。书中人物、著名画家刘孔喜说过,他画《青春纪事》是为了“把回忆留给原野,把希望带给未来”。

刘孔喜《青春纪事》

社科院一位专家认为,北京六九届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群体,也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他们到农村的时候才十五六岁,文化程度实际上是小学生,在最寒冷的地方,与老军人、老军垦、老三届的众多强手相处,学到了各方面的本领,回城后取得成就,值得赞扬,更值得作为学术问题来研究。

来源: 北京晚报

沉闷的呐喊
一位69届知青的抒情诗

作者:勤转发

难忘的1969年,

那是我们学生身份的终点。

尽管我们并不情愿,

尽管中学的课程还没有学完,

尽管未来目标是高等学府,

我们的人生道路却发生了逆转!

我们真的很留恋,

留恋那书声琅琅的校园。

在那珍贵的豆蔻流年,

每人都像是贪婪吸允知识的海绵。

虽然憧憬着将来要当科学家,

我们却不得不辍学离开了校园!

难忘的1969年,

我们有的下乡,有的上山,

告别父母亲人,

去靠近贫穷、愚昧、落后和僻偏!

我们进入到最初级的产业,

离科学和文明越来越远。

我们操作最落后的耕作方式,

面朝黄土背朝天!

本来就缺少知识的青年,

去接受更没知识人的教传。

还没接受完中等教育的我们,

个人才智的路径遭突然截断。

我们被锤炼了筋骨,

同时却空虚了“脑干”!

六个年级的学生,

全部都废学去种田,

社会的科学人才,

已然出现断层和塌陷。

多了低层次的农民,

少了高层次的科研人员!

我一直不能理解:

我们还没来得及学习知识,

怎么成了“知识”青年?

难忘的1969年,

那是我们走向社会的起点。

难忘的1969年,

我们的青春刚开始扬帆!!

没有清洁的饮水,

没有照明的灯电,

喝的是大水坑里的混水,

先挑到缸里,再用明矾“沉淀”。

没有现成的熟地,

全靠开荒种田。

插秧时茌硬的土地和残留的苇根,

磨秃了女孩子稚嫩的指尖。


难忘的1969年,

我们一生只有一次的豆蔻华年。

我们走得曲折,

我们走得蹒跚。

酸里拌着辣,

苦里拌着咸!

从1969年,到2019年,

光阴似箭,

弹指一挥间。

一眨眼,

已经过去了五十年!


当年是“羊尾小辫儿”

现在已两鬓斑斑!

我们的青春去了哪里?

每个人最最珍贵的一段!

留恋啊,留恋,

我们真的留恋!

前些天,

去寻找饭店,

家家都是预定满满,

似乎“全社会”都在“吃饭”?


没有规定,没有文件,

没有号召,没有串连,

只有心灵在召唤:

我们需要追忆,

我们想要见面!

整个金秋九月,

同学知青聚会成为了“主旋”。

难道仅仅是一次见面?

难道仅仅是一次会餐?

为了这次聚首,

我们整整

酝酿了五十年,

准备了五十年,

等待了五十年,

积淀了五十年!

名义上是联谊,

本质上是祭奠!

祭奠自己逝去的青春,

而不是那个“事件”!


留恋的不是吃过的苦,

也不是遇到的难。

留恋的是自己的青春,

是那一去不再回的珍贵华年!

为了补回被耽误的学业,

回城后,

我们上班、补课、家庭、孩子四任一肩!

电大、夜大、成人高考,

下课后,还要到单位再去加班。

我们承受着家人的报怨,

也曾因上课请假被领导所不满,

没有时间把孩子陪伴,

牺牲了多少自己的睡眠?


早晨骑自行车上班,

嘴里背英语单词反复叨念,

连车上驮负的孩子都记住了,

自己却还是没能记全。

只得再翻开小本儿-------

一遍又一遍,如此往返!


看到今天的大学生们,

能集中精力地学习在------

全日制的大学校园。

我们何曾有这样的机会?

真的是羡慕,真的是眼馋!


五十年啊五十年,

大家都在纪念五十年!

五十年已是人生的大部,

一辈子会有几个五十年?

不要光说无悔,

不要光说历练,

不要光说承担,

不要光说奉献!

我们也有委屈,

我们也有遗憾!


我们并不怕苦,

稚嫩的双手曾经磨出老茧。

我们没有沉沦,

路虽崎岖,咬紧牙关。

我们回城后仍在做出牺牲,

被“下崗”时也没给国家添乱!


有人说,

耽误你们的,

不就只是那几年?

君不见,

那是我们人生的哪个阶段?

我们尚未学会知识,

我们正在需要充电,

那是我们青春的起点,

那是我们关键的起跑线!


我们也曾拼搏,

我们也曾苦干,

但我们在社会中,

是属于哪一个层面?


国家的科技屡屡被人封锁,

包括被拤脖子的“芯片”。

但我们的这茬人里,

有几个能参与到高端科研?

“一星两弹”,

和我们这茬人又有多大关联?

不是我们不想,

是心有余,却技不从愿!

心不甘啊心不甘,

真的心有不甘!

昨天,今天和明天。

“五十年”,

几乎是我们的全部“昨天”!,


聚会桌上,

大家都在祈祷健康,

都在祝福明天。

其实每人心里都有没说出来的话:

我们今天是在“谢幕”,

这是我们对全社会的最后一次呼喊!

尽管,我们曾经“斗地”,

尽管,我们曾经“战天”,

但,那全都是在昨天!

我们不再是家庭的支柱,

我们不再是社会的中坚。

我们即将退出“舞台”,

不管我们情愿不情愿!


人生只有单程的路,

时光之河只能奔流向前。

青春如此“短暂”,

“芳华”已去不再复还。

我们经历的是怎样的青春?

有人说,是蹉跎,

有人说,是历练,

有人说,是彷徨,

有人说,是蹒跚,

有人说,是抗争,

要我说,是酸甜苦辣咸!


大家都在尝试写诗,

人人都在努力留言。

我们不愿被忘却,

希望史册中记有我们的一篇。

我们不愿作昙花一现,

害怕被历史的河流所湮!

真的值得回忆,

真的值得祭奠!

为了我们逝去的青春啊,

为了我们珍贵的五十年!


推荐阅读

69届啊69届——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委员会大型活动回顾遥远的青春 ——知青画家刘孔喜《青春纪事》系列绘画作品及创作感言
返城后的69届北大荒知青劳模
精选知青文章(807篇)——推荐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